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飛機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每次出去看航展,也會安排很多本地景點。一方面調劑下拍機緊張的心情;另一方面滿足下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說來也慚愧,長春是我去過最北的地方。對於東北的印象僅限於----冷。在做攻略時也故意挑選交通方便的市中心,甚至還想有沒有足夠的高樓能俯瞰景色。
但是長春並不是個有山有水有古蹟的城市,能選擇的餘地不多。唯一適合我的選擇就是偽滿皇宮博物院了。因為歷史的原因,總是對偽滿洲國輕蔑而不願意了解。而長春這個城市卻和偽滿息息相關,從這個博物館了解這個城市,也是再好不過了。
博物館裡面的歷史航拍圖,中間橙色瓦頂的建築就是皇宮的主建築,同德殿。整個皇宮充滿了西式風格,一點也不是我想像的故宮風貌。皇宮不算大,主要的建築就是同德殿,懷遠樓,勤民樓,緝熙樓,都是皇室生活儀式辦公的地方。另外還有一些御花園,跑馬場等就太大了沒去玩。再加上一些專題的小展覽。整個皇宮更像是一個中學。
同德殿
主建築是同德殿,相當於乾清宮吧。溥儀起居和接見都是在這裡。
大殿裡面不大,還有二層的迴廊。吊頂還用了宮燈的樣式。
大殿盡頭就是覲見大廳。這裡是溥儀正式接見外賓的地方。相當於鐵王座吧,內飾都是很中國風的。當然龍椅換成了偽滿皇室的蘭花徽章。這是完全仿日本皇室的菊花章。
二層都是溥儀和皇后的臥室和辦公室。裝修風格也是很中式的,地方不大,也就是個土皇帝。據說日本人在此設有竊聽器,所以溥儀不常在這裡辦公。
某個妃子的起居室吧。很近代的裝修風格。家具都是西式的布局和中式的樣式。
同德殿裡有意思的是有一座電影院。只有皇上和皇后兩個位置。看來溥儀也是個影迷啊。
同德殿我最喜歡的,是一大片採光很好的走廊。也叫做暖廊。
暖廊的另一邊,是各種功能房間。有會客廳,小型覲見廳,中國風的廳,日本風的廳,還有鋼琴廳和撞球廳。雖然都小一點,但是功能還是挺多的。
懷遠樓
宴會廳,嗯終於找到吃飯的地方了。感覺就像是來到了唐頓莊園的場景裡
懷遠樓的深處,還有一個小廟,供奉著列祖列宗們。立刻腦補末代皇帝蹲在牌位前哭的場景~~
勤民樓
勤民樓是一個回字形小樓。這裡一般是宮廷官員們辦公的地方。看上去不像是皇宮,更像某個縣城的公務員辦公樓。溥儀在偽滿初期還抱著復國的心態,經常來勤民樓辦公。後來也看透自己只是個傀儡,來不來也無所謂了
前面看了覲見大廳,宴會大廳,這裡還有個舉行慶典儀式的大廳。整個大廳只有鐵王座一個家具,反而顯得皇上更有威嚴。
給鐵王座來個特寫,一般授勳嘉獎之類的,就適合在這樣的場合進行。
結果這個慶典大廳旁邊,就是《日滿協定》的籤字桌。不用看都猜得出這個協議是幹嘛的了。皇宮再莊嚴,也不過是日本人的工具。
緝熙樓
一座很西式的洋樓,比同德殿更生活化。據說是家眷啊後宮啊起居的地方。裝修風格看上去都很暖。
博物館很有心,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不同款式的茶具。
裝修風格都差不多,沙發,寫字檯,大櫥櫃。
還有些御花園,跑馬場,就實在沒時間參觀了。
玉蘭紋章展
博物館除了主館外,也有些副展很有意思。這裡專門有一個小型古代瓦當展和玉蘭紋章展。玉蘭是偽滿皇族標誌,所以很多器物和徽章都會用玉蘭作為標誌。我們對這個傀儡王國的了解不只是一個皇宮建築,更是一整套王室體系的建立過程。
模仿日本大旭日勳章的大玉蘭勳章。這是偽滿最高級的勳章
很多宮廷器具都有玉蘭標誌。這些都是模仿日本的樣式,刻意去掉了中華龍的圖案。日本人還是想把溥儀當作第二個明治來養著。
只有一個小廳的瓦片樣式展,也很有意思。補充了很多自己的腦洞。
長春歷史建築圖片展
長春這個城市幾乎就是伴隨著偽滿洲國建立的。無論街道結構還是建築樣式,都是非常非常歐洲風格。
先上一張微博截圖,是戰研對於長春的評價。我還專門查了「霍華德花園城市」的概念,就是以一個中心廣場呈6個方向輻射的城市。城市裡保持各種綠化和排汙,並且限制工業和人口。長春就是很典型的以人民廣場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城市架構。而大部分公共建築,就集中在人民廣場和人民路一帶。
30年代長春地圖。感覺就是一個新的柏林啊,大街,廣場,公園,火車站,還有各種公共建築。在當年確實是個規劃很充分的城市。已經看不出什麼中華風味了。
圖片展就省事很多,在懷遠樓的暖廊裡。唯一不好的是拍照時候太反光了。
各種歷史圖,原先荒涼一片的陸地上興建起各種大型建築。絕大多少建築現在都保存下來繼續使用。
上圖就是人民廣場,我也專門把酒店定在那裡。周圍都是大型建築,雖然伴隨著各種霓虹燈,但也是能回想起當年建設這座城市的期望。
最後,再補充兩張人民廣場現在的照片把。這是一個伴隨著偽滿洲國而出現的城市,這是一個殖民者中完美建設的城市,這是一個末代皇帝掙扎復闢的城市,這是一個誕生空軍飛行員的城市。為了這些原因,期望能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