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三,天氣下雨有什麼說法

2020-12-13 365說三農

導讀:九月十三到,「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下雨對農業有啥影響?

今天已經到農曆的九月十三了,早晨起來就看到手機日曆上有九月十三,我就想起來前幾天寫的關於重陽節俗語的,就有說到九月十三,於是我根據今天的天時地利加上我心情也不錯,就寫了一遍關於農曆九月十三天氣晴好的俗語「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發出去幾個小時,條友們還是很關注今天這個農曆日子的,也有網友問,農曆九月十三下雨天是什麼說法?在這裡我就滿足大家的求知心情,再寫一個關於九月十三下雨天的俗語,希望這個說法能得到大家的共鳴。

農曆九月十三天氣下雨有什麼說法呢?這裡也有說法「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這句話說的就是九月十三這天天氣下雨,才導致農民釘鞋不離腳的原因,說明,後面雨水比較多,農民要做好準備。

九月十三落

這句話主要理解這個「落」字,這裡可不是掉落這個動詞,而是形容掉落雨水,是「落雨」的意思。也就是說農曆九月十三這天天空下雨了,大雨落下來。其實,對於農民來說,還是希望在九月十三這天落雨的,這不「九九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通過這句話說明,農民在九九重陽節這天就開始期盼有雨,如果九九這天不下雨,那麼就等到九月十三下雨,如果九月十三這天還不下雨那麼這個冬季就是很乾旱的。

釘鞋不離腳

這裡說的「釘鞋」是一種防滑的鞋子,在如今看來就是雨膠鞋,但是古代可沒有這麼好的膠鞋呢。農民的「釘鞋」是有點像拖鞋,前半截是用皮質做成放腳的,後截空的,拖鞋一樣,這樣就是下雨天打溼了也可以曬乾,而這種鞋子會在鞋底釘上木頭塊,這樣在野外泥土地雨天走路的時候可以防滑。

可以說古時候的釘鞋主要是用來雨天走路防滑的作用,因為雨天如果是穿草鞋或者其他鞋子容易損壞不說,很容易滑,如果是光腳在雨天走路那是更加滑了,這樣走路不安全,而加了木楔的皮釘鞋就能起到防滑作用,並且晴天曬乾後可以繼續用。

釘鞋不離腳:說明整天下雨,農民外出幹農活要穿著釘鞋。而「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說的是九月十三這天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雨水非常多,農民們穿的釘鞋都不能離腳。

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今天下雨的話,接下來冬季雨水偏多。下雨對農業有什麼影響嗎?

雨水對於農作物來說適量才能達到風調雨順,不下雨或者下雨過量都對農業帶來不利影響。

冬季是油菜和小麥在苗期生長的時候,這個時候因為還是處於苗期,需水量還不是很大,所以說雨水適量就好了。

冬季忌諱雨雪太多,太多的話土壤含水量大,天氣突然變冷之後,農作物根部不適應發生凍害。

所以冬季還是希望多下幾場瑞雪,中間間隔這天晴,這樣來年還是大豐收年。

相關焦點

  • 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三,天氣晴朗有什麼說法
    在農村,農民對於重陽節這天天氣和農曆九月十三這天節氣都是有很多研究的,通過古人不斷摸索和總結,形成了節日的獨特俗語。比如說"重陽無雨盼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這裡面說的是,農民認為九九重陽節這天天不下雨的話,那麼就期盼著十三這天能夠下點雨,而到了農曆九月十三這天還不下雨的話,那麼農民就認為是今年的冬天會是是乾旱少雨雪的。
  • 今日九月十三,「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晴天對農業有啥影響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剛過完中秋節,一轉眼就已經到了農曆的九月十三。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農曆九月十三可能就是一年365天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農民來說,今天的天氣如何,對農業將有很大的影響。在農村有「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晴天好不好呢?
  • 九月十三到,「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啥意思?晴天有啥影響
    導讀:九月十三到,「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啥意思?晴天有啥影響?今天陽曆時間是10月29號了,還有兩天10月就要結束了,但是現在農曆年還是處在九月份,今天是農曆的九月十三,重陽節過去沒幾天。在農村,重陽節是很隆重的節日,農民也對這幾天的天氣很敏感,通過重陽節前後幾天的天氣情況可以判斷後面的氣候情況。比如說俗語「重陽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這句話說的就是農曆九月初九和農曆九月十三天氣對冬季天氣的影響。
  •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一,農村下霜了,下霜有什麼說法
    今天才到10月17號,離霜降節氣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怎麼就這麼早就下霜了。不過,想想10月初的北方大範圍的降雪天氣,如今沒到霜降節氣就下霜也是很好理解的,據氣象專家說,這次冷空氣是拉尼娜現象造成的。今天是陽曆的10月17號,但是是農曆的九月初一,九月初一是進入農曆九月的日子,今天天氣怎麼樣呢?
  • 九月十三到,「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啥意思?究竟有何道理?
    今日是農曆九月十三,剛過重陽節幾天,重陽的時候,看到過一句農諺,「重陽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所表達的意思和這句「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的俗話意思雷同,都是關於農曆九月十三這天的天氣是否晴雨,來預測今年冬季是否是幹冬的問題。意思簡單明了,一看便懂。
  • 為什麼中國的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本的「中秋節」卻是九月十三呢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雖然在商周時代就有祭月的習俗,但有籍可考的是從唐朝開始的。《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文字。往前多是文人唱酬有提到望月思鄉的情景;到北宋時期才有官方正式認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其後明清時期中秋節習俗就已經形成,並成為除了春節最重要的節日。
  • 今日七夕,雨水來臨,七夕下雨好嗎?這是天氣轉涼的信號嗎?
    今天的天公確實不作美,早上起來天氣就陰沉沉的,這也是這大半月來的第一天大陰天,不然下雨也是大太陽一起的。昨晚天氣預報也報導說,近期又有颱風來襲,我國山東、安徽、浙江、江西、兩湖、兩廣等部分地區都會有一定的雨水預報,今天天就陰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落下來?具體情況請參考當地天氣預報哦!
  • 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轉眼間又進入到了10月份,十一小長假也馬上就要結束了。在寒露節氣的時候,農民最為關注的就是天氣情況了,因為這個時候大蒜、小麥、油菜等過冬作物播種、生長都是需要水分的。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①寒露天若雨,冬季雨水少;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
  • 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古時候的中國人們普遍都是以務農為生,人們根本就不需要外出去買吃的,因為想吃什麼自己家裡種就行了,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我國歷史上持續了數千年的時間,從而奠定了我國現在堅實的農業基礎,這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今天是2月24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因此在農村裡這一天也被成為好日子。而今天也遇上了好巧的事情,從今天早上我們這裡就滴滴答答的開始下雨了,雖然雨點有點少,但是這對於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來說,在二月二這一天下雨會有好消息的到來,也是好兆頭!那麼在二月二下雨,在農村裡會有什麼典故嗎?李子來回答。
  • 結婚當天下雨老人說我能帶來財富,婚禮當天下雨有什麼說法?
    結婚是人一生中頭等重要的事情,在婚禮前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一直到婚禮的前一天準備工作都準備完了才能鬆一口氣,可就在這時新人們新的擔憂又來了,婚禮當天天氣是怎麼樣的呢?不巧在婚禮當天遇到下雨天,那麼結婚下雨該怎麼辦呢?其實這個就得看你自己怎麼理解了,天降大雨說不定也是件好事兒,水也有財的寓意。
  • 世界最小水上廟,漳州進發宮農曆九月十三(本周日)燒王船!
    進發宮是船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廟,有500多年的歷史。前殿供奉黑虎將軍、土地公,另有蛇神法武爺。與廟同存的宗教儀式哪吒鼓樂,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曆九月十三的送王船去外海所舉行的儀式,是獨特的船民文化。該廟信眾遍布九龍江流域的薌城區、龍海市、南靖縣、平和縣、長泰縣、華安縣及部分陸上居民。主殿供奉的神像與三神位(右上角),下為廟印。
  • 農村老人說,明年「二龍治水、四牛耕田、九屠共豬」有啥說法呢?
    今天是12月11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七,再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的春節,這個時間也是過得非常的快,這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做的,很多的農民就會找一些暖和的地方待著,如果是有一些不想在家裡待著的農民,那麼他們就會去串門,畢竟有的老農也是閒不住,串門聊天也是成為了農村的一項「娛樂活動」,農民要是聚在一起一般都是聊一些關於莊稼收成的問題
  • 俗語「雨打墳頭錢,今年好種田」,有何含義?清明下雨有啥說法?
    俗語「雨打墳頭錢,今年好種田」,有何含義?清明下雨有啥說法?馬上又到了一年清明時節,清明節不僅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節氣之一。在清明節到來時,人們不僅要掃墓祭祀,同時也要開始安排農業生產。
  • 22日冬至,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
    摘要:冬至到了,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幹了幾個月,終於迎來了降雨,順帶連溫度也降下來了。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雨水偏少,今天雖然下雨了,但是也是毛毛雨。村裡的一些會看天氣的老人就說了「冬至宜雨不宜」,冬至下雨了冬季的雨水才多。馬上就要迎來冬至節氣了,那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聽村裡不少的老人都說,冬至節氣下雨才好。而他們判斷的依據不僅是過去多年的生活經驗,而且還有一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老農諺。關於冬至節氣下雨,在各地也都是有說法的,這裡我們就從一些流傳較廣的老農諺來了解一下。
  • 今日寒露,天氣晴,天氣有預測,會是「暖冬」?看看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天是10月8號,是寒露節氣,今天我們當地天氣晴朗,太陽高照,晴空萬裡,真是雨後天晴格外爽,我們心情也很爽,節假日只剩下最後一天了,趁著今天的大晴天,要好好去大自然中走走。今天大晴天,農民對今年後面的時間有什麼天氣預測呢?今年會是「暖冬」嗎?
  • 農村以前是怎樣預測天氣的呢?今天去看看還準不準呢?
    自然界的蜜蜂同樣對天氣變化有預知的本領,當它們感知即將要颳風下雨時,便會多採些花粉以便有充足的食物度過風雨天氣,因此才會推遲回巢時間的。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有大雨到。就是說看見螞蟻在路上搬家,和蛇橫著經過道路,則明天一定會下雨。動物對於空氣溼度的感覺比人靈敏多了。
  • 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初七,七夕節下雨不斷,有什麼根據?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初七,七夕節下雨不斷,有什麼根據?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七夕節,傳說在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這天晚上相會。而農曆七月初七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很多農村,今天人們也也會相聚在一起團圓,也準備豐富的菜餚。在七月初七這天人們也通過祭祀祖先,祈禱未來生活事事順利、身體健康。而且農村老人會說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這天都會下雨,是為什麼呢?
  • 七夕每年都下雨? 概率有七成!
    原標題:七夕每年都下雨? 概率有七成!有街坊說,因為這一天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要流眼淚,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下雨。還有街坊說,每年七夕時的慕仙秧曬乾之後煲水給小孩喝,對發熱等症狀很靈驗。   真的是這樣嗎?佛山市氣象專家和中藥專家表示,這些說法有一定的根據,但並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麼神。   傳言一:七夕都下雨,因牛郎織女相會,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