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的喇叭聲音,不僅攆跑了夜市攤的客人,也驚擾了過往市民
昨天,《河南商報》報導了發生在駐馬店市團結路上的「喇叭戰爭」,商戶與居民因夜市問題互相鬥法,昔日熱鬧的團結路成了「戰場」。
專家認為,這場荒誕劇的根源,是政府部門對美食街與居民區的規劃不科學,矛盾發生後,多個部門亦未能及時化解。
截至目前,商戶與居民都沒妥協。駐馬店市副市長王明威帶隊從開封學習歸來後,多個部門對即將出臺的夜市管理辦法寄予厚望。
駐馬店市規劃局
小區規劃時並沒有美食街
報導發出後,引發多地市民、網友共鳴。包括北京、江蘇等地的讀者都給河南商報記者發來簡訊,指出是「規劃出了問題」。
「一個是規劃局規劃的小區,另一個是政府引導的美食街,兩個規劃打架,才是問題的核心。」鄭州一城市管理者說。
但當地官方並不認為規劃有問題。
駐馬店市規劃局審批科一負責人稱,團結路附近區域,在政府部門的規劃中都是居民區,規劃不會將商業區與居民區混到一塊兒,美食街審批時也一定會考慮到這個問題。「在規劃這個小區時,肯定沒有美食街。」駐馬店市規劃局一工作人員說。
不過,都市麗景小區的審批手續並不是駐馬店市規劃局批覆的,而是一個叫做「土地規劃處」的機構負責的。
「土地規劃處」是駐馬店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下屬部門,現在已經被撤銷。據開發區管委會宣傳部門介紹,後來「土地規劃處」的幾個人都因犯罪入獄,「都市麗景小區規劃檔案也沒移交,查不到了。」
多名都市麗景小區居民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們大都是從2006年開始陸續入住的,也就是說,規劃審批應該在2006年之前。
美食街主導部門
指定美食街也是為了集中管理
「美食街沒有經過規劃部門規劃。」駐馬店市規劃局市政規劃科一負責人說,這條美食街確實是由政府主導的。
在昨天的報導中,多名人士提到團結路美食街與2006年駐馬店市申請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有關。昨天下午,負責該項工作的「四城聯創指揮部」給予了確認。
一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四城聯創指揮部」是臨時機構,最初成立於2005年,主要是為了申請省級園林城市、衛生城市。2006年,駐馬店市政府申請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也將該工作交給了這個臨時機構。
據介紹,有無特色飲食街,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的一個考核標準。而當時,駐馬店的燒烤夜市分散在市區的多個街道,汙染、擾民問題叢生。
「取締夜市不現實,畢竟市民有這個需求。我們打算趁機對夜市大規模整頓,進行疏導,給他們找一個場地集中管理。」該工作人員說,於是,就將團結路指定成了特色美食街。
他說,選擇團結路做美食街,經過市政府包括規劃局在內的多個部門討論,一致通過,「當時團結路上居民少,有基礎。」
疑問
規劃和管理,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美食街主導部門:規劃沒有錯,主要是管理出了問題
事實上,自從團結路成為美食街後,都市麗景的居民就不滿意。當時就有個別居民開始投訴、舉報。
2010年前後,美食街生意達到了頂峰。「每天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次日凌晨都是吵鬧聲,因煙燻不敢開窗。」居民楚先生說。
作為團結路美食街的主導部門,「四城聯創指揮部」一工作人員認為,其實這是管理出現了問題,居民不滿的並不是美食街,而是違規現象,比如佔道經營、噪音、環境汙染。
「管理部門要是都嚴格按照規定管,都在店內經營,採取無煙燒烤,矛盾也不會這麼集中。」該工作人員說。此外他還認為,最初指定團結路為美食街沒有什麼不妥。「隨著商戶越來越多,附近居民越來越多,才有了矛盾,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他說。
管理部門:管理權有限,能勸解但無法杜絕
可事實上,環保局、綜合執法局等管理部門卻一臉無奈。
開發區環保局局長商孟鋼一直強調,環保局的管理權限很小。「我們只能規範管理。」他說,由於《環保法》是20多年前出臺的,針對近些年出現的燒烤汙染等問題,沒有處罰依據。
「肯定造成了汙染,但我們只能不準他們再用炭燒烤。」商孟鋼說,執法人員一走就死灰復燃。
在團結路上的商戶,除了門面房之外,大都佔用了一大片公共用地。綜合執法局辦公室主任高小麗堅稱,城管部門的權限只能是清理佔道經營,佔用其他公共區域,「無法管理」。
「人行道以裡,我們就沒權限了。」她說,人行道以裡是物業的土地。但物業卻說,「那肯定是市政的,是政府部門不按照規定執法。」
多名居民證實,接到舉報後,環保局並未實地去檢測空氣的汙染程度。而綜合執法局到現場之後,針對佔道經營的商戶,也只是勸解往裡挪一下。
期盼
副市長帶隊學習開封經驗
近期出臺規定
「四城聯創指揮部」上述工作人員,在7月11日曾跟隨王明威到開封學習夜市管理經驗,他坦言「收穫很大」。
「開封對夜市商戶統一管理,包括營業時間也都做了統一規定。」這名工作人員說,王明威副市長回來後,召集了多個部門開會,正在擬定類似的規定,在全市範圍內整頓燒烤夜市,規定近期就會出臺。
據與會的一知情者介紹,即將出臺的規定會涉及無煙燒烤、室內經營等內容。
觀點
規劃不科學,導致矛盾層出不窮
針對駐馬店發生的「喇叭戰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評價說,「政府不作為,導致問題一步步激化。」他說,問題剛出現時,包括環保、城管等政府部門就應該對違規商戶嚴格管理。矛盾激化後,居民的做法也欠妥,公安部門也不該坐視不管。
鄭州大學教授楊朝聚與武漢大學教授陳世香都認為,問題核心在於住戶與商戶利益如何兼顧,根源是城市規劃不科學。
楊朝聚說,居住區與商業區處於不同區域,這是現代城市管理最基本的理念。
「一些中小城市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市場不規則發展與城市規劃跟不上,導致矛盾層出不窮。」陳世香說,「根本解決方案就是重新規劃,讓商戶或居民搬遷。但很多政府部門又下不了決心。」
上海大學教授顧俊認為,問題的發生涉及利益分享。政府部門也是利益的一方,不應出面,而應讓更專業的社會組織對商戶與居民進行協調。
他說,這種問題政府協調不了,還是少出面,通過專業組織協調,使受到損害的居民得到一定補償,問題迎刃而解。
(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