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新區加快開發建設一周年 無限風光在海東

2021-01-13 湛江新聞網

    一年的時間,是一個孩子從孕育到呱呱墜地的時光旅程;是一顆種子破土而出長成枝葉的鬥轉星移。對於海東人來說,一年是胸懷理想、日夜兼程的奮鬥徵途。

    去年6月13日,市委市政府發出加快海東新區開發建設的動員令。坡頭區與海東新區管委會籌建處合署辦公,海東人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和信念,喚醒腳下的土地,從荒地、灘涂起步籌建新區,致力於打造粵東西北城市擴容提質的嶄新亮點。

    一年過去,如今這裡建設場景如火如荼,產業布局全面啟動,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城市框架逐漸搭起……這是湛江這座百年城市的擴容提質夢,這是坡頭三十而立時的華麗蛻變之旅。從這裡,我們可以窺見湛江城市的未來!

    1 荒地起新城 湛江「浦東」在崛起

    海東人守著一灣漁火豔羨對岸繁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驅車從高端酒店林立的樂山大道駛上湛江海灣大橋,繁華都市和海灣美景漸次退去,一塊城市開發的處女地展露芳容。

湛江奧體中心俯瞰圖

    這裡是海東,一個夢想與激情齊飛的城市新區。在過去的一年時光裡,湛江人的城市新夢想被點燃,在地寬海闊的海東以燎原之勢迅速燃燒起來。

    與已有100餘年城市開發史的海西相比,坐落在海灣東岸的坡頭,擁有豐富的土地和海洋資源、濱海旅遊資源,俊傑巨賈輩出,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然而,一灣海水成天塹,交通不便造成了坡頭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緩慢。海東的村民們,守著一片黃金海岸,依然繼續著農耕漁作生活,眼見對岸的兄弟村莊早已華麗變身繁華市區,只能望灣興嘆。

    春風東渡,發展的機遇終於垂青了這片處女地——

    2006年海灣大橋的建成通車,天塹變通途,讓海東迎來新契機: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圍繞湛江海灣構建「一灣兩岸」的設想;2009年,隨著湛江成功申辦第十四屆省運會,藉助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落戶坡頭之機,湛江主打「東岸板塊」、建設「一灣兩岸」的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在市委九屆十三次全會上,建設海東新區、打造最亮麗的「城市新名片」寫入了全會報告;201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把海東新區列為粵東西北地級市城區擴容提質四個重點建設的新區之一。

    201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踏上海東的土地,「要以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擴容提質和產業園區擴能增效三場大會戰為抓手,通過中心城區建設,打造粵西中心城市,把海東新區建設成為全省城市擴容提質的嶄新亮點」,一席話如春風吹地綠!

    去年6月,湛江市委市政府發出加快海東新區開發建設動員令,坡頭區與海東新區合署辦公。10月《海東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獲省政府通過。海東新區擁有了全新的戰略定位:拓展國際合作重要門戶、國家海洋戰略重大平臺、大西南出海主通道門戶樞紐、粵西中心城市新興載體、南亞熱帶生態型海灣新城。

    如今,海灣大橋已經成為兩岸經濟發展的命脈,兩座聳立的主塔,就像高高舉起的火炬,點亮了海灣兩岸璀璨的燈火,點燃了海東人民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海東新區發展迅速,現又開發「龍王灣」海洋溼地公園
    新區的規劃建設將推動廣東深入實施國家海洋戰略和加強與大西南地區的戰略合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並力爭在五年內建成為廣東地級城市擴容提質的嶄新亮點。海東新區的定位是「立足湛江、服務粵西、輻射北部灣、面向世界,把海東新區建設成為『拓展國際合作重要門戶、國家海洋戰略重大平臺、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服務基地、粵西中心城市新興載體和南亞熱帶生態海灣新城』」。
  • 國家高新區海東園區:創新高地 崛起海東
    228平方公裡的海東新區,承載著廣東省和湛江市重大的發展戰略:國家海洋戰略重大平臺;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主陣地;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先行區……    海東新區這片產業熱土,自誕生之日開始,建設和改變就從未停止;這塊創新高地,從藍圖繪就啟程,規劃和推動就從未止步。
  • 全省乃至青藏高原旅遊接待門戶和「大客廳」——海東河湟新區
    以蘭西城市群發展戰略為引領,牢固樹立城市理念,突出產城一體、城鄉一體、港城一體和西寧海東一體化,加快學校、醫院和商務金融等為主的生產生活性城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力推進新區由單一型經濟園區向區域性綜合型現代新城轉變,將新區建設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的引領新區和科研教育集聚區。
  • 如何看待海東新區未來發展,湛江媒體人有話說
    湛江創新產業新城由珠海華發集團和湛江交投集團聯合打造,總佔地62.5萬㎡,總建築面積約180萬㎡,總投資規模約160億元,項目涵蓋總部企業基地、產業孵化基地、商業綜合體、教育醫療養老配套、體育設施、行政服務中心以及高端產業等綜合體,建成後將成為海東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綜合體和創新產業聚集區。
  • 海東河湟新區:開啟發展新徵程 將是下一個「海湖新區」?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新區最初的設立發展都不被看好,西寧海湖新區是這樣,海東河湟新區也是這樣。 海湖新區從2006年開始規劃到2007年開啟建設再到現在,已經發展了近12年。這個過程中,有質疑,有觀望,也有不贊同。但是,海湖新區用它現在「城市新地標」的亮麗名片,交給了西寧人一張滿意的答卷。
  • 蹭著熱度 一路狂飆的海東 竟然成了大牌房企眼中的「香餑餑」!
    海東作為絲綢之路帶和蘭西城市群的中心腹地,青海的東大門,承載著橋梁紐帶作用。海東的發展,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近年來,海東不斷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發揮新舊動能的轉換,實現了崛起的新步伐。2019年的海東更是熱度激增,從「青海年 醉海東」的網紅熱度,到近期氣溫回暖,房企動作不斷、扎堆建設,真是熱鬧!用小編的話說,海東就是「蹭著熱度,一路狂飆」。
  • 投資50億,海東新區爆發!
    海東新區,必是其中之一。就在日前,湛江自然資源局發布了地標商務中心1-9號樓及住宅地下室《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批前公示。這意味著,湛江未來的第一高樓——360米地標商務中心項目,有了新進展!▲項目規劃總投資50億,為湛江重點建設項目地標商務中心位於海東新區,省運會奧體中心旁,定位為湛江標誌性的建築。
  • 我有草原你有大海,青海海東來威秀風光
    (原標題:我有草原你有大海,青海海東來威秀風光)
  • 湛江海東新區投610萬元徵集公園名稱和修建方案
    金羊網訊 記者袁增偉報導:5月16日,記者從湛江海東新區獲悉,該區投610萬元獎金徵集龍王灣海洋溼地公園名稱、標誌設計及修建性規劃方案,打造湛江地標性海洋生態景觀。據了解,海東新區龍王灣海洋溼地公園(暫定名)項目位於湛江市海東新區龍王灣區域,處於湛江市城區中心、湛江港灣東岸,區位獨特,優勢明顯,周邊布局有海東國家高新區、海東總部經濟區、國家海洋開發重點項目、湛江奧體中心、龍王灣避風港、湛江東高鐵站等。該項目總規劃面積約3500畝,其中海域面積約1500畝,陸地面積150畝,海灘涂面積約1800畝,海岸線長約7.1公裡。
  • 變壓力為動力 化危機為機遇 海東重大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月的海東大地雖然春寒料峭,但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卻熱潮湧動。3月26日上午,海東市舉行2020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全市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吹響了全市項目建設的「集結號」。河湟新區:開工7項投資72.9億元3月26日,海東河湟新區總投資72.9億元的7個重點項目同時開工。
  • 投資8億,湛江(海東)將打造成為亞洲遊艇中心!
    投資8億元的廣東元和鑫龍遊艇公司,將湛江海東新區(龍頭鎮)打造成為亞洲遊艇中心,預計明年動工建設!項目位於湛江海東新區龍頭鎮調順大橋南側,一期工程用地約100畝!廣東元和鑫龍遊艇落戶湛江海東,對於海東新區建設與發展及湛江建設濱海城市具有重大意義!建設亞洲遊艇中心,將促進湛江旅遊業及遊艇旅遊的發展,讓湛江遊艇旅遊業成為粵西及北部灣城市之中的「龍頭」!#讓創作動力十足#
  • 加快推進龍王灣海洋溼地公園建設 打造湛江最大的海洋溼地公園
    宋亞養指出,在調順島對面,海東新區龍王灣路北側、湛江灣海岸帶上,有一地塊三面環海,陸地多為鹽鹼沙地,該地塊具備天然海洋溼地公園的條件,是打造湛江最大海洋溼地公園的理想建設場地。隨著海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城區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已逐步向溼地位置逼近,如不加快建設海洋溼地公園,加以保護,恐有侵佔破壞海洋溼地之危。他認為,湛江作為一個海洋大市,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規劃建設一個海洋溼地公園。
  • 海東新區黃金圈新增202畝居住用地,新一輪搶地大戰將出現?
    7月29日,《湛江海東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HD-13單元局部地塊規劃調整草案批前公示,調整地塊位於海東新區南部,金灣南路以北、海心路以南、龍王灣路以東,涉及總面積約45.32公頃。
  • 【海東地區】循化縣命名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認為近年來,循化縣在加快河湟特色旅遊業發展進程中,緊緊圍繞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民俗休閒、宗教旅遊產品,努力打造「撒拉族綠色家園」休閒旅遊品牌,休閒旅遊產品日趨豐富,旅遊形象日益鮮明,旅遊功能不斷完善,達到了省級旅遊度假區標準。經省旅遊局審核研究,正式命名循化縣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 成群野鴨在海東這裡安家……
    >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生機。這美麗時刻被記者用鏡頭記錄快看↓↓↓每處野鴨的數量為十到二十隻,它們在河中漫遊嬉戲,警惕性特別高,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飛走,然後就無影無蹤。說明海東的河道水質好啊近幾年,海東市將湟水河流域水汙染治理作為實施「五四戰略」、推進「一優兩高」的重要舉措,採取「水陸統籌、水岸同治」的治水方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水十條」及省市一系列水汙染防治措施,系統推進流域水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湟水河在變,流水潺潺,魚兒遨遊,鳥鳴啾啾,河岸綠樹成蔭……
  • 「雙十星」評選點亮「平安海東」
    本報記者韓萍 本報實習生單灝  青海省海東市因地制宜,以「平安細胞」創建為載體、「雙十星」評選為抓手,走出一條具有海東特色的平安建設之路。
  • 盼望早日建設龍王灣溼地公園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陳先生反映:海東新區作為湛江重點的擴容提質地區
  • 坡頭聚力建設新區產業鏈
    在坡頭,新宏基電氣化教育設備生產、健力源醫療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盛春糧油等項目已具備開工條件;高壓電器生產、麥王節能變壓器生產、湛海儀表及檢定中心等項目已投產;經編網和防蟲蚊帳、吉龍防火門、年產180萬臺電壓力鍋等3個在建項目正加快推進,有望於年底竣工投產。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質量的不斷提高,坡頭聚力建設新區產業鏈態勢迅猛。
  • 海東聚焦「六穩六保」釋放消費新活力
    紮實推進六縣區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建設,加強與省內外電商平臺的合作,服務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健全穩定的產供銷一體產業鏈;並加強與京東、阿里等知名電商平臺的對接合作,建立海東特色品牌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促進消費扶貧。
  • 河湟大地上的偉大變革——青海農展會落地海東的啟示錄
    海東地處華夏民族搖籃——黃河上遊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之間,是青海省開發較早、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公元前121年,也就是漢武帝元狩二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擊敗河西匈奴,進入湟水流域。基於此,互助縣按照打造全省現代農業示範縣的定位,把中藏藥材產業開發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新型產業來培育,積極引導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貧困群眾種植當歸、羌活、黨參、黃芪等中藥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