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九月十三到,「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下雨對農業有啥影響?
今天已經到農曆的九月十三了,早晨起來就看到手機日曆上有九月十三,我就想起來前幾天寫的關於重陽節俗語的,就有說到九月十三,於是我根據今天的天時地利加上我心情也不錯,就寫了一遍關於農曆九月十三天氣晴好的俗語「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發出去幾個小時,條友們還是很關注今天這個農曆日子的,也有網友問,農曆九月十三下雨天是什麼說法?在這裡我就滿足大家的求知心情,再寫一個關於九月十三下雨天的俗語,希望這個說法能得到大家的共鳴。
農曆九月十三天氣下雨有什麼說法呢?這裡也有說法「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這句話說的就是九月十三這天天氣下雨,才導致農民釘鞋不離腳的原因,說明,後面雨水比較多,農民要做好準備。
九月十三落
這句話主要理解這個「落」字,這裡可不是掉落這個動詞,而是形容掉落雨水,是「落雨」的意思。也就是說農曆九月十三這天天空下雨了,大雨落下來。其實,對於農民來說,還是希望在九月十三這天落雨的,這不「九九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通過這句話說明,農民在九九重陽節這天就開始期盼有雨,如果九九這天不下雨,那麼就等到九月十三下雨,如果九月十三這天還不下雨那麼這個冬季就是很乾旱的。
釘鞋不離腳
這裡說的「釘鞋」是一種防滑的鞋子,在如今看來就是雨膠鞋,但是古代可沒有這麼好的膠鞋呢。農民的「釘鞋」是有點像拖鞋,前半截是用皮質做成放腳的,後截空的,拖鞋一樣,這樣就是下雨天打溼了也可以曬乾,而這種鞋子會在鞋底釘上木頭塊,這樣在野外泥土地雨天走路的時候可以防滑。
可以說古時候的釘鞋主要是用來雨天走路防滑的作用,因為雨天如果是穿草鞋或者其他鞋子容易損壞不說,很容易滑,如果是光腳在雨天走路那是更加滑了,這樣走路不安全,而加了木楔的皮釘鞋就能起到防滑作用,並且晴天曬乾後可以繼續用。
釘鞋不離腳:說明整天下雨,農民外出幹農活要穿著釘鞋。而「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說的是九月十三這天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雨水非常多,農民們穿的釘鞋都不能離腳。
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今天下雨的話,接下來冬季雨水偏多。下雨對農業有什麼影響嗎?
雨水對於農作物來說適量才能達到風調雨順,不下雨或者下雨過量都對農業帶來不利影響。
冬季是油菜和小麥在苗期生長的時候,這個時候因為還是處於苗期,需水量還不是很大,所以說雨水適量就好了。
冬季忌諱雨雪太多,太多的話土壤含水量大,天氣突然變冷之後,農作物根部不適應發生凍害。
所以冬季還是希望多下幾場瑞雪,中間間隔這天晴,這樣來年還是大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