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刊|聖殿對於以色列人及基督教會有何重大意義?

2021-01-08 基督教刊

代下5:1「所羅門作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神殿的府庫裡。」 聖殿的歷史沿革

1.聖殿的前身是會幕,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西乃山安營時照著神的指示建造的帳幕(出25-27,30,36-38章;39:32-40:33)。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應許之地以後,仍保留了這個可移動的聖所,一直到所羅門衛年代。所羅門執政伊始,他就著手選派成千上萬的工人建造神的聖殿(參王上5:13-18)。他在位第四年,立了殿的根基;七年後,聖殿完工(王上6:37-38)。從此,人們就在耶路撒冷城中敬拜神,特別是向神獻祭,就有了一個固定的地方(參基督教刊| 耶路撒冷城對以色列人及基督教會有什麼重要意義?)。 2.王國時代,聖殿曾幾經被毀和重建。羅波安作王期間,聖殿被埃及王示撒洗劫一空(代下12:9),後來經亞撒王重新修造(代下15:8,18)。經過一段偶像崇拜和靈性墮落時期,約阿施王再度重修神的殿(代下24:4-14)。後來亞哈斯作王,他卻把聖殿中的一些財寶當作求和的禮物獻給亞述王,甚至封鎖了耶和華殿的門(代下28:21,24)。他的兒子希西家登基後,重開了聖殿的門,修整、潔淨聖殿(代下29:1-9),哪知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卻使這殿再度蒙受玷汙(代下33:1-7)。瑪拿西的孫子約西亞是最後一位修理耶和華殿的猶大王(代下34:1,8-13)。他之後的王都不離棄拜偶像的惡行,以致最終神不得不任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於主前586年徹底焚毀聖殿(王下25:13-17;代下36:18-19)。 3.五十年後,波斯王古列準許猶太人離開巴比倫,回到巴勒斯坦重建聖殿(拉1:1-4)。所羅巴伯率領眾人興工建造(拉3:8),但是經常受到住在那地之民的擾亂(拉4:1-4)。他們被迫停工十年左右,才又獲準重建(拉4:24-5:2)。主前516年,聖殿建造完畢,並行了奉獻聖殿的禮(拉6:14-18)。在歷史即將跨入新約時代之際,希律王又不惜用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修整裝飾了這重建的聖殿(約2:20);耶穌兩次潔淨的就是這殿(參太21:12-13;約2:13-21)。然而在主後70年,因著猶太人多次反抗羅馬政權,聖殿連同整座耶路撒冷城又一併被毀,淪為荒場。 聖殿對於以色列人的意義

在許多方面,聖殿對以色列人的意義,如同耶路撒冷城一樣重要。

1.它象徵著耶和華神住在他百姓中間,作他們的保護(比較出25:8;29:43-46)。當聖殿被奉獻分別為聖時,神從天上降臨,以他的榮光充滿了聖殿(代下7:1-2;出40:34-38),並且應許立這殿為他名的居所(代下6:20,33)。所以,若神的子民想求告他,他們就可以向著這殿禱告(代下6:24,26,29,32),神就必「從殿中」垂聽他們的禱告(詩18:6)。 2.聖殿還象徵著神對他子民的救贖。兩大重要儀式均在此舉行:一是每天要在銅壇上獻的贖罪祭;二是贖罪日的獻祭,在這一天大祭司要進入至聖所,把血彈在約櫃的施恩座上,為以色列的百姓贖罪(比較利16章;王上8:6-9)。藉著這些聖殿禮儀,以色列人得以認識到他們蒙救贖得與神和好必須付上昂貴的代價。 3.神在他子民當中從未有一個以上的居所或聖殿;這表示只有一位神——就是主耶和華,以色列的立約之神。 4.然而,聖殿並不是神同在的絕對保障;只有當神的百姓棄絕假神、謹守和遵行神聖潔的律法時,聖殿才代表神的同在。例如,先知彌迦曾責備以色列的首領,因為他們施行強暴、貪愛錢財,還自以為因有象徵神同在的聖殿在他們中間,災禍就必不臨到他們(彌3:9-11);他預言說神必教訓他們,將耶路撒冷和聖殿都毀滅殆盡。後來耶利米也嚴厲責備猶大那些拜偶像的人,因他們倚靠不斷重複的虛謊言語而自慰,他們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耶7:2-4,8-12)。他們生活不虔不義,以至神要拆毀與他們同在的記號——聖殿(耶7:14-15);神甚至告訴耶利米,為猶大百姓禱告也無濟於事,因為他不會聽允(耶7:16),除非百姓改邪歸正,否則沒有別的出路(耶7:5-7)。 聖殿對於基督教會的意義

我們對聖殿在新約中地位的認識必須基於它在舊約中的象徵意義。 1.正如舊約先知一樣,主耶穌曾親自斥責人們對聖殿的濫用。他第一次(約2:13-17)以及最後一次(太21:12-13)公開的作為都是潔淨聖殿,趕出那些敗壞聖殿的真正屬靈目的的人(參路19:45注),他也預言這聖殿有一天將被徹底拆毀(太24:1-2;可13:1-2;路21:5-6)。 2.初期耶路撒冷教會常常在禱告的時候進入聖殿(徒2:46;3:1;5:21,24)。他們如此行只是出於傳統,但他們也明白聖殿並不是唯一可禱告的地方(參徒4:23-31)。司提反以及後來的保羅都見證說神並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7:48-50;17:24)。 3,基督徒敬拜的中心已從聖殿轉移到耶穌基督身上。不是聖殿,是耶穌才真實代表了神與他百姓的同在。主耶穌是神道成肉身(約1:14),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他裡面(西2:9)。事實上,耶穌甚至說他自己就是殿(約2:19-22);他在十字架上一次獻祭,就成全了所有聖殿的獻祭(比較來9:1-10:18)。當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話時也明確地說,時候將到,人們不需再到什麼特定的地方敬拜神,而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他,也就是說,無論在哪裡,只要人們誠實信靠神的話語並且領受神藉著基督所賜的靈,就是在敬拜他(參約4:23)。 4,因為聖殿的意義在耶穌基督身上有形有體地彰顯出來,又因為教會是他的身體(羅12:5;林前12:12-27;弗1:22-23;西1:18),教會就被稱為「神的殿」,有基督和他的靈住在裡面(林前3:16;林後6:16;比較弗2:21-22)。藉著他的靈,基督活在教會中,並吩咐教會務要聖潔。正如在舊約中神絕不容忍他的殿遭到任何玷汙一樣,他也警告說凡毀壞他教會的人必遭毀壞(林前3:16-17;參3:17注,有關毀壞教會之例的注釋)。 5.聖靈不僅住在教會中,也住在信徒個人裡面,因為信徒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林前6:19)。所以保羅強烈警誡信徒切勿因道德敗壞和不聖潔而玷汙自己的身體(參林前6:18-19注)。 6.最後請注意,在新耶路撒冷不必再有聖殿(啟21:22)。原因很清楚:聖殿只是神住在他百姓中間的一個象徵,並不是全部實體。當神和羔羊親自與他們同住時,就再也不需要聖殿了,「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神的殿」(啟21:22)。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刊| 耶路撒冷城對以色列人及基督教會有什麼重要意義?
    然而,因著以色列人屢屢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耶路撒冷城連同它的聖殿於主後70年再度遭毀。 耶路撒冷對於以色列人的意義 基督教刊|聖經中拜偶像的實質?),神就任憑巴比倫人將耶路撒冷連同聖殿一併毀壞。 耶路撒冷對於基督教會的意義
  • 基督教刊|逾越節的由來及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以色列人因著被殺羊羔的血得以免除死亡的刑罰,而所有埃及人的長子以及頭生的牲畜都被擊殺。神吩咐以色列人用血在房屋上作記號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無法區分以色列人和埃及人,而是希望藉此教導百姓明白順服神和以血代贖的重要性,從而為後來「神的羔羊」的代贖作預備,他要在幾百年後親自降世除去世人的罪(約1:29)。
  • 啟動世界末日的按鈕|以色列人的第三聖殿
    既然是第三聖殿,那肯定還有第一和第二啊,是吧?嗯,bingo,恭喜你,答對了。以色列第一聖殿,是著名的所羅門(大衛王的兒子),不過已經在2600年前被巴比倫人給強拆了。第二聖殿呢,是所羅巴伯在原址修建的,悲催的是,又被羅馬人在2000多年前給強拆了,不過羅馬人還是比較厚道的,給猶太人留下了一堵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哭牆」。
  • 基督教刊|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
    對於姊妹們來說,「三八節」不僅讓我們想到平等、獨立,還會在此提醒我們:《聖經》對於姊妹們的品行有哪些要求。在剛才所讀的經文中就記述了一位才德的婦人。目前姊妹們因在外面有工作而忽略了家務,這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定要記得家不是旅館或飯店,在家中要體現溫馨優雅,人回到家中要有營養可口的飯菜,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家中預備著充足且溫暖的衣著。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她勤勞、有規劃、會持家。
  • 基督教刊|神為什麼要以色列人滅絕迦南外邦異族?
    書6:21「又將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驢,都用刀殺盡」 1、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前,神曾賜給他們一條極其嚴格的命令,要他們徹底消滅住在那地的居民。「但這些國民的城,耶和華你神既賜你為業,其中凡有氣息的,一個不可存留。
  • 以色列舊約《聖經》時期考古證實:所羅門第一聖殿存在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宣布,在耶路撒冷附近發現舊約《聖經》時期猶太王國早期文物,首次考古證實所羅門建造的第一聖殿存在。文物局專家介紹,在耶路撒冷西部塔勒穆扎古蹟區,發現2750年前聖殿祭壇遺址和獻祭陶器,這一發現意義重大:證實第一聖殿的存在。
  • ...現代居魯士」的頭銜再思:盛行在基督徒中間的「以色列情結」
    換句話說,主持人可以表達對總統的喜好,那是他(她)的言論自由,但把這種屬靈高帽戴在一位民選的世俗總統頭上,則大有商榷的地方。「以色列的君王」在舊約聖經裡特指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彌賽亞」,「上帝的再度降臨」在新約聖經裡一般指向「基督再來」。所以,有人把這兩頂屬靈帽子戴在世俗國家的民選總統頭上,則是非常得不倫不類。
  • 基督教刊|所羅門建聖殿(列王紀上五至八章)
    大衛臨終前,曾吩咐所羅門要在耶路撒冷為神建造聖殿,他自己也為這殿的工程盡心奉獻,官民也同心奉獻。到所羅門登基,在肅清內敵、重組內閣、與埃及籤和約以後,便開始建殿,遂大衛所願。除建築物本身外,殿內家私器具均以上等金、銅、木、石製成,計有銅柱、銅海、銅座、銅盆等。一切建造完畢後,所羅門便召以色列之長老、各支派首領及以色列族長到耶路撒冷,將約櫃從錫安運至聖殿,又將會幕和一切會幕的器具都帶上來,獻上的牛羊多不勝數。在獻殿禮上,所羅門述建殿來由,作獻殿禱告,又為民祝福,與眾民一同獻祭 ,殿中充滿榮光,各人也充滿喜樂。
  • 以色列挖出「有味道」聖殿,被排洩物覆蓋,「約櫃」可能在此放過
    在以色列傳說和聖經記載中,在3000年前曾有個木製鍍金箱子,用於存放「十誡」和其他神聖物品,這個箱子被稱為「約櫃」。最近,以色列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有了新發現,他們找到了一塊大石頭,可能是當年支撐約櫃的石臺。
  • 【走進以色列】世界的時鐘走到哪兒了:以色列的第三聖殿與兩個見證人
    【每日嗎哪】凡事得勝有餘的秘訣【走進以色列】以色列住棚節榮耀之旅【走進以色列】世界的時鐘走到哪兒了:以色列的第三聖殿與兩個見證人小編:親愛的家人,邀請你明白在這個時鐘上有長短針,短針就是以色列,這支針在以色列國成立的時候就快速向零點的方向走去。另一支長針就是列國的針,這支針在短針達到12以前還需要完成一些啟示。
  • 以色列:距今2000年的第二聖殿時期猶太儀式浴池出土
    根據多個報導稱,這一發現還是考古發現上的第一次,也是在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主導進行的挖掘工作中發現的,因為這之後該地區即將開始公路系統重大建設項目。挖掘工作負責人阿卜·厄爾加尼·易卜拉欣(Abd Elghani Ibrahim)和瓦利德·阿特拉什(Dr.
  • 以色列遊記:意義非凡的城市
    直到1967年,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打敗約旦,才開始重新統一了耶路撒冷。以色列政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一般禁止猶太人登上聖殿山,於是猶太人只能在離聖殿山最近的西牆進行禱告了。聖殿山上早已沒有了猶太人的聖殿。取而代之的伊斯蘭教的大金圓頂清真寺(紀念館)和阿克薩清真寺。漂亮的大金頂清真寺裡面據說保存著亞伯拉罕獻祭以撒的大石頭,據說也是穆罕默德登霄的石頭。
  • 以色列舉行第三聖殿開壇預演,一切都準備就緒...
    這個方形祭壇有九英尺見方,五英尺高,由加氣混凝土建造。這種材料被裁定適合在聖殿中使用。拉比Baruch Kahane擔任大祭司,指導其他祭司履行職責。就像在所羅門聖殿一樣,不同的任務是通過抽籤分配的。祭司們穿著聖JING上準確的適合在聖殿中使用的服裝。薰香是為重新演出製作的,其中包含了聖殿使用所需的11種成分中的一些,儘管不是全部。律法禁止在聖殿外燒香。
  • 以色列光明節是每年幾月幾號?以色列光明節有哪些特色的活動值得...
    該節日為紀念猶太人在馬加比家族的領導下,從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四世手上奪回耶路撒冷,並重新將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獻給上帝。該節日自西元前165年開始為猶太教所信守,節期為猶太歷的基斯流月。那光明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呢?有哪些特色的活動呢?下面我們以前看看吧。 光明節從猶太歷9月25日開始,為期8天。猶太歷9月25日換算成公曆,每年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 以色列中東之旅,不同文化的衝撞
    ,哭牆很簡單,只不過是一面老舊的西牆,但是依舊宏偉壯觀,原本是位於聖殿山上猶太聖殿的遺留外牆。估計當初哭牆的建造者也沒有想到它會成為一個宗教聖地。,因此以色列有不同宗教文化衝撞。在基督教的傳統中,苦路是耶穌走過的最後一段路,他就是從這裡一路走到聖母教堂上,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受難、埋葬、復活、升天,因此很多來朝聖的基督教徒都會來此重走耶穌的苦路。苦路從師門開始,總共14站,每一站都有明顯的標識牌,可以嘗試走一下。而尋耶穌的足跡,也被基督教徒們視為非常神聖的儀式,絲毫不亞於猶太教徒面向哭牆禱告。
  • 以色列為什麼不能和穆斯林共享聖城耶路撒冷?_澎湃新聞-ThePaper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是巴以衝突中一個核心問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宣稱耶路撒冷是自己的首都,雖然沒有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但以色列實際做到了這一點,除了國防部,其他部委都位於耶路撒冷。2018年美國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加劇了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
  • 基督教刊|基督徒的聖經栽培
    教會有責任捍衛聖經中使徒起初所傳講的無偽的教訓,並將它不折不扣、毫無摻雜地交託給他人;這一點表明了在教會中教導聖經的必要性。基督教刊|基督徒如何識破假傳道人?)。 (6)藉著永恆的福音真理,激勵學道的人靠著聖靈的大能,全身心地投入向失喪之人、向萬國萬民傳福音的事工中(太28:18-20;可16:15-20)。
  • 耶路撒冷古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古城地處亞非交接處,以色列管轄,耶路撒冷舊城及城牆,文化遺產,198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耶路撒冷舊城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是世界上唯一享有此殊榮的城市。現存主要遺蹟有,猶太教希律聖殿的西牆(哭牆),基督教聖墓大教堂,耶穌受難之路,伊斯蘭教聖巖清真寺和艾格薩清真寺,還有奧斯曼帝國舊城城牆。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個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巖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先知
    先知切望神子民得到神最大的美福(結18:23),所以先知的信息中不僅有嚴厲的警告,還有充滿盼望的激勵和溫柔的安慰。 4.先知孜孜不倦地為百姓尋求最大的福樂——完全信靠並忠實於神。所以,先知嚴厲警戒民眾不可依靠人的智慧、財富、能力或別神(耶8:9-10;何10:13-14;摩6:8)。
  • 基督教刊|聖經中的贖罪日
    藉著贖罪日,以色列人就能夠脫盡過去一年中的一切罪愆,轉消神的忿怒,從而與神繼續保持相交關係(利16:30-34;來9:7)。 2.神渴望拯救以色列人,赦免他們的罪,並且使他們與自己和好,所以為以色列人預備了一種得蒙救贖的方法,即以無辜的生命,也就是祭牲代替他們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