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嚴格講是各種澱粉的總稱呼,主要作勾芡、點心用,北方稱作團粉,上海稱作菱粉。當我們看到許多菜譜上用到的玉米澱粉、土豆澱粉時,有許多人不清楚這幾類澱粉究竟有何區別,可不可以從用途方面對其進行劃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市面上比較普遍的幾種澱粉,希望為大家做一個普及。
用途:
綠豆澱粉
綠豆澱粉是最佳的澱粉,一般很少使用。它是由綠豆用水浸漲磨碎後,沉澱而成的。特點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
土豆澱粉
土豆澱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澱粉,臺灣地區叫太白粉。是將土豆磨碎後,揉洗、沉澱製成的。特點是: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潔白,光澤優於綠豆澱粉,但吸水性差。
在中式烹調(尤其是臺菜)上經常將土豆澱粉加冷水調勻後加入煮好的菜餚中做勾茨,使湯汁看起來濃稠,同時使食物外表看起來有光澤。港菜茨汁一般則慣用生粉(玉米粉)。但是,土豆澱粉勾芡的湯汁在放涼後會變得較稀,而玉米澱粉勾芡的湯汁在放涼後不會有變化。一般在西點製作上多利用玉米澱粉來使材料達到粘稠的特性而不使用土豆澱粉。
小麥澱粉
小麥澱粉是麥麩洗麵筋後,沉澱而成或用麵粉製成。特點是:色白,但光澤較差,質量不如馬鈴薯粉,勾芡後容易沉澱。可用來製作各種點心如蝦餃、粉果、腸粉等。
甘薯澱粉
甘薯澱粉特點是吸水能力強,但粘性較差,無光澤,色暗紅帶黑,由鮮薯磨碎,揉洗,沉澱而成。
一般甘薯澱粉呈顆粒狀,有粗粒和細粒兩種,通常家中購買以粗粒地瓜粉為佳。地瓜粉與土豆澱粉一樣,融於水中後加熱會呈現粘稠狀,而地瓜粉的粘度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時較少使用地瓜粉,因為粘度較粘控制。
玉米澱粉
玉米澱粉是從玉米粒中提煉出的澱粉——供應量最多的澱粉,但不如土豆澱粉性能好。香港地區叫生粉的主要是玉米澱粉。
生粉
生粉並不是專指哪一種澱粉,生粉是在大陸菜譜和港式食譜中常出現的名詞,多是用來勾茨的。在大陸和香港使用的生粉為玉米粉,而在臺灣慣用的茨粉則為太白粉。生粉在中式烹調上除了勾茨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亦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