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過祖廟,方知佛山,在嶺南古鎮,看一幕千年古戲

2020-12-21 開心菜菜愛旅行

外地人來到佛山一般都會好奇,佛山有很多佛和山嗎?其實關於佛山的來歷,有一段很悠長的真實的歷史故事。

在佛山禪城塔坡社區,有一座塔坡廟,整體面積42平方米,廟裡供奉著三尊佛像。說起佛山得名的故事,必須從這裡說起。

在東晉時期,有一位印度和尚來到廣州傳揚佛教,當他來到佛山的時候,當時佛山還不叫佛山,而是叫季華鄉。和尚在塔坡崗山腰建了一座茅屋,一邊修行一邊傳經,茅屋內供奉著他帶來的三座銅製佛像。

數年後,和尚離開塔坡崗去了江蘇揚州繼續傳教,那三尊小銅佛依然被安放在茅屋內並沒有帶走。因當時佛教對中國人來說,還屬於新奇和萌芽初始,沒有人敢去招惹和觸碰這三尊佛像,從而一直保存完好。若干年後,茅屋坍塌,三尊佛像也被掩埋進土中。

俯仰流年,鬥轉星移,到了唐代時期,茅屋附近的鄉民人口逐漸增加,開發擴建迫在眉睫,在施工動土的過程中,在土崗挖出了這三尊佛像和一塊石碣,石碣上刻寫著「塔坡寺佛」和一副對聯:「勝地驟開,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蓮花極頂,五百載後,說法起何人」。

當時,佛教已經在民間流傳開來,有人認為這是佛像顯靈,此地必有靈氣,不如建一座小寺讓佛像庇佑順風順水興旺發達。於是,就有了平米的塔坡寺,這個土崗也慢慢被稱之為「佛山」,並於貞觀二年立了一座石碑誌之。這小小的方寸土地乃是佛山得名之地,因此,也被稱為佛山初地。拜一拜塔坡廟的神,洗一洗塔坡廟的古井水,一定會順心順風又順水。當初立下的那塊石碑原碑保存在佛山祖廟內。至於為什麼塔坡寺後來被稱為塔坡廟,那又是皇帝對於道教和佛教偏頗的另一個故事了。

愛上一座城,總會有千千萬萬的理由,一個地方來了又來,一條路走了又走,一個人見了又見,兜兜轉轉,卻是久別重逢。是誰在流年深處揮手相望,是誰留下傳世的寶藏瞻仰千年,佛山這座古城,需要慢慢地看,細細地品。

親近佛山,祖廟是一個不得不到的地方。

祖廟位於佛山禪城區祖廟路21號,它是佛山的一張名片,北宋時期,作為「天下四聚」之一的佛山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屬於「火地」,為了防範火災,人們在嶺南水鄉腹地建了一座「龍翥祠」,用來供奉水神-----北帝。

一座城變了又變,一條路短了更長,煙花散盡挑燈回看,沉澱的總是精華。在祖廟千年的歷史中,歷經20多次變革,終以一襲紅顏震驚了繁華。

觀祖廟,你需慢慢地走,細細地品,低頭看神像神兵和神器,抬頭觀瓦脊三雕和兩塑(磚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這個有著「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美譽的地方,一磚一瓦一稜一角皆是景。

邁入祖廟,如同遨遊一條古老的長河,一方古地圖畫寫祖廟前塵遺蹟,一隻麒麟瑞獸透露神顏靈氣,一塊「佛山」 碑石回朔歷史源頭,尤為顯眼的當屬彩色雙龍壁磚雕。雙龍壁是1981年在石灣建陶廠按原壁燒造的,兩隻神龍一隻在天一隻在水遊戲龍珠,磚雕凹凸有致,栩栩如生,這樣的磚雕對於祖廟內的塑雕只相當於前菜。

青牆黛瓦,金閣墨柱,一方萬福臺,轉角畫樓處,誰粉衫如初,誰黃衫如舊,花腔婉轉為誰曲,風袖婀娜為誰舞,你演著生旦淨末醜的衣,塗畫著我隔世經年的念想。

飛簷翹角,雕欄畫屏,書寫著「諭祭」的靈應牌坊,譜寫著祖廟輝煌的過往。明朝時期,一個叫黃蕭養的南海人發動了一場起義,在生死危機關頭,以佛山鄉紳梁廣為首的忠義人士,跪求北帝庇佑,同時組織父老鄉親勇敢抗擊,並以「兵不厭詐」一計擊退起義軍。他們把勝利的功勞歸於北帝顯靈,並上書朝廷請求為祖廟封典。這個牌坊,滲透著佛山被皇帝賜名「忠義鄉」,祖廟被賜名「靈應祠」的榮耀。

捻一柱清香插入案上神龕,香霧絮絮繚繞卷舒自若,立於靈應祠前雙手合十,誠心淺念,唯願做一朵佛前的青蓮,聽風,看雨,賞花,望月,忘卻人間喜怒哀樂。

靈應祠瓦脊上的陶塑是最為壯觀的,清光緒二十五年,祖廟大修時由石灣文如壁店製作。6條陶塑瓦脊保存如初,最大的「花脊之王」長31.7米,高1.7米。正反面大約有300多個穿著鮮豔的生旦淨末醜衣服的粵劇人物,這些人物形象以粵劇裡面的故事呈現,例如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姜子牙封神、舌戰群儒……等,人物姿態立體並稍微向前傾斜利於觀賞。錦繡叢中,繁華世界,每一幅畫都述說著一個傳奇的故事,如若靜靜地看,細細地賞,靈魂必會穿越畫面,沉浸其中而無法自拔。

靈應祠供奉著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慶真樓供奉著著北帝的父母。正殿之側,北帝的二十位天兵高達兩米,卻只有幾匹麻布的重量,72件北帝出巡的兵器儀仗分列整齊,這個掌管著水的天帝,在千百年來一直守候著佛山這塊土地。

在靈應祠前殿南北中軸線上,一枚高達1.31米的銅鏡分外醒目,銅鏡前有一塊長2.2米的黑石板,被稱為「劏仔石」,曾為祖廟被冊封后地方官員春秋二祭時跪拜所用,又稱為「拜石」。《讓子彈飛》中,六子為證清白剖腹找粉,這個故事和這塊「劏仔石」流傳的民間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傳說,明朝末年,佛山有一口吃的少年和母親相依為命,有一天,鄰居惡霸丟失了一隻鵝,懷疑被少年偷吃,便詢問少年當天吃了什麼,少年回答說吃了螺肉,因佛山方言「螺」和「鵝」發音相似,惡霸便誣陷少年偷吃了他的鵝。為證少年清白,性烈的母親在黑石板上剖開了兒子的腹部,眾人果見少年腹中只有螺肉而沒有鵝肉。北帝眼見少年被污衊蒙冤,最後復活了少年,懲治了壞人,這塊黑石板便被稱為「劏仔石」。

一場美景,經歲月洗禮,在心底打磨依然光潔如新;一段光陰,經輕步慢行,在足底流淌依舊不知不覺。

拜完了北帝,賞罷了塑雕,佛山這個武術之鄉早已聲名遠播------和詠春拳第三代傳人董崇華大師學招式,來黃飛鴻紀念館細數鐵線拳和無影腳,或者去鴻勝紀念館和蔡李佛拳過招。

但在祖廟卻流傳著一個絕活:龍獅。

黃飛鴻紀念館內不僅能看到「寶芝林」,館外廣場更是每天上演著龍獅絕活。

廣東人對「意頭」有著深厚的情節,凡事總要討一個好彩頭,從獅子口中接福是佛山人最為痴迷的一件事了。在值得慶祝的時刻,甚至逢年過節都會舞獅。獅子舞得好,獅頭和獅尾的配合要天衣無縫,對體力的考驗也是大關。惟妙惟肖、神靈活現、一氣呵成不足以表現舞獅的絕招,梅花樁上舞獅才真正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但見神獅「龍騰虎躍」,威猛異常,看花了遊人的眼,震憾了遊人的心。

時光匆匆,沉浸在祖廟的時光,仿若看了一場已飾演千年的古戲,久久無法自拔。看過祖廟方知來過佛山,走過,方知這千年的嶺南古鎮,從此印著我的腳印,再不會曲終人散。

攻略:

祖廟位於佛山禪城區祖廟路 21 號,地鐵祖廟站下。

門票價格: 20 元

塔坡廟地址:禪城區福寧路京果街 2 號

開心菜菜

旅行達人、攝影師、吃貨、航拍達人

新浪微博:@開心菜菜慢生活

相關焦點

  • 來過祖廟,方知佛山,佛山為什麼叫佛山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外地人來到佛山一般都會好奇,佛山有很多佛和山嗎?其實關於佛山的來歷,有一段很悠長的真實的歷史故事在佛山禪城塔坡社區,有一座塔坡廟,整體面積42平方米,廟裡供奉著三尊佛像。說起佛山得名的故事,必須從這裡說起。
  • 佛山祖廟,歲月留下的傳奇!
    其中佛山祖廟遊逛印記始終在腦海中記錄。佛山這個地名在武打小說和功夫片中看到過N次,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有著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之稱。坐在計程車裡行駛在佛山街頭,看著古韻的建築和現代的高樓交錯,讓我有種時空錯落感,似乎已經有些分不清古今,這個千年的古城帶給我的是一種滿滿的自豪感。佛山祖廟或許更能印證這一點,尚武、崇文、融合、傳承!
  • 佛山這個千年祖廟,門票只要20元,卻見證了嶺南文化的興衰榮辱
    其實前前後後去過很多次佛山,每一次都與祖廟、嶺南天地插肩而過,這一次終於決定走進祖廟,感受其千古流傳的嶺南特色文化,早在北宋時,佛山就已是四大名鎮之一,祖廟已是家喻戶曉的特色廟宇,在佛山人的心目中享有殿堂級別的地位,如今住在祖廟附近的居民仍能保持家中有婚宴的喜事,婚禮當天新人們早到祖廟門口拍照留念
  • 帶你深度遊佛山,打卡首站祖廟,嶺南文化的重要地
    作為一個佛山南海人,嬌嬌一直想給寶寶們安利我們大佛山,要說佛山絕對是一個很低調有內涵的城市,為什麼這麼說呢?佛山處於珠三角的腹地,它的GDP常年排在廣東第三,從未被超越,而歷史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實在是一個值得深度探索的城市。說起佛山,大家可能還會停留在佛山無影腳功夫,陶瓷和地產大商碧桂園這些,作為一個歷史古鎮,佛山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代表嶺南文化的歷史古蹟。
  • 嶺南三大古建築瑰寶之祖廟,佛山大半部歷史藏在這裡
    尋找佛山的歷史,或許祖廟便是適合我們穿越時空的「蟲洞」。這座被佛山人稱為「諸廟之首」的嶺南神廟,見證了佛山的過往,也深深地介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成了佛山人的精神聖地。北宋時期,作為天下四大財富中心之一的佛山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屬於「火地」,為了防範火災,確保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人們在嶺南水鄉腹地建了一座廟,廟中立了一座像,主人叫北帝,他是專治水患滅火災的,從此真武大帝成了佛山人的保護神,千年不曾改變。
  • 佛山祖廟,嶺南藝術的代表
    就在佛山市中心的祖廟閒逛,這裡一直是佛山的地標性建築。初聽祖廟的名字,以為是哪家祖上的祠堂,然而,祖廟是在北宋年間初建。供奉的是道教的真武大帝,到明清時期,形成有著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群落。祖廟的建築,是佛山嶺南文化的代表,但是嶺南文化是什麼概念呢?涵蓋的方面,太多,太廣。
  • 佛山塔坡廟會煥新上線!賦能祖廟文商旅融合發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周潔洗過塔坡水,順風又順水。作為佛山最傳統的活動之一,六月六塔坡廟會不僅是一場民俗文化活動,更是佛山人尋根懷古的重要日子。今年,「思佛山之源 傳千年文脈」庚子年六月六塔坡廟會民俗文化活動將從7月26日持續到8月31日,為期一個多月。
  • 嶺南三大古建築瑰寶之祖廟,佛山大半部歷史藏在這裡
    尋找佛山的歷史,或許祖廟便是適合我們穿越時空的「蟲洞」。這座被佛山人稱為「諸廟之首」的嶺南神廟,見證了佛山的過往,也深深地介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成了佛山人的精神聖地。北宋時期,作為天下四大財富中心之一的佛山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屬於「火地」,為了防範火災,確保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人們在嶺南水鄉腹地建了一座廟,廟中立了一座像,主人叫北帝,他是專治水患滅火災的,從此真武大帝成了佛山人的保護神,千年不曾改變。
  • 祖廟透射出的嶺南文化,依舊是那個傳奇佛山
    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廣佛線地鐵,祖廟站附近,交通地理位置是很優越的。這是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祖廟博物館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佛山傳統文化的民俗類博物館,轄區包括祖廟古建築群、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等。
  • 佛山祖廟,嶺南藝術的代表
    就在佛山市中心的祖廟閒逛,這裡一直是佛山的地標性建築。初聽祖廟的名字,以為是哪家祖上的祠堂,然而,祖廟是在北宋年間初建。供奉的是道教的真武大帝,到明清時期,形成有著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群落。祖廟的建築,是佛山嶺南文化的代表,但是嶺南文化是什麼概念呢?涵蓋的方面,太多,太廣。
  • 閒逛佛山嶺南新天地
  • 佛山嶺南新天地
  • 走近祖廟——感受佛山嶺南文化
    8月2日,隊員們按照計劃安排,分別在網上查找資料,通過文字對祖廟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根據資料介紹,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三下鄉 | 遊覽千年祖廟,領略嶺南文化
    8月3日,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部分成員來到祖廟,進行為期兩天的遊覽之旅,親身領略嶺南文化。隊員們於上午九時到達祖廟正門,經過防疫檢查後方可進入其中。隊員們一路遊覽了正殿、萬福臺、祖廟歷史文化陳列館、三元亭、文魁閣、孔廟、葉問堂、佛山黃飛鴻紀念館、慶真樓父母殿等景點。從祖廟牌坊進入,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裡面的叢叢綠茵,在炎熱的夏日裡給人一絲絲的清涼感。
  • 佛山祖廟,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廣東佛山祖廟,處在佛山鬧市區,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因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居佛山諸廟之首,故稱祖廟。
  • 既然到了佛山,怎能不看祖廟?
    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祖廟從北宋元豐年間始建,至清代,逐漸成為一座完整的廟宇建築群。 佛山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佛山祖廟是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之一,後來又把葉問和黃飛鴻紀念館修在旁。
  • ¥888元住佛山嶺南天地馬哥孛羅酒店,含雙早雙晚~睡入禪城C位酒店,俯瞰祖廟商圈,逛嶺南天地打卡景點
    佛山嶺南天地馬哥孛羅酒店Holiday in FOSHAN佛山嶺南天地馬哥孛羅酒店,座落於佛山市中心的祖廟路和人民路交匯處,設計揉合現代與東方建築特色。酒店毗鄰祖廟和優美的佛山歷史重建區東華裡古巷。從酒店可步行至祖廟地鐵站,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只需55分鐘車程,位置優越,出行便利。
  • 佛山嶺南天地
    佛山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東華裡中心地段,毗鄰佛山祖廟,這裡有著大片的清末民國時期的嶺南民居風格建築,其中不乏珍貴歷史建築,鑊耳牆、青磚屋
  • 佛山祖廟,被譽為嶺南古建築瑰寶之一,更是東方藝術之宮
    佛山祖廟位於禪城區祖廟路21號,其融入了古代陶瓷、木雕、建築藝術等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其中包括祖廟古建築群、葉問堂、孔廟、黃飛鴻紀念館等。從大門走進去左手邊就是葉問堂而黃飛鴻紀念館在三門的北側,那裡會有精彩絕倫的舞獅表演。
  • 距離廣州半小時,藏著一座「東方藝術之宮」,佛山祖廟你來過嗎?
    說到廣東,首先想到的是廣州深圳等地,佛山一直很安靜,佛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市區歷史上是中國天下的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之稱,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粵劇發源地、嶺南文化分支粵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傳承地之一,廣佛地鐵線的開通,現在從廣州到佛山,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