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頻道 2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食品科學消費系列提示之一》,提醒消費者關注蛋糕等焙烤食品主要原料奶油的真實成分,分出自己購買的生日蛋糕用的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避免被誤導。
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都有「奶油」二字,但是成分卻大不相同。我國國家標準裡的「奶油」,國際上也叫黃油或牛油,成分是從新鮮牛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天然奶油中大約含有80%的乳脂肪,剩下的是水及其他牛奶成分,擁有天然的濃鬱乳香。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瑪琪琳、麥琪林等,它是將植物油部分氫化以後,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模仿黃油的味道製成。
24日下午,渤海早報記者在南開區華寧道一家蛋糕店定做一個生日蛋糕,當詢問所使用的是天然奶油還是人造奶油時,銷售人員表示:「就是奶油啊,都是一樣的」。記者連續走訪多家蛋糕店發現,絕大多數蛋糕店對「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不作區分,消費者難以知曉原料的真實成分。
據了解,人造奶油與天然奶油相比,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以8寸生日蛋糕為例,使用100%天然奶油原材料製作的蛋糕價格在160元左右,使用50%天然奶油的(50%的天然奶油和50%的人造奶油混合在一起)價格為130元左右。同樣大小的蛋糕如果完全使用人造奶油原材料,價格只有70元左右。人造奶油冷凍條件下可以保存12個月,而天然奶油在冷藏條件下一般只能保存4-7個月。
河西區一家食品公司管理人員表示,出於成本考慮,目前有超過90%的蛋糕店採購和使用的是人造奶油。但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食品應詳細標註成分,對食品添加劑更是要求全部標註。市場上的蛋糕一般不標註成分和添加劑名稱,本質上屬於違法。以價格低的原料冒充天然原料,更是以次充好誤導和欺詐消費者。
一中心醫院消化科醫生指出,人造奶油的口感有氫化味,一般具有很高的甜度,油脂經過氫化後,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長期或過量食用人造奶油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不利於人體健康。
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產品的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焙烤食品加工者(如蛋糕房)有義務清楚明確的標註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建議蛋糕房加強自律,粘貼全成分標籤,不要誤導消費者。(完)
來源: 渤海早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