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天賜人類的一本神書,它在人類歷史上所獲得的榮耀和它所包裹住的永生之道,卻在稱為「神州」的土地上,被封住了它的光暈。曾經有木有?拿起《聖經》的時候,頓時,怎一個「愁」字了得呢, 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聖經最早一卷書——舊約的「約伯記」成書約於公元前1500年。至今也就是3500年前。
據世界聯合聖經公會的統計,聖經從出版至今,累計發行量超過40億本,目前,全世界仍以年銷量約3000萬左右的速度,呈上升趨勢發行!
中國基督教協會,以每年大約200萬冊的速度刊行聖經,目前還是有些供不應求(中國的特殊國情,聖經的獲得,並不如西方國家便捷)。
當德國發明家約翰內斯·古騰堡,在十五世紀第一次用活字印刷術印刷書籍時,第一本印行的書就是《聖經》,所印行的聖經被稱為《古騰堡聖經》。
翻譯最多的書,全世界98%的人可以找到他們流利掌握的語言版本。
聖經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翻譯版本最多的書。全世界共有1800多種語言的聖經譯本,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甚至地區方言都已包羅。其中280多種是全本的新舊約,590多種只有新約部分,920多種是單行本或選輯本。單是亞洲就有90種不同語言的新舊約聖經,這裡面讀者最多的是中文聖經。
第一部被帶到太空和月球的書。1969年,最早登月的太空人阿姆斯壯和艾德林,在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的同時,也把聖經帶到了太空和月球。三位太空人在月球軌道中展開聖經,向全世界誦讀,《創世紀》「起初,神創造天地。」
阿波羅11號登月的太空人回地面後,記者問他們在太空有何感受?
他們引用聖經詩篇8篇,說:「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聖經有35位左右的記錄者。包括有君王和首相,亡國的俘虜和監獄的囚犯,醫生、律師、詩人、學者、士官、稅吏,漁夫、農人、牧人、工人等。
地位不同,環境各異,記錄完成於皇宮、監獄、荒島、曠野及普通民居等。
從舊約聖經開始的公元前1440年,到新約聖經集成的公元397年,時間跨度約1600年。
雖然跨越1600年,歷史環境幾經更改,但是心意一致,無可非議。聖經是由神通過聖靈感動記錄者記錄下他的心意與旨意。
『彼得後書1:20-21』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舉例說明,在中國古代,多用書信來傳達情誼,重陽佳節,異國他鄉一位男子寫家書給父母兄弟,請一位代筆者來寫信寄回家中,寫信者是誰呢?記錄的心意是誰的呢?當然是這位思念家鄉的男子,而不是代筆的寫字先生。
《聖經》就是神對人類發送的一封家書,傳送的是神的心意。
聖經共66卷,1189章,30000多節,約935000多字,其中包含歷史、詩歌、故事、預言、格言、傳記、書信、寓言、比喻、辯論、遊記、律法、禮儀、戲劇、哲學、地質、神學、文學、醫學、科學、商業、天文、地理、軍事、生理、數學、物理、人權、環保、道德律、優生學、心理學、考古學、勞工權益、信息科技、謎語等包羅萬有的內容。
如此龐大複雜的內容構架,且和諧統一,渾然一體,世間唯有聖經而已。
『
羅馬書1:20』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聖經是世界上預言最多的一部書。全本聖經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預言。
經統計,舊約預言約1239個,新約578個,共1817個預言。涉及到預言的經文達8352句之多。
有預言有成就的《聖經》,讓基督教的信仰成為體驗式的信仰。《聖經》不是簡單的一本歷史智慧詩歌書。而是見證活著之神的真理之書。
『
約翰福音5:39』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歷史上有許多人傾注一生的心力,研究聖經,仍無法參透。因許多聖經的奧秘被封印,一些啟示只有隨著預言逐步成就的時候,才能逐步解開。在世界各國的圖書館裡,有無數的著作去注釋聖經,亦難探窺其奧。
大道至簡。《聖經》就是永生之道,且為基督作見證。人非相信就不能得見。
『約翰福音1:1-4』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聖經是人類歷史上跨越讀者群最大的一部書,《聖經》的讀者群中:
學齡前兒童到百歲老人都可奉讀,從赤貧如洗到富可敵國都在查閱。無論是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考古學家,還是總統、工程師、商人、家庭主婦、學生等等都可閱讀。
聖經上是世界上受最多層次研究的一本書,從來沒有一部書,被世界上如此眾多的,不同領域的學者所探索研究過。同時,聖經也是世界上最多爭議的一部書,它得到世界上最多人的讚美,也受到最多人的攻擊。也許是經歷風雨之後,天邊會出現更絢麗的彩虹!責難和質疑正是經歷住考驗之後的真理之路。沉甸甸的金穗在秋天收割的季節,也是貨真價實、無可厚非的收穫之季!
聖經是全世界普及性最高的一部書,這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和地區能買到的一部書。聖經也是世界上被人們相互贈送最多的一部書。它同還是世界上被反覆閱讀,重複閱讀最多的書。
閱讀的書籍應該是有篩選的,建議最好是讀經典開始。而聖經則是經典中的經典。
聖經是世界上內容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書, 許多我們所知的人類的重大事件和轉折中,都流淌著聖經的話語,試略舉幾例:
★ 自建國以來,美國的歷屆總統在就職宣誓時手所按的就是這本《聖經》。
★ 在聯合國大廈奠基大典上,為了表明聯合國要將和平安放在真正穩固的根基上,人們在奠基石下安放了一本被裝入玻璃瓶中的《聖經》。在落成後的聯合國大廈裡,可以讀到這樣的詩句:
"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軍事。」——舊約 - 彌迦書4:3
★ 當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時,太空人莊嚴肅穆地用英文朗誦了一首詩:「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這是人類第一次將自己的聲音留在太空,而這首詩出自《詩篇》19:1-4。
★ 首次登月的太空人之一,艾得溫·艾爾德林, 在成功飛回,當被採訪時個人感受時,也是引用「詩篇8:3-4」的內容來回答:「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 1971年8月7號,人類第5次登月行動中,當太空人歐文看到月球上的高山與深谷時,不禁說出詩篇121:1-2: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 1844年,發明電報的美國科學家賽約爾·摩爾斯,親自在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室裡,同正在巴爾的摩的艾爾弗雷德·維爾互相拍發了第一封電報,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封電報,其內容是:神為你行了何等大的事。源自《路加福音》8:39。
新舊約聖經是當今世界上所有廣義基督宗教<正教(國內稱東正教)、大公教會(國內稱天主教)、新教(國內稱基督教)>的正源典籍(事實上確實存在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典籍比新教聖經典籍的66卷多幾卷的分歧,但這三大主流都承認這66卷是聖靈感動人所寫出的神的話語,具有絕對權威和正確性。)
「舊約聖經」也是伊斯蘭教(回教)信奉的主要經典之一(另一經典是古蘭經),猶太教也以「舊約聖經」為典籍,另外他們還信奉「塔木德經」。
截止2000年,全球信奉廣義基督教的人口約20.5億,佔世界人口的33%,伊斯蘭教的人口約為12.4億,約佔總人口的20%;猶太教的人數約為0.14億。也就是說,基督教新舊約聖經影響了世界53%以上的人口的世界觀和行為。
聖經及其基督教義對西方社會的制度、文化觀、價值觀等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基督教關於人要「愛神」和「愛人如己」這兩大誡命,對整個社會文明和價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影響!
聖經的神奇之處和其對人類的影響,上面所述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有待進一步補充和整理。
這部人類史上最神奇的書,經過幾千年智者考查,質疑,追究,推敲仍屹立不倒,是天上的聖言之書,難道不值得我們中國人謙卑地通讀一遍嗎?
『
箴言9:10』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