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東岙漁村,在海邊的特色民宿(鄭之越 攝)
洞頭東屏街道民宿一條街(鄭之越 攝)
編者按:在構建五大發展生態,建設國際時尚智城的新徵程中,洞頭區充分發揮海上花園自然生態良好的優勢,大力實施「生態+」「旅遊+」,在溫州各地的高溫預警中,洞頭借勢營銷,打造「避暑天堂星星故鄉」,推進全域景區化、經濟生態化,提升休閒旅遊,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通道。推出《清涼洞頭》,用上、中、下三篇文章,探析「避暑天堂星星故鄉」的潛力和優勢。今天刊出中篇,敬請垂注。
洞頭自然景觀的獨特優勢,不言而喻。但,僅依賴這一點,洞頭很容易淪為「一日遊」或「周邊短途遊」的過站。遊客千裡迢迢而來,只撩一眼就走,這顯然不是洞頭人希望看到的。
實際上,為發展避暑經濟,洞頭區近年來著力在漁家樂、民宿等旅遊產業配套服務上面下工夫,向國內一流的避暑目的地——海南島看齊。用自然環境吸引遊客,進而把自然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用旅遊服務產業把遊客留住。
海鮮四季常有
到洞頭,不吃海鮮,等於白走一趟。要說當地的海鮮,尤以東岙漁村、九廳村為佳。
明海漁家燒,是當地一家老牌漁家樂,是僅有的三家緊靠東岙沙灘的店鋪之一。每次有外地遊客來光顧,老闆娘陳志紅就習慣性地推薦幾款時令海鮮和洞頭特色菜。
「現在的時令海鮮,有赤蝦、梭子蟹、辣螺等各種螺,還有子梅魚。特色菜嘛,紫菜丸、貓耳朵、錦粉面、羊棲菜,都不錯。」陳志紅熟練地介紹著。這幾天,隨著部分漁船解禁出海,客人的選擇也更多了。
不過,到東岙漁村遊玩的遊客不用挑季節和時間,因為在這裡的海鮮排檔,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海產品。為應對禁漁期,陳志紅等商戶在每年禁漁期來臨前的一個月租用冷庫,用數十萬元的資金囤積冰鮮海產品,「口感跟剛剛撈上來的幾乎沒差別。」
樂清柳市的潘先生,前幾天就帶著親友一行6人跑來嘗鮮。「在樂清也能吃到,但比不上這裡的鮮。」原來,潘先生的一位親戚住在東岙村,每逢開漁季,他總是來一次「吃貨之旅」。
隔壁的阿梅酒樓,生意也不錯。在酒樓工作的陳後宏來自周邊的村子。他說,東岙村的海鮮夠鮮,這是出了名的,餐飲原本就是東岙優勢。如今這裡的沙灘修復完工了,吸引了一批遊客來玩水避暑,有人就開始做起了民宿,讓遊客吃好又住好。
民宿「遍地開花」
說起民宿,就不得不提位於半屏街道屏山中路的民宿一條街。
金麗瑋是民宿一條街上「海海人生」的老闆娘,也可以說是這條街的領路人。當年,她打開自家大門,做起民宿生意。後來,親朋好友甚至其他村的村民都開始效仿。
「海海人生」隔壁的「一簾海天」民宿,是葉香凝開的。葉香凝和金麗瑋是妯娌,2015年時,她也學著開始經營民宿。看著生意越來越紅火,今年5月,葉香凝花費百來萬元盤下二哥的房子,把「一簾海天」擴大了一倍。如今,以捕魚為業的丈夫,也經常來店裡幫忙打理生意。「我出海多少靠運氣,民宿生意年收入20萬元,妥妥的。」葉香凝的丈夫這樣說。
來自紹興的梁女士,這次是和同事組團來療養的。她說,在街上住民宿,海景房是療養期間的住所,很棒。
洞頭的民宿遍地開花已成事實。比如,經過入島交通咽喉處的元覺街道花崗村,人們總不免被眼前與眾不同的特色民宿所吸引。
8月7日,杭州人周女士帶著孩子,和朋友一起來洞頭避暑。他們入住的就是花崗漁村32號民宿。
「到洞頭是來對地方了。」周女士說,杭州已然成為「火爐」城市,今年夏天格外熱。於是,她趁著暑假帶著孩子來了一次海島避暑遊。
投資建設花崗漁村民宿項目的是溫州啟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行政經理謝京忠說,目前花崗漁村民宿共有4幢樓18個房間,今年4月底開始試運營。雖然沒有刻意趕在暑期前投入運營,但開業之初就客流爆滿的情景,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現在要提前一周預訂,連朋友找我挈籃子我也只能無奈謝絕。」謝京忠說,如何讓遊客留下來購物消費是他們重點考慮的問題。所以除了民宿外,今後還將打造一系列休閒娛樂設施,比如山頂的無邊泳池和陶吧,還有一處幾十畝的植物觀光園。
未來在花崗村內,他們將計劃打造一條特色小弄,當地村民可以沿小弄開店,銷售海產品以及特色工藝品等。
還能到臺灣觀光工場親手製作鳳梨酥
出來玩一趟,買紀念品給親朋好友,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去年10月,來自洞頭鹿西的鄭元平響應溫商回歸的號召,在家鄉開起了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
觀光工場的概念,源自臺灣,是一種集「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早年在廈門打拼的鄭元平,主要從事對臺貿易,2012年就在當地開起了大陸首家臺灣觀光工場,效益不錯。洞頭的這家觀光工場,可謂是廈門的翻版。
工場內,分為臺北、臺中、高雄等多個館舍,遊客可以在這裡買到來自臺灣的美食、調味料、廚具等。在洞頭館內,紫菜、羊棲菜等特產,同樣也是熱銷商品。
這幾天,鄭元平打算把原先的幾處鳳梨酥加工單位進行擴展,專門開闢臺灣鳳梨酥文創園。在文創園裡,遊客可以在專業糕點製作師的指導下,體驗製作鳳梨酥的全過程,並將做好的鳳梨酥帶走。
8月8日,衢州人葉先生在臺灣觀光工場內遊玩購物。他說,他是第一次來洞頭,原本是要感受一下這裡的清涼,但沒想到,「吃、住、行、購,樣樣齊全,配套那麼好。」
今年5月,台州的幾個旅行社與鄭元平的臺灣觀光工場合作,先後組織了7000多人來此地,這讓鄭元平一度應接不暇。於是,觀光工場又建起了可容納1000人同時就餐的宴會中心,還有海鮮燒烤等,來滿足遊客的需求。
鄭元平說,接下來他計劃將幾個館舍重新布置一下,再去趟臺灣,弄一些臺灣特色的裝飾品和照片,掛在牆上,讓臺灣味更濃。(記者 朱斌 蔣文澤 實習生 周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