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你那裡現在上凍了嗎

2020-12-06 廢柴三農

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是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1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陽曆12月6日-8日這幾天到來。老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說明到了大雪節氣,氣候溫度就已經很低了,河面都開始結冰了。但是從我們這裡的天氣來看,現在每天的平均氣溫還在7-8℃,最低氣溫也還沒到零下,根本還沒達到上凍的程度。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現在不冷,明年春季就會冷嗎?這樣一來,對農業生產又有什麼影響。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到了大雪節氣,氣候溫度還不是很低,天氣還不是很冷,還不會上凍的話,那麼,來年的倒春寒就會很明顯,甚至立春以後還會有很多雨雪天,就算是到了驚蟄節氣,土地依然還處在上凍的狀態,還看不到萬物復甦的跡象。其實這一情況,古人還有其他的說法,如: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晴天,立春雪多等等,意思都是類似的。

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古代農業技術落後,人們多是靠天吃飯。這些農諺俗語,都是古人經過長期的實踐觀察總結,雖然說天有不測風雲,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以這些農諺俗語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就算是現在農業技術較為先進,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這些農諺俗語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如果真的如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所說的一樣,農民朋友在農業生產中要注意什麼?應該如何做好準備呢?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當然希望冬季能夠更冷一些,希望冬季能多下幾場雪,畢竟冬雪三分肥,而且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雖然現在馬上就到了大雪節氣,但是在我們這裡最低氣溫也還在3-4℃,根本算不上冷,這種天氣要想下雪也是有難度的,前兩天河南部分地區是下雪的,不過後來發現是人工降雪,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畢竟人工降雨很常見,人工降雪就不多見了,不過這場人工降雪的效果絕對不會差,對過冬的農作物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饋贈。如果整個冬季雨雪太少,來年農民朋友就要做足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雖然現在氣候溫度還高,農民朋友也不用著急,俗話說「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而我們現在可謂是,暖陽迎大雪,那麼三九天就應該冷了吧,也就是說天氣冷的日子還在後面呢,畢竟現在才是農曆10月底,大家做好後期的防凍工作就好了。

當然來年的倒春寒也不得不防,倒春寒是對過冬作物影響最大的天氣情況,所以農民朋友一定要做好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首先要抑制田間作物出現旺長、徒長的情況,儘可能地保證過冬作物的肥壯,增強作物的抗寒能力和耐候性。另外,驚蟄是主要的春耕節氣之一,俗話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出現「驚蟄不開」的情況,農民朋友一定要多關注當地的氣象預報,調整春耕時間,確保錯開倒春寒的低溫影響。

當然現在氣候溫度變化了太多,整體氣候變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現在的冬季寒冷程度跟以前根本沒法比。農業生產也要學會與時俱進,隨時調整我們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方向。

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你們那裡下了幾場雪了?你們那裡現在冷嗎?

相關焦點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導讀: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在明天的0時10分,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大雪的到來,並非是會下起鵝毛大雪,而是預示著天氣的溫度將會更低。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節氣的不斷更迭,在小雪節氣期間,大地會逐漸的開始封凍,野外除了一些越冬的莊稼之外,其他的植物紛紛失去了生機,而到了大雪節氣期間,那些原本流動的河水,也會在寒冷的低溫下,逐漸開始封凍,流動的河水都已經開始結冰,也預示著寒冷的冬季正式地拉開了帷幕。那麼這句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指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混為一談,認為大雪節氣就應該下大雪,其實並不是這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氣溫、光照等氣象特徵的一個節氣。
  •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什麼意思?說出來你別不信!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什麼意思?說出來你別不信!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什麼意思?
  • 「今日大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今年大雪冷嗎?
    意思是小雪節氣的到來,地表土層就結了厚一層冰,也就是土地已經封凍,農民不能再耕種。如果大雪節氣到來,那麼流淌著的河流表層已經結冰了,特別東北地區以及我國北部地區河流全部封河,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但在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
  • 後天小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啥意思?冬季氣溫偏暖嗎
    導讀:後天小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啥意思?冬季氣溫偏暖嗎?民間有句俗語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小雪不凍地」這裡說的「凍地」是指:土地結冰封凍。而「不凍地」說的意思是剛好相反的,說的是:土地沒有結冰,沒有封凍。「小雪」這裡說的是小雪節氣,是個時間概念。
  • 氣候逐漸變暖,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還準不準呢?
    氣候逐漸變暖,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還準不準呢?近年來冬天越來越暖和了,農民的厚衣服是在10月份左右就開始穿上身了,有人覺得溫暖應該是一件讓人欣喜的事情,但是農民不是那麼高興,因為天氣異常不是一件好事,它代表了無法預測天氣。
  •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明年天氣冷不冷?看看大雪的表現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諺語流傳區域比較多,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土地還未封凍,到了第二年驚蟄節氣的時候,土地也不會解凍,通俗來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溫度比較高,天氣比較溫暖,第二年驚蟄期間溫度會較低,驚蟄的時間在3月初,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春暖花開的開始,萬物復甦,如果土地還未化凍
  • 大雪節氣到,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啥意思?今冬是暖是冷?
    然後古人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俗語、諺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現在時間臨近大雪節氣。大雪節氣是一年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關於大雪,也有很多俗語,筆者就曾聽說過這樣一句「大雪不凍倒春寒」,這是啥意思呢?
  • 大雪節氣將至,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後過天氣會冷嗎?
    大雪節氣將至,人們常說「大雪不凍倒春寒」,啥意思?今年會有倒春寒來臨嗎?隨著強冷空氣持續南下,在目前廣西多地高山地區都結起了一層厚厚的冰。在農村很多人也開始了烤火模式。而秋收的紅薯、玉米等糧食也早早的儲藏起來。人們都說其實冬季下雪對於來年農業生活生產是有利的。正如人們所說的「瑞雪兆豐年」,冬季適當下雪,土地封凍,土壤中很多潛伏的病蟲蟲卵被凍死。
  • 大雪節氣,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經過了立冬,小雪後,到大雪已經是深冬了,大雪後下個節氣就是冬至,到了數九寒天最冷的日子了。關於大雪的俗語也有很多,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今天就看看這個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的意思。到了大雪,早就進入了冬季,本來應該很冷了,可是該冷的時候不冷,或者比往年這個時候氣溫高,說明今年冬季寒冷的時間往後推遲了。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驚蟄節氣是2020年3月5日,也就是農曆二月十二。驚蟄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我國南北各地氣溫逐漸回升,而北方地區下雪的情況基本逐漸減少。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
  • 大雪將至,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聯繫在一起,其實他們兩者只是名字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不相同。
  • 今日大雪,「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你那裡下雪了嗎?
    大雪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古人云:「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關於大雪節氣在各地農村還流傳的諺語有哪些呢?
  • 大雪節氣到來,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明年立春冷嗎
    今天是大雪節氣,今年的大雪節氣如期而至。大雪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它是反應了氣溫和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從每年的大雪節氣過後,各地降雨和降雪開始明顯增多。同時現在開始,多地寒風也迅速襲來,一陣陣的寒意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冬季帶給我們的色彩。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四個,這就意味著今年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不過很多人都覺得今年的冬天比以往都要冷很多,而且讓人有點受不了,那這樣的冷氣候,對明年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俗語讓我們來預判明年的氣候,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明天大雪!農村俗語「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這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6日,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了,可謂這時間也是過得很快,現在也是處於到了年底,農村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幹,很多的農民就會聚在一起聊天,就像我們北方地區,一到了冬天的時候,村裡的老人都會去村口比較寬闊的地方抽菸聊天,在這樣的寒冬幾人聚在一起聊天曬太陽也是很自在的
  • 今年大雪,是冬月十二,中國農民流傳數千年的老話,還靈嗎?
    時值如今日,在農村民間,依舊流傳著許多未形成書籍的節氣老話語,可以說,這些老話語只要有中國農民人的地方都會有流傳,數千年讓不少農民人深信不疑,物轉星移,日新月異,時代的發展許許多多的老事物,漸漸從我們新時代人們的視野中消失,那些如今依舊流傳在農村人之間的千年「中國農民」老話,還靈嗎?一起來看看這三句農民老話你認識嗎?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今天是12月7日,是冬季的第3個節日大雪節氣。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
  • 俗話說「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啥意思?讓老農告訴你答案
    尤其像是在北方的一些天氣呢,只要過了這一個節氣,天氣一般都會變得非常的冷,經常都會碰到一些風雪連天的一個時候,但是很多人都會覺得今年的天氣呢,一般也都是會比去年要暖和特別的多,也都是會被大家叫做暖冬,而且像是農村,他們一般也都是會經常說到一些俗語來預測天氣到底是怎樣的,其實這樣的一個俗語真的很準確嗎?俗話說「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啥意思?讓老農告訴你答案。
  • 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是啥意思?
    昨日,是2020年的大雪節氣,在過去的時候,凡是到了這個節氣,都會或多或少地下一些雪,然而,昨天已經過去,但昨天的大部分地區卻並沒有下雪,因此,有人便搬出了在過去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