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留下遺言希望火化,最終卻被解剖展覽72年

2021-01-11 騰訊網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01

歐洲人的入侵,對於馬尼亞人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楚格尼尼去世,標誌著馬尼亞人徹底地成為了歷史,而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真實的歐洲殖民史。在歐洲人進犯以前,塔斯馬尼亞人在這塊小島上過悠閒愜意的日子,儘管他們的社會形態非常的原始,甚至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但他們仍然是獨立的、自由的。

▲塔斯馬尼亞島風景

1770年,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國力迅速強大起來的英國率先闖入了塔斯馬尼亞島,並對外宣布塔斯馬尼亞島是他們的領土。1803年,英國又在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的居民區。英國甚至還對原住民們實行了殘酷的迫害,大肆地誘捕孩童、婦女、男人,把他們變賣為奴隸和勞工。

▲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場景繪畫

英國殖民者的殘暴行徑引發了塔斯馬尼亞人的強烈反抗,很快島上就爆發了一場反抗白人統治的「黑色戰爭」。但奈何連弓箭都不會造的塔斯馬尼亞人,根本無法與軍事能力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英國相提並論。他們的攻擊和反抗終究只是蚍蜉撼樹,對於英國的殖民來說,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傷害。

02

1824年,喬治·亞瑟中將坐上了塔斯馬尼亞總督的位置,這使得塔斯馬尼亞人的處境更加危急了。喬治·亞瑟下令,所有的塔斯馬尼亞人必須全部搬離歐洲人佔領的屯墾區,以便他們徹底地控制塔斯馬尼亞島。除此之外,他還設置了清剿隊,把塔斯馬尼亞人當成貨物一樣明碼標價,若是抓獲活口成年人就會獎勵5英鎊,抓獲未成年的孩子則獎勵2英鎊。

▲塔斯馬尼亞人舊照

而另一方面,他還實行了「懷柔政策」,採取拉攏屠殺相結合的手段。在這些殘酷政策的影響下,島上的塔斯馬尼亞人人口急速減少。儘管楚格尼尼的父親是塔斯馬尼亞南部布魯尼島的酋長,但面對這樣深重的災難也是束手無策。

▲塔斯馬尼亞島位置(紅圈處)

後來楚格尼尼的母親也被捕魚人殘忍地殺害了,而她的第一任丈夫為了救她,也死在了殖民者的屠刀下。1829年,楚格尼尼又嫁給了伍瑞迪。為了在殖民者的統治下艱難求生,她和丈夫伍瑞迪就擔任起了羅賓遜的翻譯,羅賓遜就是負責解決和處理雙方的矛盾衝突的人。

03

亞瑟的殘暴行徑讓塔斯馬尼亞人深受其害,直到1832年塔斯馬尼亞人僅剩200不到。即便是這樣,喪心病狂的亞瑟也沒有打算就此收手,他想讓塔斯瑪利亞人徹底絕種。於是他就脅迫塔斯馬尼亞人,讓他們都遷到全都是沼澤和荒原、甚至沒有水源和糧食的費林德斯島上去。

▲楚格尼尼舊照

被流放到小島的塔斯馬尼亞人,無法適應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都接二連三地死去了,而楚格尼尼的第二任丈夫伍瑞迪也在這其中。到了1860年時,世界上的塔斯馬尼亞人僅剩有10人,楚格尼尼又在這時遇到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威廉·連恩。他們在英國殖民者的圈禁牢籠中艱難度日,忍受著殖民者給予他們的深重痛苦。

▲塔斯馬尼亞夜景

但殘忍的英國殖民者不會放棄任何一點能夠榨取到的價值。1871年,威廉去世了,毫無人性的殖民者殘忍地解剖了威廉的屍體,並將其做成標本,放置於博物館展覽。親眼見證了丈夫遭遇的楚格尼尼,心中憂慮不安,害怕自己將來也會有這樣一場劫難。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

為了躲避英國人的迫害她後來搬到了霍巴特,希望能夠躲開白人的視線。甚至在彌留之際,她還特意留下遺囑,請求不被解剖、展覽,她希望能夠火化自己的遺體,並撒入海峽之中。可那些沒有人性的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按照她的遺囑辦事的。等到楚格尼尼去世後,英國皇家塔斯馬尼亞學會就掘出了她的遺體,隨即對其進行了遺體解剖,並將其放在了澳大利亞的霍巴特博物館進行展覽。而這一展覽,就是整整72年的時間。

結語《詩經》:「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塔斯馬尼亞人被滅絕的慘痛歷史,讓我們看到那些打著文明幌子的殖民者真正的嘴臉,他們無恥的行徑把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總有一天會遭到命運的審判。

相關焦點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被觀賞72年未能如願
    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5月8日,她此生最後願望是希望死後安生,希望人們不要解剖她的遺體,不要將她的遺體放在展覽館中展覽,她希望死後能讓她的骨灰能夠在恩特卡斯特斯海峽與家人永遠團聚。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被觀賞72年未能如願
    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5月8日,她此生最後願望是希望死後安生,希望人們不要解剖她的遺體,不要將她的遺體放在展覽館中展覽,她希望死後能讓她的骨灰能夠在恩特卡斯特斯海峽與家人永遠團聚。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她都始終不能實現,直到1976年,她離開人世的72年後,她的遺體才得以被火化,骨灰撒入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峽,這時的她才實現了最初的願望。
  • 「別解剖展覽我」,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後並未如願,被展覽72年
    1876年,一位受了一輩子種族歧視的老婦人躺在床上,她知道自己時間所剩不多,留下了遺願:不要解剖、展覽我。這位老婦人就是世上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女性——楚格尼尼。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從俯視圖看,這是一個心型的小島,因此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 丈夫被展覽,妻子留下遺願請求別解剖展覽她,卻仍被展覽72年
    對此,歐洲王室是非常支持的,他們給航海家撥了一筆又一筆的巨款,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藉助這筆錢,來收穫更大的利益。為此,這些航海家不論出行到哪,他們最終總是要有點收穫才行,否則的話如果惹怒了歐洲王室,最後的結果也是他們無從抗拒的。
  • 丈夫被展覽,她臨終遺言:不要展覽我,卻仍被送進博物館展覽72年
    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島,並將其命名為「範迪門斯地」,此後塔斯馬尼亞島就迎來了不幸。 那時候歐洲人的獵奇心理很大,他們會粗暴的對待這些地區的土著人,肆意破壞土著人的生活環境,甚至將他們抓去進行展覽。 1825年年,塔斯馬尼亞淪為了殖民地,十年後,塔斯馬尼亞人僅剩下了200多人,當時塔斯馬尼亞人楚格尼尼還只有23歲,她的第一任未婚夫為了救她因此喪生了,她的父親曼加納本是布魯尼島的酋長,然而她的父母也都喪生於白人之手。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在澳大利亞最南邊有一個呈現為心形的小島,它就是塔斯馬尼亞島,也被稱為「世界的盡頭」。相傳早在25000年前就已有澳大利亞本土住民前往了這座島嶼,在11000年前巴斯海峽淹沒後這座島嶼也徹底失去了和大陸的聯繫。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妻子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卻未能如願
    她曾經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遭受欺凌,殘忍遇害;看到自己的族人在絕望的反抗中,走向滅亡;甚至還看到自己丈夫的遺體被強行帶走,進行了解剖研究。臨死前,她請求人們:不要解剖展覽我,請把我的遺體焚燒,把我的骨灰灑進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峽裡。
  • 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展覽72年,而她的遺願是
    1876年,一位受了一輩子種族歧視的老婦人躺在床上,她知道自己時間所剩不多,留下了遺願:不要解剖,在這裡她與一位名叫伍瑞迪的塔斯馬尼亞人結婚。,嫁給了塔斯馬尼亞原住民威廉連恩,1871年3月威廉連恩逝世,他也是最後一位離世的塔斯馬尼亞原住民男性,他的屍體用於人體學研究,被送至研究院解剖展覽。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未能如願被觀賞72年
    1876年,一位虛弱老婦躺在床上,老婦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但她還有最後一個遺願:別解剖展覽我。 這位老婦便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也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她死後,這個世界上便再無塔斯馬尼亞人,她叫楚格尼尼。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終究未能如願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被踐踏,自己的親人被侵略者殘忍殺害,自己的丈夫被解剖展覽,在生走向終點的最後願望竟然是不希望被解剖展覽。這一系列的不幸都發生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她就是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楚格尼尼。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言:不要解剖展覽我,但是她卻未能如願
    有很多自認為文明的人,也打著社會進步的幌子,做著無恥的事情,這些人早晚有一天會受到審判。在19世紀的時候,人類的種族發生了一個變化,因為在那個世紀,有一個種族消失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叫楚格尼尼,在大約1812年的時候出生於卡斯馬尼亞島的南部的一個小島,而楚格尼尼的名字是來自於一種植物。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言:不要解剖展覽我,但是她卻未能如願
    有很多自認為文明的人,也打著社會進步的幌子,做著無恥的事情,這些人早晚有一天會受到審判。在19世紀的時候,人類的種族發生了一個變化,因為在那個世紀,有一個種族消失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叫楚格尼尼,在大約1812年的時候出生於卡斯馬尼亞島的南部的一個小島,而楚格尼尼的名字是來自於一種植物。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的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最後如何?
    楚格尼尼是最後一人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她的一生伴隨著殖民充滿著悲劇,塔斯馬尼亞人是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它位於澳大利亞南部,也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這裡也成稱為「世界的盡頭」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解剖展覽,百年後骨灰被扔進大海
    1876年5月8日,世界上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妻子,64歲的Chugnini(楚格尼尼),在經歷了充滿艱辛和掙扎的生活後,終於,帶著塔斯馬尼亞這個不幸種族的原始記憶,永遠離開了。塔斯馬尼亞最後一位妻子的遺言: 不要剖析,不要給我看,但她沒有這樣做。塔斯馬尼亞人當時仍在石頭文明中,他們會用木頭做長矛和棍子,並用薄石碑作為工具或武器。他們還為沿海旅行製作樹皮獨木舟。現在人們仍然可以從他們留在石頭上的棍子圖形和符號中瞥見這種原始生活。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楚格尼尼是最後一人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她的一生伴隨著殖民充滿著悲劇,塔斯馬尼亞人是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它位於澳大利亞南部,也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這裡也成稱為「世界的盡頭」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解剖展覽,百年後骨灰被扔進大海
    1876年5月8日,世界上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妻子,64歲的Chugnini(楚格尼尼),在經歷了充滿艱辛和掙扎的生活後,終於,帶著塔斯馬尼亞這個不幸種族的原始記憶,永遠離開了。塔斯馬尼亞最後一位妻子的遺言: 不要剖析,不要給我看,但她沒有這樣做。塔斯馬尼亞人當時仍在石頭文明中,他們會用木頭做長矛和棍子,並用薄石碑作為工具或武器。他們還為沿海旅行製作樹皮獨木舟。現在人們仍然可以從他們留在石頭上的棍子圖形和符號中瞥見這種原始生活。
  • 為了避免被解剖展覽,她曾專門留下遺願,你知道結果如何嗎?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丈夫曾被展覽,她因此專門留下遺願,請求別展覽她。 在澳洲東南部,有個名叫塔斯馬尼亞的地方。它是澳大利亞六個州中最小的一個,曾是塔斯馬尼亞人的故鄉。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卻未能如願
    在1876年時,一位虛弱老婦躺在床上,她知道自己即將要逝去,但她還有最後一個遺願:別解剖展覽我。這位老婦便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也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女性,她死後,這個世界上便再無塔斯馬尼亞人,她在臨死前的小小願望,最終卻也未能如願,她的名字楚格尼尼叫。
  • 世上最悲傷的遺言,「別解剖我,骨灰撒大海」,死後百年仍未實現
    導語:不少人在彌留之際會留下一些話,這些話也是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後的話語。只是有一個人留下的遺言無比悲傷,死後百年仍未實現。這個人便是塔斯馬尼亞族的最後一人,楚格尼尼。她一生都過得很是悲慘,卻沒想到最後連遺言都沒辦法實現,實在是令人悲傷。
  •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76年5月8日,一個女子離開了人世,她遺囑裡唯一的願望是「希望人們不要解剖、展覽她的屍體,在她死後,將她燒成灰灑到海裡即可」,然而如此簡單的願望卻沒能得到滿足,2年後,她的屍骸被挖了出來,並放在博物館裡公開展出長達98年。她是誰?為何要遭受如此的噩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