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 吳冠中80幅作品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2020-12-13 長沙新聞網

(吳冠中作品《老屋》。)

(吳冠中生前在客廳中懸掛的唯一一件他本人的作品《眼》。浙江美術館前往吳宅拜訪時,吳冠中當即就將畫從牆上摘下並捐贈,並說道:「在這隻貓的眼睛裡,它已經看穿了一切。」資料圖)

(吳冠中彩墨作品《紫禁城》。除註明外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攝)

(吳冠中創作於1978年的《雲南行》速寫,將雲南邊陲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用鮮活的筆觸記錄在畫紙上。資料圖)

  星辰在線10月2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 通訊員 劉剛)10月23日上午,「風箏不斷線——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展在湖南省博物館特展2廳正式開展。湖南省文物局,浙江美術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美術出版社等國內相關機構領導嘉賓等近百人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浙江美術館副館長應金飛、湖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李建毛、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先後發表講話。開幕式由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主持。

  星辰全媒體記者在湖南省博物館了解到,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 月10日,由湖南省博物館與浙江美術館聯合主辦,共展出由浙江美術館珍藏的吳冠中繪畫作品80件。其中包括速寫《雲南行》等41件,油畫《羊圈》、《眼》、《江南舊夢》等10件,墨彩畫《紫禁城》、《竹林》、《老屋》等29件,均從吳冠中及其長子吳可雨先後兩次向浙江美術館捐贈的繪畫作品中精選。吳冠中始終強調藝術作品的社會普及性並身體力行,將自己的作品無償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

  20世紀50~70年代以來,吳冠中致力於油畫風景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把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因子植入到油畫創作之中,運用意象化的表達方式,把油畫的本土寫意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賦予油畫一種具有東方韻味的意境之美,使畫面產生一種抒情詩般的感染力。

  從20世紀70年代起,吳冠中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探索,讓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產生交匯與碰撞,中國傳統繪畫的材料與工具在他手中展現出了現當代的藝術精神,是中國畫的歷史革新。他的彩墨畫完美融合了中國繪畫的意境與西方繪畫的形式,以半抽象的藝術形態通過點、線、面的交織再現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動,並對應了與此相關的心理感受。東方傳統意趣與時代精神相互融通,為觀眾提供了嶄新的審美視角。

  本次展出的彩墨畫中,既有表現江南水鄉一角的《老屋》,也有著眼於廣大全局的《紫禁城》等作品。展出作品中最早的一件,是創作於1961年的《女藏民》,雖是服務於實用價值的人像作品,但依然融入了吳冠中個人的審美趣味。創作於2009年即吳冠中逝世前一年的《眼》,是他僅有的一件畫貓的作品,也是吳冠中生前在客廳中懸掛的唯一一件他本人的作品。浙江美術館派員前往吳宅拜訪時,吳冠中當即就將畫從牆上摘下並捐贈,並說道:「在這隻貓的眼睛裡,它已經看穿了一切。」

  【吳冠中簡介】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散文家。他的實踐與理論成果為現代中國美術的發展打開了嶄新視角,產生了重要影響。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1947年入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研習油畫。1950年回國並長期執教於高等美術院校,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1年,接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國文藝最高勳位」,2002年獲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

  吳冠中勤於著述,立論鮮辣,於上世紀80年代前後討論了關於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等一系列重大美學問題,提出了「風箏不斷線」、「文化戰爭」、「筆墨等於零」等一系列藝術主張,在引起廣泛關注、討論、爭議的同時,也激發了當代藝術從業者們的探索熱情。他一生在西方油畫與東方水墨畫這兩個領域內不斷探索融合,所作彩墨畫力圖用傳統水墨的繪畫工具展現時代風尚,構思新穎、章法別致、推陳出新,既有傳統韻味,又有當代精神,每一件作品都透露著他的藝術理想與人生體會,展現著他對藝術創作的執著追求。

  吳冠中的作品不僅曾在國內多次展出,還遠赴新加坡、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德國科隆等地進行展覽,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吳冠中始終堅持強調藝術作品的社會普及性,並多次將自己的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充分體現了吳冠中回饋社會,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參觀小貼士】

  成 人 票:20元/人

  優惠票:10元/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現役軍人、低保戶憑有效證件)

  免票對象:65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由家長陪同的1.3米以下的兒童

  展出日期: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10日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為閉館日,逢法定節假日順延)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二廳

  諮詢熱線:0731-84415833、84475933

  更多資訊敬請訪問:http://www.hnmuseum.com或關注湖南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為期一年的吳冠中特展,在他捐贈了最多作品的新加坡展出
    「吳冠中:畫鏡與文心」目前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展出。展覽將新加坡國家收藏的重要作品與東南亞的重要私人收藏相結合,首次探索了吳冠中行文和繪畫之間的緊密關係。吳冠中是 20 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樣的繪畫作品往往是不成功的,未能充分發揮繪畫自身的魅力。」
  • 香港藝術館獲贈吳冠中作品
    人民網香港8月22日電 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家人今日將吳冠中多幅珍貴畫作及生前用品捐贈予香港藝術館作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他七十年代的畫作《山下人家》,以及《寧波水鄉》(《雙燕》原稿)、《漢柏寫生》和《蘇州水巷》等多幅經典的素描寫生原稿。
  • 吳冠中百年誕辰展——60幅精品「回」故裡
    為了紀念吳冠中百年誕辰, 9月21日,由中國美術館、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鄉情——吳冠中百年誕辰紀念展」在宜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雅俗共賞」「繪畫的形式美」「風箏不斷線」3個板塊,共展出60幅來自中國美術館的館藏吳冠中作品。同時,還舉行了吳冠中藝術研究信息中心揭牌儀式。
  • 吳冠中113幅畫作捐獻新加坡美術館(圖)
    >  中國當代畫壇泰鬥吳冠中,於本月2日在新加坡與新加坡國家藝術館籤署文件,將113幅作品捐獻給新加坡。  吳冠中這次捐獻的作品,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兩幅書法。作品的創作年份從1957年到21世紀初,全面表現了吳冠中的藝術成就以及各個時期的風格。如果按照近期國際拍賣行對吳冠中作品的拍賣價推算,這批畫作市值高達3億元。  據新加坡當地媒體報導,這次將作品捐獻給新加坡,是吳冠中主動提出的。新加坡美術館未來將開闢一個以吳冠中名字命名的展廳。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勳章」。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 11月19日,「畫冠中西」林風眠、吳冠中師生作品展湖南展出
    從林風眠到吳冠中,不僅是師生關係,更是一種東方新興藝術的血脈關係:注重生命的真切體驗,秉持中國精神的內涵來完成藝術的創造性轉換。吳冠中提出「藝術無國界」,打通油畫和水墨畫的界限,創造出中西結合、雅俗共賞的意象世界,為中國美術界實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樹立了典範。
  • 吳冠中繪畫作品賞析以及隨感
    正在畫速寫的吳冠中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
  • 香港藝術館展出吳冠中畫作(行攝香江)
    觀眾在拍攝吳冠中的作品《荷塘(雙印)》。新華社記者 李 鋼攝 香港藝術館近期舉辦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展出吳冠中的代表作《雙燕》和《秋瑾故居》《憶江南》《維港寫生》等作品。吳冠中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其筆下的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燕子翻飛,都蘊含著他對山河、祖國、民族的真情真愛。香港是吳冠中走進都會速寫和擷取創作素材的重要地點,這城市的舊貌新姿和蘊含中西結合的特色引起他作畫的興趣。
  • 吳冠中7475萬元《秋瑾故居》的美學啟示
    上世紀80年代,他就曾用水墨畫過《秋瑾故居》,畫面的構圖與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油畫《秋瑾故居》接近,都是以黑白構圖為主。作品的畫面雖然和藝術家在同一時期的其它一些以江南民居建築特徵作為畫面主要構成元素的作品相似,但女革命者的主題卻為作品近乎純粹抽象的畫面賦予了一種厚重的紀念碑性。這幅油畫是吳冠中在2002年根據上世紀80年代的水墨畫改造創作而成的。
  • 7月7日起多項活動緬懷吳冠中
    本報訊(實習生沈參)藝術大師吳冠中於6月25日掩上他的人生畫卷。雖然尊重吳冠中先生遺願,沒有遺體告別儀式,不舉辦追悼會,但對他的離去,各界紛紛自發悼念。據悉,近日起將有多項展覽及報告會緬懷大師。
  • 吳冠中的作品隨著年齡成長愈發的成熟
    吳冠中吳冠中《榕樹與蓮花》油畫畫布 吳冠中《夜香港》除了對日常風景的關注外,吳冠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1973年創作的《北國風光》和1974年創作的《長江》,兩幅作品都採用了中國書畫的長卷式構圖,《北國風光》的創作靈感直接得自於毛澤東主席的《
  • 以情動人,吳冠中對生命的讚頌全都融入這幅《故宮松樹》之中
    吳冠中是近現代著名的繪畫大師,說他是大師有兩個方面的依據。第一,他學貫中西,在油畫和國畫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第二,他教書育人,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畫家。吳冠中是江蘇宜興人,江南自古就是有文化底蘊,注重教育的地區。吳冠中在藝術的起步階段,接受了良好教育,他曾經在杭州藝專學習繪畫。
  • 香港藝術館舉行「吳冠中——速寫生活」展覽
    新華社香港10月30日電(記者張雅詩)「吳冠中——速寫生活」展覽30日起在香港藝術館舉行,展出約30幅由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的珍貴速寫和畫作,讓參觀者領悟吳冠中對美的追求。  吳冠中60多年的創作生涯離不開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寫生。從故鄉的漁船、蘆葦,到山川、森林,他以速寫捕捉並發現線條美和構圖美。
  • 吳冠中不被認可時,王健林白菜價買了70幅,如今1幅上億!
    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油畫民族化與國畫現代化的探索和創新,他的作品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點,集中體現了本世紀中國藝術面貌的各種特點。在那個艱難轉換的時期,以他為首的藝術家們在轉型過程中苦苦掙扎,艱難探索,在傳承傳統繪畫技巧的同時還要兼顧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 新郵《吳冠中作品選》郵票圖稿、設計者、版式初見端倪
    集郵門戶網訊 日前,計劃2020年3月20日發行《吳冠中作品選》特種郵票一套6枚圖稿初見端倪,票幅為超大票幅,據悉設計者為王虎鳴,北京郵票廠目前正在印刷這套郵票。集郵門戶網了解到,此郵票版式為大版整版8枚(因使用超大票幅,大版壓縮為8枚一版,共6個大版),根據疫情好轉,預計郵票會在發行日照常發行,全套郵票面值9.6元,含有兩個1.5元和一個3元高值郵票,發行量僅780萬,選取吳冠中6幅代表作(3幅油畫、3幅國畫
  • 《吳冠中作品選》郵票6枚,為何大部分算不上代表作?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3月20日發行《吳冠中作品選》特種郵票一套六枚。郵票選取了吳冠中創作的6幅國畫和油畫,郵票表現內容分別為(1)高粱與棉花;(2)瓜藤;(3)水巷;(4)巴山春雪;(5)鶴舞;(6)雙燕。
  • 老博物館|吳冠中和張家界,情誼不只「養在深閨人未識」
    編者按:歡迎來到這家展出記憶,見證時光,寄語將來的老博物館。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國慶黃金周7天時間裡,紅網記者每天給你講一件藏品的故事。一篇散文讓世界迷上張家界吳冠中之於張家界,說他是讓這裡被世人所識的第一人,應該不為過。他們共同締造了現代藝術史和張家界旅遊史上的一段佳話。
  • 以一生融合中西藝術的吳冠中先生,用自己的作品,交出了完美答案
    吳冠中 香港中環雖然先生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留下的藝術作品卻使他的創造具有了一種永恆性和經典性。以作品蘊含的藝術能量和價值來衡量,他可以與任何一位西方現代主義大師相提並論。吳冠中如此偏愛繪製風景畫,最根本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風景畫能夠最恰如其分地展現他對於形式美的追求,也不是因為風景畫能夠最大限度保持繪畫的純粹性,而是因為風景畫能夠踐行他中西藝術融合的藝術理想、詮釋他對形式美的藝術主張,是契合他率真不羈的藝術天性的最佳載體。
  • 尋訪吳冠中畫裡的「交河故城」
    > 吳冠中, 交河故城「《交河故城》是吳冠中於1981年在新疆講學、寫生時創作的,在這幅大約1米見方的彩墨畫中,他用豐富的灰色,描繪了所見到的交河故城的殘垣斷壁。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舉辦《吳冠中:文心與畫境》展覽
    新華社新加坡8月31日電(記者王麗麗)為紀念中國畫家吳冠中百歲誕辰,新加坡國家美術館8月31日起推出《吳冠中:文心與畫境》展覽。這次展覽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吳冠中展廳舉行,分為7個主題展區,展出近50件畫作,橫跨吳冠中50年藝術生涯。本次展覽還從吳冠中文學作品中精選出一些佳句,引領觀眾品味大師的文學思想與繪畫表現方式。展覽將於9月29日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