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後懶得幹家務,無聊時想找樂子,生病時需要人照顧?今後,這些問題很可能都會隨著服務機器人的快速發展而得到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家用陪護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6.2%。中國老齡化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進入輕度老齡化水平。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老齡化將進入急速發展階段。
顯然,老齡化的加劇,伴生中青年人口增速下降,正為服務機器人特別是養老服務、家居服務等打開了市場空間。而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其定位就是服務。
當前世界服務機器人市場化程度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受簡單勞動力不足及老齡化等剛性驅動和科技發展促進的影響增長很快,marketmarket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12-2017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4%,到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行業空間巨大,中國作為後來者,增速將更快,在未來將具有比工業機器人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工業機器人產業正在形成規模
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2996臺,同比增長21.7%。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但工業機器人市場卻長期為外商壟斷。《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出臺後,機器人被提升至戰略新興產業,國內各地相繼出臺扶持政策,紛紛籌建和規劃機器人產業園區(基地)。
目前,中國正逐步形成瀋陽、重慶、上海和廣州四大機器人產業聚集地。其中,重慶號稱要打造「中國機器人之都」,而業界向來也有「北新松」、「南廣數」的說法。上海更是雲集了ABB、庫卡等世界巨頭,在研發、集成、應用等方面佔盡優勢。這四大區域,每個產業集群至少都是千億級別。
另外,僅今年,已有多達77個地方政府紛紛推出扶持機器人行業的計劃。深圳市政府計劃每年出資7600萬美元支持機器人行業,廣東省政府計劃今年出資5500萬美元,用於企業補貼和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首期規模200億元的先進位造業產業投資基金近日落地,投資先進位造業、傳統產業升級和產業布局的重大項目。
企業布局
據廣發證券統計顯示,目前,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產品大概有80 餘種,其中在市場上可查到產品信息的有34 種。從產業化的進程來看,目前無人機、掃地機器人和教育類場景的機器人會率先實現產業化,產業化的進程中,技術升級和成本降低是兩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事實上,作為高端製造新風口的機器人產業,正以快速在全球範圍內興起。一些機器人生產以外的企業看到了機器人產業強勢的發展苗頭,都紛紛投資布局。
而近期,美的、長虹、格力、海爾等家電業巨頭也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而近日據路透社消息,上海電氣等中國公司已經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進行了接觸,有意收購菲亞特旗下柯馬機器人業務。菲亞特有望藉助柯馬出售交易償還債務,為其耗資巨大的投資計劃提供資金。
華創證券指出,中國企業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既有家電企業自身生產中的自動化升級需求,也有行業低迷期家電企業追趕產業升級的迫切。因此幾乎在同一時間,幹了同一件事:推動家電的全面智能化,探索並布局人工智慧的商業新風口。
美國處於絕對霸主地位
美國《Robotics Business Review》作為世界上報導機器人產業最權威的機構之一,在2016年,該榜單公布了第四屆「全球最具影響50家機器人公司」,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未來全球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在這個榜單中服務機器人佔據的2/3的比例,服務機器人中美國又佔據2/3。其中,美國的服務機器人企業,既有Google、亞馬遜這樣的上市公司巨頭,又有Jibo、Seegrid這樣的初創企業。據記者統計發現,美國2016年企業的數量相比2015年增加5席,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是絕對的全球霸主。除美國外,日本、英國、德國等表現也不錯。雖然中國近來正在機器人領域快速發展,但是中國僅有大疆無人機一家服務機器人企業上榜。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2014年是國內初創公司成立高峰,北京和廣東公司最多。一共有48家公司成立,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和廣東最多,主要受北京創投氛圍和廣東創新氛圍影響。
雖然草根企業和行業巨頭開始紛紛布局服務機器人領域,但原徠斯機器人高級經理屠崴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國,製造業往往缺乏流動性和創新試錯的機會。製造業傾向理性,不衝動,需要反覆驗證。而這恰恰是很多草根初創企業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