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主會場造型圖 |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 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的施工方案今天正式確定,日本體育振興中心(JSC)在候補的兩個設計施工方案A、B方案中選中了由日本建築家隈研吾、日本大成建設和梓設計集團合作的的方案A。此前世界知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曾為東京奧運設計的、造型被吐槽似烏龜和頭盔的主會場方案,最終因造價過高而被放棄。
舊國立競技場可容納5.4萬人,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主會場,於1958年建成。因不滿足奧運會現行的規定而遭拆毀,JSC計劃在原地建造新的國立競技場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的主會場。此前,負責主會場建設的日本運動振興中心選定了英國建築公司的設計方案,按照這一設計方案,新國立競技場佔地面積為11.3公頃,建築面積達29萬平方米,是2012年倫敦奧運主會場的近3倍,可以容納8萬人。該方案還採用了可開閉的拱形屋頂設計。這一設計方案使得主會場的造價從原定的1300億日元膨脹至最大3000億日元。如此龐大的經費遭到日本全民抨擊,最終由安倍晉三首相親自拍板,撤銷扎哈設計的方案,改為在日本國內公開招標的方式徵選新的建設方案:最終由A、B兩個方案入圍。JSC在19日召開會議,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最終方案:A案得到610票、B案得到602票,可以說是不相伯仲。A案能勝出的主要原因是在「業務的實施方針」、「經費的縮減」、「工期時間的縮短」和「環境(環保有效利用)」等4點的評價優於B案。不少人也為建築家伊東豐雄、竹中工務店、清水建設、大林組等公司合作設計的B案感到可惜,「B案的外形和結構神似日本的神社等傳統建築,若被採用的話是一次很好地宣揚日本文化的機會。」A案以讓人聯想到法隆寺的五重塔的垂木的水平線房簷為顯著特徵,約耗資74億元人民幣。
截止目前,2020年東京奧運會招募贊助商的進程十分順利,籤約額已經超過了東京組委會1500億日元(約合77.85億元人民幣)的贊助費預期收入目標,將創奧運會歷史上的最高紀錄。除了日本國內企業業績良好外,此次東京奧組委打破「1個行業1家企業」的慣例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