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VAR爭議不斷,中國裁判成功定義被動犯規行為!

2020-12-26 細說體壇

足協杯半決賽次回合山東魯能對陣武漢卓爾的比賽,本來由於首回合5:0的懸殊比分沒有多少看點,但本賽季中國足球最大的亮點:裁判又一次成為主角。這一次,全世界都要佩服中國裁判的創新能力。

比賽52分鐘,武漢卓爾傳中球被山東魯能門將王大雷沒收,並手拋球發動進攻,經過幾次傳遞後,吳興涵傳中佩萊搶點鏟射破門,進攻歷時30多秒。此時,VAR介入,給出畫面,王大雷沒收對方傳中時,皮球已經出了底線,應該是門球。於是山東魯能進攻無效,進球取消!

VAR規則中明確了,對於進球的判斷,只能是排除可能的犯規行為(比如越位、犯規、 故意手球或者其他違規動作),確保進球準確無誤。而中國裁判創造性地發明了打自己的臉讓球隊買單的奇葩規則:球出底線裁判未判,結果這個錯誤成為球隊的犯規行為,而被取消進球,這真是到了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層次!

回想起2018年賽季中的一場中超榜首之戰山東魯能對陣上海上港,也是VAR介入取消了山東魯能第二個進球,當時給出的理由是搶斷奧斯卡有犯規行為。且不論搶斷是否犯規,因為涉及到另一個創新無窮的課題:身體接觸犯規。當時VAR的解釋邏輯還是符合規則約束的,因為搶斷是球員主動行為,如果確實是犯規,而且發起了進攻取得了進球,是可以取消的。

但這一次不一樣,球員是在無對抗無感知的情況下,主觀無行為的情況下,因為裁判的誤判而被判犯規行為!注意是犯規行為!一場足球比賽有很多界外球,是不是以後每次死球後發球、開球前球員們都需要考慮一下,這個球權是不是漏判錯判的,裁判是不是沒看清?視頻是不是有異議?不要等到這次進攻發起,不管經過多少傳遞,最後進球了,又回溯到我這個時刻,告訴我我這個存在就是個錯誤?

進球後,根據VAR判定無效,這次進攻就不該存在!告訴我我不該發界外球,因為這個球看VAR是我方出界的;告訴我我不該手拋球,因為這個球已經出界,要發球門球;告訴我本來沒有理由看VAR,沒法改判,進球了就必須要改判了。

讓我們再分析一下這個被動犯規行為的玄妙之處。

首先,是不是犯規不一定。如果沒有進球等觸發VAR回看,這場比賽中就不存在這個錯誤,也就沒有這個犯規行為的判罰,所以,這個犯規是隨機不可預測的。

其次,客觀上這是裁判的漏判或錯判,但觸發VAR形成追溯後,必須以判球員犯規行為來改正,而且是以取消球隊獲益的代價來改正,所以,這個犯規是我犯錯你買單,主動進球變被動犯規。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這個犯規最終解釋權歸中國裁判所有。不得不佩服這個神鬼邏輯,雖然中國裁判論文是抄的,但我相信他們的物理知識超強,這一手薛丁格的貓玩得太熟練,可以接替霍金的使命破解宇宙存在難題了。

試問玩VAR誰與爭鋒?中國裁判用VAR控制一切!球場上,沒有什麼現象是一個VAR介入解釋不了的!

相關焦點

  • 裁判不懂英語,亞當斯技術犯規申訴成功
    裁判不懂英語,亞當斯技犯申訴成功這位被撤銷處罰的球員是來自青島國信的外援亞當斯,他是在吉林與青島的比賽中,在第一節還剩3分49秒要結束的時候被裁判吹罰技術犯規。當時因為裁判宣判亞當斯對吉林隊的瓊斯犯規,但是亞當斯在與裁判爭論過程中,因為語言不通所以產生了誤會,所以當時才會給出亞當斯技術犯規的懲罰。
  • 犯規?CBA裁判吹爭議罰球絕殺!雙手高舉+後仰還判打手太離譜
    2012年12月17日,CBA比賽結束,最後一場比賽以吉林隊成功擊敗上海隊而告終,在1分險勝後,吉林展現了他們的實力,他們繼續保持在積分榜前8名的排名,比賽最後時刻,場上的一幕引發了爭議和討論,CBA裁判再次搶戲,比賽被哨聲殺死。
  • 哪犯規了?CBA裁判吹爭議罰球絕殺!雙手高舉+後仰還判打手太離譜
    北京時間12月17日,今日結束的一場CBA焦點大戰,最終吉林成功的戰勝了上海,在取得了一場一分的險勝之後,仍然展現了自己CBA豪強的實力,並且他們繼續把自己的排名維持在積分榜的前8。全場比賽的最後時刻,場上出現的一幕引爆了爭議和討論, CBA裁判再次搶戲,硬生生靠哨子殺死了比賽。
  • 薛丁格的貓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提出的貓的理想實驗並不是要證明什麼,而是表達對波恩統計解釋的不滿。微觀世界中物質的運動並不能用牛頓力學去描述。德布羅意給出物質波的概念後,德拜對薛丁格說「既然是波,怎能沒有波動方程?」沒想到薛丁格幾個月後真的給出了一個波動方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能夠很好的描述微觀世界中粒子的運動,其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經典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薛丁格也因這個方程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薛丁格方程不是推導出來的,更像是拼湊出來的。儘管薛丁格方程非常優美地解決了微觀粒子的運動,這方程的背後還有基本的問題困擾著物理學界。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最後一期節目中,撒老師提出薛丁格的貓的想法和白白提出的楚門世界的想法真的腦洞大開,看完之後頭皮發麻,接下來小編會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這個理論。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當時的實驗過程是: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最後一球爭議太大!
    最後一球爭議太大!今天早上又進行了一場美洲杯的比賽,由東道主巴西隊對戰委內瑞拉隊。本場比賽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巴西隊佔據的全場的優勢,客隊一直被動防守也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反擊,一方進攻昏昏欲睡,一方拿到球後就儘量在後場倒腳拖延時間,可以說是一場讓人有一些尷尬的比賽。不得不說,雖然本場比賽客隊沒有什麼進攻。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
  • VAR可以回放多久?梅西進球之前犯規動作,裁判卻給出進攻手勢
    隨後,主裁判走到VAR前面,觀看這粒進球,進球沒有異議,但是在兩分鐘之前的一次犯規,讓這粒漂亮的配合成為了一次無效進攻。 通過視頻回放,這的確是一個犯規,如果這個時候裁判確定犯規動作,這次進攻也將不復存在,但是當時裁判卻給出了繼續進攻的手勢,而且邊裁正好在旁邊,將一切盡收眼底,也沒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這次進攻。
  • 嚴懲102號裁判!CBA上演無接觸犯規,李春江情緒失控吃T
    本場比賽的裁判員在一些判罰上也引起了浙江廣廈主教練李春江的不滿,尤其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判罰更是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雖然這些一次兩次的爭議判罰不會對比賽產生直接性的影響,但是卻非常的打擊士氣,尤其是一些莫須有的判罰更是讓人非常氣憤,甚至裁判員還在比賽中完成了一次相反的判罰,這也讓李春江在場邊直接情緒失控。
  • 2分4犯規!國手發揮糟糕,還做出爭議行為,北京隊又要被罵了
    這場比賽真是太難看了,雙方得分都很艱難,並且失誤多,犯規多,罰球多,讓比賽很不流暢,被哨子吹得支離破碎的。兩隊半場合計得到了71分,別的隊伍一節都有這樣的分數了,真不知道是防守太強悍,還是進攻太糟糕。比賽不好看,但是國手方碩卻很搶鏡!
  • 尤文0-3佛羅倫斯輸給裁判!三次點球都不吹,令C羅錯過戴帽機會
    隨著比賽開始後,尤文就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裡,因此很快在第3分鐘時便丟掉一球。此後,誇德拉多又領到了一張紅牌,使得尤文在場上更加被動。 最後,由於佛羅倫斯隊的球員在C羅的背後有肘擊動作,所以C羅順勢倒地,這理應是點球機會,但是主裁判卻熟視無睹。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1926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埃爾溫·薛丁格因薛丁格方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薛丁格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他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
  • 德約科維奇擊球打中裁判被判負引熱議,如何界定比賽中惡意犯規?
    2020年美網八強戰中,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在場內將無效球擊出場外時擊中女司線裁判臉部,致使女司線裁判痛苦倒地。而德約科維奇被直接取消美網資格,以這種離奇的方式出局。出現這種離奇事件,輿論分為然不同的兩個觀點:德約科維奇的支持者認為,這只是誤傷,是在無意的情況下碰巧擊中了女司線裁判,並不構成主觀惡意攻擊裁判,這樣的判罰顯然過重;反對者則認為,這是德約科維奇在被破發後心態失衡從而進行情緒發洩擊球擊中了裁判。許多媒體為了誇大事實吸引眼球,添油加醋,將德約科維奇說的十惡不赦。
  • 裁判認定陸瀅潛泳犯規 忽視細節付出「代價」
    裁判認定陸瀅潛泳犯規 忽視細節付出「代價」 2014-09-26 09:16:59但隨後很快出現意外,裁判認定中國隊犯規,成績取消。在苦等幾個小時之後,裁判維持原判,中國隊無緣晚上進行的決賽,一塊毫無懸念的金牌就這樣沒了。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邏輯呢?
    第一部分@現象篇:"薛丁格的貓"是由早期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關於貓生死疊加的著名實驗!簡單的說就是: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帶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盒子裡,放射性物質有50%的可能發生衰變並且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相反也有50%不會發生衰變而讓這隻貓存活下來!那麼貓的死活必須是在觀察者打開箱子後才能夠確定!那麼一個小時以後,這隻貓是死還是活呢?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邏輯?他又想表達什麼呢?
  • 縱觀CBA|技術犯規滿天飛!請問聯賽,裁判報告去哪了
    遼寧對陣青島的第二節比賽,郭艾倫在罰球線附近投籃受到張騁宇的幹擾,但裁判並沒有做出任何吹罰,不滿判罰的郭艾倫,在回防時並沒有找防守人,而是朝著邊線裁判方向跑去理論,裁判當機立斷給出技術犯規。而趙繼偉和原帥兩人,則是在各自比賽中因為對判罰不滿,用力拍球而被裁判吹罰技術犯規。
  • CBA裁判又搶戲!進攻犯規+2分有效,矛盾判罰四川輸球有點冤
    北京時間12月21日,CBA常規賽進行了一場焦點戰,福建男籃121:113擊敗了四川男籃,這場比賽中福建男籃的核心王哲林在比賽中因傷離場,這件事情也被賽後高度關注,能夠看出王哲林傷勢比較嚴重,所以說大家也都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這一次王哲林受傷事件上了,而忽略掉了本場比賽中另外一件奇葩的事件,這件事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輿論爭議
  • 再次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的VAR,爭議的焦點究竟是什麼?
    那麼,VAR技術從何而來,它的引進又為何引發巨大的爭議呢? 一、初衷:減少誤判 VAR是英語Video Assistant Referee的開頭字母的縮寫,意為視頻助理裁判。將其引進足球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足球比賽的誤判。
  • 爭議判罰是誰的鍋?深度解讀VAR,你看到的畫面也許是假象!
    而伴隨著本場的諸多爭議判罰在賽後則持續發酵,甚至引發了針對視頻助理裁判員本人的網絡暴力,直至中國足協裁判評議組負責人接受新華社專訪,以一種另類的官宣方式為比賽的判罰做了背書解讀。縱觀中超十幾年來,裁委會這樣的正面回復媒體與大眾的疑惑與爭議,仿佛還真是頭一次,可以視作輿情倒逼官宣的推動,也可以認為裁判新聞發言人制度的試水,不管怎樣,從積極方面來看,都是中超制度改善的一個步伐,雖然,仍是踩著魯能球迷受傷的心靈上。裁判評議組負責人對本場的幾處爭議判罰已經做了回復,原文如下:評議結果顯示,裁判員判罰沒有問題。
  • 詹姆斯補扣掛框惹爭議,2016年聖誕大戰的裁判報告已經給出了答案
    而且本場比賽詹姆斯的總得分成功超越了喬丹,但是比賽最後時刻詹姆斯的掛框也是引發了爭議。詹姆斯正是這次掛框引發了爭議,我們都知道NBA規則中是禁止球員掛框的,否則是要吃到技術犯規的。但是這次裁判卻放過了詹姆斯,有球迷表示老鷹隊已經叫了暫停,此時並不影響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