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景德鎮青白瓷,青如天、明如鏡,其實是很具有藝術性的!

2020-12-12 胡生生文化瑰寶鑑賞

我們本章節是教大家認識「瓷」,瓷器精美,具有收藏價值,一件國寶級的瓷器動輒價值上億,它們代表著我國的文化底蘊,物有價而其精神無價!

部分內容參考至範冬青女士所著《說瓷》,範冬青女士是古陶瓷研究領域著名專家之一。

隨著喜愛收藏古董的人越來越多,收藏界也免不了魚龍混雜。一份可信度較高的權威讀物,透露箇中玄機,其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上一章我們說到了景德鎮青白瓷系類,由於青白瓷在古代不被上層社會青睞,所以現在的青白瓷藏品價值相對來說較低,如果說定窯的瓷器定價100萬,青白瓷只能到10萬。但是青白瓷還是很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下面我們看點圖

不過景德鎮是民用窯,大部分產品都是流向民間的,所以大部分綜合價值並沒有那麼高,我們再來說一下如何辨認景德鎮的瓷器。

上一章我們說了青白瓷窯系很多,南方地區很多省市都有窯場。如果收藏的話,質量最好的就是景德鎮湖田窯的產品。怎麼來辨認是景德鎮青白瓷還是其他窯口的青白瓷呢?

景德鎮青白瓷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在燒制工藝中採用了早稻穀殼灰加醬褐色的匣土渣(一種鐵和錳含量比較高的耐火土,用這種耐火土可以做成匣缽,而篩下來的粗顆粒,當地叫它匣土渣)做成墊餅墊燒。因為墊餅的含鐵、含錳量比較高,當這個器物燒好以後,去掉墊餅,就會在器物的底下留有黑色的印痕,就是一個墊餅的樣子,可以判斷它就是景德鎮的產品。

雖然其它的窯口也會用墊餅,但不是用這種含鐵量高的材料,燒制以後就不會留痕。所以說器物底部留下比較深色的墊餅印痕,就成為景德鎮青白瓷製品最明顯的特徵之一。這個鑑定方法,是把景德鎮的青白瓷與其他口的青白瓷加以區別。

現在講的圓器,就是盤、碗、碟之類,仿定窯覆燒工藝燒成印花、芒口器者均屬於南宋中期之後。那時候是仿定覆燒工藝(下圖)。

那麼反過來講,南宋中期以前,就不是覆燒。所以有沒有印花、芒口的特徵,就可以從時代上把南宋器和北宋器區別開來了;有沒有器底下的褐色墊餅痕,是把景德鎮的青白瓷與其他窯口的區別開來了。這裡講了兩個區別,還有第三個...

我們講窯系,主要是指宋、元兩個時期形成的窯系。到了元代的時候,景德鎮發現了高嶺土(麻倉土)。在元代發現高嶺土以前,燒瓷器不用高嶺土配方,只用瓷石一種料做胎,叫「一元配方」。發現高嶺土之後,就可以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配方作胎。

單一用高嶺土作胎的話,所需要的溫度很高,要達到1780攝氏度才能燒結。但高嶺土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增強胎體的強度,可以做大器。比如用瓷石的丕子,再加上小部分的高嶺土坯子,比例大約75%的瓷石加25%的高嶺土。

但高嶺土

所以在元代以前青白瓷的瓷胎是一元配方,到了元代以後,因為發現了高嶺土就開始採用「兩元配方」制胎了。最早發現高嶺土是在景德鎮一個叫「麻倉」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會講元青花瓷胎用的是麻倉土,其實就是高嶺土。

現在有人說自己的元青花用的是麻倉土,其實他根本不理解什麼叫麻倉土,其實麻倉土就是高嶺土,因為後來麻倉土逐漸用完了,明代的時候,在景德鎮一個叫高嶺村的地方又發現了跟麻倉土一樣質地的料,於是就叫高嶺土。也就是說元代的麻倉土就是明代的高嶺土。

因為在元代的時候發現了高嶺土,青白瓷的胎體由一元配方變成了兩元配方。所以元代景德鎮青白瓷製品,一般來說它的胎體要比兩宋的時候要稍微厚一點。還有就是元代的青白瓷裡面出現了大件器,就像元青花一樣的大盤、大罐什麼的。元代景德鎮青白瓷裡面也有大件,胎厚體重,釉不是那麼透明。元代的青白瓷幾乎走到了它的最後階段,因為元代以後就不再生產青白瓷了。

這篇文章講了三點。一是景德鎮青白瓷和其他青白瓷的區別;二是盤、碗芒口和不芒口是北宋和南宋的區別;三是元代的青白瓷和宋代的區別。下圖是景德鎮的青白瓷,它沒有上釉,是陪葬品。

上篇講的一個大盒裡面有三個小盒套起來的,亦叫「子母盒」,也是景德鎮青白瓷的特色。這些都是胎薄體輕的兩宋瓷器。

元代的青白瓷製品一般胎體較兩宋時增厚不少,大件者胎厚體重,釉色偏青,比較失透,光澤也沒有那麼好(下圖)。

所有這些都符合我剛才講的那三點。下面再講一下青白瓷的裝飾工藝,也就是它的裝飾手法,一是刻花加點、圖劃紋是印花;三是剔花;四是銨空;五是雕塑;六是點彩(褐斑);七是繪彩(不燒)。裝飾題材有花卉卷草、鸞鳳、嬰戲、水波遊魚、蓮瓣以及雲氣等,均為多見。

下一章我們再說說哪些景德鎮產品值得收藏,記得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湖田窯 它因青白瓷蜚聲世界,卻又常常被遺忘
    如冰似玉——關於湖田窯考古資料顯示,在景德鎮所在的昌江及其支流東河和南河流域,晚唐五代及宋時期的窯業遺存十分豐富。晚唐五代的窯址主要有湖田、楊梅亭、黃泥頭、社公廟、十八渡、新廠、湘湖、白虎灣、南市街等地。
  •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影青瓷器無疑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明代張應文《清秘藏》中形容柴窯的特點,但柴窯至今沒有傳世品,這句話的正確性就不得而知了,但根據五代時期制瓷工藝來說,基本達不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水平,可見這句話並不準確。
  • 青白釉VS天青釉,傻傻分不清!
    青白釉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的一種釉色,又稱「影青」。創始於北宋前期,以景德鎮窯為代表。青白釉瓷器胎骨潔白,釉料中三氧化二鐵含量低於0.99%。釉質細薄晶瑩潤澤,質感如玉,加上胎體極薄,器上的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顯出一點淡青色暗影,其餘幾乎都是白色,故又有影青、映青、隱青、罩青之名南宋時,以景德鎮為中心形成了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元代的青白釉比宋代的青色略深,不似宋代那樣清澈透亮,形成明顯的時代風格。
  • 中國白瓷西行|從景德鎮到都柏林,歐洲君主如何破解白瓷燒制秘訣
    白瓷是硬瓷,沒有這個弱點。於是,十六、七世紀,天主教耶穌會士紛紛來到中國,以傳教之名進入康熙宮廷,或長住到景德鎮,當起商業間諜,以便近身觀察書寫陶瓷的製程,寫成書信報告,在歐洲出版。除了研究瓷器,也研究中國這個神秘、強大、富庶又美麗的國家的一切。
  • 沉寂千年,蕪湖「繁昌窯」窯火四起-再現燦爛青白瓷文化
    (圖為繁昌窯發掘現場)   其中以位於繁昌縣南郊的柯家村窯址面積最大,主要燒造青白釉瓷器,是繁昌窯的主要生產區域,具有代表性。,興盛於宋代早、中期,是一個以燒制青白瓷生活用品的民窯,並曾經為南唐官廷燒制過貢瓷。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2、甜白釉的釉面乳濁感更加嚴重,它是明代以來各種彩瓷的基礎,明青花、鬥彩、釉裡紅均得益於此,這種富含乳濁感的瓷器素有「白如凝脂、素如積雪」之稱,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種感覺。第二種:德化白瓷這種瓷器的聲名鵲起和一個大師淵源頗深,要知道德化位於福建省中部,遠離當時瓷器的中心景德鎮,但也有其歷史造就的必然,德化古時隸屬於泉州,一提到這兩個字,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事,沒錯,這裡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啊,原來德化白瓷本是一種產量頗豐的外銷瓷。
  • 古窯尋蹤——景德鎮,三清山四日遊
    因為第二天下午我們就要趕往玉山,所以停留 景德鎮 的時間只剩半日,之前確定路線時,考慮時間、興趣等因素,最終決定去古窯民俗博覽區看看。儘管時間很短,但來一趟瓷都,怎麼也得了解一下瓷器的製作流程吧,這個地方恰好可以滿足這個需求。我們住的民宿離古窯博覽區特別近,吃過早飯,順著老闆提供的路線,從河的這頭走到那頭,就到達目的地了。
  • 看完此篇,輕鬆辨別景德鎮正宗瓷器
    上篇中,我們知道了在景德鎮買不到本地瓷的原因,接下來就要引出下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買到正宗的景德鎮瓷器?經常會有人問,「我在景德鎮買的瓷器上面標著景德鎮的款識,你為什麼還說我買的是假的?」朋友們,許多外來瓷商會將自己從家鄉運過來的瓷器印上景德鎮本地的款識,這相當於給自己的瓷器鍍了一層金,價格翻倍,不懂瓷的人不知內情就吃虧了。(一般景德鎮瓷器會印「景德鎮制」,印「景德鎮彩」則是假的)也有一些瓷商會將半成品的胚體拉到景德鎮進行後續加工,帶上了景德鎮瓷器的外皮,但其本質還是外來瓷。
  • 天青色、天藍色、梅子青、粉青到底都是什麼?其實它們屬於青瓷
    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美稱。天藍釉是瓷器釉色名。一種高溫色釉。由「天青」演變而來,清康熙時創燒。釉色淺而發藍,似天藍色。粉青是一種釉色,青釉的品種之一。
  • 景德鎮名字由來史
    景德鎮制瓷可以遠溯到東漢時期,那時景德鎮的陶器「質甚粗,體深厚,釉色淡而糙」,根本不是現在的「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們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那個時候的景德鎮的陶器只是平時做家用,並不遠銷,更談不上影響力。
  • 白瓷茶具的優劣 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
    而在眾多茶具當中,白瓷茶具都是非常知名的,大家如果對此感興趣,可以看看白瓷茶具的優劣,了解一下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然後再根據實際需求來考慮,那麼以後使用質量會高一點。白瓷茶具的優劣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以江西景德鎮的產品最為著名,以淨白者為佳品。
  • 江西的景德鎮又被稱為瓷都,而這裡的燒釉居然與周杰倫的歌詞有關
    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裡改編就在浮梁縣瑤裡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薦為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除此之外,景德鎮還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它是唯一個以君主姓氏命名的瓷窯,可見其地位之尊貴。
  • 我國北方唯一的瓷都,與景德鎮齊名,居然許多人不知道這裡產瓷器
    說到「瓷都」朋友們都會想到「景德鎮」,是的景德鎮的瓷器聞名海內外,確是名副其實的「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生產歷史悠久,從東漢年間便開始燒制陶瓷了,「景德鎮」的「白瓷」最為有名,「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便是對景德鎮「白瓷」最好的評價。
  • 古代陶瓷文化知識: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器藝術的審美與鑑賞
    在燦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窯中,景德鎮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類玉"的釉色而獨步天下。青白瓷刻花桶式尊青白瓷的釉色,以湖田窯為代表,色澤瑩潤,清素淡雅,純淨細膩,光滑明亮。與此相應,宋代景德鎮瓷器的造型也大多清秀典雅,華美精緻,與唐代瓷器的雄健飽滿形成對照。其形體塑造雖婀娜多姿而不失莊重,嫵媚動人而不失靜穆,儀態修美,品格高逸。其圖案紋飾則簡練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為主。其中「半刀泥」法的刻花紋樣,每根線條都具有深淺變化。虛實相間,使圖案有凸起之感。刀法靈動跳脫,奔放瀟灑,輕快酣暢如行雲流水,可謂鬼斧神工。
  •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三招教你輕鬆辨別景德鎮蓋碗?不再花冤枉錢
    景德鎮的得名,來源自千年之前的一件又青又白的瓷器。 而作為千年瓷都的景德鎮,發展迄今,各色的高溫釉,青花,反青花,粉彩、梅子青、繽彩紛紜。 但從資料顯示看,由於景德鎮當地的泥料,含鐵量相對略高。
  • 」世界瓷都「景德鎮
    早在東晉時期,景德鎮稱著新平鎮。青白瓷,是代表中國宋代制瓷最高技藝水平之一的瓷種,它確立了景德鎮世界瓷都的地位。景德鎮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享譽海內外。景德鎮人世世代代以手藝為榮,千年守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