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病毒超3周,14天隔離後仍有傳播風險

2020-12-24 澎湃新聞

張文宏: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病毒超3周,14天隔離後仍有傳播風險

2020-03-28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3月27日舉行的「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上,多名專家探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無症狀感染者存在的隱患

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談到,無症狀攜帶者身上攜帶的病毒延續時間會超過三個星期,隔離期結束後若病毒仍是陽性,會造成極大傳播風險。這是我國進入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類重要監測目標。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難應對的病毒,它的傳播力很強,雖然年輕人感染後的重症率很低,但整體重症率明顯高於流感,而且存在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沒有臨床症狀,病原學檢測卻呈陽性,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挑戰。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如果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在張文宏看來,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

留學生、華僑要不要回國?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27日17時13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00717例。美國超過了中國和義大利,成為確診數最多的國家。近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在線解答留學生、華僑華人抗疫問題。

張文宏說,並不是病例數越多說明防控越差,相反病例數多的地方恰恰可能是因為檢測更到位。「比如,紐約州病例數大幅度增長,事實上跟檢測到位是有直接關係的。所以,如果你在一個地區看到病例數很多,你也無需為檢測擔心,這說明醫生具備非常充足的檢測能力。」

「瞎混」風險很高

張文宏介紹,中國兩個多月的防控積累出第一條經驗就是,疾控人員對病例的追蹤不遺餘力,但要在美國做到這樣比較難。

其次,美國年輕人有大量的社會活動,很多年輕人每天主要的事就是兩個字——「瞎混」。「瞎混」就是感染最大的風險。美國人普遍不戴口罩,英國人也是,一到晚上酒吧裡就人員密集。你難以想像,啥事都沒有,拿著一杯啤酒可以跟你聊一個晚上,這種情況傳播的風險就極大。

美國人不戴口罩怎麼辦?

張文宏說,不光是美國人,歐洲人也不愛戴口罩,但中國人都戴口罩,日本人也習慣戴口罩。戴不戴口罩取決於各國的文化習慣和防護效率。在美國要叫人戴口罩,一般沒人會理睬你。

張文宏說,在美國,口罩首先是給生病的人戴的,避免他把含病毒的泡沫吐到你臉上;第二是給醫務人員戴的,醫務人員不能倒下。當地華人不得不站在當地風俗習慣的角度想問題,「不要為了戴不戴口罩就大動肝火,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美國疫情拐點什麼時候來?

張文宏分析,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拐點都能計算出來,就是計算傳染病基本傳染數R0值,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美國的高峰,取決於最近美國採取的那些非常嚴厲的應對緊急事件的響應。「比如美國鹽湖城,在僅有300例確診病例時實施緊急措施,可以有效阻斷傳播。早期病例上升期是最佳時機,錯過後,美國有些地方已出現了社區傳播。」

為什麼美國現在增長這麼快?張文宏認為,是因為失去了早期防控的最佳時機。現在只能採取居家隔離來延緩傳播,能不能起效取決於政策能否執行到位。如果能夠做到充分的隔離,新冠肺炎一定能夠控制住。

疫情的控制取決於「最差的國家」,而非「最好的國家」。「如果歐洲控制得不好,即使美國控制得再好也是沒有用的。人類最終一定可以戰勝疫情,有中國和義大利經歷了醫療資源不夠之後又補救的經驗在前,新冠肺炎疫情最後一定可以控制住,「只不過要看付出多少的代價。」張文宏說。

留學生現在要不要回國?

張文宏說,留學生判斷該不該回國,基本的原則首先是「現在需不需要待在美國」。如果醫療保險無法覆蓋到新冠肺炎治療並且在美國也沒有要緊事,可酌情回國。如果在美國有事,就不一樣了。「在外面的想回家,但如果回家久了以後,發覺在外面也沒啥事,而且發現已經耽擱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到時候又開始後悔了。」

張文宏還提醒,機艙是高風險的病毒感染地,封閉機艙裡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如果不是近距離接觸確診患者,則不必戴護目鏡、穿防護服。感染風險最大的場景是在登機前,一定記住要勤洗手。

來源:南方日報、上觀新聞、南方都市報、健康廣東、廣東共青團、東方網

編輯:方寶琳

監製:李偉良

運營:臺山廣播電視臺總編室

原標題:《張文宏: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病毒超3周,14天隔離後仍有傳播風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在這!鍾南山:特別關注這些密切接觸者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 整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無症狀感染者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視。據張文宏介紹,當前最大風險是無症狀感染者。這類患者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內存在時間超過三周,具有傳染的可能性。他們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
  • 成都一無症狀感染者隔離期滿14天後檢測陽性
    2020年11月14日,成都市報告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男,26歲,10月16日自肯亞乘KQ882次航班出發,10月17日抵達廣州,入境後即在當地集中隔離,10月31日隔離期滿,經核酸檢測陰性後解除隔離。當日乘HU7351次航班來蓉,乘專車入住錦江賓館自行隔離。11月14日隔離期滿再次對其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即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臨床專家:對無症狀感染者不能掉以輕心
    他說,如果我國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會一直傳播病毒給其他人,使新增病例數更高,而實際情況是新增病例數在下降。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在日前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最大的風險是輸入性風險,而境外疫情輸入性風險中最大的風險是無症狀感染者。
  • 權威專家答疑:無症狀感染者傳播如何防控
    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認為,一個健康人感染冠狀病毒後,他最終會有「出現症狀」和「始終無症狀」兩種狀態。新冠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包括發熱、咳嗽、肺炎等,但是咽拭子病毒核酸陽性。有些患者僅出現很輕微的症狀,在隔離觀察期間不一定會被發現,也常常被認為是無症狀。什麼人會成為無症狀感染者?
  • 臨床專家:對無症狀感染者不能掉以輕心
    他說,如果我國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會一直傳播病毒給其他人,使新增病例數更高,而實際情況是新增病例數在下降。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在日前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最大的風險是輸入性風險,而境外疫情輸入性風險中最大的風險是無症狀感染者。
  • 1月11日深圳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來自日本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剛果金;深圳報告1例,來自日本。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新增出院1例。截至1月11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76例(境外輸入680例)。目前在院43例。1月11日0-24時,深圳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 4點講清無症狀感染者!
    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是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卻備受關注。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如何?復工復產後如何應對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如何管控,怎麼排查?公眾應該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對於這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新華社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一探究竟。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3月31日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最新通報:有多少人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襄陽近日發現兩例無症狀感染者,已納入定點醫院隔離觀察
    楚天都市報3月23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江偉兵)今日,襄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近日,襄陽市發現兩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目前都已被納入定點醫院隔離觀察(暫無須治療),對其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對其居住的小區(村)提高防控級別,從根本上切斷傳播途徑。
  •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很強,但數量不高!來看鐘南山和張文宏的最新判斷
    這不免引起了大家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擔憂鍾南山認為:「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很強張文宏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可以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內存在時間超過三周鍾南山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很強,即使在實施隔離政策的地方,RO值也可能達到3甚至3.5,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傳染3到3.5人,這個數字是非常高的。美國正在做相關的調查,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美國疫情正處於快速的增長期。
  • 華山醫院張文宏:無症狀感染者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
    據看看新聞KNEWS報導,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會不會攻破現有的防控體系」的問題,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所佔的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數量也比較少,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從歷史來看都是屬於重症患者。
  • 又現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既然沒有症狀,那是怎麼被發現的
    2月19日,黑龍江牡丹江疫情速報,出現2例無症狀感染者。早在1月10日,河南安陽,一女子從武漢回到安陽後,其5名親人先後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該女子並無症狀 。除此之外,湖北宜昌、浙江杭州也都曾出現無症狀感染者。
  • 降低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我國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01降低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我國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無症狀感染者顧名思義是沒有症狀,但是其核酸檢測是陽性,帶有病毒。早期我們的專家在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存在潛在的傳播風險。
  • ...感染者:新增130例,尚在醫學觀察1367例,兩省宣布出院後再隔離14天
    3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武漢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介紹,從4月1日起,將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目前,有浙江和福建兩省宣布,為管控無症狀感染者,在無症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解除隔離後,將繼續實施14天的隔離管理。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病原體入侵後為何無症狀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人體後繁殖或複製,但人體並沒有損害、也沒有症狀的這部分人群。  「無症狀感染者通常指第三種情況,也包括第二種隱性感染人群的病毒還未完全清除階段。」蔡泳說,他們無明顯症狀,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比較強大,能較好抑制病原體在體內的繁殖或複製。但他們很可能是傳染源,造成他人感染。  在傳染病學史上,最有名的無症狀感染者當屬「傷寒瑪麗」。這名生於1869年的美國女傭攜帶傷寒桿菌,但一直沒有症狀,每到一戶人家做廚師,就會引發多人染上傷寒病。
  • 春節返鄉是否需要隔離?病毒潛伏期超14天?會影響北京冬奧會嗎?
    ◆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低於確診患者? ◆ 中高風險區民眾接種疫苗後是否仍需隔離?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8例(林口縣4例、昂昂溪區4例、望奎縣56例、綏稜縣2例、海倫市1例、安達市1例)。均為望奎縣惠七鎮惠七村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
  • ...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15萬;義大利累計確診超10萬
    據央視新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節目中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是一個要非常重視的問題,因為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有傳染性,所以一定要發現他,主要是通過檢測,尤其是有疫區接觸史,病人接觸史的人,一定要讓他們主動報告,做好檢測,發現後及時隔離和治療,不至於再造成其他人的傳播,所以對無症狀感染者還是要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
  • 14天還是5天?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
    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感染者配合的話,是否應該縮短隔離時間?還是應該延長隔離時間,防止任何潛在病例傳播新冠病毒。當然後者會給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從發病開始計算,感染者至少要隔離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