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福所有的美眉節日快樂!
一大早,收到微信紅包,0.38、3.8、38,才意識到是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是所有女性的節日。沉浸在溫馨和祝福的氛圍內,真的感覺到自從微信紅包誕生以來,所有的祝福方式都被打破了!呵呵!
很多人不喜歡婦女節的稱呼,因為一個「婦」字顯得有點土,有點呆板,有點老氣橫秋;精明的商家是最先「見風使舵」的,大街小巷的廣告語都改成了三八「女人節」「麗人節」,看著美美的,果然不一樣。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難得憂國憂民的杜甫老先生可以寫出如此風姿綽約的「濃詞豔賦」,不過最後幾句還是凸顯了杜詩本色,難怪人們評價此詩「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概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
「婦」字的本意,據清代陳昌治刻本的:
婦,服也。亦以韻為訓。婦主服事人者也。大戴禮本命曰。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敎而長其義理者也。故謂之婦人。婦人,伏於人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有三從之道。曲禮曰。士之妃曰婦人。析言之也。從女持帚。灑埽也。說會意。房九切。古音在一部。服古音同。
從字形看,「婦」是一個「女」加一個「帚」,表示女人持帚在家灑掃。引申為服侍男人的女人。婦通常是指已婚女人。例如《水滸傳》第二七回:「早望見一個酒店,門前窗檻邊坐著一個婦人。」
一個"婦"字,實在是千年以來「男尊女卑」社會制度的集中體現,憑什么女人要在家灑掃呢?憑什么女人就應該服侍男人呢?但是「婦」字已經流傳下來了,誰也沒有武則天的本事再造一個婦字吧,坦然接受吧。
我不是女權主義者,男女有別,自古使然。我甚至覺得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相夫教子」,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這是不是和當今時代有點格格不入?不過即使女人只在家裡「主內」也應該獲得尊重和平等的權利。
現代社會給予女人的壓力太大了,不但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在職場上和男人一樣拼殺,回到家裡還要承擔為妻為母的義務,因為很多事情是男人取代不了的。在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女人離了男人可以過得很好,而一個男人離了女人多少有點悽惶。
女人實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冰心曾經這樣說:「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深以為然。
還有人說三八婦女節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表現,怎麼沒有男人節呢?事實上正是曾經的男女不平等的觀念根深蒂固,改變這種狀況則經歷了漫長的鬥爭,如今似乎仍然在繼續,在改變:
在1908年的紐約街頭,有將近15000名婦女遊行示威,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權益,並且提出了「麵包加玫瑰」的口號。
1910年,社會主義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
1913年3月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的婦女們也走上街頭集會,反對戰爭。
1917年3月8日,俄國婦女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麵包與和平」。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
而中國是1924年3月,在廣州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的。
……
「婦」字體現了男女不平等,「婦女節」則體現了全世界女性追求自由、獨立和平等的艱辛過程。
最近,有位紅友問我一個問題:《紅樓夢》裡的鴛鴦是不是比鳳姐還大?因為鳳姐和賈璉都叫鴛鴦「姐姐」,而其他丫鬟都沒這麼稱呼過。咋一聽,我沒覺得是個問題,一種尊敬嘛,老太太身邊的丫鬟自然要尊敬一些。不過仔細想了以下,還真是如此。比如寶玉叫「襲人姐姐」、「平兒姐姐」、「鴛鴦姐姐」,但從沒叫過「晴雯姐姐」。看來丫鬟的年齡在稱呼上也是要參考的。如此看來鴛鴦還真是《紅樓夢》裡的老姑娘了!
話說回來,為什麼過去大戶人家選擇丫鬟都是年輕未婚的小姑娘呢?這個問題看起來提的有點「愚蠢」,但琢磨起來也挺有意思。
我們看《紅樓夢》裡上至老太太、太太,下至大奶奶、二奶奶等小媳婦,公子、小姐身邊貼身侍候的丫鬟、小廝都是未婚的。
這個現象讓我想到了賈寶玉的「名言」:
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看了便覺清爽,男人是泥做的,直覺得濁臭逼人。
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鬼一流。
奇怪,為什麼這些女兒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
我想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中,並不是賈寶玉才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所有的人都認為婚姻是讓一個人從單純走向複雜,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點。未婚女孩是乾淨清白的,看起來賞心悅目;而已婚婦人則失去了這份單純和美好。
因此我們看到《紅樓夢》裡的已婚婦人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有點像經濟學中的馬太效應,混得好的成為賈府各級管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混得不好的就是廚子灑掃等雜役,又苦又累,沒身份沒地位,還要讓賈寶玉等新新人類厭煩。
從天真爛漫的女孩到滿臉皺紋的婦人,是人生的必然經歷,坦然面對衰老也是一種勇氣。不要幻想做永遠的公主,就像那些天天嚷嚷著「逆生長」的明星一樣,其實她們的眼角心間,也已布滿滄桑。
人活的就是心態,人老,心不老,很好!
絮叨了好多,似乎也沒有什麼主題,謝謝你能耐心看完。
愛讀書
更愛生活
子凡小築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