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坐了兩百年的龍椅 其實是明朝皇帝留下來的

2020-12-13 騰訊網

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的建築面積有2377平方米,是中和殿的近4倍。

很多人認為,太和殿是上朝的地點。其實,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比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傳臚唱名等。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每當舉行這些重大典禮時,皇帝都會親臨太和殿,坐在太和殿正中那張象徵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上。

因為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期間,太和殿突然發生了一次火災,清朝的龍椅直接被大火燒毀了,但是想要重新打造一把龍椅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材料,所以當時康熙皇帝就直接到庫房裡面找到了明朝的那把龍椅。這個龍椅放在太和殿裡面一下就使用了200多年,一直到清朝滅亡的時候,這把龍椅又再次被放到了庫房裡。

故宮裡的龍椅是明朝傳下來的,袁世凱為了表現自己開創的是新時代,所以把象徵舊朝的龍椅換掉了,丟在故宮的角落裡,後來工作人員找到時都少了一條腿,經過修繕才展現在太和殿世人面前。一開始還是開放給遊客,讓上去坐一下,感受感受的,後來就取消了。溥儀去故宮時就拒絕坐龍椅說「這個位置可不是那麼好坐的!」是啊,像篡晉的桓玄驕奢淫逸無肉不食,體重達到500斤,竟然把龍椅坐塌了,也把桓楚國坐滅了!

所以椅子有一把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要盲目崇拜龍椅之類的為好!

相關焦點

  • 皇帝的龍椅為何普通人不能坐?此人曾能坐上龍椅,卻怎麼也不敢
    了解過明清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入關後沿用了明朝的皇宮紫禁城,包括城門和宮殿也都是改了個名字就住進去了。其實大到宮殿,小到一把椅子,清朝統治者都沒有換,包括皇帝的龍椅。不知道清朝的皇帝是怎麼想的,連龍椅都沒有換個新的。
  • 都是皇帝,為什麼明朝皇帝鐵公雞而清朝皇帝特豪爽?
    編者註:今天給德林社小夥伴帶來一個非常讓人震撼的歷史觀察,明朝和清朝作為封建時代最後的兩個朝代,在花錢這件事兒上,皇帝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鐵公雞、一個豪爽漢。鮮明差異的背後是不同皇帝理財認知的差距,以史為鑑,強烈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你以為皇帝都很豪氣?非也非也!據說,明朝皇帝,尤其是嘉靖和萬曆,都是出了名的鐵公雞。
  • 揭秘:故宮裡面的龍椅,到底是哪個皇帝做的?什麼材料做的?
    在故宮遊玩時,總會有人趁管理員不注意偷偷坐一坐龍椅,過一過癮~~然而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坐龍椅,其他人如果敢覬覦龍椅,那可就是誅殺全家的罪行,因為龍椅就是皇權的象徵,就連清末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也不敢坐上去,留給了傀儡光緒
  • 普通人為啥不敢坐故宮的龍椅?這才是真實的原因!
    ,踏著昔日王公大臣上朝的道路,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似乎在一瞬間穿越到了幾百年前。今天在太和殿上我們所看到的那把龍椅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龍椅,據說當年準備成立故宮博物院的時候,大家找遍了故宮各個大殿都沒有找到龍椅,最後還是在倉庫裡找到了一個斷了腿的龍椅,而且還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龍椅只能皇帝坐,當然還有很多人想坐,只是不敢說而已,當然想坐不一定敢坐,很多人雖然想試一試坐龍椅的感覺,但是心裡卻有顧忌,為什麼呢?
  • 古代皇帝的龍椅坐北朝南,大明文化園的仿製龍椅坐西朝東為那般?
    個人感覺,大明文化園是參考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蚌埠的歷史關係而建。在大明園酒店的大堂中間擺放了一把龍椅,據說是參照明朝皇帝的龍椅按1:1仿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酒店整體是依山而建的原因,還是另有風水布局,酒店大門朝向正東方,龍椅的擺放朝向也是坐西朝東。晚飯後,相信風水文化的幾位廣東同事對此議論紛紛,大明文化園的仿製龍椅坐西朝東為那般?
  • 皇帝"龍椅"被歪放400多年嗎?玄機何在?
    但在古時候皇帝早朝時,卻是坐南朝北。是為了和天下的房屋相反,有讓天下人都面向他,朝拜他的意思。到後面引申為「坐南朝北」是身份尊貴地位崇高的意思。所以國古代宮殿與宗廟,而為了體現皇室的尊貴,皇帝的龍椅,都是面朝南方的,而且都是正好擺在皇宮中軸線上的。
  • 「龍椅」真是由金子打造的嗎?為什麼慈禧、袁世凱都不敢坐它呢?
    其實,在大家的心裡,全天下都是皇帝的,而皇帝的「專座」由金子來做,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但實際上,這把看上去非常有氣勢的椅子,只不過是外面刷了一層金黃色的油漆罷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把「龍椅」,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了。 也就是說,清朝皇帝坐的龍椅是在明代製作的。這把椅子的外框是紫檀木,板心是樺木,還用了金絲楠木。
  • 明朝皇帝很少出宮,清朝皇帝為何總往外跑?一個日本人說出原因
    但兩個朝代也有很多方面迥然有別,明朝大行其道的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在清朝一概被取締。明朝的宦官專權等皇權旁落的現象,在清朝也極為罕見。兩個朝代的皇帝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到了清朝,這種局面卻為之一變。清朝皇帝的日常活動中,出宮巡遊幾乎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清朝入關後的眾多皇帝中,除了順治帝和雍正帝出宮的次數較少,其他皇帝出宮則是家常便飯。每年夏天,清朝皇帝要離開京師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秋季則要到木蘭圍場行圍,這兩項幾乎成為雷打不動的定製。
  • 揭秘故宮龍椅不能坐的原因!原來龍椅也不是誰都能坐的!
    為什麼故宮龍椅坐不得?故宮是中國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經常會有鬧鬼事件傳出,所以故宮中有很多的禁忌,很多地方都是不能碰的,不然肯呢個會招惹到殺身之禍,尤其是故宮的龍椅據說連毛主席都不敢坐,下面小編帶你看故宮龍椅的秘密。
  • 北京故宮龍椅坐不得?傳言不是真命天子,坐上龍椅將會遭到厄運
    故宮是古代中國皇帝居住的地方。在故宮有許多禁忌, 很多地方不能碰。尤其是龍椅,為什麼故宮龍椅不能坐?龍椅這個東西,是皇權的象徵。誰能坐上龍椅那就是當上了皇帝。古代多少人爭得頭破血流,不就是為了一把龍椅。坐上龍椅多少人惹來殺身之禍,有些人剛坐幾天就死了,有些人一坐就是幾十年。
  • 北京故宮裡龍椅為何坐不得?這個人曾經有機會坐,但是他堅決不坐
    小編在之前很多的文章中寫道,皇帝這個職業看起來很牛X,但是真正幹起來可不是那不好幹的。歷史上很多人都想坐上龍椅,但最後基本上結局都很慘,比如李自成、袁世凱等人。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有趣的故事,為何故宮裡的龍椅坐不得,曾經有一個人有機會坐上去,但是沒敢做。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龍椅是指古代皇帝才有資格坐的椅子。史籍記載,龍椅通常會採取透雕工藝,雕刻精緻,能工巧匠們將九條龍「盤踞」在寶座上,這一切都代表上皇權的至高無上,皇上是九五之尊。很多人去北京故宮裡遊玩時,都會看到太和殿裡的龍椅。
  • 皇帝坐塌了龍椅 江山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坐的
    北京故宮太和殿上有一把龍椅,被稱作「髹[xiū]金雕龍木椅」,據文物專家考證,這把龍椅並不是清代所造,應為明代製品,是嘉靖皇帝重新修建皇極殿時製作的。距離製作這把龍椅之前的一千二百多年,有一把龍椅,居然被皇帝坐塌了,是工匠技術太爛,還是皇帝胖得太離譜了?
  • 龍椅有毒?老皇帝不想坐了,太子死活不願坐,這人:我給他穿龍袍
    就連宋高宗趙構坐龍椅到最後都厭煩了,他把位子傳給養子趙昚,自己走下龍椅又活了25年才死去。繼位的宋孝宗趙昚也是一樣,覺得這把椅子真是越坐越沒勁,索性把位子傳給太子趙惇,自己做太上皇在5年後病逝。而這位接班人宋光宗趙惇的表現,簡直給脆弱的南宋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士大夫們苦心維持的禮法秩序,險些被他一手摧毀。
  • 皇帝坐過的龍椅,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今日話題:皇帝坐過的龍椅,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椅子可算是我們家家戶戶都必不可少的物品了,我們可以在椅子上休息,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而且現在的椅子基本上都是用一些比較常見的木頭所製成,但是有一種椅子是非常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龍椅。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經過了無數朝代的更迭,而且每一個王朝都有一把象徵權力的龍椅,如今現存於故宮博物院太和殿裡的龍椅,就一共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 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連退位的溥儀、復闢的袁世凱都不敢坐
    而近代更多的資料顯示,龍椅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應該是最後一個坐上龍椅上的皇帝了。溥儀三歲登基,連話都不會說就座到了龍椅上,在整個歷史上也不多見,然而溥儀的悲催更是獨一份,1912年,在位僅僅三年的溥儀就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被拉下皇位。
  • 清朝皇帝順序表簡介 大清朝歷代有幾個皇帝年號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歷年268年,那清朝有幾個皇帝?清朝第一個皇帝名字是?清朝歷代皇帝皇后有幾位?清朝皇帝在位時間及排序如何?
  • 明朝皇帝是如何作死的?
    作者:國館,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經授權發布這276年裡,我們看到了故宮的誕生
  • 【地理探究】從明朝皇帝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的反應看明朝和清朝對...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 可能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我國整個的封建王朝應該是從清朝開始大幅度的落後於世界的,這主要是因為清朝尤其是到了末期的時候,頻繁的割地賠款造成的一種主觀性的印象,但其實如果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來說,我們相比於世界進步來說,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落後
  • 三分鐘帶你盤點明朝十六位奇葩皇帝(上)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共歷經16位皇帝,國祚276年,可相比其他的朝代的帝王,明朝的皇帝卻個個都是怪咖。今天讓我帶你們看看明朝的16位皇帝 ,都有怎樣的奇葩故事?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他與其他開國帝王不同,他當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農民起義,開掛成為了帝王,當了帝王后害怕之前與他打天下的兄弟奪了他的位置,便將功臣殺的一乾二淨。
  • 高清組圖:清朝皇帝詔書裡的秘密
    宮中爭權奪位的可怕,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想必體會最深,一方面要讓自己坐穩、一方面也要阻止別人竄位,而皇帝的第一道命令「登極恩詔」和最後一道命令「大行遺詔」就是鞏固皇權的重要文書。透過頒詔的總動員儀式,將皇帝對自己的期許、對政權的看法布告天下,現今讀來能親近當時皇帝如何思考眼前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