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橫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無霜期長,宜於動植物生長。橫縣農業以水稻、甘蔗、茉莉花、茶葉、桑、荔枝、龍眼等作物為主。已形成糧食、蔗糖、花茶、桑蠶、水果、水產、畜牧、林業等八大基地。橫縣土特產品主要有茶葉、茉莉花、荔枝、桑蠶、蜜梨、果蔗、生薑、頭菜、草蓆等。
橫縣老友粉
老友粉可以說是南寧必吃的美食之一,由百年名小吃老友面演化而來,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夏天吃她開胃,冬天吃她驅寒,深受南寧友仔友女喜愛。就連南寧妹子——王鷗在《天天向上》上和全國人民推薦了咱們的老友粉汪涵本人也是表示非常驚訝的。
橫縣芝麻餅
橫縣芝麻餅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譽滿八桂,成為人們訪親問友的必備佳品。橫縣芝麻餅以上好白面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鹼面等副料,上爐烘烤而成。芝麻餅餡料多樣,風味獨特多變,趁熱吃堅韌、鮮香、烤乾吃酥脆可口。
橫縣木瓜絲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女人難過酸嘢攤」這句話想來,真是貼切,難怪我每次看到酸嘢攤腳步都無法移動。說到酸嘢,我們會想到蘿蔔酸、木瓜酸...木瓜酸跟木瓜丁只相差了一個字,卻一樣讓我移不開腳步,嘴巴停不下來。
今天給你們說說橫縣的木瓜丁,香脆麻辣、嫩滑可口、味道鮮美,木瓜丁跟白粥簡直就是夏天的標配。
橫縣木瓜丁歷史悠久,是當地特有的醬醃菜。勤勞聰明的橫縣人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木瓜,把青木瓜切丁曬乾,加以配料,做成美味可口的開胃食品。
橫縣茉莉花茶
橫縣被茶業界和新聞界譽為「中國茉莉花之都」,茉莉花種植面積廣、產量高、品質高。
橫縣舉行兩年一屆的全國茉莉花茶交易會已成為全國茶事活動的知名品牌,吸引全國各地的茶葉、健康營養專家學者、茶葉生產經銷商和世界各國的海外客商。
橫縣魚生
橫縣魚生又俗稱兩片,是著名的地方傳統佳餚。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在南寧,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熟悉橫縣的人都把魚生與橫縣同等在一起,稱橫縣為魚生、稱魚生為橫縣。橫縣魚生之所以出名、美味,與其做法工藝之獨特、選料配料之精細有著密切的關係。橫縣魚生製作精巧,令人叫絕。盈尺之魚,出水欲飛。去鱗、脫皮、起骨,遊刃有餘,一氣呵成。魚生配料,五光十色,美輪美奐。姜、蔥、蒜、木瓜絲、蘿蔔絲、檸檬絲,絲絲入扣,一絲不苟。
君不見天下食魚生之處多也,唯獨橫縣魚生獨步天下,何也。無他,就是在"種、勁、白、薄、厚、鮮"這六個字上下足了功夫。
橫縣粉利
大多數的橫縣粉利做成圓柱形,半徑大概是4釐米,長25釐米左右,呈白色,為了美觀,橫縣人們常用幾個小穿心筒綁成花狀,拌「紅花粉」後如蓋章一樣,在粉利頂表面蓋上幾朵「花」。其製作原料主要採用甘棠鎮的優質稻米,製作時純採取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所以成品以細膩、嫩滑、爽口、久煮不爛而享譽區內外,成為橫縣人們過年的美味食品。
「粉利」寓意來年有個好兆頭之意,俗話說「過年吃粉利,一年順順又利利」,所以每到春節前大家都要製作粉利以祈福來年平安順利。
橫縣大頭菜
橫縣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大頭菜就是其中一種。橫縣大頭菜與大粽、大番薯合稱為橫縣「三大」。大頭菜在橫縣主產於南鄉、巒城、附城、校椅等地。橫縣的大頭菜個頭奇大,最大的單株可達12斤,醃製後色澤金黃、粗纖維含量低、口感脆嫩。
橫縣種植大頭菜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了,早在乾隆年間就已經馳名中外。鹹坯製品香氣濃鬱深受消費者喜愛,因其形似佛手,故也稱佛手大頭菜。
橫縣大粽
橫縣大粽是廣西橫縣人歡度新春佳節的主要食品之一,橫縣有"無粽不成年"之說。橫縣大粽以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而聞名於廣西。連續兩屆獲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金獎,是廣西最著名的傳統風味名小吃。
橫縣大番薯
橫縣大番薯,又名大紅薯。由於個大、脆嫩,可做水果食用,煮熟又可作為主食。龍頭企業生產的紅薯蜜片暢銷區內外,特別適合作為禮品贈送客人。
橫縣年糕
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橫縣更多美食等你來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