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全世界第一湖泊貝加爾湖。黃河流408年才能將其注滿,淡水夠50億人喝半世紀,所以它還是一個最富裕的湖泊。
貝加爾湖(布裡亞特語:Байгал нуур,蒙古語: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語: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語:Lake Baikal),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在布裡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介於北緯51°29′~55°46′,東經103°41′~109°57′之間,湖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最深處達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有「西伯利亞明珠」之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貝加爾湖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貝加爾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條大小河川注入,匯水面積為55.7萬平方千米。葉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個小島,因未受第四紀冰川覆蓋,湖中仍保留著第三紀的淡水動物,著名的有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鯊魚等。該湖是西伯利亞的重要漁場,對該地區氣候有較大影響。
這麼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卻是在清王朝最鼎盛的時期失去的。談到這就要講一下蒙古的一個部族準噶爾,1678年其首領噶爾丹完成了內部統一,接受「博碩克圖汗」的稱號,開始翻過天山入侵了葉爾羌汗國,向西攻入哈薩克汗國,向東兼併了喀爾喀蒙古並一路追殺至大清境內。此時的康熙皇帝剛剛結束了十年戰爭,解決三藩之亂,收復了臺灣。國內急需休養生息,但準噶爾汗國的咄咄逼人卻讓朝廷陷入一種從未有過的驚恐。清廷在準噶爾汗國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如不加以制止,日後必成大患。
此時沙皇俄國啟動了遠東殖民計劃,在清廷忙於內戰時已侵佔了貝爾加湖並修建了尼布楚城與雅克薩城,並進一步向東蠶食。康熙派出兩千清兵攻克了雅克薩城後便無精力再戰。雙方在尼布楚進行合談,於1689年9月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大至意思是雙方以實際控制線為準,互不侵犯,爭議部分擱置再議。康熙本意是先解決了西北的事,回頭再解決這邊。次年公元1690年康熙便親自出徵大戰準噶爾,雖清朝險勝擊殺了噶爾丹,但其根基並未遭到撼動,噶爾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繼承汗位,且變得比以前更加難以對付,號稱鐵騎三十萬。準噶爾之戰最終成為清廷祖孫三代的拉鋸戰。
而沙俄也利用了這個局面,在雍正上位不久誘迫清廷連續籤訂了《布連斯奇條約》與《恰克圖條約》,至此我們從法理上永久的失去了貝爾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