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幾位參加第九屆海峽論壇的臺灣青年在論壇開始前合影留念。新華社發
兩岸交流,人才先行。隨著兩岸經貿關係不斷發展,兩岸人才交流日益頻繁,合作層次不斷提升。
在3月25日舉行的第十二屆臺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上,臺灣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胡珀元籤約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成為福建省衛生系統心血管領域首位全職引進的臺灣特聘專家,開創了兩岸醫學人才交流的新模式。
參會的各大企業求賢若渴,來自臺灣的中高端管理、技術、營銷人才十分吃香。福建三安光電需求晶片工程主管開出了最高100萬元的年薪,還提供每年6次返臺假,並給予機票補貼、夥食津貼、免費住宿等優厚條件。此次參會的150多名臺灣專才中,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的人才佔66%,體現了大陸就業、創業市場對臺灣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加強。
6月18日,第九屆海峽論壇「兩岸人才機構合作洽談會」在廈門舉行。30多家臺灣地區有影響力的產業、科研機構攜帶近100個合作項目跨海參與,分不同產業專題開展對接,現場還舉辦了廈門市第三批臺灣特聘專家頒證儀式,68位臺灣人才入選。至此,廈門已共評選出112名臺灣特聘專家。
一直以來,廈門高度重視兩岸人才交流合作,成立大陸首個臺灣人才服務部,支持臺灣人力資源公司在廈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兩岸人才獵頭業務;舉辦大陸首個臺灣專才對接會,累計吸引了3000多名臺灣人才來廈參與招聘對接。
記者從6月18日舉辦的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上了解到,自2006年首屆舉辦至今,已累計組織1000多家次廈門及周邊重點企事業單位參會,共推出超過9000多個面向臺灣人才的中高端崗位,成功促成近200名臺灣專業人才在廈門擔任中高層管理、技術人員。
近年來,閩臺兩地人才合作交流日益深化。2007年以來連續舉辦多屆「海峽兩岸人才交流與人力資源服務合作大會」;2008年福建成為大陸開展臺灣地區居民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唯一試點省份;2014年成功在臺北舉辦創新人才開發論壇;2015年先後在福州、臺北舉辦了自貿區人才論壇;2016年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年會在臺北開幕。
「福建先行先試,與臺灣的人才交流合作走在各省前列。臺灣人才在福建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國海峽人才市場董事長廖世銖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臺灣更多的人才到福建走走看看,推進福建與臺灣在人才、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精準對接。」
第九屆海峽論壇期間舉辦的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吸引了眾多臺灣英才。新華社發
為什麼在人到中年之際,隻身來到大陸「全職」工作?胡珀元坦白地說,這是因為大陸能夠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有利於自身的進步和提高。
在從北到南考察了諸多城市的多家醫院後,胡珀元最終選擇了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他說,該醫院緊跟學術前沿、與國際接軌的理念讓他心動,也讓他看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此外,廈門和臺灣語言相通,風俗相近,讓他可以無縫融入。
「大陸是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腹地,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就業是必然趨勢。」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馬曉光在參加「2016海峽兩岸記者龍江行」聯合採訪活動時表示,大陸市場大,正處於發展階段,給兩岸同胞都提供了良好機遇。
2017年4月,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首次在臺北舉行招募會,提供818個職位,現場卻湧進上萬人求職,場面十分火爆。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政宏表示,大陸臺商提供的工作機會對臺灣青年人有這麼大吸引力,不僅有薪資水平更高的因素,更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相對臺灣更有活力,未來薪資結構、升遷渠道和職場發展都更可期待。
臺灣工商統一促進會主席吳義德指出,大陸臺商返臺招募人才始於馬英九執政時代,當時一部分考慮是幫助在臺陸生返陸就業,有「官方驅動」的因素。在今天兩岸官方交流停擺形勢下,臺商返臺招聘的吸引力不減反增,充分說明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親歷才是最好的了解,化解誤讀也唯此一途。在對岸工作和生活過的兩岸青年,往往更能跳出意識形態的傳統隔膜,對彼此的發展模式有更務實的感知和評價。」高雄國際青年商會會長李雅靜說,「要鼓勵青年到對岸走走看看、在當地生活工作,能使他們認識現實真相,對兩岸關係未來作出客觀判斷。」
「大陸在引才形式上不斷突破,政策越來越豐富,對臺傾斜力度顯著,誠意十足。」就職於廈門醫學院的臺灣特聘專家陳彥樺表示,「希望我們的實際經歷,能夠鼓勵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來創業、發展,共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便利在陸臺胞的優惠政策,包括實現臺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開放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鼓勵用人單位為臺灣科技創新人才繳存住房公積金以幫助他們實現在大陸安居,等等。
「大陸惠臺政策越來越細緻、紮實、有針對性。」臺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榮元認為,「這將讓在大陸發展的臺灣同胞學習、生活、工作和投資更加便利、安心。」
4月8日,浙江溫州在北京舉辦第三屆「創業創新·築夢溫州」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推介溫州人才新政,並帶來了630多個崗位職缺,引起在京知名高校臺生們的廣泛關注。2015年以來,溫州連續舉辦三屆支持、服務臺灣青年創業創新、求職就業的專場對接會,共計為臺灣人才推出1000多個工作崗位。
近年來,兩岸人才交流合作風生水起,並日益向縱深發展。海峽青年創業論壇、臺灣人才廈門招聘會、兩岸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發展論壇、崑山深化兩岸人才合作交流會、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等活動,每年都在各地接連舉行。
隨著大陸實力與自信心的提升,面對兩岸關係的新情勢,各地為扶持臺灣人才在大陸就業、創業,出臺了許多鼓勵、優惠政策。比如,2017年1月,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一次性印發《福建省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遴選辦法(試行)》《福建省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申報確認實施辦法(試行)》《臺灣優秀人才來閩創業創新支持實施辦法(試行)》《在閩臺資企業人才高地申報確認實施辦法(試行)》和《閩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互設分支機構支持辦法(試行)》等5個文件,向臺灣英才吹響了集結號。
「兩岸人才結構互補性強,交流合作前景廣闊。」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指出,「目前大陸經濟穩中有進,轉型升級成果顯著,臺灣人才來大陸就業創業、成就事業的空間將更巨大。」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6月22日
本期編輯:孫小婷、鄒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