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賽》新聞類選手9進6的比賽周六晚上落下帷幕。經過激烈的比拼,6強選手最終產生,3名選手遺憾止步9強。晉級總決賽的6位選手是鄒韻、馮碩、田靖華、白影、王嘉寧和姚軼濱,慘遭淘汰的3位選手是劉仲萌、果欣禹和劉妙然。鄒韻最後一個出場,憑著一個新聞記者出色的「講故事」的能力,眾望所歸地拿到了全場第一名。而一直被許多觀眾看好並寄予厚望的劉妙然,則意外地排名墊底,遺憾出局。
客觀地說,新聞類的選手都稱得上高手,儘管一些選手在講述的過程中略顯不足,但整體而言,每一位選手都表現出了一個新聞記者和主持人應有的職業素養和能力,而其中最為人稱道的選手無疑是鄒韻。鄒韻以國際化的視野聚焦袁隆平援非雜交水稻團隊,為觀眾講述了非洲面臨的飢餓問題,以及援非團隊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推廣雜交水稻,幫助當地人民解決吃飯問題的故事。
在開場時,鄒韻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個懸念,用六七秒鐘的停頓,引出非洲的飢餓問題,讓大家產生好奇和聽故事的欲望。接下來,鄒韻以馬達加斯加這個非洲國家為例,講述了援非團隊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在雜交水稻推廣中遇到的不理解和質疑,在技術上遇到的種種難題。值得稱讚的是,鄒韻巧妙地例舉了幾個小例子,就將援非團隊面臨的各種問題展示給了觀眾,讓觀眾有了清晰的認識,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援非團隊背後的靈魂人物袁隆平,也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了鄒韻的採訪中。袁老儘管出場次數不多,但他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說進了每個觀眾的心坎中,也讓鄒韻這個 以「天下『糧』心」為主題的講述更為完整、更有深意。
說了援非團隊遇到的問題,自然還要說成就,在談成就的時候,鄒韻很聰明地用了一個道具,就是馬達加斯加最大面額的紙幣。在這張紙幣上有雜交水稻的圖像,這個細節的展示很直觀也很有力地將雜交水稻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影響展現了出來。其實,縱觀鄒韻的整個表現,無論是她的選題立意,還是她通過一個個具體事例提煉主題的能力,以及對節奏的把握,都堪稱一流。所以,當聽完鄒韻的講述之後,同為參賽選手的王嘉寧一臉佩服地稱讚道:「太牛了,無可挑剔,完美表現,完美選題」。而點評嘉賓康輝、董卿也給了鄒韻很高的評價。果不其然,在打分的時候,專業評審團和在線大眾評審都給鄒韻打出了全場最高分,最終,她以97.023分的最好成績強勢奪得第一名。
本場比賽中,最令人意外的選手是劉妙然,她居然以最後一名的成績止步第三賽段,無緣最後的總決賽。劉妙然在前面兩個賽段中的表現都很亮眼,所以她一直是本屆大賽中頗具人氣的新聞類選手,一直以來都有不少觀眾認為劉妙然是冠軍之位的有力爭奪者,誰能想到她竟然與總決賽擦肩而過。不過,客觀地是,劉妙然止步9強雖在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劉妙然在選題上就不佔優勢,這並不是說她的選題不好,而是說她的選題沒有新意,不能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因為她早在第一賽段的比賽中就選了有關冬奧會的話題。到了第三賽段還是這個話題,就會讓觀眾感覺了無新意,同時也讓人質疑她的選題能力。看看其他的9強選手,沒有一位重複之前的題材,都另闢蹊徑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故事。其次,劉妙然在講述的過程中採用了塑造群像人物的模式,這樣做的一個問題就是人物不突出,不能很好、很全面地將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呈現出來,同時,一些很重要、很有價值的信息也沒有傳達給觀眾。就像點評嘉賓康輝和董卿說的那樣,劉妙然對冬奧會太了解,想說的話也很多,所在在取捨的時候有點難以抉擇。
劉妙然的整體表現也沒有得到專業評審團的認可,專業評審團給她打出了94.867的全場最低分,這也是專業評審團打出的唯一一個沒有超過95的分數,就是這個分數註定了劉妙然被淘汰的命運。劉妙然被淘汰雖然很可惜,但也沒什麼爭議。不過,對於劉妙然來說,不能在總決賽的舞臺上一展風採儘管很遺憾,但看到自己的問題與不足,也是一種收穫與成長。
新聞類9進6的比賽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萬眾矚目的總決賽。最後的冠軍將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讓我們一起期待總決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