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當中,尤其是一年級的考試,每次成績公布後,家長第一時間先了解孩子考了多少分,再看看孩子出錯的地方,接著檢查老師是否批改出錯,有質疑的地方家長就會很糾結,家長的做法表明了他們對孩子學習的關心。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一套試題,是關於一位家長就對老師的閱卷產生一定的疑惑。這位家長的小孩在湖南路小學正讀一年級,這一份試題是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從孩子的成績來看,他考了96分,當家長看完孩子的成績後,直言:我家的孩子朱小明應該得滿分,老師改錯了吧?
到底是什麼問題呢?下面,先來看看朱小明的答卷吧。

從整份試捲來看,朱小明小朋友卷面乾淨整潔,前面兩頁小朋友非常厲害,沒有一題出錯,但後面的兩頁,小朋友被扣了4分,他被扣分的題目是第八大題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以及最後一道題想一想,寫一寫,分別扣了四分。

先看第八大題,這道題要求按課文內容填空,第4小題《小猴子下山》課文中講述了小猴子先掰了玉米,後摘了桃子,又摘了西瓜,最後去追兔子,結果只空著手回家。而朱小明小朋友「後摘了西瓜,又摘了桃子」導致扣分。家長的意思是「後摘西瓜,又摘桃子」與課文中的「後摘桃子,又摘西瓜」是並列的,無論填寫哪個為先,都不該扣分。

但本題是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既然根據課文內容,就應該按照課文內容的先後順序填寫,家長不能強詞奪理。並且,《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精讀課文,它要求背誦並理解課文大題,朱小明小朋友答錯證明他沒有能夠完全理解文章的大意,還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加強學習。

最後一道題是作文題,朱小明的答案是「下課鈴響了,我和小夥伴們在操場玩,我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遊戲開始了,朱小明當母雞,小張當老鷹,幾個小朋友作小雞,朱小明保護我們。這個遊戲真是太好玩啦!」這道題小朋友被扣了2分,首先,遊戲開始了的後面描述得不夠詳細,但是小朋友能寫這樣,已經很厲害了,作為老師,對待孩子也不能太苛刻,這道題應該拿滿分的,所以家長的抱怨也是從教師嚴格批改考慮,大家覺得呢?
需要本試題空白卷給孩子列印的家長,可以圖片收藏並列印。

從這份試題來看,整份試卷題型都很新穎,這些題型在期末考試中經常出現,並且存在許多的易錯題,比如第一大題看拼音,寫漢字,個別學生把「平安」寫成「蘋果」。

第二大題給字擴寫考查學生的組詞能力和記憶水平,新的組詞比較多,比如新手、新年、新人、新生、新聞、新鮮、新房等等,平的組詞如:平常、平安、平時、平均、平臺等,進的組詞如:進來、進去、進出、進入、進步、進行等,答案不局限於課文知識,只要能夠正確寫出組詞就可以。

照樣子,寫句子是考查學生的仿寫能力,從朱小明的答捲來看,3小題他都用「朱小明」,「朱小明要是考100分,就好了」「朱小明一分鐘能跳繩32次」「朱小明看見了錢,非常開心」,可見「朱小明」很重要,自我意識很強,希望繼續努力。

總之,這份試題考查的內容比較細,希望孩子們在答題過程中把字寫好,認真書寫,仔細答題,考出個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