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朋友圈」擴容

2020-12-12 人民網

德州二村小學的麵塑和將棋特色課程「走」進了上南實驗小學的城市少年宮;洋涇-菊園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在洋涇中學的創新實驗室裡體驗「創藝智造」課程……在浦東,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雖身處一所學校,卻能共享到學區學校和集團學校的師資、課程、活動等資源。這是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朋友圈」在浦東逐步擴容,帶給浦東學子實實在在的「福利」。

回眸過去五年,浦東基礎教育體量快速增長,已佔全市四分之一強。而在不斷擴容的浦東教育版圖上,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形成了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朋友圈」:20個學區、6個教育集團共吸納210所學校參與,覆蓋近七成的義務教育學校,家長的滿意度平均高達95%以上。新區教育黨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諸惠華表示,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在浦東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這幾年逐步從數量的遞增轉向內涵的深耕,它們已成為新區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雙引擎」。

學區化辦學催生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浦東的學區化辦學以「建設家門口的好學校」為目標,重在突出街鎮、教育署參與下的學校間資源的共建共享。在具體試點過程中,通常以街鎮為單位組建學區,同時通過教育署的管理,牽手區域內校際間的資源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在學區範圍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辦學的相對均衡。

學區內小範圍的共建共享,最終實現的是新區大範圍的優質資源均衡。記者了解到,在推行學區化試點的過程中,各學區充分挖掘並利用地域資源、社區資源在課堂內外再現活力。數據顯示,新區21個街鎮直接參與了學區的組建,佔浦東街鎮數量近六成。

2015年3月,高東鎮轄區內的6所學校合作組建高東學區。除了在橫向上打破校際壁壘、實現特色課程共享,高東學區還在縱向上促進社區資源和學校資源的融合。從以往兩元並軌後的「友情客串」,到今日在學區化工作中「扮演主角」,高東鎮積極為學區提供資源、牽線搭橋。門球特色、櫻花文化和武術特色等街鎮的文化建設品牌,成為學區學校的「資源寶庫」。

與之相匹配的,是一張免費供學區學校使用的社區資源清單,高東門球公園、櫻花園等高東文化地標均包含在內。「高東鎮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也將於3個月後掛牌。其中的高東直升機場、滬東貨櫃碼頭、洲海花園酒店、沈書堂畫院等數十家企事業單位,為學區內數萬名學生打開了一扇扇體驗職業的「窗口」。

第三教育署轄區包括6個街鎮。今年5月花木學區的成立,標誌著三署率先實現了學區化辦學全覆蓋。2015年4月,三署與濰坊街道合作成立濰坊學區,由此邁出學區化辦學試點第一步。一年後張江學區成立,依託張江豐碩科技資源舉辦的兩次「課程超市」展示活動,將學區化辦學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今年3至4月,新場、川沙、祝橋和花木4個學區也相繼成立。

第三教育署署長丁黎忠介紹,這些學區各有特色及亮點,如依託有著千年歷史的新場古鎮,新場學區的發展將呈現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而新區面積最大的鎮祝橋鎮擁有大飛機總裝基地,它也是祝橋學區發展的資源。「我們希望6個學區能基於各自所在街鎮的特色和亮點,充分挖掘利用資源,探索和嘗試差異化的發展道路,最終實現同一個學區內不同的學校各放異彩。」他說。

集團化辦學文化認同促特色共建

相對於學區化辦學而言,集團化辦學則突出牽頭學校的品牌共享、文化認同和特色共建。近年來,一批地處浦東、但在全區、全市乃至全國有著深遠影響力的優質學校,充分發揮自己的品牌價值,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夥伴,齊頭並進共謀發展。

今年4月,洋涇教育集團迎來成立兩周年,同時還吸引了浦師附小和交大附中實驗高中兩位新夥伴的加盟。至此,洋涇教育集團的成員學校已擴充至8所。記者獲悉,首批6所集團學校的校名中都有「洋涇」二字,而新加盟的兩所學校和洋涇中學在歷史上也頗有淵源。洋涇教育集團領銜學校、洋涇中學校長胡瑞峰告訴記者,集團內的6所學校中既有高中,又有初中、小學;既有公辦學校,又有民辦學校。(下轉2版) (上接1版)集團將洋中探索多年、富有成效的「負責」理念作為集團辦學的核心理念。而各校根據各自優勢和特色,努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合成再造與輻射推廣。「這種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源於集團內絕大多數學校有著10多年聯合辦學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源於集團理事會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發展的章程和制度,達到了共治共建的良性循環。」胡瑞峰說。

通過集團化辦學這一平臺,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地輻射。不少新學校得以高起點開辦,並迅速打響了口碑。在剛剛開啟的2017新學年中,進才教育集團15所學校的師生迎來一個好消息:進才中學校內4000平方米的創新實驗室即將「開張」。周一到周五,它是進才中學學生的創新教室;到了雙休日,它將服務進才教育集團內其他14所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過去兩年裡,進才教育集團不斷加快南下輻射的步伐:在祝橋鎮開出了進才東校,在航頭鎮開出了進才南校……建校短短一兩年時間,它們都已成為深受當地百姓信賴和喜愛的好學校。進才教育集團理事長、進才中學校長趙國弟說:「進才教育集團除了要做課程共享,還要新辦一些學校,帶動一些薄弱學校的發展,讓更多集團學校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這就是集團化辦學的成果結晶。」

明珠教育集團則針對集團學校均為小學的現狀,對明珠小學的智慧課程體系進行「課程出口」,並通過課程共建、教研聯合、資源共享等,促使各成員學校結合地情和校情開發自己的特色課程。同時,通過集團的「孵化器」激發成員學校的內生動力,有效縮短了教師的成長周期。各類教師在集團的培訓和輻射中迅速成長,且提升了自身「造血」功能,初步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再生。

集團化辦學的另一個顯著成果是集合集團學校的優勢,對基礎教育階段面臨的教育難題開展實驗和探索。建平教育集團將滬上唯一一所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納入麾下。特教學校為特殊學生度身定製個性化教育方案的經驗,被推廣到集團內所有學校,為智障生、學困生以及在某方面天賦異稟的天才學生等各類型特殊學生提供更加適合的教育,幫助他們獲得個性成長和良好發展。

(來源:浦東時報)

(責編:陳晨、韓慶)

相關焦點

  • 浦東今年擬建7個學區化集團化項目
    東方網2月19日消息:浦東新區教育局發布消息,今年擬定的學區化辦學項目為曹路學區、唐鎮學區、張江學區、北蔡學區,暫定的集團化辦學項目為明珠小學教育集團、川沙中學教育集團、南匯一中教育集團。明年擬另行組建4個學區、3個教育集團。浦東新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推進時間表
  • 上海金山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落地生根 學校抱團發展
    而這正是金山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中教學質量監控的一個環節,並已成為朱涇初中學區的新常態。  據了解,作為上海市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四個試點區之一,金山區「先行先試」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自上而下採取多種創新舉措促進學區、集團內學校優質發展,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從而實現「家門口每所學校都優質」的辦學目標。
  • 集團化學區化辦學六年,上海83個學區、154個教育集團是如何成長的
    學區化與集團化辦學的誤區:不是對口劃片,也不為壟斷市場 所謂「學區化辦學」,即為: 按照地理位置相對就近原則 而上海的集團化辦學,更像是毫無「血緣關係」的不同孩子,由於政府的搭線,被捆綁在了一起。那些自身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在政府的要求下,對辦學成果相對薄弱的學校提供幫助,形成所謂「教育集團」。不過,相較於學區化辦學,集團化辦學對於學校間的位置距離限制相對較少,有些學校很可能處於某一行政區的南北兩頭,甚至處於不同行政區。
  • 集團化辦學、私立搖號後,沈城學區買哪裡?
    10月18至19日,從遼寧省教育廳的改革現場會傳出「集團化辦學、私立搖號」的消息,學區房的話題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眾多家長對於這種變化產生了眾多疑問:集團化辦學的教育質量是否有保障?私立學校搖號,是否需要購買學區房?那麼下面就來了解下最近集團化辦學的熱點學校和老牌學校的現狀,以及學區房究竟該如何選擇。
  • 上海學區有新變化 將建83個學區和學校集團
    市教委昨天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從2015學年起,將在本市17個區縣逐步建立83個學區和集團,本市將全面試行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打造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學區化辦學在運行過程中強調了大教育體系內部縱橫的邏輯聯繫和結構優化。橫向上,學區化辦學打破了校際壁壘,樹立起公共治理觀念,支持學區內各校間硬體設施、課程教材和師資隊伍等三種資源的協作與分享,促進了校際間先進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深層次交流。
  • 【特刊1】細說廣州教育集團化辦學這三年的成果!
    「廣州的教育均衡能走在全省甚至全國前列,集團化辦學起了不可或缺的增強作用。」回顧過往三年,陳敏生表示,集團化辦學通過發揮優質學校示範作用,帶動相對薄弱學校和新建學校共同發展,實現以強帶弱,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進一步增強了廣州基礎教育均等化水平。
  • 浦東又成立10個教育集團!來看看有哪些學校→
    原標題:【教育】浦東又成立10個教育集團!來看看有哪些學校→  據上海發布,浦東新區新聞辦說,今天,浦東又成立10個教育集團!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年底覆蓋八成以上公辦小學初中。TA們都是誰?覆蓋哪些成員校?
  • 滬132個學區和集團分布圖一覽 你家門口有哪些好學校?
    原標題:【便民】滬132個學區和集團分布圖一覽!你家門口有哪些好學校?  東方網12月9日消息:據上海發布,家門口的好學校都在哪?市教委最新公布了本市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地圖:截至今年11月底,上海已建成132個學區和集團,覆蓋學校共721所,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48.6%。
  • 探校|集團化辦學成果——河西區復興小學
    近年來,河西區持續深化探索、做優做強集團化辦學,以滿足百姓教育需求為著力點,鋪陳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的發展藍圖,復興小學的建設正是河西區深化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的創新之舉和生動實踐,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所學校。
  • 寶山教育集團化辦學新動作新舉措:攜手蘇、皖成立「上海寶山長三角...
    集團聚集了橫跨滬、蘇、皖三地的學校,在全市集團化辦學中是第一個,也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在教育領域的首次嘗試,具有典型意義。三方共育、形成合力是集團的最大優勢。集團由專業部門、學校、社區三方共同支持組建,為每一個農場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切實保障。三段聯動、提升效能是集團的最佳策略。集團涵蓋了中、小、幼三個學段,並在特色項目貫通式培養、學段間有效銜接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
  • 東營區舉行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啟動儀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  10月27日,東營區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啟動儀式在東營區三中舉行》;勝利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區文匯學校教育集團、勝利五十八中教育集團、勝利一小教育集團等4個教育集團代表分別籤訂集團化辦學協議;陳召華、巴沾紅,李雪梅、王敬之分別為勝利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勝利二小教育集團揭牌;勝利六中校長張志湖、勝利二小校長張從曉,區三中校長劉鑫、牛莊鎮中心小學校長武春晨分別代表集團總校、集團分校作表態發言;最後,東營區副區長巴沾紅作講話。
  • ...均衡導向 集群發展-學校滬東校區接受浦東新區小學滬東學區化...
    為了落實政府提出的「辦好家門口的學校」要求,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能夠接受到更加優質均衡的教育,進一步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2020年10月14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竹園小學滬東校區接受了浦東新區教發院教師發展中心陳久華老師帶領的浦東新區小學各學科教研員以及各學科中心組老師全面課程與教學的調研。在婁校長、翁書記的引領和支持下,全體幹部和教師積極準備著。
  • 集團化辦學,要發揮「名校+」「名校長+」效應
    接踵而來的,是學位的騰挪擴容,是教育隊伍的優化,是課堂改革的深入探索,還有校園美化、集團化發展、新素質教育的推進等。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名校長出身的王水發,用他的努力和初步成績,充分闡釋了領頭人在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53歲的王水發一直在教育系統工作,至今已有33年,在出任羅湖區教育局局長之前,是深圳市教育局師資管理處處長。
  • 盤活優質資源 三亞市吉陽區集團化辦學試水成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 實習生 董海惠)近年來,三亞市吉陽區作為海南省推進集團化辦學的試點實驗區,通過學校重組、賦權集團、捆綁考核,整體提升區域內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有效縮小了城鄉、校際差距。如何通過集團化辦學盤活優質教育資源,秘訣在哪?
  • 航華一小納入七寶中學教育集團 閔行區新虹街道學區辦公室昨成立
    20日,閔行區新虹街道舉辦學區辦公室成立揭牌儀式暨集團化合作辦學籤約儀式。圖說:新虹街道學區辦公室成立儀式。區教育局、新虹街道、七寶中學教育集團、航華一小籤訂了合作辦學四方協議。未來,七寶中學教育集團將向航華一小選派管理和專家團隊,輻射集團優秀教育資源和管理理念,從團隊培訓、課程建設、教師發展、教學指導等各個方面為航華一小提供發展支持。航華一小也將選派教師進入七寶中學教育集團掛職鍛鍊,加速形成骨幹教師團隊,積極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 松山湖功能區四校籤約,做大做強集團化辦學
    各集團的龍頭學校和成員學校分別獲授牌匾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動跨園鎮集團化辦學方面,東莞松山湖功能區又邁出重要一步。松山湖功能區本月8日舉行集團化辦學籤約暨頒牌活動,松山湖無痕教育集團與大嶺山第三小學、橫瀝鎮松山湖橫瀝實驗學校,松山湖實驗中學教育集團與東坑鎮東坑中學,松山湖中心小學集團與企石鎮江南小學現場籤約並獲授牌匾,這標誌著功能區集團化辦學從先行先試邁向「做大做強」的重要階段。
  • 「博弈戰」背後:集團化辦學,業務增長與組織能力失衡何解?
    在行業逐步走向規範化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跨界集團尋找轉型新路徑,涉足國際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愈發炙手可熱。下文為新學說戰略諮詢部對集團化辦學的深度觀察和解析。集團分校增量驅動的三股「源頭力量」隨著國際學校行業邁入快速發展期,增長已成為教育集團長期發展的關鍵詞。
  • 剛剛,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教育集團成立!10所成員校全名單來了
    這是浦東的第27個教育集團,至此,浦東區域內11個市實驗性示範型高中均牽頭成立了教育集團,公辦初中學校集團化辦學實現了全覆蓋!一個月裡,虞曉貞已依次拜訪了9所成員校的10個校區,令她感動的是,在每所學校都看到了令人欣喜的辦學場景。而集團秘書處對教師的調研問卷顯示:84%的教師對集團化辦學非常支持。這一切都讓她感到鼓舞。
  •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揭牌運營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今天下午,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平臺將從根本上改變電影後期製作原本單一的「接單—發單—生產製作」模式,為後期企業提供了全流程化、全息化發展方向。
  • 黔西谷裡:集團化辦學促學生快樂成長
    12月11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谷裡中學學生,課間打非洲鼓從2017年起,黔西縣谷裡鎮谷裡中學不斷整合學校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和黔西縣第二中學實施「管理同體、資源同用、師資同享、學生同培、教研同步、評價同規」等管理模式,融合二中的優勢資源,推進了學校均衡發展、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