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的傳說(中國篇·一)

2021-01-09 讀裁者黃遠輝

諸神的傳說(中國篇·一)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諸神的起源》《諸神的世界》《諸神紀》《神話與民間文學》《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全集》《山海經》《搜神記》《道教史》《左道》《子不語》

除了推薦閱讀書單,我認為研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有幾個中國學者是不能越過的,比如魯迅、茅盾、聞一多、郭沫若等。

最早研究神話的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他闢有專章《神話傳說》,提出了小說起源問題,中國原始神話消亡的問題,以及研究中國古代神話的資料問題。中國古代神話的第二位研究者是茅盾,他引用古代神話的片段,藉助歷史比較研究方法來解釋這些片段,並將中國神話與古希臘、古印度、北歐神話進行比較。茅盾認為,女媧的形象比伏羲形象更古老,儘管某些文獻證實女媧是繼承了伏羲。

茅盾提出了三地帶說,這三地帶在古代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神話體系和形象。茅盾將中國古代神話分為:北方神話,比如洪水神話、撞不周山的共工神話、補天和造人的女媧神話、黃帝戰蚩尤的神話等;中部神話,主要是屈原和其他楚國詩人作品中的神話;南方神話,比如盤古系列神話形成於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中,後來逐漸傳播到北方。茅盾關於中國神話的著作主要有《中國神話研究ABC》《神話雜論》。

魯迅則按照產生的時間,認為史料可以分為三期:從遠古到周朝末期(公元前225年)的文獻中包含了古代神話;秦漢時期(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的文獻根柢在巫術,且已有道教成分;六朝(公元3世紀-公元4世紀)時期的文獻充斥著不屬於古代神話的道教神仙傳說。魯迅的《故事新編》含有較多的古代神話故事,其實是在借古諷今。

聞一多研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多參考中國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苗、瑤)的民間故事,芮逸夫的《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是聞一多研究的基礎。在《伏羲考》中,聞一多用新的觀點來闡釋中國神話中的諸多問題,他指出不能盡信古代的文獻,它每每不能給我們提供神話的原貌。比如,按照古代的文獻,伏羲和女媧是兄弟,在後來的文獻中又說他們是兄妹,更晚近的文獻則說他們是夫妻。

聞一多通過研究證明,龍是中國多民族的圖騰,具有蛇的特徵。在《龍鳳考》中,聞一多對鳳凰的形象作出了解釋,他認為龍是夏部落的圖騰,鳳是殷商部落的圖騰。

(中國神話類型產生順序,圖片來自何新《諸神的世界》)

(世界神話類型,圖片來自何新《諸神的世界》)

一、過年說年獸

2021年春節即將到來,關於中國神話傳說,讓我們從年獸說起吧。年獸又稱年,相傳古時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獸就會進攻村子,頭上的犄角就是武器。後來人們利用年獸的弱點,通過放爆竹、貼春聯來驅趕年獸的進攻。為了防止年獸的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漸漸成為節日習俗,春節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

事實上,古代典籍裡並無名為「年獸」這一怪物。「年」字的甲骨文是「上禾下人」,意為「禾穀成熟、人負禾」,用來表示五穀成熟。《穀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可見,年獸是人們新近杜撰出來的。

年獸在中國古代文獻裡有一個共同的泛指名字——山魈或山鬼。唐代戴孚《廣異記·斑子》:「山魈者,嶺南所在有之,獨足反踵,手足三歧。其牝者好施脂粉。於大樹中做窠。」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山蕭,一名山臊……如鳩,青色,亦曰治烏。巢大如五鬥器,飾以土堊,赤白相見,狀如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燒人廬舍,俗言山魈。」《永嘉記》記載:「安國縣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腳,僅長一尺許。好盜伐木人鹽。」《神異經》(東方朔撰)也提到了類似年獸的動物:「西方山中有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年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

關於過年放鞭炮、貼春聯的習俗,應該也是跟驅除山魈或山鬼有關。南朝梁代宗懍的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劉禹錫《畬[shē]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

二、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類始祖,公元3世紀才有文字記載的盤古神話。盤古形象最早出現於中國南方同源的民族,現為苗族、瑤族的祖先。《太平御覽》卷二引徐整《三五曆紀》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裡。」

《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紀》:「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述異記》卷上:「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

三、女媧伏羲創世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魯迅在《故事新編》中的《補天》引用「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腸化為此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tuán]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後來,女媧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她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愛情的皋禖之神。女媧不僅創造了生命,又讓萬物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造人、別男女、定婚姻,這是女媧作為大母神的根本功績。

《太平御覽》卷七八《皇王部三·女媧氏》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絙[gēng]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絙人也。」女媧用手工精製出來的是富貴之人,用繩子大規模生產出來的是貧賤之人,這就是天下有富人和窮人之分的來歷。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卷一一〇《東方朔佔書》三卷:「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後世按照女媧創造這些重要動物的順序,將每年的大年初一叫作雞日,初二叫作犬日,初三叫作豕[shǐ]日(即豬日),初四叫作羊日,初五叫作牛日,初六叫作馬日,初七乃是人日,古代百姓到了人日這天,都要想法子娛樂,慶祝人類自己的生日。

《列子·湯問》記載:「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淮南子·覽冥訓》亦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從神話來源來看,盤古和女媧從屬於不同部落的神話,女媧的形象或產生於古代中國東南部,或產生於四川西南部巴蜀區,而盤古的形象則產生於中國南部,伏羲則是夷祖部落(中國東部,黃河下遊)的始祖。

關於伏羲的出身,《山海經·海內東經第十三》西晉郭璞註:「華胥履之而生伏羲。」《列子》卷二《黃帝第二》:「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補史記·三皇本紀》:「太皞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雷神,圖片來自清代汪紱釋《山海經存》)

據《山海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可見伏羲乃雷神之子,而且為人類做了巨大貢獻:他教會人類如用火;他發明了結繩為網的方法;他根據一匹龍馬身上的圖案,發明了八卦;他規定了嫁娶的禮儀;他製造了「瑟」這種樂器;他還制定了姓氏,以「姓」來別婚姻,以「氏」來明族支,他自己的姓是「風」……「羲大大」妥妥的人類之父。

傳說,伏羲曾制服一匹興風作浪的龍馬,築高臺日夜研究它身上奇怪的漩渦紋。經過八八六十四天冥思苦想,他終於想明白了天地間的道理,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他據此創製出「乾、兌、離、震、巽[xùn]、坎、艮[gèn]、坤」八卦,又從以上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

後來,人們將龍馬負圖而出的這條河叫作「圖河」,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作「河圖」。伏羲所創製的八卦叫作「伏羲八卦」,又叫「先天八卦」。後來周文王在這個基礎上,將伏羲八卦圖的順序方位等進行調整,稱為「文王八卦」,又叫「後天八卦」。卦圖中乾卦、坤卦相對的,是先天八卦;乾卦、坤卦位置相間的,就是後天八卦。

(世界神話三神對比,圖片來自何新《諸神的世界》)

未完,請關注看後續內容……

相關焦點

  • 諸神的傳說(中國篇·三)
    諸神的傳說(中國篇·三)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諸神的起源》《諸神的世界》《諸神紀》《神話與民間文學》《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全集》《山海經》《搜神記》《道教史》《左道》《子不語》第一、二篇請關注回看……七、四兇四兇,中國神話傳說中由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個兇神,左傳、史記均有記載
  • 諸神的傳說(埃及篇·上)
    諸神的傳說(埃及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位於西亞及北非交界處,今埃及)、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印度(位於南亞,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以及中國(位於東亞)。
  • 諸神的傳說(埃及篇·下)
    諸神的傳說(埃及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上篇請關注回看……(沙漠與風暴之神——賽特,圖片來自網絡)賽特的形象通常是一位豺頭、人身的神祇,長有長方形的耳朵和彎曲凸出的長嘴,是古埃及神話中的力量、戰爭、沙漠、風暴之神,曾用一個量身定做的盒子,使計殺死奧西裡斯,並殘暴分屍。
  • 諸神傳說(日本篇·下)
    諸神傳說(日本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書單:《日本的神話》《日本神話故事與傳說》《菊與刀》上篇請關注回看(三)雪女雪女是古代日本傳說中出現的一種妖怪。「雪女出,早歸家」是一句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的古話。雪女又名雪姬,擅長製造冰雪,在日本是婦孺皆知的妖怪。
  • 《仙境傳說RO》背後的故事:北歐神話VS諸神黃昏
    《仙境傳說RO》背後的故事:北歐神話VS諸神黃昏
  • 下宮古廟諸神的傳說
    下宮古廟諸神的傳說    下宮天后古廟之中,除祀六尊媽祖像之外,
  • 諸神的傳說(印度篇·上)
    諸神的傳說(印度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印度神話》《印度簡史》《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漂浮的次大陸》一、種姓制度公元前15世紀左右,從中亞來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入侵古印度,重塑了印度文明,他們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
  •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上)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北歐神話》《北歐眾神》《極簡世界神話》北歐神話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獨有的神話體系,形成時間晚於世界上其它幾大神話
  • 諸神傳說(日本篇·上)
    諸神傳說(日本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書單:《日本的神話》《日本神話故事與傳說》《菊與刀》公元2世紀,日本諸島上分布著大小100餘個部落,部落之間相互徵伐,直到公元4世紀才出現了統一的政權「大和國」,並逐漸發展成傳延至今的「菊花王朝」,日本神話主要誕生在這一時期。
  •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中)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希臘神話》《眾神的樣子》《極簡世界神話》上篇請關注回看……>三、諸神的傳說第一代天神厄洛斯被稱為愛神,誕生於塔耳塔洛斯之後,是愛欲、生育、性慾的化身,促生了諸神的生育相愛,他是一切愛欲的化身(包括同性、異性),古希臘的中年男人都喜歡和年輕貌美的青年男子做朋友,其中的基情一般不為外人所道,這個大家知道就好。
  • 《神話之城》為何西方諸神風流倜儻,中國諸神卻「克己復禮」?
    02.西方諸神擁有七情六慾,中國諸神都不是常人1.以自己的想像來構築神話世界魯迅說過:「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象,又出於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1)中國神話與歷史密切相關,西方神話更趨於體系化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的很多傳說和神話都交織難分,如伏羲、神農、黃帝、夏禹這些古代的英雄和領袖。所以有伏義仿蜘蛛網而造打魚捕獸的網、神農嘗百草,后稷教民稼穡,夏禹治水等等。
  • 遊戲文化碎碎念:從《戰神》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巴德爾
    這裡不光有維京人的北歐海盜傳說,更有聞名世界的六大神話體系之一"北歐神話"(世界主流六大神話體系分別是1:古中國神話、2:古希臘神話、3:古印度神話、4:古埃及神話、5:古羅馬神話、6:北歐神話)。我們的諸神終結者、《戰神》系列玩家心中永遠不變的霸氣男神奎託斯奎爺,在《戰神4》中也已經有意的開始了培養下一代,玩家也借光體驗了一回帶娃養成計劃。看著這爺倆,父子一起上陣共同對敵,砍翻了不少北歐神靈,也是非常的過癮。在上一次筆者跟大家一起聊了下奎爺的兒子小洛基在神話傳說中的故事。
  • 吳雪松再戰2018諸神 ,迎戰日本"狂犬"西川智之
    比賽當晚,備受矚目的崑崙決70kg世界冠軍賽繼續打響,「幹越驍龍」吳雪松、去年諸神之戰小組冠軍張德政將分別領銜第5和第6小組,與各國高手對位廝殺;「雪山飛狐」白立帥迎戰日本悍將松井裕馬,去年木蘭傳奇總冠軍關啊翠華麗回歸,迎戰荷蘭踢拳皇后。
  • 遊戲文化碎碎念:從《戰神4》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洛基篇
    其實與其空等戰神5的消息,不如反過頭來好好溫習下戰神4中北歐諸神的背景歷史,又可以打發時間,還能多學點知識何樂而不為呢?今天大家就隨筆者一起來了解一下北歐神話中最具邪氣、並極為重要的一位主神,同時他在戰神4中被改編成我們奎爺的兒子,遊戲中也有超多的精彩表現,可以說是真正的明日之星——他就是洛基!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戰神4》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洛基篇。
  • 燃燒吧小宇宙《諸神亂戰》神將造型大曝光
    《諸神亂戰》神將造型大曝光武仙座·赫拉克勒斯這位cosplay獅子王的神是誰?原來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諸神亂戰》中的赫拉克勒斯是「火」元素的代表,他的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所完成的12項偉績,第一件就是徒手扼死銅筋鐵骨的猛獅,這隻猛獅傳說從月亮上掉下來的,刀槍不入。赫拉克勒斯最終是用它自己的利爪劃破皮,才得以剝掉獅皮。
  • 「諸神之戰」開打
    好萊塢3D神話巨製《諸神之戰》,昨日登陸奧斯卡院線所屬影院大上海、影都、大世界、新建文,「阿凡達」薩姆·沃辛頓飾演的男主角珀爾修斯身著「諸神」的盔甲戰衣來到中國,又向影迷收錢來了。昨日在大上海影城看了《諸神之戰》的觀眾們稱:仿佛進入一個充滿恢弘戰爭場面的神話世界。
  • 諸神紀元的終結:人王治世,諸神歸宿——山海界!
    相比於他在神話當中的地位,大禹在歷史上的地位要高得多,而他的兒子啟更是成為了諸神紀元名義上的終結者。我所閱讀的袁珂教授的《中國神話通論》並沒有與諸神紀元有關的記載,但我覺得這個詞來描述遠古時期人神混居的時代是非常合適的。是的,所謂諸神紀元就是人神混居的紀元。
  • 農曆十一/十二月諸神誕日,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2018年還有20天,春節越來越近,農閒時節,民間各類傳統的民俗活動便愈加頻繁活躍,而這些民俗活動大多與「諸神誕日」有關。「諸神誕日」指神仙出生之日或得道升仙之日,後世為紀念,舉行隆重活動,長年累月,相沿成習,既成民俗。
  • 中國神話傳說中上古諸神,看看你認識幾個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闢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於盤古而生。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黃帝時代的諸神: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后、應龍、魃、夸父、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氏  炎帝的女兒:女娃(後化身精衛鳥) 瑤姬  顓頊的後代: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檮杌,後代:老童、祝融(顓頊重孫)、太子長琴(火神祝融之子)、黎、重、彭祖(孫)
  • FGO中來自北歐神話系的從者 諸神的黃昏
    諸神的黃昏記載了神明們最終的死亡,在這裡,即使是神明,也不能代表永恆。北歐神話的獨特魅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藝作品,漫威的《雷神》、暴雪的《魔獸世界》、江南的小說《龍族》,均是受此影響的產物。FGO中的北歐從者同樣豐富,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盤點一下:【齊格魯德】齊格魯德,出自散文詩《沃爾松格薩迦》,是北歐神話傳說中的大英雄,最家喻戶曉的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