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遭遇「李鬼」?山寨店被判賠償3萬?

2020-12-19 唐邦智慧財產權集團

提起「永和豆漿」,許多人都不陌生。「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自1982年以來創立的知名品牌。2009年11月8日,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以下稱永和公司)成立,「永和豆漿」開始邁進大陸。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永和豆漿」已成為全國知名的連鎖品牌。與此同時,「永和豆漿」也遇到了很多知名品牌都面臨的問題——品牌維權。近期,「永和豆漿」就在一起商標維權案中勝訴。

「永和豆漿」一審獲賠3萬元

據了解,永和公司為「永和豆漿」系列註冊商標的商標權人,並將商標獨佔使用權許可給上海弘奇永和公司。

根據中國商標網數據,截至目前,永和公司共申請註冊了196件商標,包括「永和 YUNG HO」、「永和豆漿」、「永和豆漿 YONHO」、「稻草人」圖形、「永和豆漿撈 YONHO SOYLIFE HOT POT」、「YON HO」、「永和食品 YONHO」、「豆漿嫂」、「豆漿哥」等商標,涵括多個類別,且大部分已註冊成功。

因認為某餐館未經許可擅自在其經營的餐館門頭招牌及餐具上使用「永和豆漿」,上海弘奇永和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侯馬市某飯店及「美團」運營商三快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某飯店賠償經濟損失14萬元及合理開支1萬元。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某飯店在其門頭和餐具等處使用「永和豆漿」字樣,在餐具上使用與涉案商標近似的稻草人頭像,系在同一種服務上使用與涉案商標近似的商標,且容易導致相關公眾產生混淆。某飯店上述行為侵害了永和公司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商標專用權。

關於上海弘奇永和公司主張的涉案網站中的侵權行為,根據三快公司的說明,該網頁僅系信息展示頁面,而無法進行實際交易,且無法確認該信息的具體上傳者。至於三快公司是否應當就此項被訴侵權行為承擔責任,鑑於上海弘奇永和公司僅對三快公司提出下線涉案商家的訴訟請求,而三快公司在收到起訴狀後已經將涉案商家下線,法院不再對此進行評判。

據此,海澱法院日前審結了此案,判決被告某飯店立即停止涉案侵害商標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 3 萬元及合理開支 3000 元。

事實上,這已不是「永和豆漿」第一次以商標侵權為由提起訴訟了。

此前,永和公司還起訴了一家名為「橋頭永和豆漿」的豆漿店。

上海啟東蔡某因在店招上使用「橋頭永和豆漿」名稱且其中的「永和豆漿」字樣在門頭招牌中居於顯著位置,「永和豆漿」將其訴至法院,指控其構成商標侵權。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判令被告蔡某賠償原告「永和豆漿」經濟損失(包括為制止侵權發生的合理開支)5萬元。

近年來,企業遭遇商標侵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幹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註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對企業來說,全面預防商標侵權,被侵權時有法可依,首先要做到擁有註冊商標,商標註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即使遇到侵權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完全穩固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和佔有率。(圖片來自中國商標網截圖及網絡)

相關焦點

  • 李逵遇李鬼 棗莊一「永和豆漿」涉嫌侵權賠償3萬元
    原標題:李逵遇李鬼棗莊一「永和豆漿」涉嫌侵權賠償3萬元30日,記者從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一審審結了一起個體工商戶因未規範使用字號而侵害他人商標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案件
  • 被山寨的永和豆漿:江西改永禾河南添百年,為維權已打百場官司
    弘奇永和要求判令停止突出使用「永和豆漿」字樣,分別賠償經濟損失30萬,三案索賠共計90萬元。日前,海澱法院已經受理了這三案。如果說哪個品牌在全國各地的「李鬼」店家比較多,永和豆漿肯定能名列前茅。「永和」是中國臺灣新北市永和區的地名。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一群來自大陸的老兵迫於生計,在永和中正橋畔搭起了賣早點的小棚子。由於這些老兵手藝地道,使得以豆漿為代表的永和地區的小吃店聲名遠播。1985年,林炳生在臺灣取得了永和」豆漿類商品的註冊商標,同年設立食品廠成立弘奇公司。
  • 「手拌豆漿」事件牽出「李鬼」 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誰更無辜
    品牌混亂,「永和」系李鬼頻出日前,有網友爆出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的員工直接用手臂攪拌豆漿的視頻引發消費者關注。視頻顯示,一名身穿黃色上衣的工作人員正在用手臂攪拌桶內的豆漿。據稱,目前該店已被相關部門查封,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 被山寨的永和豆漿:他們為了維權已打上百場官司
    弘奇永和要求判令停止突出使用「永和豆漿」字樣,分別賠償經濟損失30萬,三案索賠共計90萬元。日前,海澱法院已經受理了這三案。如果說哪個品牌在全國各地的「李鬼」店家比較多,永和豆漿肯定能名列前茅。   「永和」是中國臺灣新北市永和區的地名。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一群來自大陸的老兵迫於生計,在永和中正橋畔搭起了賣早點的小棚子。由於這些老兵手藝地道,使得以豆漿為代表的永和地區的小吃店聲名遠播。1985年,林炳生在臺灣取得了永和「豆漿類商品的註冊商標,同年設立食品廠成立弘奇公司。
  • 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橋頭永和豆漿"被判賠償
    」名稱且其中的「永和豆漿」字樣在門頭招牌中居於顯著位置,真正的「永和豆漿」將其訴至法院,指控其構成商標侵權。弘奇公司為永和豆漿國際連鎖餐飲企業,以品牌授權方式發展加盟商和區域代理商進行特許經營。蔡某系啟東市永禾餐館的實際經營人,其經營的「橋頭永和豆漿」店位於啟東市匯龍鎮繁華地帶,其未經授權在門頭招牌、餐具上突出使用「永和豆漿」標識,並在「餓了麼」、「美團」網站上以外賣形式進行銷售,使得消費者誤認為其提供的餐飲服務與弘奇永和公司具有特定的關係,產生服務來源方面的混淆,構成商標侵權。
  • 永和豆漿商標訴訟已超百件,曾稱山寨負面事件讓其「躺槍」
    類似的「李鬼」門店在全國層出不窮,永和公司也頻頻「叫冤」。例如,2015年6月5日,永和豆漿官方微博就表示,近日有標題永和豆漿的負面報導在新聞上出現,內容中的山寨永和豆漿門店,「頻頻讓永和豆漿躺槍」。永和公司除了頻頻發布商標甄別小貼士外,還多次訴諸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 多家永和豆漿都是山寨店 永和稱河南授權店僅一家
    那「百年永和豆漿」呢?還有「永和大王」?昨日,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相關人士稱,河南只有一家獲得授權的永和豆漿店,位於鄭州市富田太陽城小區內。「其他打著『永和豆漿』旗號的門店均為山寨店。」  微博 多家永和豆漿店都是「山寨店」? 昨日,新浪微博上,新浪認證名為「永和豆漿官方微博」用戶的一條微博,讓不少河南網友大呼驚訝。
  • 永和豆漿稱遭遇「李鬼」 將繼續增加直營店數量
    每經記者 李嬌鳳 發自北京  昨日(5月23日),《城市信報》報導位於青島的一家永和豆漿店的餐具從不消毒,餿菜還照常銷售,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張總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永和豆漿的店面都是有備案的,但在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上並沒有我們的店面,報導中提到的那家店根本不是永和的,而是仿冒的。對於此事,公司會發表相關的聲明。」  「我們讓青島的同事去現場看了,那家店的LOGO、字體、店面的裝修等都很像真的永和豆漿店,但其實是假冒的。這種仿冒的情況太多了,我們也經常在打假,但真的是打不完。」
  • 永和豆漿微博回應:傳統永和豆漿屬於山寨手段
    來自瀋陽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在瀋陽也有傳統永和豆漿分店,與這裡的菜單樣式差不多,而瀋陽的永和豆漿店與該店在裝修上還是有些差異,餐具都是白色,餐單上也有很多菜式不同,比如就沒有海口的紅燒大排飯和香炸豬排飯等,而多了魚香肉絲或者咖喱雞飯。  服務員:我們是全國連鎖就是臺灣那家  「我們是全國連鎖的,就是臺灣那家。」
  • 威海美團外賣永和豆漿是山寨 相關部門:已進行查處
    消費者:這豆漿簡直太山寨了   楊先生提出這樣的要求,源於今年8月份他在一次在美團上訂豆漿時發現了「貓膩」。   「女朋友生病了想喝豆漿,我隨手點開了美團外賣,搜索『永和豆漿』後,頁面顯示了一家永和豆漿快餐,於是就下單了。」楊先生說,「當產品送到手裡時,我就後悔了,包裝上印著『高樂高永和』,簡直太山寨了!」
  • "永和"與"豆漿"不能隨意混搭 合肥多家永和豆漿店被判侵權
    昨日,記者從合肥高新區法院獲悉,目前已有多家店一審被判侵權,賠償了相應損失。  [維權]永和豆漿起訴合肥十多家店侵權  原告方為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弘奇永和公司)。其表示,「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自1982年以來創立的知名品牌。
  • 廈門無永和豆漿分店 中山路永和豆漿大王為「山寨」
    豆漿粉事件一出,記者致電永和豆漿上海總公司詢問後才知,永和豆漿在福建只有福州有分店,廈門從來沒有開設分店或者加盟店。這讓人大吃一驚,那我們曾經吃過的永和是啥?「山寨」?同樣是紅底白字,同樣是源於臺灣,連菜單也基本一樣……記者查詢到廈門永和有2家,分別在中山路和湖裡,在湖裡永和店內觀察了許久依舊不解。店主馬善福告訴記者,這的確不是永和豆漿,但卻有些淵源。
  • 「山寨永和豆漿」店遍布全國各地 消費者要擦亮雙眼
    假「永和豆漿」店員工無視豆漿衛生,直接用手臂攪拌豆漿,這屬於明顯的操作不規範行為,也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對「手攪豆漿」行為,要依法予以頂格懲罰,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之舉。但除了對「手攪豆漿」行為予以處罰之外,對假冒的「永和豆漿」店現象也要嚴加管理,切實整治「傍名牌」的「永和豆漿」店。這起「永和豆漿」店「手攪豆漿」事件,其實直接攪出了「山寨永和豆漿」亂象,遍布全國各地的很多「永和豆漿」店其實是「山寨永和豆漿」店,是假冒的「永和豆漿」店,數量多、分布廣。
  • 永和豆漿官微回應:傳統永和豆漿屬於山寨手段
    來自瀋陽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在瀋陽也有傳統永和豆漿分店,與這裡的菜單樣式差不多,而瀋陽的永和豆漿店與該店在裝修上還是有些差異,餐具都是白色,餐單上也有很多菜式不同,比如就沒有海口的紅燒大排飯和香炸豬排飯等,而多了魚香肉絲或者咖喱雞飯。  服務員:我們是全國連鎖就是臺灣那家  「我們是全國連鎖的,就是臺灣那家。」
  • 合肥永和豆漿被曝全是「山寨」 官方回應令網友大跌眼鏡
    合肥永和豆漿被曝全是「山寨」昨日有網友爆料合肥永和豆漿環境衛生問題,四人在永和豆漿吃完早點,全部中標,狂洩不止。之後@給永和豆漿官方微博,結果永和豆漿官方微博回應說目前合肥沒有他們的授權門店,並提醒網友謹防「山寨」——結論是合肥所有永和豆漿均是「山寨」,這的確令人大跌眼鏡。此事遭到不少網友強烈吐槽:有人表示「這種公開的、堂而皇之的假冒,為什麼能生存這麼多年,讓人匪夷所思」,有人遺憾「安徽省會合肥這麼大一地方會沒有永和豆漿官方店?」,也有人質疑「永和豆漿官方會允許別人以他的名義賣豆漿而顧若罔聞?
  • 永和豆漿:快餐店擅用 "永和豆漿" 字樣,美團需賠償 90 萬
    11月26日上午消息,據海澱法院官網消息,「永和豆漿」在大陸開展業務企業,即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因認為快餐店未經許可擅自在門店招牌及美團外賣網站上突出使用「永和豆漿」,遂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分別將青島市市南區永和豆漿華聯快餐店、市南區永和豆漿中山路快餐店和市南區臺食工坊小吃店訴至法院,且「美團」經營商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三案的共同被告
  • 合肥永和豆漿被指山寨貨 臺灣永和稱在肥無授權店
    昨晚,實名認證為永和豆漿的微博稱,該公司在合肥沒有授權店,該公司的LOGO是戴草帽的豆寶形象,拒絕山寨。該微博被合肥一些知名博主轉發後,在論壇和微博引發了強烈反響。合肥的永和豆漿是真是假?街頭探訪這麼多「永和」,讓人很難分得清今天上午,記者在市區分別走訪了多家永和豆漿店。
  • 蘭州街頭現「永積豆漿」 疑山寨「永和豆漿」
    近日有微博網友發博稱,蘭州街頭原名為「臺灣永和豆漿大王」的店鋪將門頭上的「和」字悄然加上兩點後變身為「臺灣永積豆漿大王」,許多細心的市民也發現了這一變化。「永積豆漿是山寨永和豆漿吧?」不少網友和市民對此提出了質疑。而永積豆漿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稱,「只是將名稱改變,產品並沒有變化,也並不是山寨永和豆漿。」
  • 「永和豆漿」遭遇商標侵權?這個案件很有意思
    原標題:「永和豆漿」遭遇商標侵權?這個案件很有意思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澱法院)針對原告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永和公司)訴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快公司)、侯馬市紫金山北街逸香緣飯店(下稱逸香緣飯店)侵犯商標權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逸香緣飯店停止侵權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3.3萬元。
  • 永和豆漿:拒絕仿冒山寨,為餐飲原創正名!
    隨著中國餐飲事業的蓬勃發展,如今山寨和抄襲,已對很多餐飲品牌的智慧財產權造成嚴重損害,維護智慧財產權已成為餐飲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在今天的餐飲界,假冒和抄襲成為非法獲益的捷徑,抄襲者更是比比皆是,抄襲商標、抄襲產品包裝、有抄襲店鋪裝修……抄襲者們個個蜂擁而上,明目張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