-
希臘土耳其邊境又衝突,矛盾何來?凱末爾一聲吼讓希臘憋屈至今
一個英雄橫空出世,帶領土耳其進行了一場絕地反擊,這個人就是凱末爾! 國難當頭那一刻,凱末爾挺身而出,高喊「不獨立,毋寧死」口號,號召全國愛國組織聯合起來,挽救「祖國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正處在危機中」,在他的感召下,土耳其人明白了「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獨立」。
-
土耳其與希臘共同擁有愛琴海,為什麼大多數島嶼屬希臘?
土耳其凱末爾政府不接受《色弗爾條約》,持續對抗戰勝國軍隊,而此時希臘軍隊已逐漸潰敗,使得戰勝國必須轉而與凱末爾政府協調。1923年7月,戰勝國與凱末爾政府籤署《洛桑條約》終止希臘、土耳其兩國幾年來的紛爭。
-
希臘和土耳其有可能合併嗎?
希土聯邦又稱「東地中海聯邦」,是土耳其英雄凱末爾力挽狂瀾並擊退希臘之後,由希臘人提議同土耳其合併的設想。這個假想中的聯邦包括三個部分:希臘、土耳其和賽普勒斯,一共設立三個首都,分別是雅典、安卡拉和尼科西亞,協調三方的議會設立在伊斯坦堡。
-
一戰中從土耳其獨立出去的希臘,為何還要奪取宗主國的領土?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示意圖 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曾經屬於奧斯曼帝國一個地區的希臘,在獨立後竟然忘記了舐犢之情,反過來和英法聯軍一起「欺負
-
希臘十一段線有多霸氣,幾乎沒給土耳其留海域,家門口都是希臘的
說起希臘,我們除了能想到這個國家誕生了古希臘文明之外,其他的也想不到什麼。不過如果我們看希臘地圖的時候,就能發現這個國家非常奇怪。因為這個國家的海岸線看起來非常霸氣,希臘的海岸線幾乎被土耳其的出海口給堵死了。弄的土耳其家門口都是希臘的地盤。那麼希臘為何會有這麼霸氣的海岸線呢,土耳其為何會同意這樣的海岸線?
-
土耳其護衛艦被撞,闖入希臘海域,被希臘海軍撞壞螺旋槳
文案:鶴糖編輯:書鴻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矛盾由來已久,兩國之間一直存在著歷史、宗教和民族矛盾,早在幾百年前,兩國便由於領土之爭發動了戰爭。1460年土耳其戰勝了希臘,隨後他們統治希臘將近360年,在這期間由於兩國很多理念不合土耳其經常對希臘民族進行屠殺,而且還通過所謂"減丁"政策來打壓希臘民族獨立的傾向。直到近些年,兩國之間矛盾依舊沒有減輕,雙方矛盾不亞於美國和中國之間矛盾。
-
一戰後,大敗奧斯曼帝國的希臘為何沒能恢復拜佔庭的榮光?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逆北 希臘獨立激發復興帝國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作為戰敗國,遭到了以英法美為首的協約國集團的制裁。
-
時政歷史地理:希臘和土耳其究竟有怎樣的恩怨
這也是自1934年,奉行世俗主義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其改為博物館後,再一次變為穆斯林宗教集會場所。決定一經公布,西方基督教國家一致表示不滿,其中最強烈的,必定是土耳其的老對頭希臘了。而就在最近,針對土耳其在地中海頻繁的動作,希臘宣布與法國、埃及,賽普勒斯、阿聯等國組成進行聯合軍演以反制土耳其。其中,希臘與阿聯還單獨籤署了針對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和國防協定,旨在抵抗「土耳其的軍事入侵」。
-
新月與十字架:土耳其與希臘複雜的愛恨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在民族主義崛起與外部勢力入侵下分崩離析,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走向終點,取而代之的是由凱末爾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在凱末爾的政策方針下,人口組成急速走向單一,成為一個由土耳其人所組成的土耳其共和國,非穆斯林常被扣上西方分裂分子的帽子,境內非穆斯林人數也因此大幅下降。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土耳其?
事實上,在西方列強的眼裡,奧斯曼土崩瓦解是遲早的事,而且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等國早有盤算,虎視眈眈,這樣關於奧斯曼解體後利益分配的「東方問題」也就油然而生。 一戰結束之後,這個被土耳其人崇拜為英雄,名揚全國和歐洲的凱末爾,在安卡拉建立了民族戰線,打起了保衛土耳其「不獨立、毋寧死」的大旗。 面對《賽克斯·皮科爾協定》、《色佛爾條約》和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的圍攻,凱末爾採取了用阿拉伯人所在的地區換取和平及各個擊破上述五國,以保全土耳其核心領土的策略。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的土耳其?
事實上,在西方列強的眼裡,奧斯曼土崩瓦解是遲早的事,而且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等國早有盤算,虎視眈眈,這樣關於奧斯曼解體後利益分配的「東方問題」也就油然而生。一戰結束之後,這個被土耳其人崇拜為英雄,名揚全國和歐洲的凱末爾,在安卡拉建立了民族戰線,打起了保衛土耳其「不獨立、毋寧死」的大旗。面對《賽克斯·皮科爾協定》、《色佛爾條約》和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的圍攻,凱末爾採取了用阿拉伯人所在的地區換取和平及各個擊破上述五國,以保全土耳其核心領土的策略。
-
將歐洲病夫變成西亞強國,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做了什麼?
奧斯曼的東歐領土上有大量希臘人、塞爾維亞人與斯拉夫人,這些民族有著強烈的獨立傾向,不斷對奧斯曼發起華麗的叛亂。這外患加上內憂,令曾經強盛一時的奧斯曼變成了人人可欺的歐洲病夫。在一戰之中,由於奧斯曼與俄羅斯矛盾重重,再加上德國的誘惑,蘇丹加入了同盟國,與俄、英、法三國作戰。
-
希臘:從土耳其手中獲得愛琴海絕大部分島嶼,希臘是如何做到的?
從此,希臘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二、奪取克裡特島,愛琴海拼圖第一步希臘的獨立只是奧斯曼帝國衰落的開始。但是,由於歐洲大國為了在土耳其海峽地區維持平衡,他們不希望奧斯曼帝國過度被削弱,也不希望希臘過於強大。
-
土耳其和希臘為何勢不兩立?除了歷史恩怨,還有現實利益
入侵與獨立希臘本來是拜佔庭帝國的領土,但是在15世紀的中期,奧斯曼攻破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又乘勝追擊佔領了希臘地區,之後希臘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300多年。到19世紀,受到歐洲興起民族主義的刺激,希臘人終於團結起來發出了他們的怒吼,但是遭到了奧斯曼帝國的血腥鎮壓,對起義者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最後還是英法俄處於削弱奧斯曼帝國的目的出兵幹涉才使得希臘人打敗了土耳其人,在1830年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
土耳其與希臘位於愛琴海兩側,為何大多數島嶼屬希臘?
土耳其的主體部分位於安納託利亞半島,其海岸線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北面瀕臨黑海,西面直通愛琴海。可惜的是坐擁如此漫長的海岸線卻只能坐在海灘玩沙子,土耳其往西根本伸不出腿。如果從地圖上看的話,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愛琴海海域裡大部分的島嶼都與希臘顯示為同一種顏色。
-
圖說希臘的領土變遷,1830年獨立後面積一直在增加
希臘是在1830年取得獨立地位的,在此之前,希臘歸奧斯曼帝國統治已長達三百多年。希臘獨立戰爭歷時八年半,可稱得上是一場民族大起義,它為希臘的發展開闢出了全新道路,亦激發了巴爾幹地區的民族解放熱情。隨著新主登基,英國將愛奧尼亞群島作為賀禮贈予希臘。同年,喬治一世之父成為丹麥國王,姐姐亞歷山德拉與英國愛德華王子完婚。父子竟然在同一年成為不同國家的君主,著實罕見。希臘自獨立後一直都夢想著收復故土,即複製拜佔庭帝國的輝煌。其藉助奧斯曼帝國在第十次俄土戰爭中慘敗的契機,以非流血的方式合併了色薩利地區。
-
土耳其出動,8艘潛艇逼近希臘首都僅50公裡,威懾希臘和法國
文案:燁華編輯:俊熙據環球網報導稱,近期土耳其海軍F-247"凱末爾"號飛彈護衛艦在希臘專屬經濟區之內,與希臘海軍的F-451"利姆諾斯"號飛彈護衛艦發生一次猛烈的碰撞希臘聯法對抗土耳其據相關了解,撞擊事件發生之時,土耳其的"凱末爾"號正在為土耳其的一艘勘探船護航,該艦隊未經希臘同意,就擅自闖進了希臘的專屬經濟區內,最後導致了碰撞事故的發生。儘管土耳其方面宣稱勘測船進入該區域是為了對地震進行考察,但希臘並不接受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在侵犯希臘的領土主權。
-
義大利進攻希臘又慘敗
義大利進攻希臘又慘敗 德軍進佔羅馬尼亞後,墨索裡尼 又氣又急,對外長齊亞諾大發牢騷:「希特勒總是讓我面臨既成事實。這一次,我也要如法炮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將從報紙上看到我已佔領希臘。這樣,平衡就會重新建立起來。」
-
羅愛玲 王健 | 回看湯因比眼中的「希臘-土耳其戰爭」
該巨著一經問世,便奠定了湯因比在世界文明史研究領域的翹楚地位。1919年希臘和奧斯曼帝國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民族主義陣營間爆發戰爭後,為得到第一手資料,湯因比在1921年以《曼徹斯特衛報》特約通訊員的身份親赴希臘和奧斯曼帝國安納託利亞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1922年,33歲的湯因比出版了《文明的接觸:希臘與土耳其的西方問題》。
-
直面愛琴海,希臘為何對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念念不忘?
一提到伊茲密爾,土耳其就特別痛恨希臘。安卡拉是內陸城市,伊斯坦堡深處內海,只有伊茲密爾直面愛琴海。可是,屬於希臘密密麻麻的島嶼,把伊茲密爾堵得水洩不通。一出港口就是希臘海域,還談什麼發展。被土耳其人當成寶貝的不僅是伊斯坦堡,伊茲密爾也是。在土耳其人心中,伊茲密爾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代表著土耳其人的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