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太高 港人跨海去臺灣買房

2020-12-11 央廣網

  目前香港房價居高不下,不少香港人開始尋求新的投資區域,臺灣地區房產作為一個新的選擇,近來受到很多香港人的關注。

  中原地產項目部(大中華區及海外物業)的一份調查顯示,有55%受訪的香港人願意在未來12個月投資臺灣地區房產,超過64%的人表示房產只用於投資出租。

  臺灣中原地產董事總理許大衛指出,這份《2016年香港人在臺灣置業問卷調查》源於很多香港遊客在臺灣旅遊的同時,會特地在當地找中原地產查詢房地產行情,更有不少香港人通過電話或網上跨洋查詢。他表示,香港人鍾情臺灣,中原地產自身也看好對臺灣地產的投資。

  調查顯示,大約55%的受訪者考慮未來12個月投資臺灣的房產,超過64%表示房產是用作投資出租用途,中原地產認為,未來臺灣的房產可以提供可觀的升值回報。

  另外,有近40%的受訪者表示,房產購置後會作升學、退休、度假等自用用途。大約55%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兩房的戶型,而有69%的受訪者看中了臺灣房價較香港更低這個因素,另外40%的受訪者考慮的則是未來升值前景、交通配套、居住環境等。

  不過,其實不少考慮購房者均在香港擁有自己的房產。問卷調查發現,受訪者之中,超過半數在香港至少有一套自有住宅,近七成在內地、香港或海外擁有自己的住宅。

  此次問卷調查的受訪者共有120人,主要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和電子郵件參與。受訪者的投資意向大多來自對於臺灣當地美食和風土人情的喜愛,其中55%的受訪者曾經前往臺灣4次或更多。

  許大衛表示,移民臺灣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講,都屬於門檻較低的選擇。投資移民只需要600萬新臺幣用作商業用途,這一數額大約相當於127萬元人民幣,並沒有其他過多的要求了。在歐美一類傳統移民國家移民門檻提高的當下,這個移民條件無疑是很具吸引力的。

  許大衛稱,通過中原地產促成的臺灣房產的成交現在趨勢平穩,每年大約有100至200宗,成交金額集中在300萬至700萬港元之間。他認為,目前臺灣樓市處於低迷狀態,近兩個月雖稍有反彈,但新臺幣的匯率仍處於較低水平,投資門檻較低,隨著需求擴大,他預計,當地樓價未來2至3年也許會有5%至10%的升幅。

  他又補充稱,臺灣當地的投資租金回報率約為3%,目前在臺灣,可以接受香港人按揭的銀行並不多,所以香港人在臺灣置業時需注意事前做好按揭查詢準備。

相關焦點

  • 香港人買房究竟有多難?-虎嗅網
    高房價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的一個標籤,為了改善民生,2019年10月16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放寬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的新政。由於香港和深圳都是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城市,因此中位數比平均數更具代表性和說服力,即使是看平均數,香港人均收入仍是深圳的三倍多。港人不僅收入高,還擁有超低的個人所得稅。
  • 香港人買房零門檻,深圳人:我太難了!
    ,港人中比較有錢有實力的,買房首選的肯定是深圳。 以前我們常說的投資方法論,港人肯定比我們還懂。因為深圳人都還沒炒房的時候,香港人就已經開始炒房了。 所以這項政策影響最大的首先會是深圳,目前深圳的房價只是香港的一半,從兩岸的價差來看,肯定會吸引一批港人過來置業。
  • 香港人掀移居臺灣熱潮:房價漲太快
    近日,香港集思會調研顯示,不少「港漂」並不願意留在香港長期發展。不僅如此,臺《聯合報》25日報導,臺「移民署」統計顯示,去年港澳居民居留許可案件共3000多人,比前年多740人,而今年9月申請來臺居留人數是半年前的6倍,「顯示港澳移居臺灣升溫」。
  • 香港房價跌了 全球最高房價會終結嗎?
    在全民努力之下,終於攬得「全球最高房價」的名頭,有人說房地產「綁架」了香港,讓一代港人失去創新的動力。城市需要活力,則需要打破房地產的全民信仰。最近,香港房價又開始大跌,這是一個契機?還是跟香港地產70年高漲史上普通的一次下跌一樣,結局仍就是掉頭向上,房價一直漲?
  • 看中低廉物價及人情味 港人移居臺灣漸升溫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近日,香港集思會調研顯示,不少「港漂」並不願意留在香港長期發展。不僅如此,臺《聯合報》25日報導,臺「移民署」統計顯示,去年港澳居民居留許可案件共3000多人,比前年多740人,而今年9月申請來臺居留人數是半年前的6倍,「顯示港澳移居臺灣升溫」。
  • 深圳灣跨海大橋合龍 蛇口到香港僅一刻鐘(組圖)
    ②已建成的跨海大橋香港一側的斜拉索。③建成後的大橋電腦效果圖。  廣州至香港僅一頓早茶工夫  來自香港方面的有關負責人表示,跨海大橋將使香港與珠三角的聯繫更加快捷與順暢。  據悉,屆時跨海大橋建成後,將打通泛珠三角區域的西部通道,該通道與正在建設中的廣東沿江高速公路無縫貫通。
  • 大陸人為什麼不能去臺灣買房?
    雖然現在從大陸出發去臺灣旅遊變難了,但這點困難和買房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網上甚至流傳一種說法——「有一種麻煩,叫去臺灣買房」。為什麼呢?因為臺灣雖然名義上開放了大陸人的買房資格,但實際上限制多到讓人罵娘。象姐簡單舉幾個例子:1. 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在大陸軍事行政機關工作的人,不能買;2.
  • 「千萬別隨便去臺灣買房」
    壹 有一種麻煩,叫去臺灣買房 雖然現在從大陸出發去臺灣旅遊變難了,但這點困難和買房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網上甚至流傳一種說法——「有一種麻煩,叫去臺灣買房」。
  • 內地居民熱衷移居香港之際,香港人卻忙著移民臺灣!
    因為移民臺灣熱,香港著名的廣播劇《十八樓C座》還專門做了一期「移民臺灣」專題,講述那些真實的港人移民故事。分析人士指出,臺灣地區正成為港人移民的新興地。當地特有的小吃、低物價水平以及濃人情味,都讓港人十分嚮往。香港地狹人稠,臺灣地區居住環境則舒適很多,平均房價僅為香港的1/3,地理位置也算相鄰,語言溝通也有優勢,從而使得臺灣地區逐漸受到港人青睞。有香港的中產人士認為,臺灣地區的安老配套措施較香港好,計劃移民到當地安享晚年。
  • 香港人獲得大灣區房票?不!其實他們早就來買房了……
    35歲香港男性,月薪2萬 不敢談買房,養不了家 香港購房壓力有多大呢? 香港房價常年位居全球房價最難擔負的城市(地區)榜首,許多人住不起房,只能住在逼仄的「籠屋」,這樣的人,在香港有20萬。
  • 香港中產階層再現移民潮 臺灣地區成「新寵」
    就在內地居民熱衷移居香港之際,香港部分中產階層卻急於逃離香港本地。據香港保安局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有3900名港人移民海外,較去年同期升8.3%。根據臺灣地區移民署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香港移民到臺灣地區居留的人數半年內增加5倍,到今年9月,暴漲到632人。
  • 不堪房價重負 港人轉戰馬來西亞
    代理馬來西亞樓盤每年,在香港做測量師的Eric和Ray都會相約一起去馬來西亞度假,而最近,他們到馬來西亞的目的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是去看房的。近日,香港的樓價繼續節節攀升,令越來越多的人都難以負擔。飛騰國際物業有限公司創始人龍子康對第一財經稱,馬來西亞的房子分為永久產權和非永久產權,這與中國香港、內地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是永久產權的房子,則可以長期持有,由於馬來西亞教育制度與法制跟香港類似,很多香港客戶都透露了去馬來西亞定居的想法。
  • 港人置業焦慮:香港百萬鴿籠 VS 深圳千萬豪宅,怎麼選?
    近日,世邦魏理仕最新報告出爐,香港以平均一套120萬美元的房價位居榜首,最貴的黃金地段平均房價近690萬美元,新加坡以87.4萬美元的價格遠遠落在第二位。 而與香港隔海相望的深圳,最近樓市也在回暖,看房的人多了起來。
  • 香港人湧入深圳買房?!會發生嗎?
    到2020年11月,距離「16項惠民措施」已經過去1年的時間,深圳市場也沒有出現香港人來深掃貨、大批港人湧入深圳購房的現象,這其實就足以說明問題。 02 深圳房產並沒有對香港居民產生很強的吸引力,追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們大多數人潛意識裡對樓市的一個最大誤解: 北上廣深的房價比香港便宜很多,香港人在內地一線城市買房無壓力。
  • 香港人無障礙殺入對深圳及周邊房價的影響
    《工作》對港人內地買房等民生政策做出明確指示,未來香港人在深圳買房便利度將大幅提高,這意味著一波購買力即將殺入,毫無疑問地會影響深圳的房地產市場。 當我請教他為何那麼有眼光在福田中心區囤那麼多房子時他說:他是做房地產研究的,當時香港上水房價是4萬多每平米(那邊以英尺計算折合內地價),深圳福田口岸、福田中心區,很多新樓盤3000-5000元左右每平米,給個5000,1萬塊錢就可以定一套房子。因為價差大,來往方便,他判定房價必漲,做生意一有閒錢就買房,幾年時間光深圳就囤了150多套。
  • 大陸富豪進軍香港房地產市場 推高香港房價
    環球網2月20日消息 中國大陸資金已成為香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支持。昨天香港新界一個建案首次公開發售,一名大陸客以港幣1.2億元購買21個單位。據臺灣「中央社」20日報導,這個在農曆年剛結束後公開發售的建案為新鴻基所有,名為「YOHO MIDTOWN」,共有1800個住房,昨天率先公開發售200餘個住房。
  • 臺灣成港人新「移民」地 風景和人情味吸引人
    中新網11月25日電 綜合臺灣《聯合報》報導,香港移民潮再起,臺灣地區成為港人新的移民地。今年9月港澳申請赴臺居留達632人,是半年前的6倍;臉書(Facebook)上也出現專頁,顯示港澳移民臺灣加溫。
  • 示範區出臺利好深圳房產 港人深圳8月購房激增長近五成
    香港暴亂致成交跌港 部分港人資產轉移因香港持續數月的暴亂已嚴重影響港人本地買樓情緒和意願,加上大灣區房價便宜很多,因此,許多港人紛紛在深圳、中山、東莞和惠州等地買房,其中深圳因緊鄰香港更受港人青睞。近期有香港企業在前海自貿區購買寫字樓作為未來辦公地點,新政策下未來深圳取代香港成為可能,企業放棄香港不太可能,但以後深圳、香港雙總部成為可能,做法也更為明智。香港投資客也擔心香港經濟泡沫,遊行示威以來香港零售生意下滑了5-7成,失業人群可能會達到30萬,經濟寒冬到來,最終必然會體現到房價上來。
  • 大灣區 · 近幾年香港人在內地買房的事
    香港專家學者紛紛提出港人移居大灣區計劃,在加上香港本地媒體唱紅大灣區的形勢,催生了相當一部分香港年輕群體的移居欲望。仲量聯行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收入達31.9萬港元,房產中位數總價為619.2萬港元,中位數或以下水平在香港買房的生力軍比例不足10%,大多數以租房為主。
  • 一個臺灣人對深圳樓市的理解 深圳房價仍太便宜
    編者按:最近關於樓市的話題太多,各方對房價的走勢也說法頗多,對各項政策的頒布理解更各有千秋,現在讓我們看看一個臺灣人對深圳樓市的理解吧,或許生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   我來自臺灣,最近也在深圳購買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