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 點 銳 評
「瞄準獵物,拋撒誘餌,獵而食之」,這是「圍獵場」中的三部曲,也是對行賄受賄的形象描述。近日雲南播出的警示教育片《圍獵:行賄者說》,從行賄者的視角揭露了「圍獵」的本質。「圍獵」和甘於被「圍獵」必然付出慘痛代價,這既是對行賄者的警示,也給受賄者敲響警鐘。
天上掉餡餅之時,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時。黨員幹部走上領導崗位之初,就要警惕被「圍獵」的風險,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眼裡,權力越大,「圍獵」價值越高,各種誘惑、算計都會衝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會對著你去。從查處的案件情況看,「圍獵」者身份各異:有商人、有朋友、有下屬,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圍獵」手段無所不用:有的以小恩小惠開道,有的以借錢送禮為名,還有的做漸進式感情投資。只要「獵物」有喜好、有欲望,「圍獵」者就會千方百計把「誘餌」送到面前,讓其在不知不覺或舒適享受中落入陷阱。
「圍獵」的本質是「圍獵」公權力,目的就是以小博大。警示片中,一名行賄者說出真心話:「我們花很多心思去揣測他、觀察他,花很多精力去逢迎他、討好他,就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在我們眼中,他就是我們獲取利益的一個工具,沒有其他的,只是工具而已。」放長線、釣大魚,逐利是行賄者的天性,「圍獵」就是為了打通權力和金錢之間的變現暗道,換取公權力帶來的巨大利益。而溫情脈脈的誘惑背後,往往隱藏著「圍獵」者的猙獰面目。「沒想到他會害我」「一開始拍馬,後來騎馬、打馬,最終致使我落馬」「如果沒有組織給我的角色和光環,親兄弟也不見得有那麼大的優惠」……這些受賄者用前途和自由換來的悔悟,足以警示後人。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自律是最好的金鐘罩、鐵布衫。一名行賄者曾把「作風霸道、生活奢侈、毫無節制」列為鎖定「獵物」的標準。因為這些人身上已經出現了紀法意識不強、理想信念滑坡的徵兆,一旦對誘惑產生欲望,突破底線、違法亂紀就會接踵而至。小事小節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堅決防範「圍獵」,首先應該在修身正己上下功夫,要築牢思想堤壩,時刻保持警惕警覺,時常檢視自身言行,特別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做到慎獨慎微,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同時,要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慎重對待朋友交往,讓別有用心之人無縫可鑽、無機可乘。
賄隨權集。讓「圍獵」者無「獵」可「圍」,讓甘於被「圍獵」者無法謀私,健全完善制度是治本之策。不少行賄者在懺悔時提到,如果權力運行更陽光、更規範,可能「圍獵」的概率就要小很多。斬斷利益鏈、消除潛規則,就要把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放在重要位置,完善及時發現問題的防範機制、精準糾正偏差的矯正機制,消除權力監督的盲區,壓縮權力行使的任性空間,推進公權力運行規範化、法治化。特別是強化對一把手監督,督促其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行賄與受賄是一根藤上的兩個「毒瓜」,不僅破壞親清政商關係、損害營商環境,還嚴重敗壞社會風氣、汙染政治生態,必須堅決清除。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置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行為,讓行賄者得不償失;嚴厲懲處甘於被「圍獵」者,讓違法亂紀者付出應有代價。
來源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 / 曹溢
編輯 / 張雨 王文錦
審核 / 雲紀宣
【來源:清風雲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