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四——能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傅顯明指出,在東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一樁樁發展奇蹟,湧現了一個個傑出人物。究其原因,是東陽人具有五大特質:勤、勇、韌、能、義。

1月6日起,推出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激勵每一位東陽人傳承和弘揚這五大特質,用「和」「合」之力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

能文善武「東陽幫」

匯聚發展「正能量」

——論東陽人特質之「能」

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傳承,造就了東陽人「勤」「勇」「韌」「能」「義」的特質,勤和能是最顯現的。面對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陽人靠勤,讓自己有飯吃;靠能,讓自己吃好飯。

東陽人之「能」,體現在心靈,能文能武,英才輩出。

東陽自古多英才。歷史上曾出過305名進士,足以說明東陽人能文;而今的東陽,更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百名博士匯一市,千位教授同故鄉」,發展到如今的「十百千萬」的盛況:東陽籍院士有13人,東陽籍高校校長、科研院所領導有100餘人,東陽籍博士有1300餘人,東陽籍教授或有高級職稱的知識分子超過10000人。讓人更稱奇的是,東陽雖然沒有出過一個文狀元,卻出了6名武狀元,現有東陽籍將軍21位,足以佐證東陽人能武;在東陽歷史上,文武全才也不在少數,如北宋初年的滕元發、南宋官至宰相的喬行簡。

東陽人之「能」,體現在手巧,能工巧匠,走南闖北。

「一把磚刀一把鋸,哪裡賺錢哪裡去」,為了養家餬口,許多人憑著一技之長出門攬活。以建築工匠為核心,以東陽傳統手工業匠人為主體,形成了全國三大建築行幫之一的「東陽幫」。從宮廷官舍到民間建築,都有東陽匠人智慧的結晶。改革開放之初,東陽就有十萬建築大軍走南闖北,很多當年的建築工人後來都成長為企業家。如今,全國各地都有東陽建築企業的身影。東陽人精工善藝、技壓群芳,木雕竹編冠絕天下。全國400多名工藝美術大師中,東陽就有11位。磨礪千年技藝,東陽木雕被譽為「四大木雕」之首,無論是杭州靈隱寺、無錫靈山梵宮,還是德國迪恩中心公園、日本岱宗山天德寺,都留下了東陽木雕藝術的深刻印記。無論是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峰會,還是首屆進博會、澳門回歸20周年慶典……這些年,東陽木雕已經成為中國主場外交和重大活動展示傳統文化的首選。

▲G20杭州峰會上的東陽木雕作品

東陽人之「能」,體現在目光遠,能抓機遇,變「不可能」為「可能」。

無山水之奇、無交通之便、無文化之勝,徐文榮抓住《鴉片戰爭》拍攝的機遇,先後建成了廣州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圓明新園等30多個大型實景基地和100餘座高科技大型室內攝影棚,橫店成為全國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1400多家影視企業入駐,全國排名前十的影視企業有八家入駐,全國每年拍攝的古裝劇七成出自這裡。如今的橫店,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之一,並正在向「全球最強的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基地」邁進,可謂是無中生有、橫空出世、點石成金。在2000年前後,許多在廣東等地紅木家具廠打工的東陽人,雖然當時只是木雕師傅、木匠師傅、油漆師傅,卻學會了紅木家具生產的整個流程,抓住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木家具產業發展機遇,回鄉辦起了一家家紅木家具企業,把木雕與紅木家具有機結合,讓東陽這個沒有紅木原材料的地方,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銷售基地之一。

東陽人之「能」,體現在要求高,追求極致,要幹就能幹好。

東陽人骨子裡始終有著一股追求極致、不甘居人後的精神,幹就要幹到最好、幹就能幹到最好。東陽人的追求極致,在建築業上體現明顯,在代表中國建築工程領域最高榮譽的「小金人」——魯班獎上,從1997年浙江省財政廳綜合辦公樓獲得首個魯班獎後,東陽人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年來,東陽建築企業已累計創魯班獎43項,排名全國縣市級第一。僅中天建設集團,就已創魯班獎25項,其中張躍仁創了3項,蔣超民、吳小明各創了2項。

正是這種「能」的特質,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東陽人創造了全國最大的影視城——橫店,全國十大民營建築企業——中天、廣廈,全國第一個專業木雕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全國最大的磁性材料生產企業——橫店東磁,全國最大的縫紉機配件銷售市場——虎鹿縫配城,全國十大名村之一——南馬花園等一系列發展奇蹟。正是這種「能」的特質,在外東陽人創辦的企業,上市公司已經超過30家。

正是東陽人的「能」,在上百年乃至上千年歷史傳承中,為東陽贏得了「教育之鄉」「建築之鄉」「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正是東陽人的「能」,贏得了「婺之望縣」的美譽。

東陽人有本事、能力好,這是好事。但有的人把自己的「能」用錯了地方,在生活上、攀比上逞能,在虛榮上求「最」。改革開放初期,有的村裡,富裕起來的村民,比的是誰家的樓造得更高、更好,於是乎,你造三層我四層,甚至有的造到七八層。不僅勞民傷財,還影響了鄰裡關係。個別能人當了村幹部,把「能」放在謀私利上,誤村害人,甚至成了「罪人」。

新時代,東陽人之「能」需要在揚棄中重新賦能。傳承優秀文化,創新發展之路,讓東陽的發展具有無限可能。前不久,在重慶採訪時,80後的朱寶介紹說,重慶網紅景點洪崖洞的木雕,是其父朱華龍設計的。這位東陽籍的珠寶設計師堅信青春正能量,將眼光投放在「高端私人定製珠寶」領域,融入木雕元素,還創造性地在古法黃金雕刻上採用了木雕技藝,作品受到許多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家和萬事興,合力促發展。讓我們牢牢把握「五個關鍵時期」帶來的發展機遇,挖掘動能、激發潛能,匯聚起內外東陽人的磅礴力量,合力譜寫東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人 物 】

張向榮:

讓紅木家具屢登國際舞臺

東陽人骨子裡始終有一股追求極致、不落人後的精神,幹就要幹到最好、幹就能幹到最好。

市明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向榮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從3600多個日夜的學徒生涯到開辦夫妻小作坊,從締造亞太級頂尖設計研發團隊到紅木家具屢屢閃耀國際舞臺,張向榮始終堅守工匠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推動明堂紅木在全國超萬家紅木企業中脫穎而出,產品銷量、口碑連續多年遙遙領先。

堅守工匠精神 打磨精品家具

1988年,張向榮南下廣東做學徒,從此與「木」結緣。他潛心鑽研、刻苦練習,終於掌握了這門安身立命的手藝。

1998年,張向榮以2000元為啟動資金,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作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陸光正的入室弟子,張向榮恪守師訓,用心打磨生產精品家具。引進先進設備,全面推行標準化建設,同時強化員工技能培訓,從源頭上提升產品品質。在產品研發和設計上,明堂紅木也走在紅木家具行業前列,通過組建產品設計開發團隊,與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家具設計師合作,公司產品出新率達15%。

「從木材到精美家具,要歷經上千次打磨。」張向榮說,「作為企業掌舵人,我立志成為一名擁有真才實學、精通傳統文化的能工巧匠,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建智慧明堂,樹行業標杆」,是張向榮孜孜以求的目標。生產經營過程中,張向榮一直把產品品質放在首位,每一道工序都嚴把質量關,確保明堂出品必屬精品。在他的帶領下,明堂紅木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產品」「中國紅木家具十大品牌」等近百項榮譽。他本人也兩度獲評「中國紅木家具行業風雲人物」。通過調整、升級、淘汰、開發等多種手段並行,如今,明堂紅木已實現有效的產品層級區分與營銷區分。

屢登國際舞臺 弘揚文化自信

精心製作第七屆軍運會開幕式上用於致辭的講臺和中方領導人使用的紅木軟包座椅;二進「進博會」,登臺浙江館唱主角;歷時3個月,為澳門回歸20周年慶典定製「十方對話桌」……

從2016年把紅木家具擺進G20杭州峰會主會場開始,明堂紅木屢屢登上國際舞臺,傳播中國紅木家具好聲音。

不僅要把企業做大做強,還要憑一企之力,為中國紅木家具行業「賦能」。「北至北京雁棲湖,東到青島奧帆中心,西抵武漢體育中心,現在我們又把南方的界限從廈門延伸到澳門,初步構成了明堂紅木產品參與重大國際國內活動的閉環。」張向榮說,這為明堂紅木拓展海外市場夯實了品牌基礎,也為中式生活美學的傳播提供了更大可能。

張躍仁:

以匠心打造優質建築

有一個詞叫「能工巧匠」,有一種精神叫「工匠精神」。從業三十多年來,中天控股集團董事張躍仁堅持以匠心打造最優建築,將「能工巧匠」的「能」字發揮到極致,讓上海萬科城市花園、上海梅山大樓、西安豪盛時代、西安都市之門等一座座優質工程矗立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東陽人要麼不幹,要幹就要幹得最好,幹就能幹到最好。這是東陽人骨子裡就有的匠心品格。」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躍仁認真地說。

初出茅廬,便學到何為「能」。1987年,張躍仁在浙江建築工業學校畢業後,便來到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中天控股集團前身)工作。初出茅廬的他,便有幸跟著時任公司副總經理的樓永良前往上海工作,擔任上海公司質安科科長。當時樓永良「抓質量、講誠信、善待員工」的工作作風,給張躍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領會到了「每建必優」的匠心精神。

將「能」字融入項目細節中。在擔任項目經理後,張躍仁每承接到一個項目,就會根據項目的特點,採用BIM技術,確定項目的重點、難點、特點,制定項目創優目標,圍繞目標組建優秀班組,選用優質的建築材料和設備以及施工工藝。在項目建設中,他更是專注細節、嚴把質量關,專心、專注把工程按照要求全面做好。比如,高質量的樓梯水泥砂漿粉刷是項目建築施工中的一個難題,由於每個工人的手法不一樣,常常會出現水泥砂漿樓梯和踢腳線色澤不同、樓梯踏步高低不一致以及成品保護難等問題。在萬科金域華府施工現場,張躍仁發現了這一問題,當時幾幢樓都已經粉刷了七八層的樓梯,他要求工人立即停止施工,將已經完成的敲掉重新做。他和技術員、工人一起研究探討,邊做邊思考,返工十多次,終於總結出一套採用地磚防滑條固定的工藝流程,這個工藝既提高了觀感和實體質量,也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便於日後的維修、保養。

將「能」字落實到工程管理上。在工作中,他大力推進標準化管理,建立責任清單,把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位,定期檢查,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打造「能工巧匠」隊伍,積極推行「專業人做專業事」,組建了樓梯、屋面、安裝、油漆、密封膠、防水和鋪貼等專業創優小班組,施工質量與工程單價掛鈎,提高施工人員待遇,將專業的施工人員長期留在團隊中。在張躍仁底下的班組中,超過20年以上的「熟練工」很多,最長的工齡達到了27年。每年,張躍仁都組織施工人員外出學習三四次,向優秀的項目取經,提升工人的施工水平。

「能」字當頭,敢想敢做。近年來,張躍仁負責的施工項目遍布上海、江蘇、陝西、北京、貴州等省市,合同履約率、工程合格率保持100%,3次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3次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3次獲得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獎、4次獲得國家三A級安全文明工地獎、5次獲得上海市優質工程「白玉蘭」獎、22次獲得陝西省優質工程「長安杯」獎等。他是創優達人,是中天創優大戶,是業內創國優最多的項目經理之一,3次獲得全國優秀項目經理,2次獲得魯班獎項目經理,3次獲得全國優秀建造師的榮譽,極好地詮釋了東陽人的「能」,東陽人的匠心品質。

【評 論】

能想 能幹 能拼

(市博物館館長 陳榮軍)

去年10月16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申報的3處古建築榜上有名。入圍「新國保」,難度係數堪比選秀,而東陽做到了,這都離不開一個「能」字。

「能」不僅包括具備幹事創業的能力,還包括謀事在人、人定勝天的主觀能動性,為了達到目標盡己所能、誓不罷休的精神。一句「我能行」,包含著我對「能」這個字的理解和態度。

二十年來,東陽文博事業高速發展,東陽博物館「從無到有」,文博事業「由弱到強」。這些年來,隨著市博物館的開館,東陽文物終於實現了有館可藏、有館可展,中國木雕博物館的開館,更是使得東陽木雕的傳承和發展有了更好的平臺和依託。不僅如此,「中國東陽龍」「東陽盾龍」、吳山90多個恐龍腳印等恐龍化石資源相繼現世,更是讓「中國恐龍之鄉」實至名歸……

東陽文博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能想、能幹、能拼的文博人的努力。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在今後,更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擔當,走好屬於我們的長徵路。當然,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進博物館,走近文物,甚至投身到文物保護的事業中來,努力形成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新格局,讓寶貴遺產世代傳承,為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東陽不乏能文能武奇才

(廣廈學院婺文化研究所所長顧旭明)

東陽人歷來多能。所謂「能」,我認為至少有三層含義:一是能幹,能幹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只想著怎麼才能把事情幹好,走南闖北的東陽人雖在外從事著各行各業,但大家都憑藉著這種能幹的做事態度,得以在外鄉立足;二是能力,即做事情的本領,這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也即所謂憑本事吃飯,東陽「三山夾兩盆」,人均耕地面積少,這意味著東陽人要放下鋤頭去學手藝謀生,也因此形成了能工巧匠輩出,大師能手繼踵的局面;三是能為,就是能為他人不能為之事,有一種創新創造精神,正是本著這樣的精神,一批批東陽人才能書寫出一個又一個有著東陽標籤的傳奇。

「能」,還可以理解為能文能武,縱觀東陽歷史,不乏有這樣的奇才。如北宋初年的滕元發(現為吳寧街道人),不但詩文稱雄一時,還具有將帥之才,他多次鎮守邊關,威行西北,號稱「名帥」。除滕元發外,南宋時期郭宅的郭氏家族也多能人名士。據南宋思想家、文學家陳亮的文章記載:他們的祖輩「徒手能致家資巨萬」,富裕起來的郭氏家族,把錢投向了教育,先後辦起石洞、西園等書院,開創了東陽地方家族「富而後辦學」的優良風尚。還有南宋官至宰相的喬行簡,恪守呂學「以廣大為心」的學說,常常勸告皇帝「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以為根本」,也就是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他還曾經主持過當時的工部事務,參與南宋皇城的建設等。

原標題:《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四——能》

相關焦點

  • 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四:能
    面對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陽人靠勤,讓自己有飯吃;靠能,讓自己吃好飯。東陽人之「能」,體現在心靈,能文能武,英才輩出。東陽自古多英才。正是這種「能」的特質,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東陽人創造了全國最大的影視城——橫店,全國十大民營建築企業——中天、廣廈,全國第一個專業木雕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全國最大的磁性材料生產企業——橫店東磁,全國最大的縫紉機配件銷售市場——虎鹿縫配城,全國十大名村之一——南馬花園等一系列發展奇蹟。正是這種「能」的特質,在外東陽人創辦的企業,上市公司已經超過30家。
  • 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二——勇
    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傅顯明指出,在東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一樁樁發展奇蹟,湧現了一個個傑出人物。究其原因,是東陽人具有五大特質:勤、勇、韌、能、義。1月6日起,推出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激勵每一位東陽人傳承和弘揚這五大特質,用「和」「合」之力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
  • 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二——勇
    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傅顯明指出,在東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一樁樁發展奇蹟,湧現了一個個傑出人物。究其原因,是東陽人具有五大特質:勤、勇、韌、能、義。1月6日起,推出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激勵每一位東陽人傳承和弘揚這五大特質,用「和」「合」之力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
  • 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一:勤
    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上,東陽市委書記傅顯明指出,在東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一樁樁發展奇蹟,湧現了一個個傑出人物。究其原因,是東陽人具有五大特質:勤、勇、韌、能、義。1月6日起,東陽日報推出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特刊,激勵每一位東陽人傳承和弘揚這五大特質,用「和」「合」之力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
  • 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一——勤
    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傅顯明指出,在東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一樁樁發展奇蹟,湧現了一個個傑出人物。究其原因,是東陽人具有五大特質:勤、勇、韌、能、義。1月6日起,推出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激勵每一位東陽人傳承和弘揚這五大特質,用「和」「合」之力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
  • 勇往直前無所懼 勇挑重任有擔當——論東陽人特質之「勇」
    東陽建縣1800多年,古往今來,從不乏大智大勇之人。東陽人既勤奮,又勇敢,文能定國,武能安邦。無論是從軍、從商,還是從藝、從學,東陽人把勇往直前、勇挑重任、勇於擔當的特質演繹得淋漓盡致,「勇」始終伴隨著東陽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東陽人之「勇」,表現在勇猛、果敢上。
  • ...弘揚東陽人五大特質 為東陽發展貢獻更強文藝力量 市文聯召開第...
    把握五個關鍵時期 弘揚東陽人五大特質 為東陽發展貢獻更強文藝力量 市文聯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8日 09:57:50 | 作者:黃永強 包康軒 | 編輯:劉海傑  8月27日下午,東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市行政中心召開
  • 為這位東陽人點讚
    「好人」都是我們的好榜樣!為他點讚!大家都在看: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一——勤直奔24℃!超級大回暖+氣溫過山車!本周東陽天氣有點凌亂一曲家鄉調,聲聲故裡情!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家鄉文藝展演節目(一)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文明浙江編輯:胡悅 張力
  • 把東陽人特質發揚在部隊 虎鹿鎮為10位新兵餞行
    把東陽人特質發揚在部隊 虎鹿鎮為10位新兵餞行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5日 18:50:56 | 作者:杜思遠 應仕強 | 編輯:董之震  9月5日下午,2020年虎鹿鎮「帶著家訓去參軍」新兵歡送儀式在該鎮蔡宅村蔡宅宗祠舉行。
  • 浙江東陽: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召開
    1月1日-2日,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在浙江東陽橫店召開,近千名海內外東陽人齊聚故鄉,互敘鄉情,共商大計,共圖新業。  千名博士匯一市,萬名教授同故鄉。自古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的東陽現有東陽籍院士13人,高校校長、科研院所領導100多人,博士1300餘人,教授以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0000餘名。人才資源是東陽發展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優勢是東陽發展最大的優勢。本屆東陽人大會的主題為「家和萬事興•合力促發展」,旨在凝聚起「五個關鍵時期」的廣泛共識,匯聚起內外東陽人共推家鄉發展的磅礴力量,傳承好「東陽幫·幫東陽」的優良傳統。
  • 東陽人素描
    一本區域文化性格之書《湖南人是天下的膽》對湖湘人作了解讀,那麼,對東陽人應當作何解讀呢?但百裡不同風,百年有異尚,如果以隆慶志的解讀觀照東陽人,未免膠柱鼓瑟。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就對上述說法進行了駁詰。即以當今東陽有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名列民營企業五百強、多名東陽籍浙商名噪華夏而言,也可證其「不習工商」之語屬於陳年老皇曆。老天沒有厚待東陽人。東陽地處浙江中部,山多地少,相對閉塞。且山無良材,地無富礦,土壤貧瘠,水旱災害頻繁。
  • 浙江東陽: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召開
    1月1日-2日,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在浙江東陽橫店召開,近千名海內外東陽人齊聚故鄉,互敘鄉情,共商大計,共圖新業。  千名博士匯一市,萬名教授同故鄉。自古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的東陽現有東陽籍院士13人,高校校長、科研院所領導100多人,博士1300餘人,教授以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0000餘名。人才資源是東陽發展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優勢是東陽發展最大的優勢。本屆東陽人大會的主題為「家和萬事興•合力促發展」,旨在凝聚起「五個關鍵時期」的廣泛共識,匯聚起內外東陽人共推家鄉發展的磅礴力量,傳承好「東陽幫·幫東陽」的優良傳統。
  • 為這位東陽人點讚
    「好人」都是我們的好榜樣!為他點讚!大家都在看:東陽人五大特質解讀之一——勤直奔24℃!超級大回暖+氣溫過山車!本周東陽天氣有點凌亂一曲家鄉調,聲聲故裡情!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家鄉文藝展演節目(一)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文明浙江編輯:胡悅 張力
  • 使命在肩、衝鋒在前,全力打贏五大會戰
    東陽發展正處在「五個關鍵時期」的非常之時,市委、市政府施以「五大會戰」的非常之策,這是立足實際、遵循規律、統籌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全市黨員幹部須以衝鋒陷陣、臨戰先登的狀態,打穩打贏每一戰,奮力奪取全面勝利。  打贏「五大會戰」,要凝聚思想共識,下非常之力。
  • 首部以「東陽幫」為題材的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打好東陽文化牌 講好東陽建築故事自古以來,東陽就以「百工之鄉」而聞名,南宋以來,東陽形成了以建築工匠為核心、以傳統手工業匠人為主體的「東陽幫」,與蘇州的香山幫、寧波的寧波幫並成為三大建築行幫。至明清民國,以泥工、木工為首的「東陽幫」,技藝和從業者達到頂峰,是江南人數最多,技藝最高,影響最大的建築行幫之一。
  • 副市長黃陽明:使命在肩、衝鋒在前,全力打贏五大會戰
    東陽發展正處在「五個關鍵時期」的非常之時,市委、市政府施以「五大會戰」的非常之策,這是立足實際、遵循規律、統籌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推動東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全市黨員幹部須以衝鋒陷陣、臨戰先登的狀態,打穩打贏每一戰,奮力奪取全面勝利。打贏「五大會戰」,要凝聚思想共識,下非常之力。
  • 匠心營造 信義傳承——首部以「東陽幫」為題材的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打好東陽文化牌 講好東陽建築故事自古以來,浙中東陽就以「百工之鄉」而聞名,南宋以來,東陽形成了以建築工匠為核心、以傳統手工業匠人為主體的「東陽幫」,與蘇州的香山幫、寧波的寧波幫並成為三大建築行幫。至明清民國,以泥工、木工為首的「東陽幫」,技藝和從業者達到頂峰,是江南人數最多,技藝最高,影響最大的建築行幫之一。
  • 「東陽幫」題材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東陽幫」題材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發布日期
  • 文創賦能,東陽旅遊全域皆景
    「作為工藝美術之鄉,木雕文化是我們的特色。」「我們是『東方好萊塢』,是世界的橫店。」「我們這裡有『國保』,傳統民居特色絕對鮮明。」……在東陽,特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以文化為依託的全域旅遊概念正在變得更深更廣,不論是標準化景區還是各具風格的鄉村旅遊,愈發鮮明的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在文創賦能下,東陽市全域旅遊發展優勢愈發凸顯,將在未來不斷實現新維度的躍升。
  • 東陽:奮進新徵程 展現新作為
    市委書記傅顯明在開班動員時強調,在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務必堅定扛起推動東陽「十四五」發展歷史重任,切實增強對黨忠誠、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奮進新徵程,展現新作為,奮力推進東陽高質量發展,為早日建成「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歌畫東陽」貢獻力量。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柳尊科主持開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