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文化古蹟,公園,古建築,江河湖泊,園林,世界遺產
導語: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處理政務地
承德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佔地564萬平方米,是世界現存最大皇家園林之一。避暑山莊按中國地理形貌選址設計,以西北山區、東南湖區、北部平原區之形狀地貌構成中國版圖的縮影。園內亭、閣、軒、榭、廟宇等120餘組景觀,融南秀北雄為一體,集全國名勝為一園,可謂山莊咫尺間,直作萬裡觀。遊覽避暑山莊景區,欣賞博大精深的園林藝術,品味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經了整整一個寒冬的蟄伏,避暑山莊的春天來得格外絢爛,滿園的建築、樹木、魚蟲、雀鳥和麀鹿仿佛都在同一時間張開了睡眼,湖水似美女流動的眼波,山峰像佳人微蹙的秀眉,「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盡情吮吸著春天的氣息,踏春而行,在山水融匯處,在帝王家園裡,聽一聽匾額、楹聯和碑刻所講述的塵封舊事,品一品帝王與尋常百姓同的兒女情長。
盛夏時節的傍晚,坐在水心榭的廊椅上,任憑清風吹拂著發梢,遠處是青山滴翠,眼前是綠水含煙。如畫一般的景致,如詩一樣的心境,暑氣就這樣悄然化解在了山水園林之間。每年夏天,最讓人期盼與心動的當屬荷花了。幾乎遍植在避暑山莊湖區內的荷花,如果周敦頤先生能見,想來也不會再有「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慨了,因為園內儘是愛蓮之人,爭相以手中的相機來定格蓮花的高潔。如果你是位才情頗具的畫者,願意在湖畔為美麗的荷花繪一幅「肖像」,相信繪出她形態的同時,更能繪出她的品格。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素為人們所喜愛。秋季賞菊作為我國的民間傳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清朝鼎盛時期,康乾二帝常在避暑山莊內度重陽,登高、賞菊。園內的澄觀齋、如意洲、清舒山館和創得齋都曾種植過大量菊花。「砌邊更喜黃花放,一幅陶家畫總收。」時逢九、十月份,避暑山莊內的菊展匯集國內頂級名品菊花,典雅大氣的園林意境配以冷豔清貞的菊花,鉛華洗盡的唯美情結,悠然脫俗的精神慰藉。
初雪過後,「水流雲在」亭前金銀木上結出的果實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鮮紅,一顆顆紅果仿佛雪日裡的精靈,殷切地期盼著一場冬日裡的冰雪嘉年華。每到冬天,各類冰上體育賽事活動粉末登場,從冰壺到冰球,從冰上速滑到冰舞,一應俱全。孩子們也能在冰雪世界裡盡情歡樂,滑冰車、抽冰嘎、冰滑梯、冰燈匯……冰雪嘉年華在避暑山莊內古已有之,清朝的《冰嬉圖》便描繪了當時宮廷冰嬉的盛大場面,古時的冰嬉項目包括「搶等」和「搶球」等等,活動在皇宮內苑頗受歡迎。其中的「搶等」就很類似我們今日的冰上速滑哦。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麗正門大街20號
標籤:自然風光,文化古蹟,古建築,地質景觀
導語:女媧氏&34;的地方
涉縣媧皇宮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的邯鄲涉縣索堡鎮,佔地面積5平方公裡,由服務區、補天園、補天湖、媧皇宮和補天谷五個園區組成,是神話傳說中女媧 「摶土造人、鍊石補天」的地方,是我國建築規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的祀奉人類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五大祭祖聖地之一,被譽為「華夏祖廟」。媧皇宮自漢代創建神廟三楹,現存北齊石刻、唐代題記、宋代磚牆、明清建築等古遺址,有林地、山谷、園林、水系等自然景觀,其中,北齊摩崖石刻、主體建築媧皇閣、女媧祭典為景區三大精髓,分別以「天下第一壁經群」、「活樓吊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殊榮享譽國內外,是研究我國根祖文化的重要基地。
早在八千多年前,女媧文化就在這裡孕育而生,漢代形成規模,現存古代建築以北齊和明清時期為主,主體建築媧皇閣建於峭壁之上,共分四層,通高23米,緊傍懸崖,懸空而置。她擁群峰以渲勢,依懸崖以據險;奪天工以稱奇,臨清漳以蘊秀;涵攝了山川之鐘秀,匯集了古建之精華。玉宇懸空,瓊樓聳翠,上臨絕壁,下瞰深壑,金碧輝煌,望若霞蔚。以9根鐵索將樓體系於崖壁,據說遊客盈樓時,樓體晃動,鐵索啷啷作響,故素有「活樓」、「吊廟」之稱,為河北省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自古就有「蓬壺仙境」之美譽。北齊摩崖刻經是媧皇古蹟之精髓,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問經》、《十地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佛說盂蘭盆經》、《深密解脫經》、《妙法蓮花經》。刻經面積165平方米,刻石1187行,共刻經文137400多字,分五處刻於崖壁之上和石窟之內。字體為隸書、楷書和魏碑體,「銀鉤鐵畫,天下絕奇」,堪稱藝術珍品、稀世之珍,是我國現有摩崖刻經中時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也是我國佛教發展史上、特別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彌足珍貴的資料,對於研究我國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書法鐫刻演變歷史有著重大意義和極高的研究價值,經考證為「天下第一壁經群」。
媧皇宮是女媧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祭祀地,對研究女媧文化的社會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媧皇宮廟會始於漢代,久盛不衰,被稱為晉冀豫三省第一盛會。2006年5月涉縣「女媧祭典」被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涉縣由此贏得了「中國女媧文化之鄉」的殊榮,「中國女媧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涉縣掛牌成立。近年來,媧皇宮不斷加大開發建設力度,景區不僅在硬體建設、軟體提升及產業外延上有了質的飛躍,而且景區品質品味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媧皇宮旅遊發展之路成為冀南景區和河北省老景區成功的典範。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索堡鎮
標籤:文化古蹟,古建築,古鎮
導語:太極拳之鄉,北國小江南
廣府古城景區 位於邯鄲市東北25公裡永年縣廣府鎮,又稱廣平府城,始築於隋末,經元明增修而成規模,是我國平原地區城牆、護城河保存較好的一座明清時期的古城。當年永年城城牆雄偉堅固,城河寬廣,周圍環水,自古以來就有「北國小江南」之美稱。現存的廣府古城景區,牆高10米,厚8米。除城樓、角樓等建築已毀外,牆體及護城河等基本保存完好。西門券內尚存明嘉靖二十一年紀年石匾一方。這裡還是楊、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見長,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雪。」楊、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外,因此永年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近年已連續舉辦了十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的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活動,是旅遊觀光的熱點。
傳說永年是毛遂的封地,毛遂墓在城西南五裡大堤內,欲「脫穎而出」的遊客,可到這裡學一下「毛遂自薦」的精神。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趙勝的門客之一,公元前290年,平原君奉使聯合楚國共同抗秦,毛遂自薦請往。他自信地說:「不是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而是你尚未將我裝於囊中。倘若早把我裝於囊中,我的才華就象錐子那樣,早已脫穎而出地露出來了。」平原君便帶其一同出使楚國。在談判中毛遂抽劍出鞘,逼近楚王,說以利害,楚王無言以對,應允合縱抗秦。平原君說:「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離永年古城東北30公裡處有一座明代用石頭砌成的橋,叫「弘濟橋」,其結構與趙州橋相同,現保護完好,車輛暢通。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廣府鎮
標籤:文化古蹟,古建築,陵墓陵園
導語: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裡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裡,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裡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后妃、王爺、公主、阿哥等80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附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寧山下
標籤:古建築,遺址,古鎮
導語:中國古長城之精華,與嘉峪關遙相呼應
天下第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茫茫碣石東,此關自天作。粵惟中山王,經營始開拓!「天下第一關」為萬裡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這裡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關城建於公元1381年,由關城、甕城、羅城、翼城、哨城及星羅棋步的烽火臺、墩臺共同組成的一座科學、完整、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因其建置獨特,所以在明代萬裡長城的眾多險關要隘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是明洪武十四年(1382)大將軍徐達所建,是以展現明代重要關口和平原長城為主的歷史遺蹟人文景區。「天下第一關箭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據《臨榆縣誌》記載,明清之際曾多次維修,解放後又多次修繕。城樓建築面積198平方米。其建築為歇山單簷頂,四角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北、東、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在箭樓之上,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關」巨匾,樓內外一共三塊匾,一樓內懸掛的為原匾,傳為明朝成化八年(1472)進士肖顯所書。在「天下第一關」箭樓南北兩側各有兩座配樓回護,它們分別是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和威遠堂(現僅存遺志),形成「五虎鎮東」之勢。這段長城及其建築在明朝為防止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殘餘勢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後,山海關一帶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衝。清朝成為皇帝到瀋陽祭祖的必經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樓攬勝的較佳場所。在重大節慶日,景區會組織武術比賽、民俗表演、大型歌會、仿古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天下第一關以它古老的身世記錄了滄桑變化,成為歷史的見證。這裡曾留下眾多帝王將相的足跡:秦始皇求仙、魏武帝東徵、太宗伐高麗、清五帝駐蹕……這裡也曾發生多次重大歷史事件:徐達建關設衛、明末甲申之戰、八國聯軍入侵、二次直奉大戰、長城抗戰第一槍。歷經風雨歲月洗禮的「天下第一關」,凝重而迷人,城樓上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無盡的往事。置身於歲月的長河中,我們發現人們修築的座座名關,構建的是關隘,凝固的是歷史,同樣,長城凝結的是智慧,鑄就的是滄桑。
景區佔地0.1平方公裡,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瑞蓮閣公園、甕城、一關廣場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因景區涵蓋山海關標誌性建築——「天下第一關箭樓」而得名,是迄今為止保存較完整的長城軍事防禦體系。
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東頭條胡同
標籤:文化古蹟,古建築,陵墓陵園
昌西陵是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始建於1851年(鹹豐元年),建成於1853年(鹹豐三年)。昌西陵與慕陵體制相似,於方臺上直接建圓墳,沒有方城、明樓,建築規制雖簡陋,卻有其特殊之處。
地址:河北省易縣清西陵文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