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的新世界(00017):藝術型商業啟示錄

2020-12-12 深圳智通財經
公司

K11的新世界(00017):藝術型商業啟示錄

2017年11月9日 09:48:09

觀點地產新媒體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觀點」,作者為「觀點地產新媒體」。

在內地商業地產領域,港資企業憑藉多年運營經驗,一向具有更多的先發優勢,恒隆(00101)、太古(01972)、九龍倉(00004)等商業大鱷們在北上的道路上一度各領風騷。

作為後來者,K11無疑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2013年,在上海人公認最美、最有「腔調」的街道——淮海路,鄭志剛一擲4億元,將新世界大廈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K11藝術購物中心。距離它500米的地方,是瑞房羅康瑞的得意之作——上海新天地。

盛名之下,K11創始人鄭志剛希望創造一種博物館零售的商業模式。此前,香港K11的成功為他奠定了北上的信心。

2008年,鄭志剛接過位於九龍區的一個整改項目,由此創辦「世界上第一個藝術購物中心」——香港尖沙咀K11,並取得了不俗的表現。

2017年11月2日,新世界在武漢迎來了第三座K11藝術購物中心,而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廣州K11、瀋陽K11也將陸續開業。

顯然,無論對於即將接棒家族生意的鄭志剛,還是正處於業績頹勢的新世界發展而言,K11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在快速發展的內地購物中心市場,定位於藝術與商業結合的K11也顛覆了商業地產的諸多傳統,形成了自身的商業邏輯,面臨來自市場的不同考驗。

K11的野望

作為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新世界很早便涉足商業地產,無論是百貨還是商場,都在香港和內地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隨著鄭裕彤退出一線管理,長子鄭家純及長孫鄭志剛相繼接任,新老交替之間,新世界的發展步伐逐漸變緩。

年報顯示,從2014到2017年4個財年內,新世界發展的年收入僅增加不到1億港幣,投資物業收入增長不超過3%。最新的2017財政年度中,新世界發展收入約為566.29億港元,同比下降4.94%;毛利約為182.16億港元,同比減少1.65%;股東應佔溢利則為76.76億港元,同比下跌11.4%。

此時,傳統百貨行業開始衰弱,以海港城、太古廣場、朗豪坊為代表的新型購物中心興起。相比之下,老一代管理層傳統的發展思想使得新世界過往的商場在香港市場逐漸下滑,租金收入停滯,而香港的大型購物中心裡,已鮮見新世界集團的身影。

不過就在其間,2009年,尖沙咀K11應運而生,鄭家第三代鄭志剛一戰成名,更為其接班奠定基礎。據了解,香港K11在正式營業後的第一年就實現投資回本,營業額比整改前翻了三倍。新世界發展2016-2017年的業績報告顯示,香港K11於回顧年內,出租率達99%,每月平均客流量約150萬人次。

四年後,鄭志剛將K11複製到內地市場。2013年,內地首座K11在上海淮海路亮相,隨後,這個面積僅3.8萬平方米的購物藝術中心創造了單月100萬人流的紀錄,並成為上海潮人的聚集地。

與此同時,隨著內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進取的內地房企銷售規模加速擴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香港房企在住宅地產業務上由于謹慎,在內地發展緩慢,市場排位不斷下調。過去幾年裡,長實(01113)、瑞房等香港房企紛紛拋售內地物業,新世界的發展也未見起色。

因此,2015年12月,新世界先後向恆大(03333)出售武漢、海口、惠州及貴陽、成都物業,通過甩賣資產套現超200億。2016年8月,新世界中國成功私有化,被合併到新世界發展體系內。彼時,新世界中國已很少於內地獲取土地,一系列的舉動就被外界視為退出內地市場。

但進入今年下半年後,港資企業開始打破沉寂,憑藉豐富運營經驗和項目高利潤率的優勢,商業地產成為它們的首要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新鴻基(00016)、太古、恒隆、九龍倉、香港置地在內等都陸續有項目亮相,或者重新開業。

同樣,在剝離了多個二三線城市項目後,新世界集團也選擇加碼商業地產。去年8月,新世界聯合周大福以42.72億拿下深圳前海桂灣片區商業地塊,並擬斥資80億元將該地塊開發為金融及商業綜合體;去年12月,新世界發展又與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營公司,以開發深圳市太子灣四塊土地。

9月份舉行的業績會上,鄭志剛更表示,未來希望拿出160-200億港元增加在內地的土地儲備。

2017年11月2日,新世界第三座K11在武漢開業入市。另外,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廣州K11、瀋陽K11也將陸續開業。

種種跡象表明,新世界正在尋求重回內地市場的路徑,K11無疑將是其重整旗鼓的重要籌碼之一。

K11的理想

對多數去過K11的人而言,這並不僅僅是一座購物中心,還是一座藝術館、一個旅遊景點。

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以20、30歲的年輕人居多,其中不乏專門前往一探究竟的遊客,帶著觀賞的心態閒逛,並在各個展覽品前拍照留念,「參觀」似乎已經取代了「消費」,成為人們來到K11的目的。

這也是K11與一般的購物中心定位的不同,鄭志剛理想中希望打造的是博物館零售模式。

具體而言,就是將藝術與商業進行結合,人們在這裡除了可以購物,還能進行一系列的藝術活動體驗。

以上海K11為例,在不到40000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內,商場還在地下3層設置了一個3000平方米的公共藝術空間,舉辦不同的藝術展或講座。此外,在商場不同角落裡,還擺放了十多件藝術品,試圖從空間組合上營造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感。

在電商衝擊下,購物中心經歷了一場「商業寒冬」,而K11通過藝術氛圍的打造,將消費者成功吸引進商場,並贏得口碑傳播效應。接下來,如何將客流轉化成消費,考驗的則是商場的運營能力,藝術終究還是要落腳在商業上。

首先,在商鋪的品牌組合上,K11有其獨特的選擇策略。例如,上海K11中有20%為首次進入上海,而國際一線品牌則控制在5個左右,另外還有來自義大利、日本、泰國、西班牙、美國等不同國家的餐飲品牌。而武漢K11引進的176家商鋪中,有45%為零售業態,55%為體驗業態(餐飲30%、娛樂15%、兒童10%)。

除此之外,持續不斷的各種營銷活動和不斷變換的活動主題,也是保證商場活力和人流量的重要因素。據了解,K11平均每年舉辦十餘場藝術展,以及近百場藝術講座。

其中,最為經典的案例是2013年的「莫奈特展」,據統計,整個莫奈特展期間,購票參觀的人數超過了40萬,成功成為滬上當時的熱門話題之一。

新世界發展2017年的財報顯示,於回顧年內,上海K11的月均客流量達80萬人次。另外,在商場管理中,傳統購物中心裡的運營方和商戶大多是純粹的業主與租戶關係,而K11採取的招商模式是租金+提成模式。

在零售業租金高漲的背景下,採取固定租金+提成租賃模式的越來越多,這有利於業主和租戶的「雙贏」。首先,對商場租戶來說,該模式能夠為其帶來可承受的租金;其次,對商場運營者而言,當雙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標時,則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提高租戶的經營水平,包括參與設計零售空間、貨品及商鋪的活動。

顯然,與設計一家商場相比,經營一家商場更需要系統的商業謀略,在K11的藝術與商業結合理想國中,考驗更多的是持久的運營能力。

K11的改變

隨著內地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購物中心湧入市場,包括萬達廣場、華潤的萬象系和中糧的大悅城系產品以標準化的模式迅速複製。

然而,存量時代的到來,加上電商的衝擊,同質化的品牌堆砌和業態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購物中心需要差異化,體驗型商業成為出路之一。

不論是K11,還是芳草地,都在試圖改變商業地產領域的傳統,它們製造的熱度吸引了眾多開發商學習借鑑,「體驗」成為商業的潮流。

在2017年新開業購物中心中,各種展覽、地鐵博物館、綜合醫院、動物園、海洋公園、冰雪體驗中心等創新業態紛紛進入商場。開發商為吸引消費者眼球,可謂用盡全身解數。有調查稱,40.47%的消費者表示在購物中心看完展覽會繼續進行其他消費,52.56%的消費者表示看完展覽偶爾會繼續逛商場,展覽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催生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不過,簡單增加一些體驗業態並非商業地產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統計顯示,2017年1-9月,全國28個城市746個「老牌」購物中心共關店約10000家品牌,體驗類品牌佔比近55%;而在新開的約18000家品牌中,體驗類品牌佔比僅為43%,體驗業態更迭比想像中更為頻繁。

值得注意的是,在吸引人氣的同時,體驗型商業也有明顯的劣勢。例如,由於某些體驗業態特殊的硬體要求,商場會犧牲大量的商業面積,從而導致租金收益能力差;此外,當體驗式業態是主力商戶時,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招商的難度。

因此,如何在「高客流」與項目「收益」之間找到平衡是體驗式商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已開業的K11購物中心不難看出,體量小是其鮮明的特徵,且並非孤立的商場,而是位於新世界的寫字樓下層,成為整個綜合體的一個配套項目。因此,在項目打造之初,商場的經營需求並不突出。

對此,同樣是藝術型商場的芳草地創始人黃建華就曾指出,公司真正有穩定的高產出的業態是寫字樓,並以此來反哺商場的投資回報。「項目辦公大樓從每月220元/平米開始起租,商場開業之後,辦公樓租金可達到450元/平米,這部分收入是淨賺的收入。相比之下,商場是這個綜合體三個業態中經營波動幅度最大的業態。不同於酒店和寫字樓,商場是需要團隊進行不斷維持的業態。」

當下,傳統購物中心競爭日益激烈,作為藝術與商業結合的先行者,K11為商業地產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不過,能否打造出清晰的商業發展模式,為新世界發展帶來更為可觀的收益,還有待更多的檢驗。(編輯:胡敏)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新世界發展(00017)與騰訊(00700)合作,成首家在內地接入WeChatPay...
    公司 新世界發展(00017)與騰訊(00700)合作,成首家在內地接入WeChatPay HK的香港地產商 2018年12月12日 18:10:11
  • K11掌舵人鄭志剛操盤 香港新世界又要殺回內地了!
    在退出內地二三線城市項目後,香港新世界正重新聚攏資源,殺向國內一線城市的商業項目。近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裕彤家族旗下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聯合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2億元的價格拿下深圳前海的一宗商業用地,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40年。
  • 高盛:香港房地產行業政策符預期 薦「買入」新世界發展(00017)等六...
    智通財經獲悉,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大致符合該行預期,予新世界發展(00017)、新鴻基地產(00016)、恒隆地產(00101)、信和置業(00083)、領展(00823)及ESR(01821)「買入」評級。
  • 新世界發展(00017.HK)行情的三大元素正在發生
    近年轉趨活躍的藍籌地產商新世界發展 (00017),其管理權已由家族第三代成員逐漸接手,其中集團主席鄭家純之長子鄭志剛於今年4月升任為執行副主席兼聯席總經理,鄭志剛工作表現出色;加上旗下酒店擬引入中東資金作為股東,對酒店業務帶來幫助,並可改善集團財務狀況;另外,集團資產豐厚,股價較資產淨值有明顯折讓,估值吸引。以上三大元素,將成為推升新世界股價的催化劑。
  • 新天地、k11、太古裡或入駐珠海?還有新公園!位置在……
    未來你家附近有新大型商貿! 新天地、k11、太古裡有機會來!! 地塊除了用於住宅、商業外,還包括建設公園綠地。
  • 瀋陽k11將於2017年6月開業 系中國北方首個k11購物中心
    在香港、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香港新世界集團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品牌運營商——k11購物藝術中心,即將在2017年第二季度與瀋陽市民見面。   據悉,在中國北方布局了北京、天津及瀋陽的k11購物藝術中心已經籌備多時。
  • 鄭志剛與新世界的榮光:三大將開業K11項目揭秘
    ;2015年4月1日起升任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兼聯席總經理,在官方提供的董事會成員名單上僅列於其父親鄭家純之下。除了在新世界發展的職位外,鄭志剛還在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周大福珠寶集團及國際娛樂有限公司任執行董事。值得一提的是,鄭志剛還任中央企業青聯副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主席等職位。鄭志剛絕非徒有虛名的富三代,除了這些頭銜以外,雖年紀輕輕,但他在商業地產業務的開發建樹不遜於行業前輩,甚至超過了其父輩、祖輩。
  • 新世界瀋陽K11購物中心開業時間或推遲至2018年5月
    瀋陽新世界綜合體整體項目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70億元。3月1日試營業的博覽館為其裙樓子項目,另一裙樓子項目K11體驗商場和兩座大型酒店原定於今年9月份試營業。   瀋陽K11購物藝術中心將用26萬平方米打造出全球最大文化藝術體驗中心和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購物社區,並與殿堂級國際機構獨家版權合作,打造中國零售商業首屈一指的主題樂園。
  • 城市名片再煥榮光,第八座K11落戶杭州錢江新城
    1993年,香港新世界集團開始了對北京崇文門區域的舊城改造工程,並順勢進入商業地產開發,數年後,在北京的零售百貨業版圖留下了幾個具有標誌性的項目。 但近兩年來, 沉寂數年的新世界一直在做新的嘗試和突破,這不禁讓人開始重新認識這家老牌的港資房企。近幾年香港新世界集團開始整合各種資源,更多地拓展內地富有增長潛力的一、二線城市。
  • 新世界K11、瑰麗酒店規劃圖來了!丨新盤規劃速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毅恆去年夏天,新世界以98億元總價將望江單元核心地塊收入囊中。這意味著,繼嘉裡、恒隆之後,又一潮流商業綜合體即將入駐杭州,有待成為望江新城的地標。今年夏天,期待已久的k11購物藝術中心規劃正式出爐,目前正處於公示期。去年7月30日,僅經過11輪競價,香港新世界以98億元總價成功競得望江單元SC0402-R21/B-02、03、04等地塊,最終成交樓面價24860元/㎡,溢價率4%。
  • 新世界41億元摘得上海新天地地塊 將再建一個K11購物中心
    來源:澎湃新聞新世界41億元摘得上海新天地地塊,再建一個K11購物中心澎湃新聞獲悉,新世界集團(00017.HK)以41.11億元競得黃浦區淮海社區C020102單元055-2地塊(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130
  • 新世界41億元摘得上海新天地地塊,再建一個K11購物中心
    澎湃新聞獲悉,新世界集團(00017.HK)以41.11億元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社區C020102單元055-2地塊(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130街坊地塊,這是最近20多年來淮海路一線推出的第一塊土地。新世界集團稱,這是繼2013年內地首個K11購物藝術中心入駐上海後,新世界集團再度在上海獲取項目,這將是新世界集團在長三角地區的第四個K11商業綜合體項目。項目將會打造成為藝術性與現代感兼具的高端商業綜合體,與周邊多個商圈聯動共融。
  • K11的藝術型商業啟示錄 如何將客流轉化成消費?
    另一方面,在快速發展的內地購物中心市場,定位於藝術與商業結合的K11也顛覆了商業地產的諸多傳統,形成了自身的商業邏輯,面臨來自市場的不同考驗。   K11的野望   作為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新世界很早便涉足商業地產,無論是百貨還是商場,都在香港和大陸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 新世界將再建一個K11購物中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世界發展41億拿下上海淮海中路商辦地! 新世界集團稱,這是繼2013年內地首個K11購物藝術中心入駐上海後,新世界集團再度在上海獲取項目,這將是新世界集團在長三角地區的第四個K11商業綜合體項目。
  • 專為世界500強公司員工開設的餐廳是什麼樣的?走進k11一探究竟!
    位於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周邊聚集眾多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外國領事館等企業機構,以及大劇院、省博物館和廣州圖書館等文化地標,是天然的商業與文化交融地帶。從交通的便捷程度來看,在外部,廣州K11與地鐵3、5號線,以及APM線相連,外部設有3條接駁天橋,連通周邊各寫字樓大廈。
  • 新世界發展(00017)續訂服務集團服務總協議及周大福企業服務總協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新世界發展(00017)發布公告,前服務集團服務總協議的最初年期將於2020年6月30日屆滿。
  • 從動線到廁所 K11和芳草地是怎麼各領風騷的
    規劃布局採用傳統模式,中庭加邊圍商業    上圖為k11的展覽中心  這裡值得重點提一下的是k11,開發商新世界集團對於文化藝術的投入可謂花了點心思,旗下設有藝術家孵化基金,K11藝術基金斥資2000萬精心選購的14組國內外知名當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
  • 一手打造K11的文科生富三代執掌新世界中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雅楠 1月2日,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界中國」)宣布,鄭志剛自2020年1月1日出任公司聯席行政總裁。新世界中國為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發展(00017.HK)旗下負責內地物業的主要載體。鄭志剛同時也是新世界發展的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掌管新世界集團物業發展和投資項目的策略性方向。2019年財政年度(截至2019年6月30日),新世界發展在內地的銷售額已經超過香港。
  • 富三代、K11與周大福,鄭志剛無法挑選的人生
    周大福是香港鄭氏家族的商業航母。現年86歲的鄭裕彤在嶽父過世後接管金鋪,1960年將金行改組為有限公司,後一舉將周大福發展成了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寶公司。隨後,參股澳門博彩,投資商業及住宅地產,開拓酒店、電信、道路建設、巴士運營等業務,鄭氏家族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大財團。
  • 光谷商業靠學生撐起來的,想建立新商業中心,還需要走多遠?
    上周六去光谷廣場玩,發現人比之前多了很多,果然有學生的光谷廣場就是如此朝氣蓬勃,雖然只是中午但是通往世界城購物廣場的人直接霸佔了整個扶梯,難怪網上說學生撐起了光谷的商業!千萬別小看學生的消費力,他們花錢可比上班族大方,而且數量龐大,今年上半年學校未開學,光谷廣場的人流直線下滑,光谷其他幾個商業街的人更少,可見學生對光谷商業有多麼大的影響力。但這也側面反映出光谷商業的不足,比起其他地方,光谷的商業似乎還缺點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