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頻發食品安全問題 民眾:黑心商人應抓去槍斃

2020-12-24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強冠公司被控以餿水與廢油制「全統香豬油」,引發臺灣食品安全風暴。高雄市婦人蔡月珠5日到知名的「吳記餅店」買月餅,得知吳記也被波及,氣憤大罵「這些黑心商人應該抓去槍斃」。

  「要我們一輩子都吃髒油嗎?」68歲的蔡月珠說,去年買到混充油,現在只敢拿來潤滑螺絲;今年又有餿水油,「請告訴我,哪裡有安全的油和食品?」

  「這些黑心商應該抓去槍斃」,她說,就因為大家都太輕易原諒不肖業者,如果有因此被槍斃,應該沒人敢再犯。

  78歲的曾露5日才買了兩盒吳記餅鋪的中秋月餅,事後得知吳記也用到餿水油,難過地說,連吃了幾十年的老字號的信用也有問題,不知該相信誰。

  「氣死了!」消費者蔡馨融說,她吃知名大廠的肉酥多年,重點是價格並不便宜,但連這種大廠都有問題,「餿水油四處流竄,拿不出辦法管嗎?」

  消費者蘇娟娟表示,做餿水油的不肖商人竟然能交保,沒有天理;食品大廠說自己是受害者,那消費者花錢吃到餿水油食品,豈不更無辜?

  臺南劉媽媽說,全家人常到水餃連鎖店用餐,沒想到水餃店也用餿水油,不知道已吃下多少問題水餃,實在太氣人了。餐飲系學生林子謙表示,全臺豬油廠就那麼幾家,一出事受牽連的食品大廠都說自己是受害者,這些大企業不可能沒有能力把關,應該先想到消費者權益,「先檢討自己,不要推責任」。

  「色拉油有假油,豬油也被餿水油冒充,以後真不知道該進什麼油。」市場賣早點的攤販黃翠子說,之前曾有人推銷過全統豬油,幸好攤子大多賣素食,不能用豬油,否則也會被害慘。

  「希望當局能正視食安問題。」林姓攤商表示,去年油品風波過後,似乎又被遺忘了,至今沒有善後,這次又出事,再處理不好,可能還有下一次。(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相關焦點

  • 臺灣食品安全危機頻發 臺行政長官江宜樺致歉(圖)
    臺灣食品安全危機頻發,臺行政長官江宜樺致歉。(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今(14)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願就當局過去沒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造成困擾,一肩概括承受向民眾致歉。
  • 民眾「食」在不安 誰動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
    味美、安全,這些原本是貼在臺灣食品上的標籤,也是島內民眾談及自豪的內容,近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卻被接連重擊。  「黑心食用油」風波未了,10月28日,臺北衛生局又抽檢出有蜂蜜根本不含蜂蜜,只有蔗糖及果糖。10月29日,臺灣《聯合報》則報導,桃園縣衛生局檢出王品集團旗下「原燒」的美國牛肉含瘦肉精,至28日已回收203公斤問題牛肉。
  • 臺灣宜蘭驚現23噸黑心豬油 嚴重威脅民眾安全
    大公網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2011年一場「塑化劑風暴」,再加上今年一場「毒澱粉風暴」,甚至連新加坡、馬來西亞也相繼驗出臺灣食品含「順丁烯二酸」的有毒食品添加劑,重創臺灣食品安全形象。  臺灣的「恐怖食品」問題4日卻繼續惡化,臺北市是日發現問題醬油,而宜蘭縣環保局更發現有不法商人用豬頭骨、豬皮、內臟等廢棄物經再製成為黑心豬油、骨粉,現場起出23噸黑豬油,但有更多製成品恐已流入市場,威脅民眾食用安全!
  • 臺灣人吃了地溝油之後_網易新聞
    數以百噸的問題食油已經流入市面,月餅、鳳梨酥等食品恐受汙染,兩岸四地皆受影響。事件爆發後,臺灣政府、涉事企業和民眾是如何反應的呢? 官方頻表態:問責地方政府 再提修法最高判死刑 馬英九:這次事件不僅讓GMP認證的信用受到打擊,食品檢測制度也遭質疑,應問責地方政府。
  • 臺灣又爆食品安全醜聞 知名豆乾使用致癌染料
    繼出現餿水油、飼料油之後,臺灣又爆出號稱「國民點心」的豆乾也含致癌物,且影響無法估量。島內輿論17日分析稱,黑心業者的貪婪、民眾的健忘,再加上管理單位的官僚心態,即便「食安法」罰款力度加重至2億元新臺幣,仍無法阻止黑心食品流竄。除了無良商人之外,作為受害者的臺灣民眾也被媒體抬上批判臺,被指逆來順受。
  • 臺灣再爆黑心食品 老字號材料行篡改日期供應過期食材
    臺灣再爆黑心食品 老字號材料行篡改日期供應過期食材 2013年05月23日 08: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追蹤:下架食品都去哪了?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農民將自產果菜以「有機」為賣點直接帶到都市銷售,大受歡迎。   食品安全問題本周在臺灣又上了頭條:屏東縣一家養殖場長期回收超市下架食品,但拉回來的過期肉、蛋、果菜不是餵豬,卻整個容後轉賣給餐廳,幾年來被無數消費者咽進肚。   消息傳出,全民噁心。禍不單行,花生粉黃麴黴素超標、知名品牌的蜂蜜摻了一半糖、大百貨公司生鮮超市果菜農藥過量等壞消息接連傳來。
  • 臺食品安全問題滾雪球:統一康師傅方便麵油包驗出重金屬
    泡麵油包含重金屬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網友哀號:「臺灣還有什麼是安全可吃的?」也有網友大罵:「商人黑心、政府無能。」最新出刊的《今周刊》報導,該刊日前送驗7款泡麵油包,發現阿舍食堂客家板條含砷、汞、鉛、銅四種重金屬,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味味A排骨雞湯麵、辛拉麵、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驗出砷、鉛、銅,五木香蔥拌麵有砷、銅,味王原汁牛肉湯麵含銅。
  • 臺灣人怎麼"報復"奸商黑心商?
    繼上月「餿水油風波」後,中國臺灣的頂新集團旗下企業以飼料油混制食用油又被曝光,再加上此前的油品摻銅葉綠素事件,這家旗下擁有康師傅、味全等品牌的知名企業,一年居然連曝三起食品安全事件。那麼,中國臺灣人民是怎麼對待犯錯的當地知名企業呢?
  • 從毒粉圓到小泡芙 臺灣食品安全誰把關?
    近日臺灣食品衛生管理連續爆發毒澱粉、毒醬油及濫用過期原料事件。臺灣《聯合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廿一世紀臺灣人的飲食生活竟仍如此危伏,食品衛生部門在幹什麼?這些本來就不該進入人體的東西,必須仰賴行政體系的規範和把關,才能使人免於危害。社論呼籲朝野「立委」立刻捲起袖子,好好把這部「食品衛生管理法」裝上牙齒!
  • 臺媒質疑魏家四兄弟:夠黑心,才能住臺灣的帝寶嗎?
    作者:盧燕俐  臺灣爆發黑心油事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新進度是,口口聲聲把「良心企業」掛在嘴邊的頂新,居然買來大統的黑心油,直接重新包裝後上市,扣掉成本後幾乎賣一瓶賺一瓶,「良心企業」比另兩家福懋、大統賺更大,堪稱「黑心一哥」!
  • 雖有追溯系統護航 臺食品安全監管亟待築牢防線
    臺灣有關部門長期以來較為注重食品安全,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食品安全問題多年來時有發生。臺灣食品安全監管的現行體系是什麼樣的,應如何築牢防線?  多管齊下力保安全  臺灣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原本由「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三部門組成。
  • 危及傷員生命,黑心商人被槍斃
    而就在這可歌可泣的愛國熱潮背後,卻有部分黑心商人,從中嗅到了從中漁利的契機,開始蠢蠢欲動。 到戰爭結束,上海地區的民眾總計為志願軍捐獻人民幣達850億元人民幣,佔全國捐款總額的15%,按照當時的物價,這筆民間捐款可以購買500餘架新銳的米格-15戰機。 除了民間募捐,上海工商業界也提供了巨大支持。1951年7月,上海工商聯就決定向志願軍空軍捐獻270架戰鬥機。
  • 臺灣又現黑心食品醜聞 進口巧克力過期6年出售
    黑心食品恐怖,如果來自知名企業更加恐怖。臺灣排名前三的烘焙原料進口商力暐貿易公司把進口的過期原料和食品換貼新標籤照常出售,很多賣到五星級飯店或高檔食品廠。警方聞風抄查,居然在庫房發現標示2007年2月10日過期的巧克力,被改標為2013年4月18日,消費者如果2013年買回家,高價進口巧克力已過期6年。
  • 事故頻發 高雄工業安全多隱憂
    事故頻發 高雄工業安全多隱憂 2014年09月01日 08:3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高雄前鎮區
  • 臺媒:臺灣黑心餿水油波及港澳 引爆食品下架潮
    《聯合報》報導,臺灣餿水油在香港不只是臺灣產食品受影響,範圍已波及到香港食品企業,包括使用問題豬油的美心西餅,以及進口臺灣豬油的大昌行;而澳門民政總署稱澳門曾進口強冠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及「全統特製豬油」,全部停售。
  • 臺灣地區食品安全再亮紅燈
    美牛問題已不是單純的農業問題、消費問題,或是食品安全問題,而是涉及經貿、外事交流、政治甚至臺島安全等領域。連日來,臺灣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雖然已得到初步控制,但民眾的憂慮與不滿尚未消解,更延燒至政壇。一場針對當局有關部門的問責風暴正山雨欲來。
  • 臺灣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毒澱粉擴散引恐慌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下班在路邊買杯珍珠奶茶犒賞自己,小心裏面的粉圓可能是毒澱粉;在超市買的「義美小泡芙」是過期原料製作的;到五星級飯店吃飯總安全吧,也難說,原料商篡改標識把過期食材賣了進去。如今,臺灣人的生活如此危機四伏,島內輿論也不禁開始反思。更讓臺灣難堪的是,這些黑心食品可能已經流入大陸。
  •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你還敢放心吃嗎?
    而中國最大的專業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之一的思念食品,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卻層出不窮。8月1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接到消費者投訴,稱8月初在超市購買的思念豬肉水餃吃出了類似蟹腳的異物。該消費者向記者介紹到:「吃的時候有個尖硬的東西一下子扎進了牙齦裡面,拿出來之後發現是個類似蟹腳或龍蝦鉗的異物,瞬間噁心壞了。」
  • 赴臺灣旅遊事故頻發 大陸遊客想說愛你不容易(圖)
    赴臺灣旅遊事故頻發 大陸遊客想說愛你不容易(圖) 2017年02月07日 14:35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