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誇女人長得漂亮,詩經裡說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一聽就知道誇各個部位的,說「手像柔荑」,柔荑就是剛發的茅莖,長這樣,
這是誇人嘛?說「脖子像蝤蠐一樣粉白」,蝤蠐是什麼呢?天牛的幼蟲。你確定不是罵人?或許是這樣的誇人方法太「浪漫」,最近有人說,古人判斷顏值的第一標準其實是「齒如瓠犀」的下一句「螓首蛾眉」。究竟古人看臉是不是先看眉,咱們來一探究竟。
如今的古裝劇男主角個個有著濃眉大眼,事實上,古人對於眉毛的重視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最早的「眉筆」隨手可得,
用燒焦的柳枝塗在眉毛上方可妝飾,這只是第一代。後來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是一種黑色礦物,專供女子畫眉,第二代眉筆直到清朝仍在沿用。
在清朝後宮,娘娘們用螺子黛「辦事」比金銀更有分量,原因很簡單,皇上偏愛眉毛。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初次見面時,就被林黛玉的眉毛深深吸引著,原著說的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可見古人在形容美人時,眉毛總是焦點。
而古人偏愛眉毛的頂峰時期是在唐朝,各種眉毛爭奇鬥豔,《十眉圖》記載了鴛鴦眉,遠山眉,五嶽眉等十種眉形,堪稱最早的時尚雜誌。
同樣在唐朝,女子覺得自己的眉毛不好看,甚至直接剃掉重新畫眉,可謂瘋狂。「隔壁」的日本也受到了影響,平安時代流行將眉毛剃掉後畫在靠近髮際線的地方,稱為「麻呂」,熱播劇《愛情公寓》曾調侃過這一眉形。
除了日常化妝,連古人熱衷的相術都說,眉毛是「七情之虹」,人的喜怒哀樂全體現在這上面,也難怪古代秀恩愛的典範是「張敞畫眉」而西施皺個眉毛也能爭相引來模仿,才出現「東施效顰」這個成語。
古人為何痴迷於眉毛?因為眉毛對顏值的影響極其誇張,想像一下,給關羽換一個蠟筆小新的眉毛,想威風也威風不起來啊!不止古代,眉毛在現代同樣重要,很多人說現在的範冰冰比當時熱播劇《還珠格格》裡的金鎖漂亮太多了,臉型並沒有太多改變,關鍵在於眉毛,「金鎖」的眉毛是細眉,顯得小家子氣,而如今的範冰冰是粗眉,立馬顯得五官立體,霸氣外露,
除了範冰冰,像劉亦菲、
孫儷都因為眉形改變而「大整容」。
短秀菌:為什麼看臉先看眉毛?還有一個原因是眉毛可以反映情緒,看老婆的眉毛,不是「看臉」,是看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