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分別是什麼花?

2020-12-16 宜花得木

佛經有云「天花亂墜」,其中天花指的哪幾種花?

花木君

佛教從東漢傳入國內後,經過兩千年的發展和演變,逐漸成為我國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影響深遠,成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少佛教經文成為俗語和成語,廣為傳播,就拿「天花亂墜」來說,這就是源自佛教。

「天花亂墜」成語出自唐代僧人般若翻譯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簡稱《心地觀經》),在《心地觀經.序品偈》:「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在古代「華」同「花」,因而天花亂墜由此而來。

這在更早翻譯的《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中也有記述,《法華經·卷一》(原文):「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由於「華」通「花」,再加上佛教詞彙大多音譯,因而後來就沿用「華」,即天花指的是四種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自媒體文章對經文隨意增添,而有的古文知識欠缺,把「曼陀羅華」稱為「天雨曼陀羅華」,其實「天雨」指的是天上如下雨般飄下,並非名字叫做天雨曼陀羅華。由於佛教經文的專有詞彙大多為梵語音譯,因而後來對四種天花理解各不相同,那麼這四種花究竟是指的什麼花卉呢?我們就來一一探討。

一、曼陀羅華

曼陀羅華,梵文為ma^nda^rava,意譯天妙、悅意、雜色、圓、柔軟聲、闃、白等意思。關於曼陀羅華指的是哪一種花,頗有爭議,現在大多數人認為是指的石蒜科、石蒜屬的白花石蒜,拉丁學名為Lycoris radiata var. alba,又稱石蒜、老鴉蒜、龍爪花、無義草、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白色彼岸花等等。

曼陀羅華的形態特徵:多年生球根植物,有皮鱗莖近球形,外皮紫褐色,葉細帶狀,先端鈍,中間有粉綠色帶。花葶剛勁直立,花5-7朵呈頂生傘形花序,漏鬥形,白色;花被裂片邊緣皺縮,向後反轉。蒴果。有夏季休眠習性,8月葉前抽生花葶,9月開花,下旬凋萎,凋萎前葉子萌發並迅速生長,冬季常綠。

曼陀羅華是天花之一,「佛教四華」之首,因為盛開在陰曆七月,長於夏日,卻在秋天結花,花後發葉,花葉不相見,猶如修佛成正果,即「波若波羅密」,意思:智慧到彼岸,後來人們就稱曼陀羅華為「彼岸花」,曼殊沙華也是同屬植物,同樣形態,因而曼殊沙華也叫彼岸花,兩種分別稱之為白色彼岸花和紅色彼岸花。

曼陀羅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曼陀羅華」不同於「曼陀羅」,曼陀羅的梵文為mandala,是一種宗教術語,意譯為壇場。曼陀羅也指一種花卉,叫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風茄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是茄科曼陀羅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圓柱形;葉互生,葉片卵形、長卵形或心形;花單生於葉腋或上部分枝間;花萼筒狀,冠管漏鬥狀,白色、黃色或淺紫色,蒴果近球狀或扁球狀,疏生粗短刺;花果期3-12月。

曼陀羅花

曼陀羅華

二者區別在於科屬不同,專指也不同。我們一般稱曼陀羅花指的是洋金花、風茄花,然而並非佛經上的曼陀羅華,佛經上的「四華」之一曼陀羅華(並非「花」)一般指白花石蒜、彼岸花

二、摩訶曼陀羅華

摩訶曼陀羅華,梵文為Mah&Ma^nda^rava,「摩訶」的意思是大,意譯就是比曼陀羅華大的白色花,由於白色花裡面,蓮花和佛教淵源深厚,因而,後來摩訶曼陀羅華專指白蓮花。

蓮花是佛教經義和佛教場所裡面最常見的聖潔花卉,可以說「蓮」就是「佛」的象徵。蓮花盛開於夏天,超凡脫俗,無比聖潔,蓮花意味著「開悟」和「超脫」,能夠祛除人間的煩惱,從而象徵一種解脫。尤其是《妙法蓮華經》的廣泛弘傳,使得蓮花在佛教廣為崇拜,蓮花逐漸成為佛教的聖花。

走進寺院,你會看到隨處可見的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上,佛祖是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觀音菩薩,等也同樣是端坐在蓮花之上的,其餘的菩薩有的手持蓮花,有的站在蓮花上,有的做蓮花的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在寺廟上也到處都是雕刻的這種各樣的蓮花。另外佛教的淨土宗稱蓮宗,學佛的同修又叫蓮友,清修場所叫蓮剎,等等,諸如此類,使得蓮花在佛教無處不在,摩訶曼陀羅華意思是白色大曼陀羅華,因而,後來就用摩訶曼陀羅華就用白蓮花來替代。

三、曼殊沙華

曼珠沙華,梵語Majusaka,為四種天華之一,南朝梁代法雲所著法華義記卷一記載,曼珠沙華譯作赤團花,其花鮮紅柔軟,諸天可隨意降落此花,以莊嚴說法道場,見之者可斷離其惡業。

曼殊沙華現在公認的為紅色彼岸花,也就是紅花石蒜,拉丁學名:Lycoris radiata var. radiata,多年生球根植物,地下莖肥厚,秋季出葉,葉狹帶狀,於花期後自基部抽生;傘形花序頂生,花鮮紅,花筒較短,花被片狹倒披針形,向外翻卷,雄蕊及花柱伸出,姿態秀麗,花期7月~9月。

曼殊沙華和曼陀羅華,同科同屬,花朵碩大,挺拔俊俏,姿態優美,色彩鮮豔,或者潔白無瑕,或者鮮紅似血,格外妖豔美麗,並且花期為夏天,秋季出葉,花葉不相見,因而形象的被稱為「彼岸花」,曼陀羅華被稱為白色彼岸花,曼殊沙華被稱為紅色彼岸花,是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見的花卉名字。

有些文章,為了渲染誇張,因而杜撰附會了「曼殊」和「沙華」的傳說和故事,其實,在梵文裡曼殊沙華是專有名詞,分割開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看出不少人對佛教經文和傳統知識理解的欠缺。

還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隨著花卉市場的繁榮,出於銷售的目的,人們把石蒜屬很多花卉都稱為彼岸花,這也算是佛教傳播的功勞吧。石蒜屬全世界約20餘種,我國有5原種10亞種,花色非常豐富,除了前面的白色花、紅色花,還有黃色花、紫色花、玫瑰色、藍色花等等。

忽地笑

其中黃花石蒜還有另一個好聽的名字,那就叫「忽地笑」,同白花石蒜和紅花石蒜一樣,也是多年生球根植物,區別在於花色不同,忽地笑開黃色花,也是非常美麗的花卉,經常被稱為「黃色彼岸花」

四、摩訶曼殊沙華

摩訶曼殊沙華,是指大的曼殊沙華,作為佛教四華之一,關於摩訶曼殊沙華的解釋更是有多種,通常解釋是開在天界的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同理,由於蓮花的聖潔和紅色蓮花的稀有,因而後來人們便用紅蓮花來指摩訶曼殊沙華。而紅蓮則是一種蓮科蓮屬浮水植物,學名為Nelumbium speciosum,梵語Padma,巴利語Paduma,音譯為缽頭摩華,在印度自古被視為高貴之花。

以上四種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在佛教經文裡面並沒有詳細解釋,最早是作為一種象徵和渲染的說法,因為在極樂世界裡,天花遍地,只要人們能夠想像的美好事物都會出現,因而佛經並不會給予明確的形象闡述,而是充分發揮人們的想像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要您眼中美好的花卉都是「天花」,只要能帶來快樂的事物都是「殊勝」,過意的去追求或者去討論某種花是不是四華之一,其實都顯得有點「執」,須知,一切都是虛空,快樂才是根本。

2019-9-3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分別是什麼花?
    由於「華」通「花」,再加上佛教詞彙大多音譯,因而後來就沿用「華」,即天花指的是四種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是天花之一,「佛教四華」之首,因為盛開在陰曆七月,長於夏日,卻在秋天結花,花後發葉,花葉不相見,猶如修佛成正果,即「波若波羅密」,意思:智慧到彼岸,後來人們就稱曼陀羅華為「彼岸花」,曼殊沙華也是同屬植物,同樣形態,因而曼殊沙華也叫彼岸花,兩種分別稱之為白色彼岸花和紅色彼岸花。
  • 感悟法華|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栴檀香風,悅可眾心
    曼陀羅華,是天界的花名,為四種天花之一,花色很美,見著歡喜。【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 眉間白毫, 大光普照。雨曼陀羅、 曼殊沙華, 栴檀香風, 悅可眾心。——《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經文中通常有許多偈子,而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十二部中,或稱為「伽陀」、「祇夜」,在偈頌的前面沒有散文的,稱為「孤起偈」,即伽陀;偈前有散文,再以韻文重複其義的,稱為「重頌偈」,即祇夜。
  • 金庸小說中的「情花」,源自佛教天花之一曼陀羅華
    ,在古代「華」同「花」,因而「天花亂墜」最早是形容佛教經義的美妙動聽,當然現在詞意有所變化。在佛經《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中,對天花作了詳細解釋,《法華經·卷一》(原文):「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
  • 彼岸花,究竟是什麼花?
    》中介紹,佛開始說這部經的時候,「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這裡提到的四種花,就是天界的四種寶花。天界寶花的名字,是梵文直接音譯而來的,曼陀羅華意為白色團花,而曼殊沙華則是紅色團花。「摩訶」梵文意為「大」,那麼天界四寶花按照佛經原文,是指大小不一的紅白兩色的團花,其實並沒有指代具體的植物種類。但是現在,我們普遍認為紅色石蒜花就是曼殊沙華。這是為什麼呢?
  • 這是什麼花,開得漫山遍野
    曼珠沙華盛開曼珠沙華當地時間2020年10月5日,日本垮玉縣幸手市,權現堂公園內一百多萬株曼珠沙華盛開.曼珠沙華曼珠沙華也叫彼岸花。彼岸花的日文別名叫做"曼珠沙華",是來自於《法華經》中梵語"摩訶曼珠沙華"的音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是天降吉兆四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之一,典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 曼陀羅華和曼陀羅沒有關係,是白色的曼珠沙華也是白色彼岸花
    曼陀羅華,又稱龍爪花、老鴉蒜、石蒜、無義草、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生死之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天堂之花。紅花石蒜(彼岸花即曼珠沙華)的另一個同科同屬植物。說起曼陀羅華,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這種植物與曼陀羅有什麼關係,或許還會以為是曼陀羅花打錯了字。但實際上它和曼陀羅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和曼珠沙華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彼岸花,準確的說,曼陀羅華指的是白色的曼珠沙華。不是曼陀羅雖然說曼陀羅華和曼陀羅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並不是同一種植物。
  • 《保持沉默》中的曼陀羅到底是什麼花?名字高大上,實際隨處可見
    作為一部積壓了三年之久的電影來說,影片最初的名字叫做《黑色曼陀羅》,而且電影中也是以黑色曼陀羅作為劇情發展的重要推動道具。那麼這個曼陀羅到底是什麼來頭,且聽陝南雨農慢慢道來。電影中給我們的解釋是黑色曼陀羅又叫復仇之花,花語是絕望的愛和不可預知的死亡。因為它的形狀很像喇叭,所以也被叫做天使的號角。
  • 「天女散花」「天花亂墜」,天人散什麼花供養佛?
    諸位天人悉皆前往,都拿著天花、天香供養佛身,我手上的這種花就是。」可見,諸天都拿著文陀羅華供養佛。有一種說法是,文陀羅華就是曼陀羅華,所以文陀羅華也屬於天界四花之一。上周的文章《彼岸花,究竟是什麼花》裡提到,天界四花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如果按照梵文直譯,曼陀羅華就是指「白色團花」,而曼殊沙華是指「紅色團花」。
  • 別跟我提什麼彼岸花,我的名字叫石蒜
    至於印度不產石蒜,曼殊沙華和彼岸花各有所屬,就不在考量範圍之內了。佛經中出現曼殊沙華的地方有好幾處,比較重要的一段出自《大般涅槃經》,講佛祖涅槃之後,阿難尊者和諸力士置佛祖在事先準備好的雕刻精緻鑲嵌華美的寶輿上,燒香散花,眾伎舞樂,歌頌讚嘆,空中諸天諸佛、八部天龍拋下花朵如雨般落在佛祖的身上,有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並作天樂,種種供養,然後次第下諸棺蓋。阿難和諸力士抬了佛祖的梓宮繞城一周,好讓人民恣意供養。
  • 這是什麼花,開得漫山遍野
    曼珠沙華秋日裡的「火焰」日本垮玉縣百萬株曼珠沙華盛開當地時間2020年10月5日,日本垮玉縣幸手市,權現堂公園內一百多萬株曼珠沙華盛開.曼珠沙華也叫彼岸花。彼岸花的日文別名叫做"曼珠沙華",是來自於《法華經》中梵語"摩訶曼珠沙華"的音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是天降吉兆四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之一,典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 彼岸花
    彼岸花的日文別名叫做"曼珠沙華",是來自於《法華經》中梵語"摩訶曼珠沙華"的音譯。
  • 素材推薦---彼岸花
    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是天降吉兆四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之一,典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彼岸花學名「紅花石蒜」,是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目石蒜科石蒜屬植物,英文學名「Lycoris radiata」,「Lycoris」一詞是來自與西臘神話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則表示輻射狀的意思,用來形容花的外型。除紅色外還有白色、黃色等品種。
  • 曼珠沙華:花朵妖異,代表悽美的愛情
    彼岸花的日文別名叫做"曼珠沙華",是來自於《法華經》中梵語"摩訶曼珠沙華"的音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是天降吉兆四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之一,典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冥府三塗河邊,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股魔力。可以讓人回憶到自己的前世,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是花妖,曼珠,一個是葉妖,沙華。彼岸花花葉同根,卻永不相見. 花妖和葉妖守護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而葉子只在花榭時才出現。花妖和葉妖瘋狂的想念著彼此,並被痛苦折磨著,在一年的七月,曼珠沙華偷偷的違背了神的規定見了面 。
  • 法華經:此經緣起於何處,經文直指無量義(6)
    如果沒有恭敬,我慢無比,則只會與他人對著來,哪裡會注意到他人講了什麼呢?一份恭敬一份收穫。因為聽懂了佛陀所說義理,就能夠發自內心的尊重佛法、讚嘆佛法。【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 美麗而有毒的是曼陀羅,也是欲望
    美麗而有毒的東西是什麼?答案是「曼陀羅」。   初見曼陀羅,你會訝異於它的美麗,像一支支長長的喇叭,碩大而潔白的花朵,實在令人驚豔!而粉紅的曼陀羅,更高貴無比,簡直就是深山中的貴婦。  不同於其他野花造型的樸拙,或攀爬山壁,或躋身在你腳邊的謙卑,曼陀羅可是大剌剌地開在山路旁,不僅身材高大,連容貌都華麗動人!叫人不想看到也難。   眼前那大朵、大朵的山花,難道就是佛經中的「曼陀羅花」?《法華經》中,佛陀將說此經而入於三昧時,從天降下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四種花,曼陀羅花雨從天空飄落,那景象一定美得不得了!
  • 花葉不相見,石蒜不懂彼岸花
    彼岸花,網絡時代對它的解釋是佛教經典上說的曼殊沙華,石蒜雖是正名,卻嫌棄它不夠美豔。反覆提到的,是從網絡上摘抄的那幾句。其影響之廣,可以說是凡有文青處,必有彼岸名。至於印度不產石蒜,曼殊沙華和彼岸花各有所屬,就不在考量範圍之內了。
  • 傳說中彼岸花,白的叫曼陀羅華紅的叫曼珠沙華
    彼岸花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又叫引魂花,只開在黃泉之路,在那兒有大片大片開著的彼岸花,遠遠看去像鮮血一樣鋪滿整條黃泉路,又因似火被喻為"火照之路",這是黃泉路唯一的顏色和風景,死後的人們在這花的指引下通往幽冥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