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是現在天津地區的舊稱,在清朝時被稱為直隸省。北洋機器局(又稱軍火機器總局、天津機器製造局)是中國早期的現代化兵工廠,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於1867年創辦。1870年由李鴻章接辦。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鴻章在天津創建附屬於北洋機器局的機器鑄錢局(寶津局),鑄造機制銅錢,鑄幣設備部分來自北洋機器局,部分從英國進口。而「龍洋」是銀元中的開山鼻祖,是中國最早的銀元,另外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在收藏品中,龍是最出名的,關於龍的藏品最為豐富,升值空間最大。
【藏 品 名 稱】光緒元寶北洋造(34年)
【藏 品 類 型】機制幣
【藏 品 年 代】清 代
【藏 品 尺 寸】直徑:38mm
【藏 品 來 源】個人珍藏
收藏指數★★★☆ 投資指數★★★☆
【藏 品 簡 介】此組錢幣為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於光緒34年(1908)鑄造。銀幣正面中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北洋造",下端鐫幣重庫平七錢二分", 左右各伴一圓點星,錢幣背面中心為一幅栩栩如生的蟠龍圖,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雲駕霧,身姿遒勁有力,盡展皇家威嚴大氣,生動傳神,上下刻有英文字,左側有阿拉伯數字「34」,幣身文字筆劃和紋飾線條清晰流暢,邊齒規整。品相上乘,包漿飽滿,背面的神龍是全鱗圖,蘊含一定的歷史意義,可以說極具收藏與投資價值。
北洋的銀元發展歷程映襯著中國晚清貨幣政策的進與退,每一次斷檔也刻錄著一次歷史的顛簸。北洋鑄幣廠所鑄造的光緒元寶為數不多,流通於世的相對其他元寶的數量也較少,隨著時光的流逝也在大量的遺失,雖然經歷無窮歲月的洗禮,品相或許受到影響,所以收集到精品古錢幣難度就非常大。也許是因為此緣故,導致如今一些古錢幣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