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杯半決賽次回合山東魯能對陣武漢卓爾的比賽,本來由於首回合5:0的懸殊比分沒有多少看點,但本賽季中國足球最大的亮點:裁判又一次成為主角。這一次,全世界都要佩服中國裁判的創新能力。
比賽52分鐘,武漢卓爾傳中球被山東魯能門將王大雷沒收,並手拋球發動進攻,經過幾次傳遞後,吳興涵傳中佩萊搶點鏟射破門,進攻歷時30多秒。此時,VAR介入,給出畫面,王大雷沒收對方傳中時,皮球已經出了底線,應該是門球。於是山東魯能進攻無效,進球取消!
VAR規則中明確了,對於進球的判斷,只能是排除可能的犯規行為(比如越位、犯規、 故意手球或者其他違規動作),確保進球準確無誤。而中國裁判創造性地發明了打自己的臉讓球隊買單的奇葩規則:球出底線裁判未判,結果這個錯誤成為球隊的犯規行為,而被取消進球,這真是到了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層次!
回想起2018年賽季中的一場中超榜首之戰山東魯能對陣上海上港,也是VAR介入取消了山東魯能第二個進球,當時給出的理由是搶斷奧斯卡有犯規行為。且不論搶斷是否犯規,因為涉及到另一個創新無窮的課題:身體接觸犯規。當時VAR的解釋邏輯還是符合規則約束的,因為搶斷是球員主動行為,如果確實是犯規,而且發起了進攻取得了進球,是可以取消的。
但這一次不一樣,球員是在無對抗無感知的情況下,主觀無行為的情況下,因為裁判的誤判而被判犯規行為!注意是犯規行為!一場足球比賽有很多界外球,是不是以後每次死球後發球、開球前球員們都需要考慮一下,這個球權是不是漏判錯判的,裁判是不是沒看清?視頻是不是有異議?不要等到這次進攻發起,不管經過多少傳遞,最後進球了,又回溯到我這個時刻,告訴我我這個存在就是個錯誤?
進球後,根據VAR判定無效,這次進攻就不該存在!告訴我我不該發界外球,因為這個球看VAR是我方出界的;告訴我我不該手拋球,因為這個球已經出界,要發球門球;告訴我本來沒有理由看VAR,沒法改判,進球了就必須要改判了。
讓我們再分析一下這個被動犯規行為的玄妙之處。
首先,是不是犯規不一定。如果沒有進球等觸發VAR回看,這場比賽中就不存在這個錯誤,也就沒有這個犯規行為的判罰,所以,這個犯規是隨機不可預測的。
其次,客觀上這是裁判的漏判或錯判,但觸發VAR形成追溯後,必須以判球員犯規行為來改正,而且是以取消球隊獲益的代價來改正,所以,這個犯規是我犯錯你買單,主動進球變被動犯規。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這個犯規最終解釋權歸中國裁判所有。不得不佩服這個神鬼邏輯,雖然中國裁判論文是抄的,但我相信他們的物理知識超強,這一手薛丁格的貓玩得太熟練,可以接替霍金的使命破解宇宙存在難題了。
試問玩VAR誰與爭鋒?中國裁判用VAR控制一切!球場上,沒有什麼現象是一個VAR介入解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