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 09:25:15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港交所12月5日披露,大喜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同人融資有限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此次為該公司第二次提交申請,曾於6月4日向港交所遞表。
大喜屋是香港一間專注於日式放題料理的日菜餐廳集團,最早成立於2010年,從第一家大喜屋中環店發展到至今的13間門店(12家日式放題料理餐廳及1家自選菜餚餐廳),另外,公司於香港經營兩間工場以支持公司餐廳營運並提供食品預加工及儲存功能。
於2015年至2018年,大喜屋獲評為開飯啦「最優秀日本菜餐廳」及獲大眾點評評為「2017年度人氣商戶」。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大喜屋於2018年按收入計算在香港日式放題料理餐廳市場排名第一,佔有約37.1%的市場份額。
大喜屋採取多品牌策略,主打旗艦品牌為2010年建立的大喜屋,建立了「大喜屋」、「大瀛喜」、 「吉壽」、「大滿喜」及「巖監」5類不同風格的品牌,顧客群體主要面向年輕人、香港家庭以及白領等不同細分市場。
業務概況
作為「美食天堂」,擁有各式美食的香港2018年中式餐廳市場份額為52.1%,而日式餐飲在亞洲及西式餐廳市場中的佔比為68.5%,成為最主流的異國料理。
日式放題料理餐廳因能夠讓顧客於用餐期間根據個人偏好品嘗種類更豐富的美食及不受限制的續飲,成為最受歡迎的日式餐廳類型。2014-2018年,日式放題料理餐廳市場的收入按約8.8%的複合年增長率,由1556.6百萬港元增加至2179.4百萬港元,預期將以6.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2023年的2977.4百萬港元,增速高於同期香港餐飲的整體增速3.3%。
紮根於香港這一嚴重依賴進口的地區,食品和飲料需從內地以及日本等地區進口,因此其食材成本深受價格影響。大喜屋運營涉及到的主要食材為海鮮、肉類、蔬菜、甜點及蔬菜,其中主要食材中海鮮均價最高,價格複合年增長率遠高於大米、新鮮蔬菜,預計未來幾年增長率仍有較高增長。
財務概況
就收入而言,來源主要來自旗下各餐廳全年營運及有機增長。
於2017、2018年及2019年3月31日以及2019年7月31日,分別在香港共經營10間餐廳、14間餐廳、13間餐廳及14間餐廳。於2017年7月開設首間日式單點餐廳。日式放題料理餐廳於2017財年、2018財年、2019財年、截至2018年7月31日及2019年7月31日止四個月的收入貢獻分別約為5.55億港元、6.97億港元、8.12億港元、2.8億港元及2.54億港元,分別佔相應期間總收入約100.0%、97.7%、96.7%、97.0%及96.5%。
餐飲業的房租、人工、原材料易使盈利能力收到承壓。由於該企業餐廳銷售及餐廳數目持續增加,所以食品及飲料成本持續增加。於2017財年至2019財年,食品及飲料成本分別高達2.75億港元、3.36億港元及3.73億港元及1.18億港元。食品及飲料成本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約49.6%、47.1%、44.4% 及44.7%。由此可,營成本中食品及飲料成本佔比最高,不過其佔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表現出公司成本費用控制水平整體較好。
競爭優勢
該企業認為,有如下競爭優勢:(1)標誌性的日式放題料理餐廳品牌;(2)在香港佔據領先市場地位,具備良好的持續增長能力;(3)專注產品質量,提供時鮮產品;(4)擁有有遠見、專注且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及有經驗的廚師團隊。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