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圓桌三鳴】雲南白藥混改重在「改」而不在「混」
6月12日,新加坡兒童牙膏上市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慎毅
雲南白藥謀求整體上市的步伐已接近尾聲了,今年4月底整體上市方案已通過證監會的審核,公司宣布5月16日停牌直至現金選擇權實施完畢。這意味著雲南白藥的混改迎來重大轉折。此時,又有人把去年的《雲南白藥創始人在「哭泣」:憑什麼把我捐給國家的寶藏賣給私人老闆?》拋出來,質疑雲南白藥「被賤賣」「私有化」。事實上,雲南省國資委和雲南白藥集團等多次予以澄清,而且《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早就一錘定音。
從不到三年的雲南混改來看,成績單是靚麗的,其最大特點,無疑就是真正的市場化,實現了由傳統的「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真正為雲南白藥建立了市場化的治理結構,為引領雲南大健康產業跨越式發展做好了資金及體制準備。
混改「中流擊水」必須駛過諸多「暗礁」「險灘」,不可否認,隨著盤子越來越大,隨著我國醫藥行業市場調整衝擊,在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雲南白藥能夠取得優良的業績已屬十分不易。從業務板塊來看,還有提升的較大空間。公司增長點在結構上還不平衡,這說明還有改革不到位的地方,恰恰需要讓有市場嗅覺更敏銳的社會資本更好發揮好自身優勢。
所以關鍵在改,發展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混」是第一步,「改」才是關鍵。引進資本是手段,轉機制增活力才是目的。
作為企業來說,要更多關注淨資產收益率、營收利潤率、研發投入、增加值等,這就需要對產品端進行更加有效的謀篇布局。把製藥和醫療融合起來或許是白藥未來的戰略選擇,通過繼續圍繞「新白藥」「大健康」戰略,鞏固和提升藥品板塊、健康品板塊、醫藥商業板塊和藥材資源板塊等現有業務板塊,由點及面地構建從金融端、資本端、產業端、產品端和服務端的完整產業生態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大做強做優,才能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消除爭執和疑慮。
就政府而言,需要繼續加強相關配套政策的跟進與完善,需要繼續加強容錯機制保護和鼓勵改革創新,以化解改革者後顧之憂。從今年國家政策來看,也是將加大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文件建立了「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要求「允許改革有失誤,但不允許不改革」。雲南可借鑑山東等地混改的經驗,採取紀檢部門、組織部門和國資監管機構聯合發文等形式,明確免責條件、程序;對有爭議的國企改革追責問題,建立改革申訴機制和專業評判制度。同時,在混合所有制企業有序推進市場化選聘、全面實行契約化管理和市場化薪酬制度、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以釋放「人」的積極性和激發企業活力。
(責編:徐前、朱紅霞)
雲南昭通:幼兒教師虐童案公開審理 將擇期宣判 人民網昭通5月15日電 (李發興)5月14日,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昭陽區首例幼兒園教師虐待幼兒一案。該案待合議庭合議後擇期宣判。 2018年11月29日,昭陽區某幼兒園教師郭某某因班上的10餘名學生不聽話,採取扇耳光、…【詳細】