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由讓-皮埃爾·熱內打造的當代巴黎童話,是最能代表法式浪漫的電影之一。
· 創作背景 ·
本影片是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去好萊塢拍攝《異形4》後回到法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創作原因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從1974年起就開始了劇本中的故事和回憶的搜集整理工作。他早年憑藉一系列頗有特色的短片確定了自己的電影風格,天馬行空、怪誕童話式的人物和故事成為他的標誌。這些特質讓他和另一位怪才馬克·卡羅一拍即合,1991年他們合作的《黑店狂想曲》以其奇譎詭異的想像力、天才的黑色幽默和獨特的視覺效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來熱內接受好萊塢的邀請,拍攝了《異形4》,可是這部作品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只能算是一部十分平庸的科幻片。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機制中,熱內的才華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熱內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他此後一直沒有接片,而是埋頭為自己的新片作準備,再度回到了個人化電影的道路上。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
熱內為這部電影作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尤其是非常注重片中一些毫不起眼但極具感染力的細節的處理,那些妙趣橫生的細節都是源自他自己以及所收集的一些真實的生活趣事,比如電影中尼諾收集快照亭的廢棄照片的想法。
熱內在電影拍攝現場
時代背景
黛安娜王妃之死是本片最為關鍵的一個時代背景,女主角艾米麗就是從電視中得知這個消息,意外地開始了一段幫助他人、邂逅愛情的奇妙之旅。黛安娜王妃1961年7月1日出生於英國諾福克,是愛德華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1981年7月29日與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結婚。她是查爾斯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的親生母親。1987年6月,黛安娜將她所拍賣的79件服裝所得350萬英鎊,全部捐給慈善事業。1996年8月28日解除婚約,1997年8月31日因車禍死於法國巴黎。
黛安娜王妃及車禍現場照片
由於黛安娜王妃的美貌、善良和敢於在保守的英國擺脫王室的束縛、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事跡,加之她死在巴黎,所以這件事在當時的法國具有相當大的話題性。影片中多次提到黛安娜王妃,不過大多是當作話題提起,並不是對她的崇拜或紀念。女主角艾米麗助人和追求幸福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和黛安娜有一定的相似性。
· 選角風波 ·
雖然奧黛麗·塔圖精靈般的表演讓這個角色成為影史最生動的女性形象之一,但她得到這個角色的過程十分波折。最初這個角色是為英國女演員艾米麗·沃森量身打造的。由於熱內喜歡在創作時事先把演員代入其中,在觀看電影《破浪》的時候,他被艾米麗·沃森在片中所表現出的勇氣和決心所吸引,於是以她為藍本創造了這個角色,取名為「艾米麗」。但是艾米麗·沃森不太會說法語,加上她當時接拍的電影《高斯福德莊園》與《天使愛美麗》的檔期有衝突,她只好選擇退出。
艾米麗·沃森在電影《破浪》中的扮相
接著導演還曾計劃讓凡妮莎·帕拉迪絲出演艾米麗,可惜由於專輯《Blisse》的發行以及與特瑞·吉列姆執導的《殺死堂吉訶德的人》檔期衝突,她不得不放棄此次機會。後來在法國拍戲的某天,導演路過一張海報,被上面的一雙烏黑、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吸引住了,海報上正是奧黛麗·塔圖在電影《維納斯美容院》中的宣傳照。於是導演約奧黛麗來試鏡,10秒鐘後他就確定由她來扮演艾米麗這個角色。
電影《維納斯美容院》海報
讓-皮埃爾·熱內和奧黛麗·塔圖在洛杉磯首映禮上
· 主創揭秘 ·
配樂|楊·提爾森
法國前衛音樂家楊·提爾森因在《甜蜜愛麗絲》《天使愛美麗》《再見,列寧》等多部影片中擔任配樂,成為世界矚目的文藝電影配樂大師。他十分多產,而且風格獨特,擅長結合多種樂器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節奏變化,這讓他的音樂充滿異國風情的韻味。
法國前衛音樂家楊·提爾森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原本想要麥可·尼曼為本片配樂,但未能找到他。後來有人送給熱內一張楊·提爾森的CD,這張CD的音樂類似極簡主義風格,但多種樂器的混合非常古怪。熱內立刻愛上了這種風格,買下版權後就在電影中直接大量使用這些現成的音樂。除此之外,楊·提爾森還重新創作了一個主旋律「艾米麗的圓舞曲」,這個曲子被重新編曲了很多次,貫穿地用在整部影片中。他在配樂中用鋼琴、小提琴、手風琴、鼓聲、口琴搭建了一個極度夢幻的巴黎,這張原聲專輯榮獲比利時電影節最佳電影原聲帶、美國娛樂周刊A-佳評、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提名。
· 致敬片段 ·
電影《蝕》中阿蘭·德龍在親吻女主角的後頸
本片中艾米麗在親吻尼諾的後頸
電影尾聲,艾米麗終於等來尼諾,他們互相親吻嘴角、後頸和眉梢。這是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對義大利著名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的電影《蝕》的致敬。
電影《墮落天使》中金城武用摩託車載著李嘉欣
本片中尼諾用摩託車載著艾米麗行駛在巴黎街道
本片的結尾,尼諾用摩託車載著艾米麗行駛在巴黎的大街上。這是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對王家衛執導的電影《墮落天使》的致敬。
· 社會評價 ·
本影片在法國上映後大受歡迎,僅前七星期就吸引了超過六百萬的觀眾,並且連續四星期高居法國電影票房榜首,打破了自1986年以來好萊塢電影長期壟斷法國電影票房榜的局面。各界影評人士對該片的評價更是眾口一詞的肯定,當時的法國總理利昂內爾·若斯潘和總統雅克·勒內·席哈克都對電影讚賞有加。
《天使愛美麗》登上《帝國》雜誌封面
本片還奪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大獎、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歐洲電影大獎等多個大獎,獲法國凱撒獎13項提名、英國金像獎9項大獎提名並問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成為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及慕尼黑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同時還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十大佳片」,入選多倫多電影節發布的「100部必看電影」名單、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的史上1000部最佳電影、英國《帝國》雜誌評選的100部最偉大的非英語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