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朝軍:要將祭祀嶽飛儀式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02-19 嶽飛文化研究

 

(深圳特區報駐臺記者張雪松)日前,嶽飛第28代嫡孫、重慶市嶽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嶽朝軍帶隊,來自大陸的51名師生與臺灣島內150多名師生開啟了為期七天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之旅。這是由重慶市嶽飛文化交流協會、重慶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大型嶽飛文化主題交流活動。

「『精忠報國,忠孝傳家』的嶽飛精神是兩岸共同珍視的寶貴財富!」率團來臺的重慶市嶽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嶽朝軍說,兩岸嶽飛文化交流已有20年,以師生為主體的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則進入第三屆。前兩屆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均在重慶舉辦,此次系首次來臺。此夏令營旨在架起兩岸青少年溝通交流的橋梁,推動兩岸共同傳承嶽飛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童聲交誦《滿江紅》

活動中,兩岸師生在臺南、嘉義、高雄、南投、宜蘭等地參觀嶽飛廟、觀看「祭嶽舞」、展演「嶽家拳」、共同瞻仰嶽飛銅像……來自大陸的優秀學子與來自臺灣後壁中學、菁寮中學、宜蘭中山小學、佛光山大慈育幼院等學校的師生通過相互表演節目、共同參與手工製作課程等方式,增進彼此的友誼。記者了解到,參與活動的不少臺灣本地學子也曾獲得兩岸「小嶽飛」獎學金。

宜蘭的嶽武穆王廟名為「碧霞宮」,寓意「碧血丹心望曉霞」,以承嶽飛「還我河山」之志。當地史學顧問、80多歲的高雙印先生向前來參訪的「小嶽飛」師生介紹,這裡是日據時期臺島民眾抗日的秘密場所!1895年日本侵略登臺,宜蘭人民奮起抗暴,後彈盡糧絕被血腥震壓。抗日誌士轉入地下活動,把「盡忠報國、還我河山」之志藏在民俗信仰當中,募捐籌建嶽武穆王廟,歷時五載乃成。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木一釘都來自大陸,當地人把農產品賣到福建,換成建廟的材料運回宜蘭。連香火都是民眾冒著海上風波險惡從杭州嶽飛墓前特意引來。這裡每個建築細節都是嶽飛文化,這裡就是當地人精忠報國的信仰中心,從日據時代到現在始終未變!」「小嶽飛」們聽著會長嶽朝軍在現場指點著磚石樑柱和「忠烈千秋」匾額的介紹十分感動,他們大聲誦起《滿江紅》,表演剛強的嶽家拳。而宜蘭中山小學樂舞隊的小同學們也唱起了嶽飛的《滿江紅》,表演祭嶽大典中的武佾舞。「莫等閒,白了少年頭……」兩岸童聲交融報國丹心。

要將祭祀嶽飛儀式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希望通過兩岸年輕一代親密交流,增進了解和友誼,共同傳承嶽飛精神。」作為嶽飛第28代嫡孫、嶽飛思想研究會會長的嶽朝軍自1999年起就開啟推動兩岸嶽飛文化交流之旅,步履不停20年。

20年間,嶽朝軍先後八次來臺,深入島內與熱愛嶽飛的鄉親開展交流。他發現在臺灣專門供奉嶽飛的廟宇有30多座,加上將嶽飛作為配神供奉的則有100多座。「我每到一座嶽飛廟都受到當地鄉親熱烈歡迎,深深感受到了他們拳拳愛國之心。這是多麼大的一股愛國力量!」 嶽朝軍對記者說,他將聯合兩岸有識之士共同推動、要將祭祀嶽飛儀式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精忠報國,忠孝傳家』的嶽飛精神,代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需要青少年的傳承發揚。」於是,嶽朝軍帶領嶽飛思想研究會與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合作設立「小嶽飛」獎學金評選活動,在兩岸分別評選、獎勵傳承嶽飛精神的優秀青少年,迄今已有700多名「小嶽飛」獲獎。兩岸「小嶽飛」交流活動受到兩岸學子熱烈歡迎,持續擴大舉辦,現升級為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吸引了更多兩岸師生參與。(深圳特區報臺北7月13日電)本文原標題:嶽飛第28代嫡孫 率「小嶽飛」赴臺交流 

相關焦點

  • 傳承忠孝文化 做精忠報國小嶽飛——「小嶽飛」評選活動在京啟動
    嶽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文武雙全」、「智勇雙全」、「忠孝雙全」。他「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忠孝節義」的中華傳統美德、「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的清正廉潔形象和高貴品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學校還邀請到了嶽飛思想研究會嶽家拳高級顧問雷傑,他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嶽家拳傳承人,中國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武術教練員,裁判員。
  • 日本彩車巡遊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
    日本文化廳3月13日宣布,將把全國18個府縣的32項節慶活動打包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福岡的「博多祗園山笠」活動。【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3月13日報導,日本文化廳13日宣布,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報將全國18個府縣的32項節慶活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 南沙人愛吃的黃閣燒肉,要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吃起來!
    記者從南沙區文廣新局了解到,黃閣鎮已有企業將黃閣燒肉傳統製作技藝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經通過專家評審和南沙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定,待最終確認後,南沙非遺大家庭有望再添一項傳統技藝。近日,記者走訪了該項非遺項目的申報人廣州市盛華燒臘有限公司,探尋張家五代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背後的故事。
  • 揭西河婆三山國王祭典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推薦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公示
  • 河南將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有關規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12月17日,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分別為: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以及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如今中國可是擁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國家,更是世界第一。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性
    這個特殊條件強有力地支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火延續。例如一部二十四史,雖說只是帝王將相史,也還是綿延不絕記錄了人類文明活動的偉大工程,歷朝歷代的政治制度、宮廷禮儀、祭祀典禮、宴樂活動等,因而得以蹈襲有據。
  • 印尼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充滿正能量的祭祀文化
    當然的會有很多種祭祀方法。比如舞蹈,峇里舞蹈是印尼峇里島地區的傳統舞蹈藝術,深受印度教文化的影響,由於世代相傳和藝術家的不斷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和特點。在峇里人的生活中無論是祭祀儀式、婚喪嫁娶還是生辰慶賀,都不能沒有舞蹈。峇里舞蹈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按照舞蹈傳達的意境可歸為三類:神聖(Wali)、儀式(bebali)、娛樂(balih-balihan)。表達聖神和儀式感的舞蹈只能在寺廟等特定場合進行表演,用於娛樂的舞蹈則可在寺廟外的公共場合進行表演。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在小說《說嶽全傳》和更早的《大宋中興史話》中,黑蠻龍也作為正面角色出場,為南宋的抗金作戰流血出力。而且他與金國大軍作戰的事跡不但寫入了各種藝術形式的作品中,還在本民族留下的種種傳說。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創作出了一套舞蹈,這套舞蹈最終演變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太極拳、送王船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居...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上萬人聚集德慶這裡,將要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母升座迎賓,恭灑聖水、禮行三獻、三牲祭龍母、茶果鮮花貢品敬獻龍母、恭讀祝文、五龍祭母、天地人共祭、萬人敬拜上聖香等一系列莊重的公祭環節有序進行,廟方以傳統祭祀紀念活動緬懷龍母,傳承與弘揚「母儀龍德」精神,集中體現「龍母文化
  • 揭西三山國王祭典等3個項目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推薦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公示根據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組織推薦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通知》(粵文非遺[2019]79號)精神,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申報工作。
  • 三山國王祭典等3個項目,正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組織推薦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通知》(粵文非遺[2019]79
  • 中秋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迎來第一個「受保護」的中秋節,專家指政府應主辦重大年節  新快報訊(欣華)與去年八月十五相比,今年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本身有很大的「不同」———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觀察」中秋節前氣氛,人們會發現:其商業氛圍濃於文化。
  • 「關聖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交流會在京召開
    11月24日,「關聖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交流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關聖文化史跡」已具備列入預備名單的潛力,在等待國家文物局批覆的同時,相關部門要提前開展下一步的實質工作,爭取早日申遺成功。會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張正秋重點闡述了「關聖文化史跡」的特徵與具有申遺潛力的遺產點,開展了對比分析研究和遺產現狀評估,提出了「關聖文化史跡」的申遺策略,確證了「關聖文化史跡」已具備列入預備名單的潛力。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 融入尋常百姓生活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2020-12-11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遇見廈門·深藏於沙坡尾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
    「送王船」可以說是一個古老的儀式,是一場「海洋文化的狂歡節」。「閩臺送王船」這一民間習俗,已於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二、送王船的製作和準備:送王船一般由一些能工巧匠精心製作數月,在經過祭祀後,送王船活動就要進行巡境和焚燒化吉。
  • 小故事 大道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入門
    所以大家要記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物不一樣,文物要保護的就是文物的本身,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保護,首先要保護的就是那個傳承人,因為沒有了人就沒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是要具有百年以上歷史才能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在申報書當中是怎麼體現的呢?是通過傳承譜系來體現的。也就是說,從傳承人算起,只要祖孫三代夠了百年,便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把傳承時限限定到百年呢?因為距今百年的時候,西方文化大量湧入我國,此後再產生的文化很多都是中西合璧的,而不再是純粹的中國傳統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