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兩萬五千裡,如今的草地變成什麼樣子了?結果讓人很欣慰

2020-12-11 聞聲擇行

長徵兩萬五千裡,如今的草地變成什麼樣子了?結果讓人很欣慰

文/聞聲擇行

說到長徵,不僅是中國,更是世界上一次偉大的奇蹟。當時長徵共行走路程達到了二萬五千裡,中間穿過了14個省,翻過了18座山峰,渡過了24條江河,走過了無數的草地。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最終到達陝北,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部分會師,標誌著萬裡長徵的勝利。

萬裡長徵,作為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一座偉大豐碑,是紅軍戰士通過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經過了無數的風雨,和重重的艱難險阻,用兩年的時間徒步前行了兩萬五千裡。一路上,陪伴大家的是歡聲笑語,是堅定的信念,還有這一望無際的草地和雪山。那麼,曾經紅軍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上邊給大家看的這片草地是松潘草地,它屬於四川地區,長度將近600裡,海拔高度是3500米,所以這是一片高原草地。這片草地的河流很多,所以形成了很多的沼澤地帶。並且看似這是一大片草地,其實是水草連成大片。所以這是一大片的草甸鋪滿了整個沼澤。所以在長徵路上到處都是沼澤陷阱,一不注意就會深陷其中。就因如此,我們紅軍隊伍才想到胳膊挽著胳膊一塊前行,這樣誰踏入沼澤地了也能被戰友拉出來。

通過從當時經歷過長徵的老戰士那裡得知,松潘草地上大部分地區充斥著濃濃的霧氣,給人一種很陰森的感覺。原本廣闊的草地上本來就沒有辨別方向的辨識物,這濃霧讓人非常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最恐怖的是,因為到處都是沼澤,所以一不留神就會掉入水溝裡。當時的天氣非常寒冷,掉入水中後,水涼的跟針扎一樣。只要路過河流較多的地帶,隊伍裡就是有一些身體虛弱的戰士倒下。

並且,紅軍經過松潘草地是屬於當地的雨季,不僅僅白天行軍時會突然下起冰冷的大雨,而且晚上也不安生。但是對於晚上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住在帳篷裡的。以紅軍當時的情況,大部分人是露宿在外。如果再加上下雨,只能把床單撐起來擋雨,本來就潮溼的草地變得更加寒冷。好不容易被體溫烘乾的衣服,又再一次的被雨水打溼。現在簡單地想像一下,就讓人不寒而慄。

如今呢,松潘草地已經被開發為農田,大部分的草地被利用。因為合理的開發,讓這裡的沼澤和草地的面積不斷的減少,讓原本充滿沼澤陷阱的恐怖地帶,成了當地少數民族的農用耕地。長徵的故事已經過去80多年了,可是每一次回想起這段歷史,就讓人感覺到先烈的精神是多麼的偉大。正是先烈們的付出,才有了當今安定的社會。長徵路上的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紅軍當年長徵兩萬五千裡,走過的草地,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紅軍長徵一共走的路程達到了2萬五千裡,他們翻閱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江河,穿過了14個省份,其中更是走遍了無數的草地沼澤等等,紅軍長徵花費了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最終在1935年10月份的時候紅一方面軍達到了西安,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順利的和紅一方面軍會師,這也標誌著長徵最終的勝利,想當年紅軍長徵一共走了有兩萬五千裡的路,更是走過了無數的草地,那麼現在這些地方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當年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當年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當年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這個路程也是非常艱難險阻的,1933年是轉折性的一年,進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兩萬五千裡長徵,想必大家對於長徵路上的苦難也是有所耳聞的,所走的路都是非常艱險的路,而大自然的環境又是不可預測的,所以只能夠探索著前進。
  • 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現如今的幸福生活都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付出,在戰爭年代,中國的革命烈士英勇奮戰,為我們打下了這和平的社會。其中在歷史上和戰爭年代最著名的事跡之一就是我國紅軍的兩萬五千裡長徵。
  • 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成什麼樣了?照片讓人大開眼界
    1934年10月,紅軍出於各種原因,不得已開啟了長徵之路,整個長徵路程總共有兩萬五千多裡,所以紅軍長徵又被稱為萬裡長徵。我軍總歷時一年零7天,經過了11個省才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在長徵過程中,我軍全部都是依靠自己的雙腳完成的,一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尤其是爬雪山過草地,因為當年我軍的條件非常艱苦,不過這更加的磨礪了我軍的意志。那麼,當年紅軍走過的那一片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了呢?
  • 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徵的女英雄,過草地時只有50多斤,去世時107歲
    當年,先輩們翻雪山,過草地,歷經千辛萬苦才走過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徵,不少戰士倒在了途中。當時環境極其惡劣,男子走完長徵都非常困難,更別說女子了。然而,還真的有一位女戰士走完了長徵。1913年2月,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營山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 80多年前,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什麼樣?
    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可謂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憑藉著非人的意志和不懈的奮鬥,中國紅軍跨越雪山,走過草地,行程約兩萬五千裡,其中經歷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 電視劇《長徵》,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艱難險阻
    飛奪瀘定橋,敵人有先進的武器,堅固的碉堡,卻抵擋不住紅軍戰士們對革命激情;過草地,紅軍戰士們面臨飢餓和危險,冒著槍林彈雨,克服困難;翻越大雪山,紅軍戰士們被飢餓和寒冷折磨,但他們以頑強的毅力、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渴望終於成功了。在長徵中他們翻過了18座崇山峻岭,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經過了62個城市。他們以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用自己的足跡徵服了二萬五千裡的路途,最終成功會師。
  • 紅軍25000裡長徵,走過的草地,現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人們現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祖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迷失在了這繁榮之中了呢?大家是否還記得紅軍長徵的故事呢?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我們的紅軍戰士經歷了千辛萬苦。當初紅軍長徵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現如今又有誰記得呢?
  • 「長徵」到底有多長 六千公裡是兩萬五千裡(圖)
    他們認為紅軍長徵走了不到6000公裡。——這個最新「發現」一經報紙、網站炒作,立刻在輿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那麼70年前,長徵的紅軍究竟走過了多少裡路?《中國國家地理》第七期「『長徵』專題」寫出了不同的人對於當時紅軍究竟走了多少路,做出的不同詮釋……  「長徵」不等於「二萬五千裡長徵」  「長徵豈止是二萬五千裡,我覺得四萬裡都有了。
  • 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在哪?如今已80多年過去,變成什麼樣子呢?
    紅軍長徵,堪稱人類史中的一部壯舉。若非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信念,恐怕沒有哪一個民族、哪一支隊伍能在戰爭史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據統計,紅軍長徵的行程約兩萬五千裡,他們還經歷了三百八十多次戰鬥,攻佔了七百多座縣城,當然,還有更令人心痛的數據:犧牲了營級以上幹部四百三十餘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那麼,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八十多年過去了,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當年紅軍走過的草地,位於四川西北部,名叫松潘草原。
  • 長徵時,紅軍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看完知道了!
    長徵時,紅軍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看完知道了!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百家號,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是長徵的時候,紅軍走過的草地,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說起紅軍在當時戰爭時期,相當艱難,他們沒有自己的革命根據地,所以在革命的時候非常艱難,在當時國民黨和工農紅軍之間戰鬥是非常激烈的,在國名黨的圍剿中,工農紅軍不得不發起長徵。
  • 51秒|老紅軍憶長徵:兩萬五千裡用腳量過來,一倒下就起不來了
    在漫漫的長徵歷程中,巍巍雪峰,漫漫草地,秦師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形勢嚴峻;滔滔的江水,險峻的山道,路途艱險;過草地說起來很簡單,走起來可不容易。用老人的話說:兩萬五千裡,都是一步一步,用腳量過來的。一倒下,第二天就起不來了。老人直言,第三次過草地的時候,紅軍戰士的屍體已經成了路標。雖然如此,秦師和戰友們依然踏過來了,每一步都踏的驚心動魄。
  • 當年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他們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於當時我國犯了左傾錯誤,導致中央蘇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於是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徵。同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難忘的事件,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徵的時候曾經爬雪山過草地,那麼大家是否想過曾經紅軍走過的那片松潘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呢?當時他們走過的那片草地就在如今的四川省境內,四川省的地形大家也都很清楚,這片草地就處在三千多米高的高原上。
  • 盤點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究竟走多麼遠?
    無怪乎長徵結束後毛澤東對長徵的總結是這樣的:長徵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紅軍經歷過長徵之後,這支軍隊變成了一支鐵打的軍隊。那麼,長徵,紅軍究竟走了多遠呢?崔永元在央視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系列節目,那就是《重走長徵路》這個節目,在這個節目中,人員只是在物資條件充裕,安全條件保證,人員配備齊全的條件下就那麼簡單的重走了一次,就已經把每個人的精力用到了極限,有的人更是中途退出。這種重走和當時的條件是有天壤之別的。
  • 長徵時期,我軍歷經萬難走過的草地,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都不信
    紅軍長徵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長徵路途的每一步都是不簡單的,他們不僅要與國民黨軍隊作戰,還要翻越山路險峻的大山與雪山,跨過大河,走過荒草地,行程約二萬五千裡,因此也稱「二萬裡長徵」。每年的5月到9月是松潘草地的雨季,草下是沒膝或是能吞沒人的泥濘,上面是濃霧,當年紅軍走過這片草地正值雨季,既要擔心迷失方向,還得處處防備腳下,但防不勝防,還是有戰士一不小心就陷入泥潭中,漸漸陷下去。
  •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長徵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件事,當時的紅軍非常的被動,為了改變現狀,在領導的英明決定下,開始了25000裡的長徵,長徵途中紅軍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他們怎麼辦,餓了吃樹皮,吃皮帶,渴了喝雪水,爬雪山,過草地,就這樣憑藉著他們的毅力,創造了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舉動。
  • 紅軍長徵時走過的這片「草地」,埋葬無數烈士的生命,現成風景區
    長徵精神是我黨在歷史實踐中得出的偉大經驗,也是民族的寶貴財富。如今回顧那漫長的路途,不禁感嘆這真的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壯舉。長徵的時間跨度包括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之間,當時的中國工農紅軍作出了戰略轉變。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戰敗後,中央紅軍主力為了逃避包圍追擊我軍的國民黨軍隊,被迫改變戰略,撤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
  • 長徵記憶:「二萬五千裡」背後的生死較量
    整個來看長徵到達陝北後,各個部隊加起來,過去有的說25000人,現在來看是30000人左右。2016-09-14 13:34:43中國網: 說到了「25000」這樣一個數字,說起紅軍長徵在很多人的概念裡都會覺得是「二萬五千裡長徵」。
  • 解讀長徵(6):紅軍長徵二萬五千裡是如何統計的?
    央廣網8月24日消息 提到長徵,人們馬上聯想到的是「二萬五千裡長徵」。可是,紅軍走的「二萬五千裡」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其實,現在大家說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以紅一方面軍的行程路線長度為代表的。紅一方面軍長徵的行程裡數統計和提法有一個發展過程。
  • 紅軍當初過的草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如今它又是什麼樣的呢?
    聽老一輩的人說當初過草地的時候有三怕!,幹吃的話特別的難受,而且沒有乾淨的水喝,如果遇見下雨的時候,青稞麥被淋溼了就會變成疙瘩特別的難以下咽,一部分的紅軍就在草地裡默默的犧牲了,不過最終紅軍們憑藉堅定的信念終於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