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張文宏在「第11屆財新峰會」上表示:「全球疫情達不到平衡,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中國從也不能完全開放。新冠疫苗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如果不出意外,2022年春天,我們能重新背起行囊,到世界各地去走一走了。」
張文宏表示,對於抗擊疫情,中國已形成完善的戰略和積累豐富的經驗,但仍面對極大的境外輸入風險,在未來一到兩年,疫苗未普遍覆蓋前,要堅持快速反應、精準防控、動態清零的策略。
旅遊業是基於人員流動的行業,在疫情之後,流動性遭遇凍結,是各行各業中受疫情影響最為顯著的行業之一,並且還有傳導效應,對於所在地區的連帶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一是所有想出去旅遊的人。當今社會,旅遊已經成為人們品質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往每年,每個家庭或者個人都會利用節假日或者公休,有計劃地安排陪老人孩子或者親密的伴侶來一次旅行,去全國或者世界各地去看欣賞美麗的山水,去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國內各景區旅遊人群的人從眾充分說明了人們旅遊的強烈需求。
而今年的疫情,將很多人的旅行計劃生生的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畢竟旅遊不是生活必需品,而只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奢侈品,而天氣變冷以來,國內部分地區零星地冒出個別疫情,又把人們剛剛恢復的旅遊的信心給打消了,更多的人把出外旅行的計劃再次往後推延了。
一是旅遊從業人員。這個預言讓很多旅遊從業人員,尤其是出入境遊旅行業務的從業人員心裡哇涼哇涼的,2020年,已經是旅遊業受創傷最大的一年,從清明、五一盼到暑假,從暑假又盼到國慶中秋,國慶中秋剛剛恢復的旅遊的信心又被全球疫情的反覆和國內零星冒出的病例所打擊,這2021年還是無望,2022年才能看到希望,出入境遊的從業人員,要麼轉向國內遊市場,要麼退出旅遊市場,從事副業或者乾脆轉行。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11月4日發布預測,如果防疫禁令一直持續,今年全球旅遊業將減少1.74億個工作崗位。
這個天文數字已經是下修後的結果了,在今年6月,該理事會曾預測,今年旅遊業將減少1.97億個工作崗位。預測好轉的原因在於,中國國內旅遊業的強勁復甦和其他個別國家旅遊業的恢復。
根據二十國集團(G20)旅遊部長會議在10月7日發布的會議公報顯示,旅遊業在2019年貢獻了全球GDP的10.3%,直接或間接創造了3.3億個就業機會。
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旅遊業較去年同期將出現60%~80%的衰退。
張文宏大夫預測,2022年春或可全球旅行!
但其實,國內疫情控制得相對穩定,喜歡旅行的朋友,也不用太過擔心,在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可以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可能國內名山大川等知名景點你都去過了,還有很多未經過度宣傳和開發的小眾地方,古樸的山莊或者充滿鄉土氣息的農村,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惟願全球共攜手,早日打敗可惡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