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當阿里滴滴美團等巨頭做起買菜的生意,未來遭殃的又有誰?
文/智庫優課商業組
2019年,蘇寧推出了社區團購業務「蘇小團」,
2020年6月,滴滴打車公司又推出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已經先後入駐國內多個城市。9月11日,橙心優選在川渝地區日單量就突破50萬單。
2020年7月,美團成立美團優選事業部,進入社區團購,由美團高級副總裁來帶隊。
2020年8月,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拼多多app上的「多多買菜」也已投入使用。
2020年9月,阿里宣布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也緊急進軍社區團購。
2020年11月底,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提出會親自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受2020年特定的因素影響,今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預計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
滴滴CEO表示公司對社區團購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
美團推出「千城計劃」,也打算在年底實現覆蓋全國。
拼多多則多次重點強調買菜業務的重要性。
阿里一邊拼命投資地方社區團購,一邊又派出盒馬、菜鳥、餓了麼統統進入賽場。
這麼多巨頭的湧入,當然是因為社區團購巨大的市場空間。
什麼是社區團購?
有些人認為,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買菜,這是錯誤的理解。
社區團購雖涉及蔬菜水果,但是底層邏輯卻截然不同,
社區團購是依託於高度信任的社交關係,而形成的一種售賣方式,通俗點說就是一種熟人模式的銷售。
以社區為中心、以「團長」為分發點,消費者可以通過團長的微信群或小程序、app等工具拼團購買生鮮和日用品。
社區團購公司再通過各團長或平臺app獲取的銷售訂單數據,進行配貨,再分發到社區指定點,最後由社區的站長(團長)負責配送分發或用戶自提。
跟傳統電商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更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商家不僅降低了損耗、減少庫存,同時也更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高效便捷的「社區團購」的消費方式,改變了人們進菜場超市買菜的方式,主要由於前期補貼大,買菜價格更便宜。
對於平臺而言,還省下了倉儲、獲客、以及配送的成本。
苦苦燒錢都沒找到正確社區電商之路的網際網路巨頭,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所以才會拼命入局。
巨頭入場,瘋狂撒錢已是標配!
在如此多的巨頭跑來啃社區團購這款蛋糕,勢必又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燒錢補貼搶用戶,
同時一個新興行業的誕生,意味著某些傳統行業的滅亡或者萎縮。
這次又有哪些人的飯碗要被砸呢?
點擊關注訂閱專欄,100個行業,500個案例,1000種思維,及時獲取更多更新。在這裡每天學一點,很多優秀的創業老闆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