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嶽鎮位於渤海遼東灣東岸,營口地區南端,屬於營口市計劃單列鎮,是東北地區功能最全、規模最大的鄉鎮。其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哈大鐵路穿城而過,設有熊嶽站,瀋大高速公路設有熊嶽收費站和服務區,西部緊鄰鮁魚圈海港,處交通要衝之地。同時熊嶽也是經濟繁榮的鄉鎮,為遼寧十強鎮,全國千強鎮,記得小時候我去熊嶽,一度覺得熊嶽鎮甚至比蓋州縣城還要繁華。
同時熊嶽鎮也是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古鎮,熊嶽古城雖然大部分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仍有遺蹟殘存。近年也有耳聞,熊嶽古城有投資重建的可能,但近來似乎沒了消息。但坊間對此眾說紛紜,有說古城動遷難的,也有說古城欠缺保護,近乎荒廢的。
據說這是清代道光時期的石碑: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熊嶽古鎮的城樓目前倒是保存的原汁原味,據說也曾經遭受毀棄,為後期修復,現在是熊嶽古鎮的標誌。青磚城牆、拱形門洞的確是古色古味,只是這周邊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布局凌亂不堪,垃圾遍地。與以環境乾淨整潔,大力宣傳旅遊業的鮁魚圈似乎格格不入啊!
熊嶽古鎮的另一個標誌就是「古明清一條街」。
這是歷史古街?我是不知道了。除了房子矮一點,只有兩層樓,絲毫感覺不出來古。
而熊嶽古鎮內部更多的好像是這樣的。個人理解,這東西看起來很像棚戶區把!說是古鎮,更像是一個古老的村子。
根據資料的記載,熊嶽城最早漢代,時為漢代遼東郡的平郭縣,其遺址在熊嶽古城東的溫泉村,其附近有大批漢墓群。遼代這裡是盧州熊嶽縣,州縣兩級治所,同處一城。金初設南女真國大王府,明昌四年(1193)設曷蘇館猛安,在熊嶽置渤海軍謀克。明洪武九年(1376)置蓋州衛,領熊嶽等五個堡城,同時設熊嶽等四個驛站,並協領海防事務。現在的熊嶽城即為此時所建,說明熊嶽古鎮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如能好好規劃,加以利用,配合熊嶽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有「滿洲三大溫泉」的熊嶽溫泉,聞名天下的母愛名山「望兒山」,遼南最美的濱海廣場「山海廣場」,附近還有仙人島、白沙灣、青龍山等景點,在好好加以宣傳(很多人估計壓根不知道熊嶽是歷史古城),憑藉當今人熱愛懷古的熱情,相信可以有十分不錯的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