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乃政正在寫尋親信。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通訊員魏巍攝
民警和蒙志勇溝通,為其打開心結。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通訊員魏巍攝
蒙志勇在佛山公安幫助下回家。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通訊員魏巍攝
在南海羅村一間工廠打工近十年的蒙志勇,在同事眼中是一名「怪人」:他不但手機不能撥打電話,而且長達九年沒有回過家,即使在春節期間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時,他仍選擇獨自留在了宿舍裡。一封寄到佛山市公安局的尋親信,漸漸揭開了蒙志勇的身世之謎。原來由於大學掛科,羞於面對父母,蒙志勇便獨自來到佛山工作,因為聯繫方式丟失、身份證過期等原因,使他長時間無法聯繫家人和回家。
在佛山公安的幫助下,蒙志勇最終鼓起勇氣回到了家人身邊,並且尋回了自己的「身份」。9月28日上午,廣西小夥蒙志勇從佛山公安民警的手中領回了自己嶄新的身份證。
他是九年不回家的「怪人」
在南海區羅村一間工廠裡,在質檢崗位工作了九個年頭的蒙志勇,在工友的眼中不但沉默寡言,而且手機還只能收簡訊不能接打電話,要聯繫他還都只能通過微信。更奇怪的是,每年的春節,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時,他卻選擇獨自留在了宿舍裡。
只有蒙志勇自己知道原因。原來在2011年大學畢業前夕,由於多門功課掛科,沒能及時拿到畢業證,羞於面對父母的蒙志勇便獨自從廣西來到佛山務工。後來因為手機丟失,他與家人、朋友的聯繫方式全部不見了,慢慢也就切斷了跟父母、同學的聯繫。
2016年,蒙志勇的身份證有效期滿,他也沒有及時去更換。由於沒有有效身份證件,蒙志勇的手機號碼亦無法實名認證,進而被限制使用,只能發簡訊不能接打電話。為了能讓領導、同事找到,他經常要待在廠裡蹭WIFI,即使出去,也必須要找到有WIFI的地方,否則他就會和外界「失聯」。因此,近十年時間,蒙志勇以廠為家,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待在宿舍玩遊戲、健身。
偶爾蒙志勇會有出行的念頭,卻因購買車票需要實名制而一次次無奈碰壁。
一封尋親信打開了回家之路
今年8月2日,一封來自廣西南寧市武鳴區東風國營農場的求助信寄到了佛山市公安局。來信人蒙乃政是東風國營農場的退休工人,他正是蒙志勇的父親。他說,蒙志勇是家中的獨子,在2011年和蒙志勇失聯後,他們一直在苦尋兒子的蹤影,問遍了兒子曾經的同學、老師,找過相關的部門機構,甚至還找過中央電視臺的尋親節目《等著我》欄目組,卻始終杳無音信。
每逢節日,看到別人家都是團團圓圓、熱熱鬧鬧,蒙乃政一家子卻心如刀絞,夜不能寐,而妻子更是因此病倒臥床並永久留下腰痛駝背的後遺症。2014年,蒙志勇的爺爺病重,臨終前想見見從小疼愛的孫子蒙志勇卻未能如願,最終含憾離世。
一次偶然機會,蒙乃政從兒子的同學口中得知一線索,稱蒙志勇曾說過要到廣東佛山找工作。雖無從考究,但蒙乃政覺得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自己也絕不能放棄,於是果斷致信佛山市公安局尋求幫助。而正是這封信,開啟了蒙志勇的回家之路。
民警為其打開心結找回身份
收到蒙乃政的求助信後,佛山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立即啟動尋找失蹤人員工作機制,並開展調查工作。經過細緻查找,110民警終於在南海區羅村一間工廠的員工登記信息中發現了一名叫蒙志勇的男子。經過派出所民警的核實,蒙志勇正是蒙乃政的兒子。然而,讓所有民警大出所料的是,蒙志勇仍不願和家裡聯繫。
為解開種種疑惑,民警當即決定上門與蒙志勇面對面溝通。在位於羅村的這家工廠內,民警見到了家人苦尋十年的蒙志勇。經過110民警一番耐心溝通,蒙志勇終於打開了心結,道出了失聯近十年的原因。通過110民警苦口婆心的開導,蒙志勇表示願意與父母聯繫,也願意回家看看。
蒙志勇回家與父母團聚需要購買車票,重新申請新的身份證成了當務之急。辦理過程中,110民警發現戶籍系統中沒有蒙志勇的戶籍資料。民警猜測,因為蒙志勇的戶籍資料在其大學畢業時從學校強制遷出,卻沒有及時辦理遷入手續,才導致現在沒有戶籍信息。
為了幫助蒙志勇打通回家路的「最後一公裡」,110民警便與蒙志勇一起踏上了尋找「蒙志勇」的路途。9月1日,大家第一站便來到蒙志勇大學四年就讀的所在地廣西梧州。在學校檔案室,老師很快便找到了蒙志勇的檔案。隨後,梧州當地公安機關的戶籍民警告知,按照政策規定,蒙志勇的戶籍資料早在當年被強制遷出後便已回歸了原籍。於是,佛山民警又陪同蒙志勇馬不停蹄地回到南寧市武鳴區,幾經周折,最終成功助其恢復戶籍。
失聯近十年後遊子終歸家
9月2日,在成功恢復戶籍信息後,佛山110民警陪蒙志勇踏上了前往東風國營農場回家的路。
而此時,蒙乃政和妻子已聞訊早早等在東風國營農場的大門前,蒙志勇剛一下車之際,就被父母緊緊地擁在了懷裡,久久不願鬆開。同樣,不善言辭的蒙乃政握住佛山110民警的手一再表示感謝。蒙志勇的叔叔、嬸嬸、堂妹、鄰居都來了。「佛山公安真是一支為人民服務的隊伍,不僅找到小勇,還把他送回了家。感謝你們。」現場一眾親朋紛紛感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藝明 通訊員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