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親眼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芬蘭的業餘攝影師裡索·馬蒂拉最近捕捉到了非同尋常的一幕。那是天氣晴朗,但刮著大風的一天,他和妻子像往常一樣在海邊散步,這個海灘位於芬蘭和瑞典之間的博特尼亞灣的海洛託島上。「那天大概有-1℃,」馬蒂拉回憶說,「突然,我們發現了驚人的景象,整個海灘上到處都是圓圓的『冰蛋』!」
馬蒂拉和妻子都驚呆了,他們在附近住了25年,都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有的「冰蛋」只與雞蛋差不多大,但有的卻有足球那麼大,它們密密麻麻地遍布整個海灘,就像是有人特意放上去似的。這時,攝影師的身份提醒馬蒂拉,他必須拍下這罕見的一幕!於是,他按動了相機快門,並把這個奇觀分享了出去。
就這樣,原本安靜躺在冰天雪地的芬蘭海灘上的「冰蛋」,引起了全世界氣象專家的關注。
人們在感到震撼的同時,也在想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些「冰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芬蘭的氣象專家說,這種情況雖不常見,但一年可能發生一次,它們的出現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
首先,我們需要一些東西做「蛋黃」,這可以是一片碎冰、一個小石頭甚至是一小塊漂流物。
然後,就要考慮溫度了。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水會在零度結冰!這個讓水變成冰的溫度,叫做「冰點」,但並不是所有的冰點都是零度,當水中摻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例如,海水的冰點就會低於零度一點兒。
恰好,芬蘭那時的氣溫略低於冰點。所以,當那些小石頭、小塊漂流物的表面暴露在空氣中時,表面就會結上一層冰。隨著海浪的來回衝刷,它們的表面再淋溼海水,再結冰,再淋溼,再凍結......海浪的衝刷不僅使「冰蛋」長大了,還把它們打磨得十分光滑。
最後,芬蘭的海水溫度也要恰到好處!如果海水溫度超過冰點太多,剛結的冰就會融化;如果低於冰點太多,那又會結太多冰。為了保護剛形成的「蛋」,海水溫度就只能儘量接近冰點。
當海水退潮時,這些「冰蛋」就被留在了海灘上。由於這些條件很少會同時出現,所以「冰蛋」也成了罕見的奇觀!
在打磨過程中,風力對「冰蛋」的形成起關鍵作用。如果風力太大會阻礙球的形成;另一方面,如果風平浪靜,沒有來來回回的浪花衝刷,也就不會出現光滑的「冰蛋」。
可惜的是,這種奇觀只能持續一小段時間,之後要麼融化,要麼凝結成一大塊冰,到那時,我們就看不見「冰蛋」了。
其實,這也不是「冰蛋」第一次現身了。2016年,西伯利亞尼達的居民發現了巨大的冰球覆蓋了約18公裡的海岸線,當時的那些冰球最小的和網球差不多大,最大的直徑可以達到1米;蘇格蘭高地也出現過類似的「冰煎餅」現象。
大自然真是神奇!感謝裡索·馬蒂拉,現在,全世界都能分享這很難親眼一見的芬蘭「冰蛋」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stuff.co.nz/travel/destinations/europe/117295244/i-have-never-seen-anything-like-this-mysterious-ice-eggs-wash-up-on-beach-in-finland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0338447
作者:董依明
審稿:於穎卓,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