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鉤雖然小而簡單,其在釣魚過程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好正確的魚鉤才能有更好的魚獲!即所謂釣什麼魚用什麼鉤。由於魚鉤種類型號比較多,下面小編就對各種魚鉤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一、常用魚鉤大小的選擇對比圖:
二、不同品牌魚鉤基本介紹:
袖鉤:是大家經常使用的鉤。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袖型鉤品種最多,從作用上分有刺、無刺、金色扁頭、細條、粗條,甚至有圓底、方底,針尖、三稜尖。從顏色上區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紅色等。扁頭袖是在鉤尖鍛造一小段扁頭,在休閒垂釣中,能像有刺鉤一樣,串掛蟲餌。也能減少跑魚現象,即使掛住衣服,也很容易拿下。袖型鉤是懸墜釣法中採用最多的鉤型,其鉤尖、鉤門適中、鉤條細、中魚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強、鉤尖短、只,可以快速卸魚,是懸墜釣法準對鯽魚的首選鉤型。
伊勢尼:鉤尖長且內彎,適合釣死口(說白了就是釣頓)。 比如長杆傳統釣,爆炸餌。是專幹大物的鉤子。
伊豆:伊豆鉤跟伊勢尼魚鉤的最大不同在於伊豆鉤的鉤底比較窄,鉤底跟鉤門基本等寬,鉤柄長。單從理論上來說,因為伊豆鉤的鉤門比較窄,因此不太適合釣鯉魚、鯽魚、草魚等這些魚唇比較薄的魚類,原因是特別容易將魚嘴拉豁。
新關東:鉤條也比較粗版,但是鉤柄較長,鉤尖較直,可以被看作是加強版本的袖鉤,這種鉤的鉤尖幾乎垂直於提杆的方向,所以穿透性很好,所以新關東就很適合用來釣草魚,青魚等嘴唇較硬的大魚,別的種類的魚鉤也以此類推,需要根據魚情來對應選擇,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垂釣效果權,當然它們也有共同點,就是鉤到手都很疼....
海夕:鉤底較寬,鉤尖稍微內斂,屬於鉤條較細的一種鉤。鉤條細、輕有利於穿刺,特別適合垂釣中、小型魚體。在魚受天氣、環境等影響,攝食不積極,魚口變輕時使用,也很容易入口。
丸世:鉤條粗細適中、鉤門窄、相對伊豆鉤柄更長,適用於掛蚯蚓、海蠶等餌釣小型海魚及鯽魚等淡水魚。歪嘴鉤,柄長鉤門窄,有倒刺,鉤條粗細都有。適合掛蟲餌、 打串鉤釣鯽等。
小磯:鉤條是所有鉤型裡最粗的,本來是用做浮遊磯釣主攻黑鯛的,垂釣淡水釣魚時用它來對付鯉草之類衝擊力較大的大體型魚類是首選,釣鯽魚應選細鉤條的鉤型,如白袖,海夕等,因為鯽魚的吃口輕,需要注意的是粗條鉤會好多魚口.
千又型魚鉤:這種魚鉤鉤型類似於伊勢尼,鉤柄稍短,鉤門較深,是比較好用的魚鉤,本人也比較喜歡,不過如果是半斤的魚肯能有點稍大,尤其在春天魚開口可能較小,夏天用沒問題,這個鉤釣一斤左右的鯉魚也很好。
三、魚鉤選擇注意事項:
1、受不同季節的影響,冬季、春初,魚兒的活動力弱,魚口輕,此時我們選擇魚鉤要偏小號一點;主釣一兩左右的鯽魚時,個人覺得冬季、初春金袖2-3號完全夠用了,當然是在釣點沒有大物的情況下!
2、根據不同的目標魚選擇不同的魚鉤,不同的魚類咬鉤後的掙扎力大小不同,一般來說,垂釣性情文靜、中鉤後掙扎力不強的鯽魚時,選鉤宜小;垂釣體格健壯、活動能力強的鯉魚、大草魚和性情暴烈的鰱魚時,選鉤宜稍大。野魚力量大,選鉤宜稍大,反覆釣放的魚,選鉤宜稍小。
3、魚唇軟硬度不同,選擇鉤的大小也不同,鯽魚、鯉魚等,屬軟唇魚,這類魚用鉤宜小不宜大;草魚、青魚、鰱鱅等,半軟唇魚,用鉤比軟唇類略大、略粗;黑魚屬硬唇類,要選用大號鉤。
4、快魚鉤稍大,慢魚鉤稍小;生口魚鉤稍大,滑魚鉤稍小;釣浮可稍大,釣底可稍小。
5、使用商品餌時,選鉤宜小,用蟲餌時鉤可稍大一些。當餌料不對路導致魚的吃口變差時,選鉤宜小。
文末小結:選擇魚鉤要因地制宜。大魚用大鉤,小魚用小鉤。但不同的魚情和水情,對魚鉤大小的選擇應在此基礎上做適應的調整。在野釣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水面下會有多大的魚,如果怕魚口太小,釣不起大魚,可酌情在魚鉤的型號上適當增大,避免錯失大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