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帶動服務機器人產業進入風口期

2020-12-21 第一財經

下班之後懶得幹家務,無聊時想找樂子,生病時需要人照顧?今後,這些問題很可能都會隨著服務機器人的快速發展而得到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家用陪護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6.2%。中國老齡化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進入輕度老齡化水平。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老齡化將進入急速發展階段。

顯然,老齡化的加劇,伴生中青年人口增速下降,正為服務機器人特別是養老服務、家居服務等打開了市場空間。而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其定位就是服務。

當前世界服務機器人市場化程度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受簡單勞動力不足及老齡化等剛性驅動和科技發展促進的影響增長很快,marketmarket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12-2017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4%,到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行業空間巨大,中國作為後來者,增速將更快,在未來將具有比工業機器人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工業機器人產業正在形成規模

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2996臺,同比增長21.7%。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但工業機器人市場卻長期為外商壟斷。《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出臺後,機器人被提升至戰略新興產業,國內各地相繼出臺扶持政策,紛紛籌建和規劃機器人產業園區(基地)。

目前,中國正逐步形成瀋陽、重慶、上海和廣州四大機器人產業聚集地。其中,重慶號稱要打造「中國機器人之都」,而業界向來也有「北新松」、「南廣數」的說法。上海更是雲集了ABB、庫卡等世界巨頭,在研發、集成、應用等方面佔盡優勢。這四大區域,每個產業集群至少都是千億級別。

另外,僅今年,已有多達77個地方政府紛紛推出扶持機器人行業的計劃。深圳市政府計劃每年出資7600萬美元支持機器人行業,廣東省政府計劃今年出資5500萬美元,用於企業補貼和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首期規模200億元的先進位造業產業投資基金近日落地,投資先進位造業、傳統產業升級和產業布局的重大項目。

企業布局

據廣發證券統計顯示,目前,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產品大概有80 餘種,其中在市場上可查到產品信息的有34 種。從產業化的進程來看,目前無人機、掃地機器人和教育類場景的機器人會率先實現產業化,產業化的進程中,技術升級和成本降低是兩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事實上,作為高端製造新風口的機器人產業,正以快速在全球範圍內興起。一些機器人生產以外的企業看到了機器人產業強勢的發展苗頭,都紛紛投資布局。

而近期,美的、長虹、格力、海爾等家電業巨頭也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而近日據路透社消息,上海電氣等中國公司已經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進行了接觸,有意收購菲亞特旗下柯馬機器人業務。菲亞特有望藉助柯馬出售交易償還債務,為其耗資巨大的投資計劃提供資金。

華創證券指出,中國企業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既有家電企業自身生產中的自動化升級需求,也有行業低迷期家電企業追趕產業升級的迫切。因此幾乎在同一時間,幹了同一件事:推動家電的全面智能化,探索並布局人工智慧的商業新風口。

美國處於絕對霸主地位

美國《Robotics Business Review》作為世界上報導機器人產業最權威的機構之一,在2016年,該榜單公布了第四屆「全球最具影響50家機器人公司」,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未來全球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在這個榜單中服務機器人佔據的2/3的比例,服務機器人中美國又佔據2/3。其中,美國的服務機器人企業,既有Google、亞馬遜這樣的上市公司巨頭,又有Jibo、Seegrid這樣的初創企業。據記者統計發現,美國2016年企業的數量相比2015年增加5席,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是絕對的全球霸主。除美國外,日本、英國、德國等表現也不錯。雖然中國近來正在機器人領域快速發展,但是中國僅有大疆無人機一家服務機器人企業上榜。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2014年是國內初創公司成立高峰,北京和廣東公司最多。一共有48家公司成立,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和廣東最多,主要受北京創投氛圍和廣東創新氛圍影響。

雖然草根企業和行業巨頭開始紛紛布局服務機器人領域,但原徠斯機器人高級經理屠崴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國,製造業往往缺乏流動性和創新試錯的機會。製造業傾向理性,不衝動,需要反覆驗證。而這恰恰是很多草根初創企業缺乏的。

相關焦點

  • 新四世同堂的幸福與煩惱:超老齡化社會危、機並存
    進入門檻高、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不利於社會資本的引入,將成為養老產業發展的瓶頸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陽、孫曉輝  面對老齡化這一內涵龐雜而深刻的社會學概念時,很多人難以提供清晰的解答。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老齡化社會」+「準備好了嗎」,得到了1200多個新聞報導結果,最早的文章寫於2004年。
  • ...開始邁入老年階段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進入人口深度老齡化社會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記者王啟慧)《「十四五」時期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建議報告》(以下簡稱《建議報告》)發布,《建議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進入人口深度老齡化社會,「60後」一代成為老年人口重要組成部分,其需求格局也將隨之發生明顯變化,更加看重生活質量,而不是僅僅滿足於生存型
  • 2019年上海市人口老齡化現狀、人口預期壽命及養老服務產業現狀
    一、上海市人口及老齡化率上海是我國經濟金融中心,也是最早一批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城市,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4.36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數量為1450.43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2.86萬人
  • 機器人總動員!2022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超120億元
    根據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到2022年,本市機器人產業實力穩步提升,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逐步完善,形成機器人產業鏈分工合作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市經信局對外介紹,本市將依託一批創新實力強、產業基礎好、市場成長快的骨幹企業,培育形成以醫療健康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四大整機加關鍵零部件為主導的「4+1」發展格局,重點推廣四大產業創新模式,激活三大應用服務市場,破解兩大產業協同路徑,構建具有北京乃至京津冀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策源地和應用示範高地
  • 朱勇: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朱勇: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全國居家養老狀況調查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7月30日電 (鄭小紅 劉佳玲)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全國居家養老狀況調查組委會主任朱勇30日在此間表示,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今後,政府將採取積極措施,培育居家養老產業企業及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朝產業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 手術機器人上崗,醫療行業已進入智能時代
    引言: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機器人慢慢嶄露頭角,進入大眾的視線。那麼,手術機器人能否突破一眾醫療黑科技,從幕後走向前臺?目前醫療機器人主要用於傷員的救援、轉運、手術和康復,按用途大致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健康服務機器人等。其中,手術機器主要包括腹腔鏡、骨科、神經外科等類型,因具有定位準確、動作精細、避免疲勞的有優點,可用於心臟、膽囊、脊柱等多種疾病的外科手術上。
  • 疫情之後,如何重新審視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問題?
    在2015年,已經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按照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會有157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人口老齡化。這是一個人口變化必然的過程,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社會經濟越發達,人就越不想生孩子,或者生得少,壽命則會延長。
  • 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園
    本項目即位於湘陰縣洋沙湖產業園鍵銘大道與將軍路交匯處,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並且在當代,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經是代表一個國家的發達水平。1、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的現行發展狀況首先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進入產業化階段,目前,我國智能測控裝置和部件在儀器儀表、包裝和食品機械、工程機械、環保機械、重機、印機等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進入產業化階段。
  • 江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65歲以上老人佔比達15.38%
    一年新增近37萬老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近260萬人……15日,省民政廳、省老齡辦發布的最新版「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顯示,江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率居全國各省份之首,老齡化形勢愈加嚴峻。  國際人口學會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或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20%,就是「深度老齡化」。按這一標準,江蘇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而亞太及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正愈演愈烈。  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 人口老齡化將推動健康產業保持20%增速
    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在會上說,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保險行業緊緊圍繞我省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湖北省保險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在促進全省經濟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 日本1970年就進入老齡化社會,為何依舊能「老而不死」?
    01 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一是指老齡人口在總人口佔比上不斷上升的一種社會變化趨勢;二是指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中呈現出老年化狀態。【圖】人口老齡化成倒人口比例倒三角發展眾所周知,我國由於人口基數大,加之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等原因,也逐步邁向了老齡化社會。但今天的日本,老齡化問題卻是來源已久。早在二戰之後,日本的政治經濟發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特別在製造業方面更是出現了日漸萎靡的狀態。
  • 洛陽機器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近年來,老工業基地洛陽市的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已呈集群發展態勢,成為全省唯一以工業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在洛陽洛調研時都對洛陽機器人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寄予厚望。洛陽機器人產業現狀如何?其發展有何獨特優勢?還需要解決哪些瓶頸難題?對全省創新創業發展有什麼啟發……本報今起推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系列報導」,一一進行解析,以饗讀者。
  • 服務機器人來了!弗徠威探索智慧社區新模式
    明發集團副總裁鄭勤剛稱,引入弗徠威機器人,建立南京首個高端智慧社區,乃至江蘇省首個機器人智慧社區,這體現了公司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在當日的致辭中表示,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社會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方式也在變化。服務機器人作為國家戰略新型產業,房地產作為重要的傳統產業,二者的融合將創新出一批新業態,新模式,也會帶來新機遇。    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把我們從網際網路時代帶入了人工智慧時代。
  • 老齡化催熱「銀色產業」 各地探索醫養結合多元發展
    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加快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近年來,各地通過試點醫保跨省結算、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使用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方式,在推進醫養結合上積極探索,亮點紛呈。
  • 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謝伏瞻特別囑託洛陽市負責同志:對洛陽智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希望你們真正把機器人產業打造成河南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一個龍頭,帶動全省科技創新,促進裝備製造業大踏步前進,真正代表和體現河南工業發展的標杆和水平。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而亞太及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正愈演愈烈。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 滿足老齡化社會金融需求
    原創 趙媛 中國社會科學網10月16日,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舉辦主題為「2020年老齡化社會」的視頻會議,聚焦長壽時代的養老金融服務。
  • 從平昌機器人「冬奧會」看韓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野心
    韓國機器人產業再度崛起   機器人業內人士都知道,韓國一直保持著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第一的位置,但實際上,韓國在機器人產業的起步比日本要晚,上世紀90年代初建立了產業體系後,直到2004年受到當地政府項目推動,才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 美的與安川電機設立兩家合資公司 進軍機器人產業
    牽手全球四大機器人製造商之一的安川電機,意味著美的集團「智能戰略」的擴張——從「智慧家居」擴展到「智能製造」。這兩家合資公司分別聚焦工業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以把握中國製造業升級和老齡人社會的商機,將為美的集團未來的發展開闢「第二條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