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節氣驚蟄
標誌著仲春時節已開始
一年一季的春遊
好時光如期而至啦
蘭州也迎來了難得的好天氣
趁著周末的閒暇時光
一起去春遊呀
與暖陽相伴,攜涼風為伍
行走在山川河畔間
或騎行在平坦大道上
放風箏、野炊、爬山、拍照
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深吸一口氣
空氣裡都是健康的味道
心動不如行動
甩掉工作日帶來的疲憊
跟著發布君提供的春遊全攻略
踏青,走起!
初春時節
蘭州開始爭先恐後「秀美景」了
春風、陽光和公園更配哦
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南,地處皋蘭山北麓,平均海拔約1600餘米。因山區內有五口天然泉口而得名。山上有諸多寺院樓閣,其中有十餘座明清時期的建築。2013年五泉山建築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天的五泉山是蘭州市民春遊的首選之地。
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爬白塔山也就十來分鐘,山勢並不陡峭,春天時節山上黃色的迎春花滿枝頭,非常適合約會哦。
蘭山公園
蘭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區正南皋蘭山上,沿龍尾山脊東起龍鬚老狼溝,西至龍尾山批把嶺,是蘭州人民辛勤綠化建造的第一座人造森林公園。皋蘭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各色農家樂,在陽光晴好的周末,呼朋喚友聊聊天,來一杯三炮臺,日子忒舒坦了。
雁灘公園
雁灘公園是早春時節踏青好去處,位於蘭州市雁灘,始建於1958年,佔地90畝,是一處以湖光水色、花草果木而著稱的田園式公園。雁灘原是黃河中的18個沙島,其名來源於「平沙落雁」的傳說。
西固金城公園
西固的環境和綠化做的越來越好,金城公園有李息將軍廣場、金城樓和西秦宮等仿古建築。許多父母很喜歡去這裡看看古建築,其間點綴的亭、廊、軒、閣等明清仿古建築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安寧植物園
蘭州安寧植物園佔地面積550畝,園內林木繁茂,樹種多達100餘種,有銀杏、絲棉木等珍貴樹木十餘種。園內的「敦煌園」按照昆明世博園原景放大修建。植物研究所佔地50畝,花卉溫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個品種,室內觀賞花卉50多個品種,培育新品種70種以上,是蘭州市主要花卉研種培養基地。
馬拉松公園
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馬拉松公園裡外都設有塑膠跑道,兩側牆壁上還有一些運動的浮雕,跑起步來既舒服又有樂趣。作為馬拉松文化主題公園,公園內處處都能看到與馬拉松相關的景致。長達2000多米的浮雕牆,向跑者們講述著馬拉松的起源、發展,蘭馬的成功,以及蘭州和蘭馬的美好未來。
銀灘溼地公園
黃河水在冬季異常清澈,開春後還有不少候鳥在水上翩翩起舞。位於安寧的銀灘溼地公園是甘肅省第一座溼地公園。經過一個冬天閉園休養,現在這裡已經鬱鬱蔥蔥,恢復生機了。如果想去看看水鳥和黃河的生態環境,來這裡準沒錯。
蘭州金城盆景園
蘭州金城盆景園,是城區中心難得的踏青好去處。一進公園大門除了綠樹成蔭,迎面矗立的是「望荷亭」,登亭環視,近有荷花池,遠有翠竹相映,綠樹叢中,亭亭玉立,鳥瞰水面,荷香陣陣、魚翔淺底,柳佛水面,給人有「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之感。不僅如此,綜合溫室內稀奇、百態的各種盆景也吸引了不少遊人,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
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是蘭州的後花園,生態環境非常的好,山水環繞,半山腰那裡現在建有一座寺,是靈巖禪寺,這裡的寺建築都是藏式的建築,金碧輝煌,非常精緻。公園寺建築面積很大,有白塔,有轉經廊。再往裡面石佛溝的石崖之上有石佛洞,上面刻有石佛圖像,不僅有藏式的廟,也有佛道寺觀,分布在石佛溝森林公園裡面。
仁壽山公園
仁壽山公園位於蘭州安寧區劉家堡北部的桃園之中,距市中心15公裡。公園亭臺樓閣,掩映於綠樹紅花之間。山中建有玄武廟、凌雲閣、祖師殿、仁壽亭等仿古建築。仁壽山周圍有十裡桃海,每逢桃花盛開之際,這裡隆重舉辦桃花會,觀者如潮。山後還有地質奇貌——天斧沙宮。
自駕遊
蘭州郊外片區
青城古鎮
青城是古絲綢路上的重鎮,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和商貿中心,唐宋元明時期的邊塞軍事重鎮,被譽為「黃河千年古鎮」。北宋仁宗年間,西夏王李元昊叛亂,時任秦州刺史的大將狄青為防止西夏入侵,憑藉黃河天險,在唐朝壟溝堡的基礎上增築了新城。因為新城東西長,南北窄,故稱「一條城」或「條城」。後來為了紀念狄青,將「一條城」叫做青城。
什川鎮
什川歷史悠久,曾是黃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漢代就已經很有名氣,人文景觀星羅棋布,有明朝古堡遺址,歷史傳說優美動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風光秀麗的萬畝梨園,使之成為蘭州近郊的一處「世外梨園」。什川堪稱「梨園之鄉」。連片梨園面積達12000餘畝,樹齡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梨樹納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至今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園內梨樹千姿百態,景象十分壯觀,堪稱「中國一絕」。
興隆山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裡處,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百年歷史的雲龍橋橫空飛架峽谷。春日遲遲,興隆山春雪消融,雲龍橋下綠水淙淙。山花吐蕾,楊柳抽枝,迎春淡黃。蒼松翠柏間,聞鳥語花香,暗香浮動。
蘭州八盤峽垂釣園
八盤峽旅遊度假區位於蘭州市黃河上遊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這裡有雄偉的電站大壩,環境優美的廠區,寬闊的庫區水面。廠房內發電機組轟鳴,廠房外樹木成蔭,百花盛開,鳥語婉轉,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鬱,蘆葦搖曳,水鳥翔集,是工業旅遊及休閒度假的絕佳勝境。八盤峽庫區水面廣闊,黃河與湟水河匯合口環境條件優美獨特,非常適合於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可容納100人乘坐的遊輪,是目前蘭州市最大最豪華的遊輪。您乘坐在裝飾雅致的客艙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層觀光甲板遠眺,總令你心曠神怡。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永登縣連城林區腹地,距省城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裡,屬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面積5848.4公頃,海拔 1998--3165米。吐魯溝因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而又名「吐綠溝」。這裡地貌徒刑奇特,風光秀麗,植被垂直分布極為明顯,頂部是豐富的草場,遼闊的牧場,山腰林木矗立,山腳農田覆蓋。園內地貌起伏劇烈,山勢嶙峋,可充分欣賞自然風光,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
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生機勃勃
尤其是到處的野花
雖然每年的春天我們和他們都如約相見
但是許多的花還是叫不上名字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常見的野花吧
也順便科普一下名稱
迎春花
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蒲公英
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薺菜
十字花科薺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釐米,莖直立,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抱莖苦蕒菜
別名:苦碟子、黃瓜菜、苦蕒菜。中生性闊葉雜類草,適應性較強,為廣布性植物。花,及疏林下,一般出現於荒野、路邊、田間地頭,常見於麥田
附地菜
為紫草科附地菜屬的植物,別名「地胡椒」。螺旋聚傘花序,花冠藍色,花序頂端呈旋卷狀。4枚四面體形小堅果。
斑種草
生長於荒地, 路邊,丘陵草坡,田邊, 向陽草甸。為中國特有物種,屬非人工引種栽培,有藥用價值,可入藥。
點地梅
常生於山野草地或路旁。但是不論是在高山草原,還是在河谷灘地,只要有一丁點瘠薄的土壤它就能生根發芽。它的種子能自播繁殖。也可在冰天雪地中生存。
米口袋
米口袋,蝶形花科,米口袋屬,多年生草本,高4-20釐米,全株被白色長綿毛,果期後毛漸稀少。主根圓錐形或圓柱形、粗壯,不分歧或稍分歧,上端具短縮的莖或根狀莖。
牛口刺
有涼血止血、行淤消腫的作用。
角茴香
別名:山黃連、野茴香。【異名】咽喉草、麥黃草、黃花草、雪裡青主治:清熱解毒;鎮咳止痛。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肝熱目赤;肝炎;膽囊炎;痢疾;關節疼痛。
紫花地丁
味苦、辛、寒。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熱利溼的作用,主治疔瘡,癰腫,瘰癧,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痺,毒蛇咬傷。
打碗花
又名打碗碗花,小旋花,面根藤、狗兒蔓、葍秧、斧子苗,是旋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與喇叭花相似,但非同一種植物。可入藥,具備健脾益氣,促進消化、止痛等功效。但具有一定毒性,慎食。亦可作園林植物。
狗娃花
多生於荒地、路旁、林緣及草地。廣泛分布於中國北部、西北部及東北部各省,也分布於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朝鮮及日本。
馬藺
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朝天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羽狀複葉,草質,兩面綠色,較柔,小葉7-17。花常單生,多生於平原地區。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功用。
夏至草
別名小益母草,可做藥物材料,雲南有些地方用全草入藥,據云功用同益母草。
地黃
生於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於《神農本草經》。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牛繁縷
牛繁縷為石竹科植物,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肺炎、痢疾、高血壓、月經不調、癰疽痔瘡等。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苜蓿
苜蓿一般指苜蓿屬,三出羽狀複葉,小葉小,有小齒,葉脈伸入齒端;託葉與葉柄合生;花小,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萼齒近相等;可作為食物,將其在熱水中焯過,涼拌即可,味道極佳。
泥胡菜
泥胡菜,菊科植物泥胡菜。生於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緣、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國,全株可入藥。
蘭州發布整理自中國蘭州網全媒體中心、樂活蘭州、完美駕期、網絡等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共享幸福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